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艰难的转变:冷战的初次缓和》力求全面展示冷战初期美苏之间第壹次缓和的过程,并揭示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以填补国内国际关系史学界以及冷战史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欠缺,同时也希望通过本研究,为现实的大国对外决策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看法。
作者简介
葛腾飞,法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大国战略、冷战史等。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军队和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美国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
目录
绪论
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冷战初期的美苏对抗僵局和面临的紧迫问题
第一节渐入高潮的东西方冷战
第二节麦卡锡主义运动与美国的极端反共主义
第三节美国推动西德重新武装与《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
第四节苏联的德国政策与主动外交攻势
第五节国际社会对冷战紧张对抗的疑问
第二章苏美领导更迭与相互政策的初步调整
第一节斯大林去世与苏联新领导集体的缓和攻势
第二节美国新政府的对外新战略
第三节美英对苏联新政府缓和政策的最初反应
第四节NSC162/2号文件与美国对与苏谈判的消极态度
第五节苏联新领导的对外政策争论与传统立场重申
第三章西德重新武装与美国“实力地位”政策
第一节美欧分歧与《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遇阻
第二节美英协调与《巴黎协定》签订
第三节核武库建设与美国军事实力的增长
第四章赫鲁晓夫掌权与苏联对美国实力政策的应对
第一节苏共高层斗争与赫鲁晓夫政治领导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赫鲁晓夫访华与中苏协调
第三节第一次台海危机的缓解
第四节核力量、核政治与苏联“火箭核武器”战略
第五章走向日内瓦:美国的决策
第一节NSC5501号文件出台与美国对苏“演变战略”
第二节美国政府确保《巴黎协定》生效
第三节伦敦工作组会议及美英法外长协调
第四节美国对四国首脑会议的基本政策
第六章走向日内瓦:苏联的决策
第一节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倡议与华约组织建立
第二节奥地利国家条约:扫清四国首脑谈判障碍
第三节改善苏南关系与赫鲁晓夫确立外交主导权
第四节苏联参加首脑会议的基本政策立场
第七章日内瓦首脑会议:议题、争执与结果
第一节谈判的氛围
第二节欧洲安全与德国问题
第三节裁军问题与“开放天空”
第四节最后的妥协
第五节共同的遗产
第八章转变的逻辑
第一节初次缓和实现的条件
第二节缓和与转变的限度
第三节日内瓦首脑会议的冷战史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在具体问题上,这时期美国政府内部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认真讨论了德国和欧洲安全安排问题、苏联卫星国的地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东西方贸易、裁军、远东问题等各种具体问题的立场、政策。其中,德国问题、苏联卫星国地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三个问题是美国政府预定要与苏联进行讨论的问题;而欧洲安全安排则是苏联自1954年柏林会议后提出来的,本来是艾森豪威尔不想讨论的问题,但在杜勒斯的强烈主张之下还是纳入讨论范围;而东西方贸易、裁军、远东问题都是美国政府不希望过多讨论或干脆反对讨论的问题。除在美国政府决策层内部进行讨论以外,美国政府还与英、法、西德诸盟国进行了密切的沟通以达成一致立场。具体政策讨论的内容为:
第一,德国问题和欧洲安全安排问题的内部讨论。
德国问题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希望在首脑会议上进行讨论的重点内容,但是,美国并不想与苏联相互妥协以解决德国问题,而是希望借机压使苏联进行让步,以取得东德加入西德从而建立一个西方阵营内的统一德国的最大目标。
《艰难的转变:冷战的初次缓和》力求全面展示冷战初期美苏之间第壹次缓和的过程,并揭示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以填补国内国际关系史学界以及冷战史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欠缺,同时也希望通过本研究,为现实的大国对外决策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看法。
作者简介
葛腾飞,法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大国战略、冷战史等。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军队和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美国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
目录
绪论
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冷战初期的美苏对抗僵局和面临的紧迫问题
第一节渐入高潮的东西方冷战
第二节麦卡锡主义运动与美国的极端反共主义
第三节美国推动西德重新武装与《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
第四节苏联的德国政策与主动外交攻势
第五节国际社会对冷战紧张对抗的疑问
第二章苏美领导更迭与相互政策的初步调整
第一节斯大林去世与苏联新领导集体的缓和攻势
第二节美国新政府的对外新战略
第三节美英对苏联新政府缓和政策的最初反应
第四节NSC162/2号文件与美国对与苏谈判的消极态度
第五节苏联新领导的对外政策争论与传统立场重申
第三章西德重新武装与美国“实力地位”政策
第一节美欧分歧与《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遇阻
第二节美英协调与《巴黎协定》签订
第三节核武库建设与美国军事实力的增长
第四章赫鲁晓夫掌权与苏联对美国实力政策的应对
第一节苏共高层斗争与赫鲁晓夫政治领导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赫鲁晓夫访华与中苏协调
第三节第一次台海危机的缓解
第四节核力量、核政治与苏联“火箭核武器”战略
第五章走向日内瓦:美国的决策
第一节NSC5501号文件出台与美国对苏“演变战略”
第二节美国政府确保《巴黎协定》生效
第三节伦敦工作组会议及美英法外长协调
第四节美国对四国首脑会议的基本政策
第六章走向日内瓦:苏联的决策
第一节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倡议与华约组织建立
第二节奥地利国家条约:扫清四国首脑谈判障碍
第三节改善苏南关系与赫鲁晓夫确立外交主导权
第四节苏联参加首脑会议的基本政策立场
第七章日内瓦首脑会议:议题、争执与结果
第一节谈判的氛围
第二节欧洲安全与德国问题
第三节裁军问题与“开放天空”
第四节最后的妥协
第五节共同的遗产
第八章转变的逻辑
第一节初次缓和实现的条件
第二节缓和与转变的限度
第三节日内瓦首脑会议的冷战史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在具体问题上,这时期美国政府内部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认真讨论了德国和欧洲安全安排问题、苏联卫星国的地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东西方贸易、裁军、远东问题等各种具体问题的立场、政策。其中,德国问题、苏联卫星国地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三个问题是美国政府预定要与苏联进行讨论的问题;而欧洲安全安排则是苏联自1954年柏林会议后提出来的,本来是艾森豪威尔不想讨论的问题,但在杜勒斯的强烈主张之下还是纳入讨论范围;而东西方贸易、裁军、远东问题都是美国政府不希望过多讨论或干脆反对讨论的问题。除在美国政府决策层内部进行讨论以外,美国政府还与英、法、西德诸盟国进行了密切的沟通以达成一致立场。具体政策讨论的内容为:
第一,德国问题和欧洲安全安排问题的内部讨论。
德国问题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希望在首脑会议上进行讨论的重点内容,但是,美国并不想与苏联相互妥协以解决德国问题,而是希望借机压使苏联进行让步,以取得东德加入西德从而建立一个西方阵营内的统一德国的最大目标。
ISBN | 9787214206145,7214206145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葛腾飞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