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徐渭》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
作者简介
周群,1958年生,江苏射阳人。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教授、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代思想文化史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多项。著有《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刘基评传》《徐渭评传》等,在海内外发表论文几十篇。
目录
第1章多舛的命运、多艺的人生/001
一、早年学履/001
二、胡幕生涯/015
三、病狂与入狱/021
四、北游经历/028
五、贫病晚年/034
第2章学宗阳明:徐渭的学术思想/037
一、师法王畿、季本与“惕亦自然”的工夫论/037
二、为学求中/045
三、诠解《参同契》方法蠡测/047
第3章抒写真我的文学思想/057
一、真我与文学本体论/057
二、真我的表现方式/061
第4章状写时代、人生与艺术的诗歌/067
一、“无物不可咏”的内容/067
二、亦庄亦奇的艺术风格/078
第5章称显于时的骈文与开晚明风气的小品文/083
一、经世之文/084
二、小品文/088
三、骈、散文的审美特征/095
第6章曲坛奇葩:《四声猿》与《南词叙录》/100
一、猿鸣四声的婉曲寓意/100
二、最早的南戏专论:《南词叙录》/116
第7章“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徐渭的书论与书艺/125
一、书法多门/126
二、自成系统的书论/129
三、“精奇伟杰”的书法艺术/137
第8章水墨大写意绘画艺术/141
一、以写意为本的画论/142
二、首开水墨大写意的画风/145
附录
年谱/150
主要著作/154
参考书目/154
文摘
版权页:
徐渭肯定了赵书的风格是与帝胄王孙裘马轻纤的身份特点十分契合的。同时,媚,作为一种书法美学旨趣,还是疗救粗涩之风的良药,亦即媚可以济粗豪而求中。由此亦可以看出徐渭的书法风格论同样受到其基本学术旨趣的制约。同时,徐渭还深入地分析了书法媚姿形成的原因,在《赵文敏墨迹洛神赋》中,徐渭说:“古人论真行与篆隶,辨圆方者,微有不同。真行始于动,中以静,终以媚。媚者盖锋稍溢出,其名日姿态。锋太藏则媚隐,太正则媚藏而不悦,故大苏宽之以侧笔取妍之说。赵文敏师李北海,净均也,媚则赵胜李,动则李胜赵。夫子建见甄氏而深悦之,媚胜也。后人未见甄氏,读子建赋无不深悦之者,赋之媚亦胜也。”
徐渭揭示了“侧笔取妍”的道理。徐渭认为,妩媚若女子艳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曹植见甄氏而悦之,乃是因其有妩媚之态。后人虽未见甄氏,然读曹植的赋作即可感受其美,此乃赋作具有的妩媚之美。因此,徐渭认为,爱妩媚之美乃人之常情,书法亦然,这样便将屡受书论家诟病的“媚”之美给予了正面的肯定,这是徐渭书法美学中一个重要的突破,无异于他在文学领域中倡以抒写真我。
《徐渭》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
作者简介
周群,1958年生,江苏射阳人。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教授、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代思想文化史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多项。著有《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刘基评传》《徐渭评传》等,在海内外发表论文几十篇。
目录
第1章多舛的命运、多艺的人生/001
一、早年学履/001
二、胡幕生涯/015
三、病狂与入狱/021
四、北游经历/028
五、贫病晚年/034
第2章学宗阳明:徐渭的学术思想/037
一、师法王畿、季本与“惕亦自然”的工夫论/037
二、为学求中/045
三、诠解《参同契》方法蠡测/047
第3章抒写真我的文学思想/057
一、真我与文学本体论/057
二、真我的表现方式/061
第4章状写时代、人生与艺术的诗歌/067
一、“无物不可咏”的内容/067
二、亦庄亦奇的艺术风格/078
第5章称显于时的骈文与开晚明风气的小品文/083
一、经世之文/084
二、小品文/088
三、骈、散文的审美特征/095
第6章曲坛奇葩:《四声猿》与《南词叙录》/100
一、猿鸣四声的婉曲寓意/100
二、最早的南戏专论:《南词叙录》/116
第7章“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徐渭的书论与书艺/125
一、书法多门/126
二、自成系统的书论/129
三、“精奇伟杰”的书法艺术/137
第8章水墨大写意绘画艺术/141
一、以写意为本的画论/142
二、首开水墨大写意的画风/145
附录
年谱/150
主要著作/154
参考书目/154
文摘
版权页:
徐渭肯定了赵书的风格是与帝胄王孙裘马轻纤的身份特点十分契合的。同时,媚,作为一种书法美学旨趣,还是疗救粗涩之风的良药,亦即媚可以济粗豪而求中。由此亦可以看出徐渭的书法风格论同样受到其基本学术旨趣的制约。同时,徐渭还深入地分析了书法媚姿形成的原因,在《赵文敏墨迹洛神赋》中,徐渭说:“古人论真行与篆隶,辨圆方者,微有不同。真行始于动,中以静,终以媚。媚者盖锋稍溢出,其名日姿态。锋太藏则媚隐,太正则媚藏而不悦,故大苏宽之以侧笔取妍之说。赵文敏师李北海,净均也,媚则赵胜李,动则李胜赵。夫子建见甄氏而深悦之,媚胜也。后人未见甄氏,读子建赋无不深悦之者,赋之媚亦胜也。”
徐渭揭示了“侧笔取妍”的道理。徐渭认为,妩媚若女子艳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曹植见甄氏而悦之,乃是因其有妩媚之态。后人虽未见甄氏,然读曹植的赋作即可感受其美,此乃赋作具有的妩媚之美。因此,徐渭认为,爱妩媚之美乃人之常情,书法亦然,这样便将屡受书论家诟病的“媚”之美给予了正面的肯定,这是徐渭书法美学中一个重要的突破,无异于他在文学领域中倡以抒写真我。
ISBN | 9787561388242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作者 | 周群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