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依规以德治党 重构政治生态》编辑推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强力反腐,不仅要编织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更是要广大的党员领导、普通党员树立起看得见、够得着的政治规矩、政治标准,而其最终旨归则在于以“德”和“规”的双重维度不断构建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此主题,江南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特举办第二次全国性“太湖廉政论坛”,并选取其中的优秀论文编著这部以陈志宏主编的《依规以德治党 重构政治生态》为题的论文集。
目录
序
第一篇语境与背景
1.1近20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生态问题研究综述
1.2从严治党视域下我国政治生态及建设
1.3高官腐败视角下的政治生态重构
1.4高压反腐态势下官员自杀事件的特点及伦理冲突分析
第二篇价值内涵
2.1净化和重构政治生态的政治意蕴
2.2刍议政治生态
2.3论廉洁政治生态构建中德治的内涵与推进策略
2.4日常生活批判视域中的政治生态重构
第三篇逻辑架构
3.1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哲学反思与运作逻辑
3.2廉政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及其应用
3.3从特定公权异化内在结构净化政治生态
第四篇实践路径
4.1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视域下重构政治生态的几个着力点
4.2从廉洁政治到廉能政治
4.3全面从严治党下构建政商关系新生态
4.4廉政文化对政治生态的修复功能
4.5国外地方反腐败机构设置模式比较
第五篇政治生态“微问题”
5.1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腐败的发生机理及其治理路径
5.2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5.3无锡市加强社区党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典型案例及主要经验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主要问题反映干部岗位聘任中不正之风问题以及干部廉洁自律问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共财务、贪污受贿、职称评审以及个人生活作风、公车私用、借开会之便超标准用餐、违规发放津贴福利等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反映教学科研人员贪污科研经费、学术不端论文抄袭、与校外人员合作办公司所产生的经济纠纷问题逐年增加等。
4.反腐败形势严峻,匿名举报多:匿名举报处理难度增大。从检举控告问题看,匿名举报占举报总量的74%,相当数量的来信不具名或者具假名,在这些匿名信中,情况较为复杂,也确实不乏个别人反映问题不实,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采取写匿名信的手段,捏造事实,进行诬告。但绝大多数匿名信中反映的问题还是属实或者基本属实,我校查处的违纪案件均来自匿名举报。产生匿名举报的原因,说明群众对实名举报有顾虑,由于大多数人对领导干部或者学校存在的问题敢怒不敢言,怕打击报复,有的看到的是问题的表象,对违纪问题的举证存在困难,或者很难举证,就进行匿名举报。匿名举报给违纪问题的进一步查证增加了困难,或者查证后无法反馈,易出现重复举报。匿名举报说明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在群众中的信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大力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的同时,信访工作要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营造信访举报的良好环境,也是我们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依规以德治党 重构政治生态》编辑推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强力反腐,不仅要编织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更是要广大的党员领导、普通党员树立起看得见、够得着的政治规矩、政治标准,而其最终旨归则在于以“德”和“规”的双重维度不断构建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此主题,江南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特举办第二次全国性“太湖廉政论坛”,并选取其中的优秀论文编著这部以陈志宏主编的《依规以德治党 重构政治生态》为题的论文集。
目录
序
第一篇语境与背景
1.1近20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生态问题研究综述
1.2从严治党视域下我国政治生态及建设
1.3高官腐败视角下的政治生态重构
1.4高压反腐态势下官员自杀事件的特点及伦理冲突分析
第二篇价值内涵
2.1净化和重构政治生态的政治意蕴
2.2刍议政治生态
2.3论廉洁政治生态构建中德治的内涵与推进策略
2.4日常生活批判视域中的政治生态重构
第三篇逻辑架构
3.1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哲学反思与运作逻辑
3.2廉政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及其应用
3.3从特定公权异化内在结构净化政治生态
第四篇实践路径
4.1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视域下重构政治生态的几个着力点
4.2从廉洁政治到廉能政治
4.3全面从严治党下构建政商关系新生态
4.4廉政文化对政治生态的修复功能
4.5国外地方反腐败机构设置模式比较
第五篇政治生态“微问题”
5.1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腐败的发生机理及其治理路径
5.2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5.3无锡市加强社区党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典型案例及主要经验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主要问题反映干部岗位聘任中不正之风问题以及干部廉洁自律问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共财务、贪污受贿、职称评审以及个人生活作风、公车私用、借开会之便超标准用餐、违规发放津贴福利等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反映教学科研人员贪污科研经费、学术不端论文抄袭、与校外人员合作办公司所产生的经济纠纷问题逐年增加等。
4.反腐败形势严峻,匿名举报多:匿名举报处理难度增大。从检举控告问题看,匿名举报占举报总量的74%,相当数量的来信不具名或者具假名,在这些匿名信中,情况较为复杂,也确实不乏个别人反映问题不实,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采取写匿名信的手段,捏造事实,进行诬告。但绝大多数匿名信中反映的问题还是属实或者基本属实,我校查处的违纪案件均来自匿名举报。产生匿名举报的原因,说明群众对实名举报有顾虑,由于大多数人对领导干部或者学校存在的问题敢怒不敢言,怕打击报复,有的看到的是问题的表象,对违纪问题的举证存在困难,或者很难举证,就进行匿名举报。匿名举报给违纪问题的进一步查证增加了困难,或者查证后无法反馈,易出现重复举报。匿名举报说明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在群众中的信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大力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的同时,信访工作要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营造信访举报的良好环境,也是我们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ISBN | 9787547311158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 | 陈志宏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