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城市效率学初探:基于城市住区代谢效率的研究实践》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城市住区形态与城市代谢理论1
第一节城市住区形态1
第二节城市代谢理论5
参考文献11
第二章城市住区代谢效率研究概述14
第一节研究背景14
第二节研究方案18
第三节研究区域22
参考文献25
第三章城市住区形态变迁的制度背景27
第一节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回顾27
第二节厦门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回顾34
第三节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述评40
参考文献40
第四章城市住区物质形态的演变过程41
第一节经济特区成立之前(1980年以前)41
第二节住房制度改革前期(1980~1990年)45
第三节住房制度改革初期(1990~2000年)50
第四节住房制度改革后期(2000年以来)54
第五节城市住区物质形态变迁的定量分析61
第六节研究小结64
参考文献64
第五章城市住区社会形态的分异66
第一节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66
第二节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75
第三节城市住区社会形态的因子分析83
第四节研究小结87
参考文献87
第六章城市住区内部运行的代谢效率89
第一节分析方法89
第二节数据来源93
第三节数据处理95
第四节不同住区类型代谢效率比较98
参考文献106
第七章典型城市住区的代谢效率108
第一节研究概述108
第二节研究方法与数据109
第三节住区系统代谢流分析115
第四节住区系统能值及代谢效率分析128
第五节结论与展望141
参考文献143
第八章城市住区形态变迁碳足迹评估146
第一节研究概述146
第二节数据及方法147
第三节碳排放分析155
第四节住区间碳排放差异与影响因素159
第五节结论与对策建议166
参考文献168
第九章低碳城市住区形态的时空模拟170
第一节研究概述170
第二节研究方法173
第三节研究结果177
第四节分析与讨论193
第五节研究小结194
参考文献195
第十章城市住区形态变迁的通勤效应198
第一节研究概述198
第二节研究方法199
第三节研究结果208
第四节分析与讨论218
第五节研究小结222
参考文献222
第十一章城市住区形态变迁的碳排放效应224
第一节研究概述224
第二节研究方法224
第三节研究结果228
第四节分析与讨论232
第五节研究小结235
参考文献235
第十二章家庭能耗碳排放的城市化影响机制237
第一节研究概述237
第二节研究方法237
第三节研究结果241
第四节分析与讨论251
第五节研究小结252
参考文献253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尽管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关于城市居民出行行为或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但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专门针对城市居住就业空间组织与居民出行行为关系的研究尚少。目前,中国的城市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发展的模式、背景与国外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国内城市的案例研究,分析城市居民通勤行为与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对于引导城市开发,并向未来稳定模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物质和能量代谢入手,研究城市代谢的总量、效率、特征、结构、演变规律和趋势等,是国内外研究城市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有助于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代谢中涉及的因素数量极大,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过程错综复杂。城市代谢研究对于减缓或者消除一个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城市代谢研究是城市效率研究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可以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效率优先原则所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城市效率学初探:基于城市住区代谢效率的研究实践》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城市住区形态与城市代谢理论1
第一节城市住区形态1
第二节城市代谢理论5
参考文献11
第二章城市住区代谢效率研究概述14
第一节研究背景14
第二节研究方案18
第三节研究区域22
参考文献25
第三章城市住区形态变迁的制度背景27
第一节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回顾27
第二节厦门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回顾34
第三节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述评40
参考文献40
第四章城市住区物质形态的演变过程41
第一节经济特区成立之前(1980年以前)41
第二节住房制度改革前期(1980~1990年)45
第三节住房制度改革初期(1990~2000年)50
第四节住房制度改革后期(2000年以来)54
第五节城市住区物质形态变迁的定量分析61
第六节研究小结64
参考文献64
第五章城市住区社会形态的分异66
第一节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66
第二节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75
第三节城市住区社会形态的因子分析83
第四节研究小结87
参考文献87
第六章城市住区内部运行的代谢效率89
第一节分析方法89
第二节数据来源93
第三节数据处理95
第四节不同住区类型代谢效率比较98
参考文献106
第七章典型城市住区的代谢效率108
第一节研究概述108
第二节研究方法与数据109
第三节住区系统代谢流分析115
第四节住区系统能值及代谢效率分析128
第五节结论与展望141
参考文献143
第八章城市住区形态变迁碳足迹评估146
第一节研究概述146
第二节数据及方法147
第三节碳排放分析155
第四节住区间碳排放差异与影响因素159
第五节结论与对策建议166
参考文献168
第九章低碳城市住区形态的时空模拟170
第一节研究概述170
第二节研究方法173
第三节研究结果177
第四节分析与讨论193
第五节研究小结194
参考文献195
第十章城市住区形态变迁的通勤效应198
第一节研究概述198
第二节研究方法199
第三节研究结果208
第四节分析与讨论218
第五节研究小结222
参考文献222
第十一章城市住区形态变迁的碳排放效应224
第一节研究概述224
第二节研究方法224
第三节研究结果228
第四节分析与讨论232
第五节研究小结235
参考文献235
第十二章家庭能耗碳排放的城市化影响机制237
第一节研究概述237
第二节研究方法237
第三节研究结果241
第四节分析与讨论251
第五节研究小结252
参考文献253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尽管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关于城市居民出行行为或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但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专门针对城市居住就业空间组织与居民出行行为关系的研究尚少。目前,中国的城市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发展的模式、背景与国外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国内城市的案例研究,分析城市居民通勤行为与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对于引导城市开发,并向未来稳定模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物质和能量代谢入手,研究城市代谢的总量、效率、特征、结构、演变规律和趋势等,是国内外研究城市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有助于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代谢中涉及的因素数量极大,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过程错综复杂。城市代谢研究对于减缓或者消除一个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城市代谢研究是城市效率研究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可以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效率优先原则所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ISBN | 9787030533432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赵千钧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