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李岩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本性》在认真吸收消化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抓住“人文本性”这个根本性问题,以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的分析探讨为出发点,对“人文本性”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文资源的开掘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所应实现的人文价值等问题逐一探论,环环相扣,层层剥析,阐发了诸多自己“心得”之见。
作者简介
李岩,1976年8月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县。2000年、2003年分别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师从沈壮海教授。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先后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求实》、《湖北社会科学》、《重庆社会科学》、《理论界》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解读》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基本内涵的深度解读》在2014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三十周年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论文类二等奖。
目录
序
导论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何以存在
第一节作为人的特有存在方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基本方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群体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存在方式
第二节满足主体需要的实践活动
一、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主体需要的基本形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主体需要的特点和逻辑过程
第三节人文性与其他性质并行不悖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多种性质的复杂事物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与其他性质相得益彰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属人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创造且一直运用的教育形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
三、人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体力量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为人性
一、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二、未完成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价值前提
三、生成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化人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化作用
二、人能够被教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路线的教育学解读
四、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路线的人学、文化学解读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外化之价值视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概念解读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生成根据
一、本体论根据
二、认识论根据
三、实践论根据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具体表现
一、激发个体人生智慧的生长和发展
二、助力人们精神生活的平衡与充盈
三、作为达致美好生活的导引与动力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社会性质与社会民主程度
三、文化与文化传统
四、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
五、人的主体性发展程度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程度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外化之理念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解读
一、界定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涵的思想富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人文关怀的主要依据
一、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维度
二、历史依据: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意蕴的一以贯之
三、内在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内蕴
第三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一、抓住人本身,理清以谁为本和如何为本
二、依循兼顾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三、目标预设体现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双重维度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外化之实践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内涵解读
一、人文精神的复杂性
二、人文精神的当代诠释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洋溢人文精神
一、弥合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偏失的要求
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的要求
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目标的要求
第三节洋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
一、确立回应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目标
二、与时俱进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三、综合运用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
四、构建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式
五、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多维评价体系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外化之条件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的概念解读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的主要特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的基本形态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体化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四、助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人文化
五、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氛围
六、完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第三节开发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
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开发的整体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开发的主体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则
结语尊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应然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李岩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本性》在认真吸收消化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抓住“人文本性”这个根本性问题,以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的分析探讨为出发点,对“人文本性”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文资源的开掘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所应实现的人文价值等问题逐一探论,环环相扣,层层剥析,阐发了诸多自己“心得”之见。
作者简介
李岩,1976年8月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县。2000年、2003年分别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师从沈壮海教授。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先后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求实》、《湖北社会科学》、《重庆社会科学》、《理论界》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解读》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基本内涵的深度解读》在2014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三十周年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论文类二等奖。
目录
序
导论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何以存在
第一节作为人的特有存在方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基本方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群体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存在方式
第二节满足主体需要的实践活动
一、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主体需要的基本形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主体需要的特点和逻辑过程
第三节人文性与其他性质并行不悖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多种性质的复杂事物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与其他性质相得益彰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属人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创造且一直运用的教育形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
三、人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体力量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为人性
一、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二、未完成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价值前提
三、生成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化人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化作用
二、人能够被教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路线的教育学解读
四、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路线的人学、文化学解读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外化之价值视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概念解读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生成根据
一、本体论根据
二、认识论根据
三、实践论根据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具体表现
一、激发个体人生智慧的生长和发展
二、助力人们精神生活的平衡与充盈
三、作为达致美好生活的导引与动力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社会性质与社会民主程度
三、文化与文化传统
四、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
五、人的主体性发展程度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程度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外化之理念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解读
一、界定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涵的思想富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人文关怀的主要依据
一、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维度
二、历史依据: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意蕴的一以贯之
三、内在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内蕴
第三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一、抓住人本身,理清以谁为本和如何为本
二、依循兼顾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三、目标预设体现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双重维度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外化之实践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内涵解读
一、人文精神的复杂性
二、人文精神的当代诠释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洋溢人文精神
一、弥合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偏失的要求
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的要求
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目标的要求
第三节洋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
一、确立回应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目标
二、与时俱进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三、综合运用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
四、构建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式
五、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多维评价体系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外化之条件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的概念解读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的主要特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的基本形态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体化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四、助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人文化
五、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氛围
六、完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第三节开发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
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开发的整体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开发的主体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则
结语尊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本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应然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ISBN | 9787010166858,7010166854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李岩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