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济阳拗陷近地表特征与探测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概要;2、东营凹陷浅层沉积物特征;3、惠民。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区域地质背景
1.2区域第四纪沉积研究现状
1.3济阳拗陷浅层沉积物特征及演化概述
1.4近地表探测方法概述
第2章东营凹陷浅层沉积物特征研究
2.1东营凹陷浅层沉积物的岩性特征
2.2东营凹陷浅层沉积物的沉积相特征
2.3典型地区的浅层沉积物分布规律
第3章惠民凹陷浅层沉积物特征研究
3.1惠民凹陷浅层沉积物的岩性特征
3.2惠民凹陷浅层沉积物的沉积相特征
3.3典型地区的浅层沉积物分布规律
第4章沾化凹陷浅层沉积物特征研究
4.1沾化凹陷浅层沉积物的岩性特征
4.2沾化凹陷浅层沉积物的沉积相特征
4.3典型探区(义东地区)的浅层沉积物分布规律
第5章济阳拗陷浅层精细建模及吸收衰减分析
5.1济阳拗陷浅层精细建模
5.2吸收衰减系数的求取方法
5.3近地表吸收衰减对地震波的影响
第6章近地表岩性精细探测方法
6.1近地表岩土分类
6.2动力岩性探测方法
6.3静力岩性探测方法
6.4近地表岩性测井探测方法
6.5地震子波识别岩性
第7章近地表速度精细探测方法
7.1小折射方法
7.2单井微地震测井方法
7.3双井微地震测井方法
7.4瑞利波方法
7.5三分量多波方法
7.6地质雷达方法
第8章近地表岩土物性参数测试与分析方法
8.1岩土的物性参数及测定
8.2岩土物性参数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平面上,通过沉积物总厚度和分段分别分析高94地区第四纪浅层沉积物平面展布特征,沉积物总厚度主要是以粉砂(0~24m)、泥质粉砂(0~24m)、粉砂质泥(0~24m)和泥(0~24m)作分析。通过分析可知粉砂在高94地区第四纪浅层分布较少,但厚度较厚,只分布在小清河以北,呈带状展布,小清河以南没有粉砂存在;泥质粉砂在高94地区第四纪浅层分布较广,厚度较厚,小清河南北均有分布,且平面厚度变化较大,小清河以北泥质粉砂厚度整体上较小清河以南厚;粉砂质泥在高94地区第四纪浅层分布亦较广,厚度也较大,在小清河南北均有分布,平面厚度变化不大;泥在高94地区分布较少,小清河南北均有零星分布,厚度也较薄,变化不大。沉积物分段主要以每4m为一段,对高94地区沉积物平面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知粉砂在地区的地表0~12m均没有,在12m以下才有分布,且只在小清河以北存在,深度越大,粉砂分布范围越广,表明高94地区小清河以北在早期受到了河流的影响;泥质粉砂在高94地区第四纪浅层分布较广,通过每4m为单位分段可知,随着埋深的增加,泥质粉砂厚度变厚,小清河南北亦是如此;粉砂质泥在高94地区第四纪浅层分布范围广泛,0~24m均有分布,但是随着埋深的增加,粉砂质泥厚度变薄;泥在高94地区分布范围较小,厚度也较薄,小清河南北0~24m均有分布,从4m分段上可以看出,每一层段泥都零星分布且随着埋深增加,泥分布范围变小。
《济阳拗陷近地表特征与探测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概要;2、东营凹陷浅层沉积物特征;3、惠民。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区域地质背景
1.2区域第四纪沉积研究现状
1.3济阳拗陷浅层沉积物特征及演化概述
1.4近地表探测方法概述
第2章东营凹陷浅层沉积物特征研究
2.1东营凹陷浅层沉积物的岩性特征
2.2东营凹陷浅层沉积物的沉积相特征
2.3典型地区的浅层沉积物分布规律
第3章惠民凹陷浅层沉积物特征研究
3.1惠民凹陷浅层沉积物的岩性特征
3.2惠民凹陷浅层沉积物的沉积相特征
3.3典型地区的浅层沉积物分布规律
第4章沾化凹陷浅层沉积物特征研究
4.1沾化凹陷浅层沉积物的岩性特征
4.2沾化凹陷浅层沉积物的沉积相特征
4.3典型探区(义东地区)的浅层沉积物分布规律
第5章济阳拗陷浅层精细建模及吸收衰减分析
5.1济阳拗陷浅层精细建模
5.2吸收衰减系数的求取方法
5.3近地表吸收衰减对地震波的影响
第6章近地表岩性精细探测方法
6.1近地表岩土分类
6.2动力岩性探测方法
6.3静力岩性探测方法
6.4近地表岩性测井探测方法
6.5地震子波识别岩性
第7章近地表速度精细探测方法
7.1小折射方法
7.2单井微地震测井方法
7.3双井微地震测井方法
7.4瑞利波方法
7.5三分量多波方法
7.6地质雷达方法
第8章近地表岩土物性参数测试与分析方法
8.1岩土的物性参数及测定
8.2岩土物性参数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平面上,通过沉积物总厚度和分段分别分析高94地区第四纪浅层沉积物平面展布特征,沉积物总厚度主要是以粉砂(0~24m)、泥质粉砂(0~24m)、粉砂质泥(0~24m)和泥(0~24m)作分析。通过分析可知粉砂在高94地区第四纪浅层分布较少,但厚度较厚,只分布在小清河以北,呈带状展布,小清河以南没有粉砂存在;泥质粉砂在高94地区第四纪浅层分布较广,厚度较厚,小清河南北均有分布,且平面厚度变化较大,小清河以北泥质粉砂厚度整体上较小清河以南厚;粉砂质泥在高94地区第四纪浅层分布亦较广,厚度也较大,在小清河南北均有分布,平面厚度变化不大;泥在高94地区分布较少,小清河南北均有零星分布,厚度也较薄,变化不大。沉积物分段主要以每4m为一段,对高94地区沉积物平面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知粉砂在地区的地表0~12m均没有,在12m以下才有分布,且只在小清河以北存在,深度越大,粉砂分布范围越广,表明高94地区小清河以北在早期受到了河流的影响;泥质粉砂在高94地区第四纪浅层分布较广,通过每4m为单位分段可知,随着埋深的增加,泥质粉砂厚度变厚,小清河南北亦是如此;粉砂质泥在高94地区第四纪浅层分布范围广泛,0~24m均有分布,但是随着埋深的增加,粉砂质泥厚度变薄;泥在高94地区分布范围较小,厚度也较薄,小清河南北0~24m均有分布,从4m分段上可以看出,每一层段泥都零星分布且随着埋深增加,泥分布范围变小。
ISBN | 9787030525031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韩文功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