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湖湘客籍文人年谱》 肖献军 7520300811,978752030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唐代湖湘客籍文人年谱》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肖献军,(1977.07—),男,文学博士,副教授,湖南省作协会员。任教于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小说创作》等课程教学。在《湖南社会科学》《重庆社会科学》《中南大学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上发表论文11篇,其他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出版了学术专著《唐代两湖流域诗歌比较研究》《当代小说艺术创作论稿》;主持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获永州市社科成果奖2项。另出版了长篇小说《湘妃怨》,并有近20篇文学作品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目录

第一编湖湘文人年谱
贾至年谱
戎昱年谱
第二编湖湘诗文系年
张说湖湘诗文系年
杜甫湖湘诗文系年
元结湖湘诗文系年
吕温湖湘诗文系年
第三编湖湘诗文系年考辨
刘长卿湖湘诗系年考辨
刘禹锡湖湘诗歌系年考辨
柳宗元湖湘诗歌系年考辨
附录一《全唐诗》中“洞庭”名称考证
附录二《柳毅传》原发生地考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风俗通义》:“水交草错,名之为泽。”而“湖”则为“水所钟,大浸也,大者洞庭、震泽、彭蠡。”二者虽有别,但又是相通的,如太湖在《禹贡》中称之为震泽。因此,试图从字面上来否定云梦泽不包括洞庭湖是说不通的。笔者认为,从《左传》看,古云梦泽包括位于江北的云泽和江南的梦泽。江北云泽的范围,在郧水以西、江陵以东、竞陵安陆以南、大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而梦泽则指洞庭湖流域。其范围远远大于九百里。后人之所以有江北之云梦与江南之云梦的看法,实际上是在以部分指整体。所以,唐诗中洞庭湖又名云梦泽也就是这个原因。安陆、竞陵之处称云梦也是这个道理。但这与《史记》说云梦泽方九百里,是楚七泽之一相矛盾了。实际上史记所本,乃出于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云梦者方九百里。”汉赋最大特点就是多夸诩之词,实不可信。首先,云梦为七泽中最小者,那七泽中其他六泽是什么,为何倒很少出现于典籍之中。这于情于理说不通。如果还存在比云梦大的六泽,那恐怕整个楚地都处在大泽之中了。现在看来,云梦恐怕是楚之最大泽。其二,云梦方九百里也不准确,九百里在这里应该不是实数,而是虚指,古人常以九表示多数,九百,实际上是说云梦泽十分大。不能因为数字上比实际的云梦泽还缩小了而否定它是夸耀之辞。其三,云梦泽之变化还与时间有一定关系,先秦两汉时,云梦之侧重在江北(江北之云泽比江南之梦泽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产力之发展,云泽逐渐在变小,至唐时,云、梦二泽大小相当。后来,江北之楚地不再是水草杂生之处,而成了生产力发达,物产丰富的地方,再也见不到汉赋中野生动物成群的现象了。明清时代,以为云梦泽在安陆之南,阔仅数十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ISBN7520300811,97875203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肖献军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