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不识宁高宁 7508611640/97875086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谁人不识宁高宁》通过对宁高宁如何操刀华润与中粮两家“恐龙级”企业转型与再造的全面深度解读,首次向读者揭开中国极有价值的职业经理人和中国极具魅力的商界领袖之一宁高宁先生的经营管理智慧。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也是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商界领袖之一。战略主导与使命之旅、经理人与领导力、管理模式与评价体系、企业文化与品牌重塑、总部问题与流程建设……
编辑推荐
《谁人不识宁高宁》由著名企业家王石倾情作序推荐! 从香港华润到“皇城根儿”下的中粮集团,从红筹大班到职业经理人,从华润重组风暴到中粮的108个挑战……作为中国极具商业影响力、同时也是极具魅力的企业家领袖宁高宁,以其令人荡气回肠的商业智慧和管理哲学不断地激荡着整个中国管理界……
媒体推荐
宁高宁入选“2007年度25位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他为中粮找到了新的未来,也再一次证明了他管理整合多元化大国企的国际水准。 ——《中国企业家》 从华润到中粮,宁高宁似乎总在忧患与危机中寻找商业模式的突破。 ——《第一财经日报》 他不但见证了香港回归的十年,经历了金融风暴,更重要的,他操刀把一家业务庞杂多元的央企逐步转向专业和清晰。所以,有人说,如果要研究中国的当代企业,便不能错过宁高宁这个重要案例。 ——《21世纪经济报道》 对于任何CEO来说,管理一家国有、规模庞大、以贸易为主、多元化、处于转型期的企业,都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对于国有资产的监管者而言,宁高宁也许是最佳人选……他是国有企业中职业化程度最高的经理人之一。这一点,相信看到他在杂志专栏、电视节目和论坛中的表现的人都会同意。 ——《财富》中文版 2007年,(宁高宁)继续大刀阔斧地主导中粮集团转型,大力加强农产品、食品加工等传统主营业务优势,梳理内部业务链条及管理体系,投资100亿打造商业地产从而进行有限多元化战略布局。他还通过电视传媒,指导更多中国创业者步入商道。 ——“2007品牌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
作者简介
韦三水,中国品牌营销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三十度空间传媒董事总经理兼总裁、财经作家,以及《第一财经日报》商业专栏作者、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与中信出版社正式签约作者。曾先后受训于北京大学-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高级财经新闻研修班。 产业经济观察者、现代新国企论提出者,所相继发表的“新国企群落”、“未来国企的分化与再分化”、“第23条商规:行业领导力”等观点备受商界、学界与传媒界关注、评论和引述。 从2004年起致力于企业史的研究与写作,并推出“三水企业研究书系”之《中粮命运》、《燕京天下》、《夏利中国》等专著。即将出版“三水商业思想笔记”之《总部问题》、《体育营销商规》与《创新公关》等。
目录
序 乐队指挥——我看宁高宁 第一篇 从香港华润到“皇城根儿”下的中粮 第一章 周明臣退休,宁高宁接掌中粮  周明臣与中粮集团12年  “周总已经离开中粮”  中粮12年转型路  “中国摩根”宁高宁  宁高宁与华润18载  宁高宁开出的“诊断书” 第二章 “空降兵”宁高宁调研中粮  将“跑鞋”接过来穿上  书生意气  空降兵  宁高宁怎样带领中粮前进  中粮缺什么  中粮将走向何方 第二篇 宁高宁“七论”与中粮的108个挑战 第三章 战略与转型论: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生存  中粮必须转型  转型,,是战略上的转型  团队的向心力是转型的主要动力  中粮的转型需要耐心  中粮转型就是要做行业领导者  要处在行业价值链的最高端  做行业领导者,撬“20/80”利润杠杆  宁高宁的“中粮新战略地图”  中粮愿景:确立主营行业领导地位  战略与执行:二者需要辩证思考  宁高宁“九条”:定义新中粮  中粮的战略与执行  宁高宁的“九条” 第四章 经理人与领导力论,中粮的未来一定是从此开始的  定义经理人  企业的未来一定是从职业经理人开始的  放牛娃要放好牛才能过上好生活  一定要做个境界高的职业经理人  作为“底线”和“红灯”的《十四条》  什么样的经理人才是好经理人  向种橙者李嘉诚先生学习  评价经理人  经理人评价体系:五步组合论  五步组合论是内部管理各环节间的逻辑关系  企业发展与组合论  用组合论管理企业 第五章 培训与学习论:中粮的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  建立学习型组织  培训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课程  培训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方法  总部必须是学习型组织  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  培养领导力是不可替代的环节  培养领导力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  做好学生是一生的事情  最终要用关系行为来管理中粮集团  最后要成为行业专家  专业性已经成为中粮的一项紧迫任务  井冈山学习:在心里落下一颗种子 第六章 管理体系论:中粮的再造与6S管理工程  学习华润好榜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宁高宁的施政报告  无异于一场管理革命  6S工程开始改变中粮  6S为企业正常发展保驾护航  6S适合不同层面,不同管理基础的公司  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 第七章 企业文化论:重塑中粮与文化“生产力”  企业是个有生命力的整体  好人吴恩良  企业文化与生命体  企业组织发展的高境界  文化是最低的成本动力  要不断地学习与创新  问计韦尔奇:“何谓人才?”  中粮的未来就是对员工的态度  不学习就跟不上队伍  中粮态度:一种崇尚的生活方式  “新中粮”不是梦  崇尚的生活方式 第八章 品牌重塑论:中粮变脸与宁高宁的108个挑战  新中粮:“自然之源,重塑你我”  最打动我的是那片阳光  自然再生与可持续发展  宁高宁的108个挑战  中粮品牌的背后是一群人  换标是一个管理过程  我还是那句话,信则灵  企业的品牌发展与商业逻辑  用哲学的思维来重新定义中粮  向星巴克学习  今天做的工作必须对企业形象有利  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第九章 协同效应论:中粮多元化业务存在的理由和好处  大企业,总部与业务单元  一个整体性的企业才是大企业  既考验总部决策者又考验业务单元负责人  低到尘埃里,能开出花来  扁平化的职能结构  打造“大业务,小总部”的工作流程 第三篇 资本杠杆与中粮帝国的全价值产业链 第十章 宁高宁的“资本论”:“头脑比金钱更重要”  认知资本的力量  华润啤酒为何变成了一只大老虎  开始征服世界的啤酒商:SAB+米勒  头脑比金钱更重要  中粮大势:“炼金”粮食产业链  中粮集团做到了全价值链  重组资本平台,打破业务限制 第十一章 重组“大鳄”:不断演绎“中粮造”  重组中土畜  1+1>2的可能  重组中谷  最大粮油流通企业诞生  入主新疆屯河  中粮全面接管新疆屯河  重组方案一波三折  重组屯河,注资金更输入理念  中粮的事业就是新疆的事业  资本布阵西部,宁高宁意欲何为  使中粮成为一家高价值公司  非碳酸饮料应该是中粮发展的一个重点  入主深宝恒联手万科,中粮打造地产旗舰  未来将充盈到200亿~300亿元的资金规模  联手万科,中粮地产演绎强强联合  出击新能源,中粮打造新增长点  做中国生物能源行业的领导者  借助新能源平台实现中粮转型 尾声 继续中粮新命运 附录一 中国企业全球领导力探寻:一个迫在眉睫的命题 附录二 全面解析平衡计分卡 附录三 中粮换标,品牌定位与企业转型 附录四 在相互催化中共同进步 后记 以学习的态度做一名忠实的记录者
文摘
2004年是国资委动作频繁的一年。这一年,最值得人们关注、最具有争议性的要数人事方面的动作:在国资委轰轰烈烈地公开招聘央企高管的同时,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央企老帅们的退休运作。其中,就包括中粮集团的前任董事长周明臣。接替他的是华润集团前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宁高宁——一位在资本运作上长袖善舞、被媒体称为“中国摩根”的、最具职业经理人精神的新商界领袖。 “冲锋的时机,就是告别的时机。”美国的报业家纽哈斯的话多少让人感觉到岁月的匆匆流逝。周明臣在中粮集团的12载,是中粮集团转型和再造的12载。通过这种转型和再造,中粮集团从当初一家纯粹的外贸公司一下子变成了拥有自己产品和实业的集团公司,并从1994年开始连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名单中。这不能不说是周明臣的丰功伟绩。 然而,中粮集团的转型和再造,并未随着宁高宁的到来戛然而止;相反,宁高宁掀起的二次转型和再造比中粮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深刻和彻底得多。 从香港华润到“皇城根儿”下的中粮集团,宁高宁曾自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降兵”。但随后的他,却能高屋建瓴,不断地以活跃的商业思想和雄辩的智慧激荡着整个中粮集团……
ISBN7508611640/97875086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韦三水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