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秘密: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哲学变革研究》 蔡文举 7516190527,978751619052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思维的秘密: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哲学变革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蔡文举,男,满族,1979年生,黑龙江省双城市人。2000年9月至2004年7月就读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得哲学学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就读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得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9月至2014年7月就读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从高文新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攻读博士期间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和《延边党校学报》发表学术论文两篇;2014年9月至今,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担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工作。

目录

导论历史之谜与现实之谜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一些概念的说明
第一章前康德哲学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探索
第一节前康德哲学探索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崭新阶段
一前康德哲学探索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历史溯源
二前康德哲学探索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社会基础
三前康德哲学探索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思想前提
第二节前康德哲学探索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理论形态
一经验论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探索
二唯理论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探索
三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一般本质
第三节前康德哲学探索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内在逻辑
一认识过程中的内在逻辑
二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第二章德国古典哲学对前康德哲学的超越
第一节思维与存在逻辑统一的理论前提
一“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
二“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二节思维与存在逻辑统一的理论内容
一先验逻辑的前提
二先验逻辑的核心
三先验逻辑的局限
四先验逻辑的意义
第三节思维与存在逻辑统一的理论意义
一黑格尔的辩证逻辑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地位和意义
第三章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哲学变革
第一节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哲学变革的历史背景
一黑格尔哲学的局限
二费尔巴哈哲学的困境
第二节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哲学变革的具体内容
一活动统一性——实践概念辨析
二否定性统一——实践思维方式解析
第三节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哲学变革的伟大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哲学变革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哲学变革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第二,我们将马克思哲学与社会认识论加以联系和比较,从而揭示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哲学变革蕴含的理论意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论述了理性认识的形成过程,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认识“规律”——感性具体一理性抽象一理性具体。马克思认为在感性具体上升为理性抽象的过程中存在表象被“蒸发”的环节,并且表象在“蒸发”的过程中伴随思维的“综合”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整体”,人以概念的形式对“整体”给予把握,马克思同时指出,“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在这部分的论述中,马克思又以劳动—一般劳动、低级组织—高级组织、猴体解剖—人体解剖等实例说明。我们认为,马克思不是在强调对比的两个关系项之间的差异,而是用这些例子的过程来强调思维的过程,强调人由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理性具体到理性抽象的思维过程有内在机制,这种机制确保了认识过程的实现,并确保了认识的有效性,“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条件并在这些条件之内才具有充分的实用性”。我们认为,阿尔都塞就是将马克思所描述的、所试图表达的东西定义为“一般乙”,正是因为马克思没有将“蒸发”的依据和“综合”的依据给定,所以阿尔都塞才强调了认识过程中“断裂”阶段的存在。我们认为,在意识形态对人的认识的影响上,马克思对曼海姆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区别在于曼海姆明确强调了马克思哲学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而阿尔都塞则理会错了马克思之意,他认为马克思与感性经验“决裂”了。
ISBN7516190527,978751619052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蔡文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