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沉思录》 罗岳平 978751113122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环境保护沉思录》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篇环境业务管理/1
环保合力何以形成?/3
形成环保齐抓共管新局面/5
垂管之下,市县环保局该如何转变?/7
提高乡镇环保机构执行力/11
发挥好责任清单作用/13
提高环保问责的公平性/15
环境执法责任亟待细化/17
区域排污许可制度探索要保证科学性/20
实施排污许可证要抓住关键环节/23
发挥监测基础作用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26
结果严惩是诚信建设关键/29
从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中借鉴什么?/31
辩证看待环评与安评关系/34
提高环境教育的应用价值/37
对机动车排放的要求并未降低/40
第二篇环境质量管理/43
环境质量管理要坚持属地原则/45
环境质量监测要一县一策/47
生态保护红线如何拴住野蛮生长?/50
确保转移支付资金用到实处/52
基于环境质量改善程度开展生态补偿/54
要保证核心区不受干扰/56
生态遥感工作要加强针对性/59
第三篇环境科技与标准/61
环境科技要在污染治理环节发力/63
环境标准制定应强化系统性/65
统一技术规范实现监测标准化/68
采取系统改进措施提升污染治理水平/73
环境网格需规范统—/75
联合监测是一步好棋/77
防治铊污染从铊监测做起/79
监测数据准确性如何判定?/82
监测数据认可程序亟待优化/85
第四篇企事业环保/87
排污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主体责任应强化/89
治理责任要落到每一个单位/91
建立企事业单位环保责任清单/93
企事业单位环保投入应有刚性约束/95
“三同时”要落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97
进一步统筹污染源监测/101
“双随机”抽查可带来阳光执法/103
污染源抽查监测应做到双随机/106
实现尽职免责的有益探索/108
应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110
弹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四部曲/113
监督性监测亟待优化/116
谁是污染源自动监控的主体?/119
自动监控系统主体责任归谁?/121
重金属污染防治应建好两本账/125
科学理性做好环境应急监测/127
强化企事业单位环境应急的主体地位/130
日本如何应对环境突发事件?/133
妥善处理陆路运输类突发事件/136
化解“邻避效应”出路何在?/138
第五篇环境监测/141
环境监测要强化政府主导和部门协同/143
监测工作如何华丽转身?/146
监测站转型发展需做哪些准备?/149
完善环境监测财政保障还差几步?/155
环境监测业务市场化从何突破?/159
把握好环境监测市场化节奏/161
把握政府购买监测服务关键环节/163
监测市场放得开也要管得住/166
环境检测公司需宽进严管/169
加强环评现状监测很有必要/172
环评现状监测需要制度保障/174
环境监测“垂管”难在队伍建设/177
铲除虚假环境监测数据土壤/179
第六篇大气环境/181
用好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183
精准治霾需要耐心/185
提高城镇空气质量考核公正性/187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需引入第三方运营/190
积极构建县级空气监测网络/193
空气监测点位增加怎么看?/196
下好空气质量预报这盘棋/199
长株潭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尤为紧迫/202
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需多轮驱动/205
环保与气象联合预报应注意什么?/208
大气监测超级站建设不能一哄而上/211
深入认识臭氧污染问题/214
CO监测方案尚有优化空间/221
氮氧化物监测目标需适度完善/224
二氧化硫监测应适时优化/228
建立大气排放源清单要抓住关键点/231
VOCs污染防治要各司其职/235
扬尘对灰霾的影响不宜高估/238
雾炮车,用对地方才管用/241
治霾,到了拼耐力阶段/243
第七篇土壤环境/249
土壤标准是保护的第一道防线/251
土壤污染防治应注意的六大关系/253
落实“土十条”要扭住排污单位牛鼻子/259
如何激活和把控好土壤修复市场?/262
土壤环境状况要避免多头调查/264
第八篇垃圾处理/267
强制推广生活垃圾分类/269
生活垃圾分类需加强系统设计/271
政府丰导是生活垃圾治理成功关键/274
政府与企业合作加快生活垃圾处理/277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须建好配套/279
小区物业可承担垃圾分拣的角色/281
依法推动胜于简单说教/283
农村生活垃圾如何处理?/285
谁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体?/287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落到实处/289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291
南洲村模式及其思考/291

文摘

版权页: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包括程序、途径、手段和程度。总体来看,政府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的途径主要有3种:政府独立承担、政府与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和市场自由处理。政策性较强或公益性较强的环节,如建章立制、执法等由政府独立完成政策风险较小且市场化指数较大的环节,如资源回收利用、垃圾运输则可完全市场化;具有一定的政策风险或公益性的环节一般由政府与合作伙伴共同承担,既消除政策风险、保障公益性,又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应具体分析生活垃圾治理环节,能交给市场的,政府应尽量委托企业承担,专心做好规划、宏观调控和监管工作,并综合应用政策支持、财政支持、人力支持和宣传教育等手段予以支持。目前,政府参与程序和程度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程序方面既要体现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程序,也要体现公众参与的程序要求:程度方面要杜绝政府大包大揽、越位、缺位和不作为等现象。
再次,要进一步找准工作重点。当前,生活垃圾治理领域存在社会看客心态严重、规划编制与执行不力、垃圾处理体系不健全等短板,严重制约了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的提高。要认真分析短板的成因,找准工作重点,有针对性的发力。尤其是对社会看客心态,需要政府立法,明确社会的公益责任与个人权利、多主体共存与互动机制等,并完善激励性机制和政策,树立起公益与权利相统一的利益观和价值观。
ISBN9787511131225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作者罗岳平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