《黄埔军校》 中国文史出版社《民国趣读》编辑组 978750349215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黄埔军校》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辑黄埔军校的成立
第一章老黄埔不得不说的校史
郭一予:建校宗旨
李奇中:校址的确定
方鼎英:艰难筹款
李奇中:苏联的物质援助
张申府:筹办黄埔军校点滴
宋希濂:校长一职的角逐
周恩来:蒋介石成为校长的缘由
郭一予:军校最初的组织
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
李奇中:黄埔教导团
曾颖、卜一鸣:高等教育班的由来
何宏钧:高等教育班的学员构成
丘懋高:潮州分校的设立
陶子贞:长沙分校
冼大启:武汉分校的设立
文强:特别训练班
韩浚:(中山舰事件)
郑庭笈:对黄埔五期生的(清党)
赵一雪:(清党)内幕
第二章校长杂说
郑洞国:严肃、刻板的蒋校长
……
郑洞国:(谁反对共产同志,谁便是反对革命)
张申府:和蒋介石的一面之缘
何崇校:蒋介石对新生的点名
第三章漫谈校风和制度
贺钺芳:军事民主与纪律约束并重
陈风:(中正剑)的黄埔精神
郭一予:禁闭室里关禁闭
尚宗钊:(开明专制,绝对服从)
第二辑学员生活拾零
第一章投考黄埔
李奇中:秘密招生
王大文:投考黄埔军校
黎显衡;胡宗南洒泪求学
郭一予:秘密报考
宋希濂:投考黄埔军校的经过
胡高普、宋凯:冒名顶替的郑洞围
徐向前:回忆入学考试
黄伟斌:归国从戎
宋瑞珂:第三期同学的特点
贺钺芳:到黄埔去
文强:投笔从戎
文强:考入黄埔军校
黄杰:意外被录取
黄静汶:投考女生队的原因
史明恕:从师范学校女生到军校女战士
谭勤先:非入军校不可
陈漫生:特殊途径进黄埔
陈希孔:入学笔试题目
陈德芸:武汉分校首招女兵
周靖波:偶然入黄埔
第二章课程设置与军校生活
徐向前:难忘的开学典礼
方鼎英:入伍生部
方鼎英:广纳贤才,充实师资
徐向前:毫无思想准备的入党
徐向前:黄埔军校初期的课程
杨立:早期的黄埔军校
邓文仪:磨难重重的学兵生活
陈扬钊:从讲武堂到黄埔军校
郑洞国:情同手足的湖南同乡
宋希濂:救火
宋希:入校和入伍训练
宋希濂:加入国民党
宋希濂:苏联顾问和日本军士
宋希濂:黄埔军校的政治训练
徐济德:陈诚挑灯夜读《三民主义》
刘宗宽:坚决不截肢
宋瑞珂:野外演习
宋瑞珂:第三期的政治教育与军事学科
宋瑞珂:参加(六三二)大示威游行
宋瑞珂:参加肃清内奸斗争
黄铁雄:入伍生的训练
黄铁雄:武汉学习
贺铖芳:吃饭时间五分钟
贺钺芳:吃辣椒风波
贺钺芳:第四期开学典礼的风波
宋瑞珂:到虎门搬运机器
聂荣臻:我在黄埔军校的经历
文 强:左右派的激烈斗争
胡兰畦:我的入党问题
胡兰畦:去中央妇女部工作
胡兰畦:双十节纪念大会
胡兰畦:召开汉口特别市党部代表大会
胡兰畦:枪毙杨引之
黄静汶:艰难时期结业
黄静汶:战斗在天南海北
施祖谦:毕业时的抉择
黄杰:吃鱼时不准说话
何崇校:短期训练班的训练内容
陈漫生:日本式的步兵操典
陈漫生;入伍生的燕塘训练生活
陈漫生:(打牙祭)
陈希孔:黄埔生活点滴
曾颖、卜一鸣:高级班的师资
陶子贞:长沙分校的课程
文强:临时校舍
文强:6个科种的设置
何宏钧:高等教育班的教学
张治中:(黄埔四凶)
尚宗钊:从(入伍生)到(学生)
尚宗钊:军校从南京撤离
尚宗钊:长途行军训练
尚宗钊:苗区里的联欢
尚宗钊:进入陪都的入城式
尚宗钊:在铜梁提前毕业
周靖波:用酒洗脚
周靖波:入伍期内的严格训练
周靖波:作战演习
第三章女生队的别样风采
黄杰:充满生气的女生队
黄杰:向封建礼教宣战
黄静汶;同样严格的军事训练
史明恕;女生队的生活
施祖谦:不容错过的革命机会
谭珊英:黄埔里的(七兄弟)
黄静汶:在西征战斗中
史明恕:西征途中
胡兰畦:落脚斗级营
胡兰畦:复试中的新风尚
胡兰畦:入校前的剪辫子
胡兰畦:字母W引起的争论
钟复光:意外成为女兵队指导员
钟复光:捉拿(何阎王)
施祖谦:亲历(一·三)惨案
胡毓秀:救护伤员,责无旁贷
谭勤先:惊险的一幕
吕儒贞:武汉分校的女生队
胡兰畦:纪念(三八)妇女节
胡兰畦:(血花世界)里的武斗
胡兰畦:出外宣传
胡兰畦:女兵也要平等对待
胡兰畦:欢迎国际工人代表团
胡兰畦:打倒围墙运动
黎显衡:机智勇敢的女战士——游曦
黎显衡:广州起义中的女烈士
……
曹诚:初识赵一曼
钟复光:坚决不要(W)标记
胡兰畦:革命与爱美
附录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
……
第三辑名人堂与校内社团
第四辑黄埔学生军与中国革命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要造就高深学问,是用什么方法呢?造就高深学问的方法,不但是每日在讲堂之内,要学先生所教的学问,还要举一隅而三隅反,自己去推广。在讲堂之外,更须注重自修的工夫,把关于军事学和革命道理的各种书籍及一切杂志报章,都要参考研究。研究有了心得之后,一旦融会贯通,自然可以发扬革命的精神,继续先烈的志愿,舍身流血,造成中华民国的基础,使三民主义完全实现。革命大告成功,像俄国一样,我们中国才可以同世界各国并驾齐驱,中国的民族才可以永远的生存于人类。假若革命不能成功,中国便要亡,四万万人便要灭种。国亡种灭,都是诸君自身的利害,这是不能不挽救的。要挽救这种危亡,只有革命军。所以我们一定要开这个学校,要做成革命军。
ISBN9787503492150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中国文史出版社《民国趣读》编辑组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