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武器TOP精选(珍藏版)》 《深度军事》编委会 978730247045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843302 类别: 图书 政治与军事 军事 兵器
编辑推荐

本书在全球现役重武器中精选数十种经典型号,进行多角度对比介绍,并给予专业客观的战力排名。书中文字通俗易懂,图片丰富美观,并特意加入了趣闻轶事板块,使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过程中获取丰富的军事知识。

作者简介

作者:《深度军事》

《深度军事》编委会是由一群军迷组成的写作团队,主编曾经担任铁血论坛版主。曾经以笔名“铁血图文”以及“铁血工作室”出版过20余本军事类图书。写作团队中的作者也有曾经在《舰船知识》、《轻兵器》等专业军事杂志上发表过自作品的知名作者,还有多位曾经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过畅销军事书的主创人员。
《深度军事》正在打造全国一流的军事图书写作团队,力求创作出深受读者喜爱的军事图书。

目录

Chapter01认识重武器
重武器发展简史
认识重武器
Chapter02主战坦克
整体展示
TOP10印度“阿琼”主战坦克
TOP9日本10式主战坦克
TOP8韩国K2“黑豹”主战坦克
TOP7意大利C1“公羊”主战坦克
TOP6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TOP5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
TOP4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
TOP3俄罗斯T—90主战坦克
TOP2德国“豹2”主战坦克
TOP1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Chapter03步兵战车
整体展示
TOP10日本89式步兵战车
TOP9瑞典CV—90步兵战车
TOP8意大利“达多”步兵战车
TOP7英国FV510“武士”步兵战车
TOP6法国AMX—10P步兵战车
TOP5美国AIFV步兵战车
TOP4德国“美洲狮”步兵战车
TOP3俄罗斯BMP—3步兵战车
TOP2法国VBCI步兵战车
TOP1美国M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
Chapter04牵引式榴弹炮
整体展示
TOP10美国M1式75毫米榴弹炮
TOP9英国QF25磅榴弹炮
TOP8苏联ML—20152毫米榴弹炮
TOP7苏联M—30122毫米榴弹炮
TOP6德国leFH15毫米榴弹炮
TOP5美国M2105毫米榴弹炮
TOP4瑞典FH77B155毫米榴弹炮
TOP3德国sFH18150毫米榴弹炮
TOP2美国M198155毫米榴弹炮
TOP1英国M777155毫米榴弹炮
Chapter05自行火炮
整体展示
TOP10日本99式155毫米自行火炮
TOP9韩国K9155毫米自行火炮
TOP8俄罗斯2S9120毫米自行火炮
TOP7美国M107175毫米自行火炮
TOP6法国CAESAR155毫米自行火炮
TOP5美国M142227毫米自行火炮
TOP4英国AS—90155毫米自行火炮
TOP3德国PzH2000155毫米自行火炮
TOP2俄罗斯2S5152毫米自行火炮
TOP1美国M109155毫米自行火炮
Chapter06地对地导弹
整体展示
TOP10印度“烈火”Ⅲ型地对地导弹
TOP9俄罗斯OTR—21“圆点”地对地导弹
TOP8美国MGM—140陆军战术导弹
TOP7俄罗斯OTR—23“奥卡”地对地导弹
TOP6俄罗斯9K720“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
TOP5俄罗斯RT—2PM“白杨”弹道导弹
TOP4俄罗斯RT—23洲际弹道导弹
TOP3美国LGM—30“民兵”弹道导弹
TOP2俄罗斯RT—2PM2“白杨”M弹道导弹
TOP1美国LGM—118“和平卫士”弹道导弹
Chapter07地对空导弹
整体展示
TOP8俄罗斯9K330“道尔”地对空导弹
TOP7英国“轻剑”地对空导弹
TOP6俄罗斯“铠甲”—S1防空系统
TOP5美国MIM—72“小槲树”地对空导弹
TOP4美国MIM—104“爱国者”地对空导弹
TOP3俄罗斯2K12“卡勃”地对空导弹
TOP2俄罗斯S—“凯旋”地对空导弹
TOP1美国战区高空防御导弹
Chapter08陆军直升机
整体展示
TOP10美国OH—58“奇欧瓦”轻型直升机
TOP9俄罗斯米—6“吊钩”运输直升机
TOP8法国SA330“美洲豹”通用直升机
TOP7美国UH—72“勒科塔”通用直升机
TOP6俄罗斯米—8“河马”运输直升机
TOP5美国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
TOP4欧洲NH90通用直升机
TOP3美国UH—1“伊洛魁”通用直升机
TOP2俄罗斯米—26“光环”通用直升机
TOP1美国UH—60“黑鹰”通用直升机
参考文献

序言

前 言
PREFACE
作为现代陆军的核心装备,各式重武器在现代化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于单兵武器的方便携带,重武器以其威力巨大、杀伤范围广泛的特点在众多武器中独树一帜。在第1次世界大战中,火炮及坦克的使用就已经奠定了重武器在战场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军事大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纷纷从事重武器的研究与开发。
在世界各国重武器中,那些引领时代的经典型号总是格外引人注目。本书精心选取了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牵引式榴弹炮、自行火炮、地对地导弹、地对空导弹及陆军直升机的68 款经典重武器型号,独具特色地以排行榜的形式对其进行了对比介绍。每种武器的排名均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并设有“排名依据”板块对排名原因进行详细解释,并对每款武器加入了一些相关的趣闻逸事,从而使读者全面了解这些重武器的性能。
针对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本书不仅在文字方面严格把关,在配图方面更是精益求精。书中配有大量清晰而精美的鉴赏图片,同时精心设计了许多极具特色的数据对比图表,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每款武器的性能差异。此外,还配有分解图和士兵使用图,方便读者了解每款武器的构造。在结构上,本书也颇为新颖地采用了“从后往前”的排序方式,能够...限度地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
本书是面向军事爱好者的基础图书,不仅图文并茂,在资料来源上也更具权威性和准确性。对于广大资深军事爱好者以及有意了解国防军事知识的青少年来说,本书不失为具有价值的科普读物。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
本书由《深度军事》编委会编著,参与编写的人员有阳晓瑜、陈利华、高丽秋、龚川、何海涛、贺强、胡姝婷、黄启华、黎安芝、黎琪、黎绍文、卢刚、罗于华等。同时,本书还拥有非常完善的售后服务,读者可以通过电话、邮件、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提出意见和建议。

文摘

TOP2 德国“豹2”主战坦克
“豹2”(Leopard 2)主战坦克由德国克劳斯- 玛菲?威格曼公司设计,至今仍不断地推出改进型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排名依据:“豹2”被公认是当今性能最优秀的主战坦克之一,现已被近20 个国家采用。它曾多次在加拿大陆军杯(CAT)比赛中夺冠,其设计思想影响了多个国家主战坦克的设计。
建造历程
“豹2”主战坦克是前联邦德国在20 世纪70 年代研制的主战坦克,其技术源于前联邦德国和美国的MBT-70 坦克研制计划。1970 年,MBT-70 计划因达不到两国军方的要求而流产,前联邦德国在该计划的设计基础上重新设计了车体、炮塔和火炮,发展成为“豹2”主战坦克。除德国外,土耳其、奥地利、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瑞士、智利、加拿大、丹麦、芬兰、希腊、荷兰、挪威等国均采用了“豹2”坦克。
“豹2”主战坦克前方特写 西班牙的豹2E 主战坦克主体结构“豹2”主战坦克的车体由间隙复合装甲制成,分成3 个舱:驾驶舱在车体前部,战斗舱在中部,动力舱在后部。驾驶员位于车体右前方,有一个向右旋转开启的单扇舱盖和三具观察潜望镜,其中中间一具潜望镜可以更换成被动夜视潜望镜。驾驶舱左边的空间储存炮弹。炮塔在车体中部上方,车长和炮长位于右边,装填手拉于左边。炮塔后部有一个可储存一部分炮弹的大尾舱。炮塔顶上有两个舱盖,右边一个是车长舱盖,左边一个为装填手舱盖。炮塔左边有一个补给弹药用的窗口。
作战性能
“豹2”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为一挺7.62 毫米并列机枪和一挺7.62 毫米高射机枪,并列机枪射速为1200 发/ 分,高射机枪高低射界为?10 度到+75 度,两挺机枪一共备弹4750 发。在“豹2”主战坦克的炮塔侧后部还安装有八联装烟幕发射器,两侧各一组。
该坦克的车体和炮塔采用的是间隙复合装甲,车体前端为尖角形,并对侧裙板进行了增强。炮塔外轮廓低矮,具有较强的防弹性,主炮弹药存储于炮塔尾舱,并用气密隔板将其和战斗舱隔离开。
趣闻逸事
“豹2”主战坦克曾在科索沃战争中亮相,当时德国的科索沃特遣队有不少“豹2”A4 型和“豹2”A5 型。该坦克真正参加实战行动是在阿富汗,加拿大和丹麦都在阿富汗部署了“豹2”主战坦克。在2007 年11 月的一次攻击行动中,一辆加拿大的“豹2”A6M 坦克被地雷命中,但是并没有造成乘员伤亡。

TOP1 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M1“艾布拉姆斯”(Abrams)主战坦克由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防务部门设计和生产。
排名依据: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现役唯独的主战坦克,性能优异且产量极大。M1 主战坦克拥有27.5 的超高推力重量比,公路行驶速度可达67 千米/ 时, 加速度与越野机动力也是美国上一代主战坦克望尘莫及的。M1 在1991 年的海湾战争经由沙特阿拉伯初次投入战场,性能胜过其对手伊拉克所配备的苏联制造的T-72、T-62 和T-55坦克。

建造历程
M1 主战坦克的研制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和前联邦德国的MBT-70坦克研制计划,MBT-70 计划流产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和通用公司便以MBT-70 计划积累的技术进行研发。原型车于1976 年制造完成,在经过3年的测试后开始量产,并于1980 年装备美国陆军,之后该坦克不断加以改进,诞生了M1A1、M1A2 等型号。M1 主战坦克自诞生以来参与了多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包括1991 年的海湾战争、2001 年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等。除美国外,M1 主战坦克还出口到澳大利亚、埃及、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等国。

主体结构
M1 主战坦克的炮塔为钢板焊接制造,构型低矮而庞大,装甲厚度从12.5 毫米到125 毫米不等,正面与侧面都设有倾斜角度来增加防护能力,故避弹能力大为增强,而全车体除了三个铸造部件外,其余部位都采用钢板焊接而成。此外,车头与炮塔正面加装了陶瓷复合装甲。
M1 主战坦克的人员编制为典型的4 名乘员,包括车长、驾驶、炮手与装填手。炮塔内可容纳3 名乘员,其中车长与炮手位于主炮右侧,装填手在主炮左侧,炮手席位于车长席的前下方。车长席设有1 个低矮的观测塔,可360 度旋转,上有6 具潜望镜,前方设有1 个机枪架。装填手顶部的舱盖上装有1 具可旋转的潜望镜,舱口装有1 个环形枪架。车内通信电台安装在左侧炮塔内壁,由装填手操作,两根电台天线以及横风传感器都安装在炮塔后段上方。

作战性能
M1 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为一挺12.7 毫米机枪和两挺7.62 毫米并列机枪,其中12.7 毫米机枪安装于电动旋转平台上,既可手动操作也可电动操作,但M1A2 之后的型号则只能手动操作。此外,炮塔两侧还装有八联装L8A1烟幕榴弹发射器。

趣闻逸事
M1 主战坦克的名称源于美国著名的坦克部队指挥官克莱顿?艾布拉姆斯(Creighton Abrams)将军。在二战期间,他两次获得了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乔治?巴顿曾对他有以下评价:“我原本应是美国陆军战车指挥官的,但我有了这个同僚——艾布拉姆斯,他根本就是世界第一。”二战后,艾布拉姆斯曾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ISBN978730247045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深度军事》编委会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