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与应用(第二版)》 CFSE Harry L.Cheddie,P.Eng.,CFSE编著,张建国;李玉明 Paul Gruhn,P.E. 9787511444080
配送至
编辑推荐
《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与应用(第二版)》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保罗格润(Paul Gruhn P.E.CFSE) (美国)哈瑞·L.谢迪(
Harry L.Cheddie P.Eng CFSE) 译者:张建国 李玉明
目录
1概述
1.1安全仪表系统
1.2本书服务对象
1.3本书意图
1.4业界的困惑
1.4.1技术选择
1.4.2冗余选择
1.4.3现场仪表
1.4.4测试周期
1.4.5厂商宣传
1.4.6认证与早先使用
1.5工业指南、标准以及法规
1.5.1HSE—PES
1.5.2AIChE—CCPS
1.5.3IEC 61508
1.5.4ANSI/ISA—84.00.01—2004(IEC 61511 Mod)和
ANSI/ISA—84.01—1996
1.5.5NFPA 85
1.5.6API RP 556
1.5.7API RP 14C
1.5.8OSHA(29 CFR 1910.119—高危险化学品的过程安全管理)
1.6标准制定思路的变化
1.7不能仅凭感觉
1.8自满是危险的
1.9学习永无止境
小结
参考文献
2安全生命周期
2.1后知后觉与先知先觉
2.2HSE的调查结果
2.3安全生命周期
2.3.1危险和风险分析
2.3.2将安全功能分配到保护层
2.3.3编制安全要求规格书
2.3.4SIS设计和工程
2.3.5安装、调试及确认
2.3.6操作和维护
2.3.7修改
2.3.8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3过程控制与安全控制
3.1控制和安全定义
3.2过程控制的特征——主动的或动态的
3.2.1需要频繁更改控制方式
3.3安全控制的特征——被动的或休眠的
3.3.1需要限制更改
3.3.2要求模式与连续模式
3.4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分别设置
3.4.1HSE—PES
3.4.2AIChE—CCPS
3.4.3IEC 61508
3.4.4ANSI/ISA—84.00.01—2004
3.4.5API RP 14C
3.4.6API RP 554
3.4.7NFPA 85
3.4.8IEEE 603
3.5共因失效与系统或功能失效
3.5.1人力因素
小结
参考文献
4保护层
4.1预防保护层
4.1.1工艺装置设计
4.1.2过程控制系统
4.1.3报警系统
4.1.4操作规程
4.1.5停车、联锁仪表系统(安全仪表系统——SIS)
4.1.6物理保护措施
4.2减轻保护层
4.2.1封闭系统
4.2.2洗涤设备和火炬
4.2.3火气(F&G)系统
4.2.4紧急疏散程序
4.3差异化措施
小结
参考文献
5编制安全要求规格书
5.1概述
5.244%的事故归咎于不正确的技术要求规格书
5.2.1管理系统
5.2.2工作程序
5.2.3评估的时间安排
5.2.4核心人员参与审查过程
5.2.5职责不明
5.2.6培训和工具
5.2.7复杂性和不切实际的预期
5.2.8文档不完整
5.2.9规格书最终审查不到位
5.2.10规格书中存在未被认可的背离
5.3ANSI/ISA—84.00.01—2004(IEC 61511 Mod)第1~3部分的要求
5.4规格书文档要求
小结
参考文献
6确定安全完整性等级(SIL)
6.1概述
6.2责任主体
6.3技术方法
6.4共性问题
6.5评估风险
6.5.1危险
6.5.2风险
6.5.3致死率
6.5.4现代社会的内在风险
6.5.5自愿风险与非自愿风险
6.5.6可容忍风险
6.5.7过程工业可容忍风险
6.6安全完整性等级
6.7SIL定级方法1——合理尽可能低的原则(ALARP)
6.8SIL定级方法2——风险矩阵
6.8.1评估频率
6.8.2评估严重性
6.8.3评估整体风险
6.8.4附加保护层的有效性
6.9SIL定级方法3——风险图
6.10SIL定级方法4:保护层分析(LOPA)
6.10.1可容忍的风险
6.10.2触发事件频率
6.10.3安全保护层的安全性能水平
6.10.4LOPA举例
小结
参考文献
其他资料
7选择技术
7.1气动系统
7.2继电器系统
7.3固态系统
7.4微处理器、PLC(基于软件的)系统
7.4.1灵活性优缺点
7.4.2软件问题
7.4.3通用PLC
7.4.4安全PLC
7.5与系统规模有关的问题
7.6与系统复杂性有关的问题
7.7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
7.8认证与早先使用
小结
参考文献
……
8系统评估
9与现场仪表有关的问题
10安全系统的工程实施
11安全系统的安装
12功能测试
13系统的变更管理
14安全系统的可行性评判
15SIS设计检查表
16案例分析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本书的作者之一曾经参观过一个工艺装置。在那里,大多数控制盘外都有非常醒目的红色标语:“不要在控制盘的15英尺范围内使用对讲机”。可以想象,一定是遭遇过对讲机的不良影响,才招致贴出如此的警告。听说过有一个安全系统,在柜门敞开进行系统维护时,仅仅因为技师接听手机,导致了系统的停机!
一般来说,在正常使用温度下,如果温度增加10℃,电子部件的寿命将减少大约50%。为了系统的可靠操作,机柜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例如,风扇运转),确保机柜内的温度稳定在制造商规定的范围之内。对于振动,以及腐蚀性气体的侵入等外部因素,也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对系统机柜的设计,有很多方法应对恶劣的环境。例如在卡件上特别安装大型金属散热片,采用橡胶密封条进行防尘密封,对电子部件或电路板采用特别的外涂层进行保护。当然,采用这些特别的设计,无疑会增加额外的成本。
《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与应用(第二版)》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保罗格润(Paul Gruhn P.E.CFSE) (美国)哈瑞·L.谢迪(
Harry L.Cheddie P.Eng CFSE) 译者:张建国 李玉明
目录
1概述
1.1安全仪表系统
1.2本书服务对象
1.3本书意图
1.4业界的困惑
1.4.1技术选择
1.4.2冗余选择
1.4.3现场仪表
1.4.4测试周期
1.4.5厂商宣传
1.4.6认证与早先使用
1.5工业指南、标准以及法规
1.5.1HSE—PES
1.5.2AIChE—CCPS
1.5.3IEC 61508
1.5.4ANSI/ISA—84.00.01—2004(IEC 61511 Mod)和
ANSI/ISA—84.01—1996
1.5.5NFPA 85
1.5.6API RP 556
1.5.7API RP 14C
1.5.8OSHA(29 CFR 1910.119—高危险化学品的过程安全管理)
1.6标准制定思路的变化
1.7不能仅凭感觉
1.8自满是危险的
1.9学习永无止境
小结
参考文献
2安全生命周期
2.1后知后觉与先知先觉
2.2HSE的调查结果
2.3安全生命周期
2.3.1危险和风险分析
2.3.2将安全功能分配到保护层
2.3.3编制安全要求规格书
2.3.4SIS设计和工程
2.3.5安装、调试及确认
2.3.6操作和维护
2.3.7修改
2.3.8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3过程控制与安全控制
3.1控制和安全定义
3.2过程控制的特征——主动的或动态的
3.2.1需要频繁更改控制方式
3.3安全控制的特征——被动的或休眠的
3.3.1需要限制更改
3.3.2要求模式与连续模式
3.4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分别设置
3.4.1HSE—PES
3.4.2AIChE—CCPS
3.4.3IEC 61508
3.4.4ANSI/ISA—84.00.01—2004
3.4.5API RP 14C
3.4.6API RP 554
3.4.7NFPA 85
3.4.8IEEE 603
3.5共因失效与系统或功能失效
3.5.1人力因素
小结
参考文献
4保护层
4.1预防保护层
4.1.1工艺装置设计
4.1.2过程控制系统
4.1.3报警系统
4.1.4操作规程
4.1.5停车、联锁仪表系统(安全仪表系统——SIS)
4.1.6物理保护措施
4.2减轻保护层
4.2.1封闭系统
4.2.2洗涤设备和火炬
4.2.3火气(F&G)系统
4.2.4紧急疏散程序
4.3差异化措施
小结
参考文献
5编制安全要求规格书
5.1概述
5.244%的事故归咎于不正确的技术要求规格书
5.2.1管理系统
5.2.2工作程序
5.2.3评估的时间安排
5.2.4核心人员参与审查过程
5.2.5职责不明
5.2.6培训和工具
5.2.7复杂性和不切实际的预期
5.2.8文档不完整
5.2.9规格书最终审查不到位
5.2.10规格书中存在未被认可的背离
5.3ANSI/ISA—84.00.01—2004(IEC 61511 Mod)第1~3部分的要求
5.4规格书文档要求
小结
参考文献
6确定安全完整性等级(SIL)
6.1概述
6.2责任主体
6.3技术方法
6.4共性问题
6.5评估风险
6.5.1危险
6.5.2风险
6.5.3致死率
6.5.4现代社会的内在风险
6.5.5自愿风险与非自愿风险
6.5.6可容忍风险
6.5.7过程工业可容忍风险
6.6安全完整性等级
6.7SIL定级方法1——合理尽可能低的原则(ALARP)
6.8SIL定级方法2——风险矩阵
6.8.1评估频率
6.8.2评估严重性
6.8.3评估整体风险
6.8.4附加保护层的有效性
6.9SIL定级方法3——风险图
6.10SIL定级方法4:保护层分析(LOPA)
6.10.1可容忍的风险
6.10.2触发事件频率
6.10.3安全保护层的安全性能水平
6.10.4LOPA举例
小结
参考文献
其他资料
7选择技术
7.1气动系统
7.2继电器系统
7.3固态系统
7.4微处理器、PLC(基于软件的)系统
7.4.1灵活性优缺点
7.4.2软件问题
7.4.3通用PLC
7.4.4安全PLC
7.5与系统规模有关的问题
7.6与系统复杂性有关的问题
7.7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
7.8认证与早先使用
小结
参考文献
……
8系统评估
9与现场仪表有关的问题
10安全系统的工程实施
11安全系统的安装
12功能测试
13系统的变更管理
14安全系统的可行性评判
15SIS设计检查表
16案例分析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本书的作者之一曾经参观过一个工艺装置。在那里,大多数控制盘外都有非常醒目的红色标语:“不要在控制盘的15英尺范围内使用对讲机”。可以想象,一定是遭遇过对讲机的不良影响,才招致贴出如此的警告。听说过有一个安全系统,在柜门敞开进行系统维护时,仅仅因为技师接听手机,导致了系统的停机!
一般来说,在正常使用温度下,如果温度增加10℃,电子部件的寿命将减少大约50%。为了系统的可靠操作,机柜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例如,风扇运转),确保机柜内的温度稳定在制造商规定的范围之内。对于振动,以及腐蚀性气体的侵入等外部因素,也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对系统机柜的设计,有很多方法应对恶劣的环境。例如在卡件上特别安装大型金属散热片,采用橡胶密封条进行防尘密封,对电子部件或电路板采用特别的外涂层进行保护。当然,采用这些特别的设计,无疑会增加额外的成本。
ISBN | 9787511444080 |
---|---|
出版社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作者 | CFSE Harry L.Cheddie,P.Eng.,CFSE编著,张建国;李玉明 Paul Gruhn,P.E.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