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 周宪, 乔纳森·纳尔逊 978752030158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845318 类别: 图书 社会科学 文化 文化史
编辑推荐

《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由1篇导言、8篇论文、1个附录构成。导言介绍了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合作召开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文化振兴”研讨会这个项目的缘起和过程,特别是描述了这个项目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丰富多彩的参访和研讨,以及很有创意的研究成果的交流汇报等活动。论文的前两篇是此次研讨会的主旨发言,都从历史的角度切入中国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关联,不同的是前者是从艺术史的范例入手,而后者则从近代思想史的角度来探究。后面五篇论文,除了高薪的论文是对一个半世纪中国对文艺复兴接受情况的文献分析和历史描述外,另外四篇均属于个案分析,既有刘晨关于傅雷和梁思成对列奥纳多的理解的个案分析,又有杜佳峰关于萨伏纳罗拉形象演变的历史分析,亦有黄越对教皇在中国语境中接受的定位考察,最后是邹晖关于文艺复兴剧场传统在中国建筑中的种种表征的分析。附录是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的师生从海量报章书籍中整理出来的近代以来中国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文学存目。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乔纳森·纳尔逊

目录

导言文艺复兴意大利之境:佛罗伦萨的夏季研讨会
一个历史事件的旅行——“文艺复兴”在东亚近代思想和学术中的影响
穹顶天下: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艺术的离合
20世纪的文艺之殇:傅雷与梁思成眼中的
莱奥纳多·达·芬奇
他者的想象——意大利文艺复兴在中国(1840—2000)
文艺复兴记忆剧场的传统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
人物重塑与历史失真——萨伏纳罗拉历史形象在中西方的变化
“人文主义教皇”与“人文主义者”和“教皇”——对教皇庇护二世中国定位之辨析
附录“意大利文艺复兴在中国的接受”文献
搜集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对“人”的问题的讨论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市哲学学会等11家单位于1988年联合发起了“文艺复兴与人的‘现代化,讨论会”。其中,田德文在会上发表了《上海讨论“文艺复兴”与人的现代化》一文,文中讲到,“人的能力、人的自由和人的尊严得到了高扬和认可,人类从中世纪的蒙昧走向现代化。从这种意义卜说,‘文艺复兴’运动在实质上还是一场‘人的现代化’运动”。
对文艺复兴的这种新判断,显然与20世纪20—40年代将文艺复兴主要作为一场文学、艺术以及宗教的复兴运动有r相当程度的不同。这一落实到现代化的个体之上的文艺复兴镜像,被认为正是“人的现代化”为之后西方两百年内蓬勃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契机和原因。那么,相较之下,中国近代没有走向现代化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场‘人的现代化’运动”。在这一镜像下自视,中国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权理不分、权法不分,就导致人们处于缺乏热情、缺乏信念、缺乏责任感的麻木状态,这被视为民族现代化的最大敌人。
ISBN978752030158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周宪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