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报告(2017):特朗普当选与政治生态变迁》 郑秉文, 黄平 7520108546,978752010854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美国研究报告(2017):特朗普当选与政治生态变迁》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傅莹,女,1953年1月生,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人。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英国肯特大学硕士学位、荣誉博士学位。曾任外交部翻译室三秘、二秘、副处长等职,承担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工作,参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和平谈判,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工作。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处长、参赞等职,负责亚洲多边合作和东盟事务。2000年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参与推进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朝核问题斡旋和六方会谈。曾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公使衔参赞、驻菲律宾大使、驻澳大利亚大使、驻英国大使。2009年至2013年3月任外交部副部长。2013年3月4日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2015年3月4日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郑秉文,男,1955年生于辽宁。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和国家行政学院等十几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著名的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专家。1982年2月毕业于辽宁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年6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92年6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9月至1995年2月公派赴法进修,先在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让·莫内学院做博士后14个月,获《博士后地位证书》,后受聘于法国Marne la Vallée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微观经济学和亚太经济。1995年2月回国至2000年10月在研究生院先后任培训中心主任、题库考试中心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务,期间1996年6月至2000年11月受命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全资公司“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副局级);2000年10月至2004年7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2004年7月至2014年3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所长;2014年4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包括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社保基金投资和企业年金等。
黄平,男,1958年2月2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991年获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研究》主编、中国社科院高级职称评委、美国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国际社会学学会(IIS)副会长等职。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合作局局长、美国研究所所长等职。研究领域为政治社会学。
倪峰,男,籍贯上海,1963年8月出生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系,获法学博士学位。1987年8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工作。1992年2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95年6~12月、1999年9月~2000年9月,2009年3~9月,先后在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做访问学者。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2010年2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方向:美国外交政策。

目录

Ⅰ总报告
1从特朗普当选总统看美国反建制力量崛起及其影响(王欢刘辉)/001
Ⅱ形势报告
22016年的美国政治:民心求变共识难寻(刘卫东)/048
32016年的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动能渐强(罗振兴)/066
42016年的美国社会:社会分歧涌现政策面临调整(周婧)/094
52016年的美国外交:权力转换季的平淡与不确定性(袁征)/113
62016年的中美关系:分歧合作振荡前行(樊吉社)/134
72016年的美国军事:强军固盟内外兼修(赵蔚彬)/154
82016年的美国科技:加强前沿科技部署擘画未来蓝图(赵志耘刘润生)/181
Ⅲ特别报告
9奥巴马影响力评估:美国总统排名的启示(王玮)/205
Ⅳ专题报告(美国外交)
10特朗普政府的对俄政策倾向及其发展前景(何维保)/221
11美国对英国脱欧的介入及其影响(刘得手)/240
12奥巴马政府对朝鲜半岛政策评估与特朗普政府半岛政策展望(李枏)/253
13美国在“萨德”入韩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洪源巫烈光)/266
14特朗普执政后美国中东战略走向(张帆)/281
15莫迪执政后的美印国防合作探析(李恒阳)/295
Ⅴ专题报告(美国经济与社会)
16美国大选中的国内生产总值“保增长”问题:
兼析新常态下GDP与中美综合经济实力对比(王孜弘)/312
17《巴黎协定》与奥巴马政府的领导作用(赵行姝)/325
18变与不变:特朗普治下美国的气候政策与行动(刘元玲)/339
19美国的福利转移支付与社会贫富差距(魏南枝)/354
20特朗普犯罪控制理念与举措对美国社会的影响(高英东)/372
Ⅵ附录
21大事记(2016年3月~2017年3月)(李晓岗)/392
22后记/414
Abstract/416
Contents/418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根据美国一些私人情报分析部门(如私人的情报分析公司Skatfor)的预测,美军会针对朝鲜核试验场进行最小规模的军事打击或以军事打击相威胁,只把打击目标定为核设施。通过这种小规模打击来威胁朝鲜,迫使其重返无核化会谈,同时向朝鲜传递一种信息,这种打击并不是全面战争或进行政权更迭的行为。但无论哪种打击方案,都将给半岛带来急剧的动荡,而且会引起美国国内的激烈反对。历届美国政府都声称驻韩美军的存在是为了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局面。而特朗普一旦实施这种打击方案,半岛和平稳定不仅无从谈起,反而或将带来战争。如果特朗普无法实施上述前两种方案,那么特朗普或将继续奥巴马时期的“战略忍耐”政策。这种政策对美国政府而言相当顺手,可以进一步巩固与盟国的关系,也可继续施压中国以孤立朝鲜,然而这种政策不但无法根本解决朝核问题,反而会“刺激”朝鲜将核武与导弹开发进行到底,最终危及美国本土。
无论特朗普实施哪种方案,特朗普政府的半岛政策仍将受到以下三方面的制约。首先,来自半岛事务政策班底以及国家机器的制约。截至3月,特朗普政府对半岛事务的班底还没有选定。白宫、国务院、五角大楼负责朝鲜半岛事务的中高级官员仍然没有敲定人选。至今美国驻韩大使还没任命,这已经引起了韩国的不安。如果特朗普政府负责半岛事务的重要官员迟迟不能上任或这些官员被轻率选出,则特朗普政府将无法规划出明确和有效的半岛政策,同时也无法为特朗普本人充分理解半岛事务提供条件。此外,国会、国务院、情报部门以及五角大楼都有各自的行事风格及部门利益,特朗普的“创新”方案预计将在多个行政部门遭遇反对和抵制,尤其是“踩红线”的政策,如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都将引起美国国内激烈的反对,摩擦将成为主流,这将大大制约特朗普在半岛事务上一意孤行的行为。
ISBN7520108546,978752010854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郑秉文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