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文修订版)》对民营化与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PPP)模式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使其成为相关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必读书。
名人推荐
萨瓦斯是民营化的先驱和主要倡导者。在他看来,民营化不仅有助于缩小政府规模、降低政府成本,而且能够改善公共服务的竞争性和效率。正如他在职业生涯中力图揭示的那样,特定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核心不是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而是垄断对竞争。我坚信,公共服务中的竞争不仅能够缩小政府规模,降低政府成本,而且能够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水平。
——鲁道夫·朱利安尼,美国纽约市前市长
本书确立了萨瓦斯“全美民营化领域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学者之一”的地位。作者在该书中不仅系统阐明了民营化的含义及其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和条件,且紧密追踪了十多年来民营化的新战略。建议所有民营化问题的关注者认真阅读并思考该书。
——唐纳德·凯特尔,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E.S.萨瓦斯(E.S.Savas) 译者:周志忍
E.S.萨瓦斯(E.S.Savas),享誉世界的民营化研究先驱与权威,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克分校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首席教授,民营化研究中心主任。他致力于民营化改革数十年,并参与了包括美国在内的49个国家的民营化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民营化实践经验,是民营化的主要倡导者。在进入学术界之前,萨瓦斯教授曾在商界和政界任职,他曾担任纽约市首席副城市行政官、联邦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副部长等职。在政府部门,他是一位能够强有力地推动政府民营化改革的高级官员;在学术界,他则是一位著述颇丰的杰出学者,出版《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民营化:改善政府的要径》等著作(含合著)15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其著作被翻译为20余个外文版本,在民营化领域具有极强的国际影响力。
周志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行政学、政府改革与创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等。著有《政府管理的行与知》《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中国地方政府的实践与经验》等著作多部。
目录
第1部分 民营化的背景
第1章 导论
1.1 民营化的动力
1.2 民营化的历史进程
1.3 本书内容架构
第2章 政府增长
2.1 政府规模
2.2 政府增长的原因
2.3 讨论
第2部分 民营化的理论
第3章 物品和服务的基本特征
3.1 排他性
3.2 消费
3.3 物品和服务的分类
3.4 集体物品产生的问题
3.5 小结
第4章 提供物品和服务的不同机制
4.1 服务的提供、安排和生产
4.2 制度安排
4.3 复合安排
4.4 安排方式和物品类型之间的关系
4.5 不同安排方式的比较
4.6 民营化
4.7 公私伙伴关系
4.8 小结
第3部分 民营化的实践
第5章 民营化的原因和形式
5.1 民营化的原因
5.2 民营化的形式
5.3 民营化的案例
5.4 民营化过程的管理
5.5 小结
第6章 民营化的效果
6.1 公共服务的合同承包
6.2 固体垃圾收集服务的民营化
6.3 国有企业的政府撤资
6.4 小结
第7章 公共服务的合同承包
7.1 签约过程
7.2 小结
第8章 政府撤资
8.1 撤资的方式
8.2 撤资的策略
8.3 撤资操作指南
8.4 小结
第9章 基础设施领域的公私伙伴关系
9.1 基础设施民营化的优点
9.2 公私合作的形式
9.3 几个重要问题
9.4 小结
第10章 教育改革和福利国家的民营化
10.1 教育领域的竞争和选择权
10.2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10.3 社会保障的民营化
10.4 小结
第11章 民营化的阻力
11.1 操作层面的障碍
11.2 法律层面的障碍
11.3 来自各方面的反对
11.4 反对的理由及其辩驳
11.5 小结
第12章 民营化的未来
12.1 民营化的前沿领域
12.2 民营化的新方向
12.3 一种新的公共哲学
索引
译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追求政府职位的典型例子同样发生在纽约市,其时笔者担任第一市长助理。数百个警察职位引来了10万多申请者并参加厂公务员考试。数万人通过了考试,但由于岗位有限,被录用者比例很小,其余的人被列为后备名单,职位增加时从中录用。随后发生的事情简直是出荒唐剧:后备名单上的人组成了联盟,游行示威并游说市政官员,要求扩大警察局并雇用更多的警察。
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制于同样的压力,多数外援被用来创造政府工作职位,许多靠裙带关系获得职位的人整日无所事事。这不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人曾在这样的国家工作过,雇员队伍中最多最显眼的是“办公室助理”,其主要的职责是清扫办公室、冲咖啡、传递信件,尽管存在完善的电话和传真系统。
服务的过度生产。从供给方面推动政府扩张的另一个因素是服务的过度生产,即服务的供给水平和数量超过了公民的意愿——如果他们了解服务的实际成本并拥有选择权力的话。这点可以通过不同城市居民垃圾收集频率的比较来证明。(在这些城市中,居民对不同水平的服务,选择范围更宽,了解程度也更高。)有的城市直接从税金中支付这一服务,有的则规定家庭直接向私营企业付款并以协商签约的方式获得服务。垃圾收集的频率在第一种安排中明显高于后者。显然,成本与受益的直接联系促使居民作出节约的选择。
效率的降低
政府增长的第三类解释因素是日益增长的低效率:花更多的钱,用更多的人,从事同量的工作。私营部门当然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其反应和矫正措施要迅速得多。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指出,生产率在有的行业不可能提高。比如,提琴手不能加快节奏或者一天中表演更多的场次,但其待遇会随着工资水平的普遍提高而提高。因此,这一工作的单位成本和同一演出的总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有的人借助鲍莫尔的推理得出结论,政府的许多活动属于同一类型,生产率不可能提高,所以同量工作的支出会上升。但这一解释对公共领域的有形服务(如警察、消防)来说似是而非,因为这些服务能从有助于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发展中受益。借助于电话和计算机化的资料储存和追索系统,甚至一对一的服务(如心理治疗)的效率也会提高。以表演艺术中的规律为借口为政府扩张辩护是站不住脚的。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文修订版)》对民营化与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PPP)模式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使其成为相关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必读书。
名人推荐
萨瓦斯是民营化的先驱和主要倡导者。在他看来,民营化不仅有助于缩小政府规模、降低政府成本,而且能够改善公共服务的竞争性和效率。正如他在职业生涯中力图揭示的那样,特定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核心不是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而是垄断对竞争。我坚信,公共服务中的竞争不仅能够缩小政府规模,降低政府成本,而且能够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水平。
——鲁道夫·朱利安尼,美国纽约市前市长
本书确立了萨瓦斯“全美民营化领域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学者之一”的地位。作者在该书中不仅系统阐明了民营化的含义及其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和条件,且紧密追踪了十多年来民营化的新战略。建议所有民营化问题的关注者认真阅读并思考该书。
——唐纳德·凯特尔,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E.S.萨瓦斯(E.S.Savas) 译者:周志忍
E.S.萨瓦斯(E.S.Savas),享誉世界的民营化研究先驱与权威,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克分校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首席教授,民营化研究中心主任。他致力于民营化改革数十年,并参与了包括美国在内的49个国家的民营化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民营化实践经验,是民营化的主要倡导者。在进入学术界之前,萨瓦斯教授曾在商界和政界任职,他曾担任纽约市首席副城市行政官、联邦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副部长等职。在政府部门,他是一位能够强有力地推动政府民营化改革的高级官员;在学术界,他则是一位著述颇丰的杰出学者,出版《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民营化:改善政府的要径》等著作(含合著)15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其著作被翻译为20余个外文版本,在民营化领域具有极强的国际影响力。
周志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行政学、政府改革与创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等。著有《政府管理的行与知》《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中国地方政府的实践与经验》等著作多部。
目录
第1部分 民营化的背景
第1章 导论
1.1 民营化的动力
1.2 民营化的历史进程
1.3 本书内容架构
第2章 政府增长
2.1 政府规模
2.2 政府增长的原因
2.3 讨论
第2部分 民营化的理论
第3章 物品和服务的基本特征
3.1 排他性
3.2 消费
3.3 物品和服务的分类
3.4 集体物品产生的问题
3.5 小结
第4章 提供物品和服务的不同机制
4.1 服务的提供、安排和生产
4.2 制度安排
4.3 复合安排
4.4 安排方式和物品类型之间的关系
4.5 不同安排方式的比较
4.6 民营化
4.7 公私伙伴关系
4.8 小结
第3部分 民营化的实践
第5章 民营化的原因和形式
5.1 民营化的原因
5.2 民营化的形式
5.3 民营化的案例
5.4 民营化过程的管理
5.5 小结
第6章 民营化的效果
6.1 公共服务的合同承包
6.2 固体垃圾收集服务的民营化
6.3 国有企业的政府撤资
6.4 小结
第7章 公共服务的合同承包
7.1 签约过程
7.2 小结
第8章 政府撤资
8.1 撤资的方式
8.2 撤资的策略
8.3 撤资操作指南
8.4 小结
第9章 基础设施领域的公私伙伴关系
9.1 基础设施民营化的优点
9.2 公私合作的形式
9.3 几个重要问题
9.4 小结
第10章 教育改革和福利国家的民营化
10.1 教育领域的竞争和选择权
10.2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10.3 社会保障的民营化
10.4 小结
第11章 民营化的阻力
11.1 操作层面的障碍
11.2 法律层面的障碍
11.3 来自各方面的反对
11.4 反对的理由及其辩驳
11.5 小结
第12章 民营化的未来
12.1 民营化的前沿领域
12.2 民营化的新方向
12.3 一种新的公共哲学
索引
译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追求政府职位的典型例子同样发生在纽约市,其时笔者担任第一市长助理。数百个警察职位引来了10万多申请者并参加厂公务员考试。数万人通过了考试,但由于岗位有限,被录用者比例很小,其余的人被列为后备名单,职位增加时从中录用。随后发生的事情简直是出荒唐剧:后备名单上的人组成了联盟,游行示威并游说市政官员,要求扩大警察局并雇用更多的警察。
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制于同样的压力,多数外援被用来创造政府工作职位,许多靠裙带关系获得职位的人整日无所事事。这不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人曾在这样的国家工作过,雇员队伍中最多最显眼的是“办公室助理”,其主要的职责是清扫办公室、冲咖啡、传递信件,尽管存在完善的电话和传真系统。
服务的过度生产。从供给方面推动政府扩张的另一个因素是服务的过度生产,即服务的供给水平和数量超过了公民的意愿——如果他们了解服务的实际成本并拥有选择权力的话。这点可以通过不同城市居民垃圾收集频率的比较来证明。(在这些城市中,居民对不同水平的服务,选择范围更宽,了解程度也更高。)有的城市直接从税金中支付这一服务,有的则规定家庭直接向私营企业付款并以协商签约的方式获得服务。垃圾收集的频率在第一种安排中明显高于后者。显然,成本与受益的直接联系促使居民作出节约的选择。
效率的降低
政府增长的第三类解释因素是日益增长的低效率:花更多的钱,用更多的人,从事同量的工作。私营部门当然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其反应和矫正措施要迅速得多。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指出,生产率在有的行业不可能提高。比如,提琴手不能加快节奏或者一天中表演更多的场次,但其待遇会随着工资水平的普遍提高而提高。因此,这一工作的单位成本和同一演出的总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有的人借助鲍莫尔的推理得出结论,政府的许多活动属于同一类型,生产率不可能提高,所以同量工作的支出会上升。但这一解释对公共领域的有形服务(如警察、消防)来说似是而非,因为这些服务能从有助于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发展中受益。借助于电话和计算机化的资料储存和追索系统,甚至一对一的服务(如心理治疗)的效率也会提高。以表演艺术中的规律为借口为政府扩张辩护是站不住脚的。
ISBN | 9787300235974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E.S.萨瓦斯 (E.S.Savas)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