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研究》 白易彬 7513647194,978751364719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本书话题热门,系统论述了京津冀政府协作治理的方方面面,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景、困难、可行性等当下广受关注的问题。本书结构清晰、立论严谨、案例翔实,为当下探索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优秀之作。
?

作者简介

白易彬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某大型互联网企业总经理助理。曾在政府部门工作十余年,负责发展改革、教育、科技、经济与信息化、民政、财政、环保、文化、社会建设、体育等多领域事项的调查研究、辅助决策和撰写发布等。目前主要致力于区域经济以及政府与社会协作关系的研究。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1.1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持续发展1
1.1.2经济圈发展面临跨区域公共难题考验2
1.1.3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2
1.2研究意义3
1.2.1理论意义3
1.2.2现实意义4
1.3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5
1.3.1跨区域治理理论主要发展脉络5
1.3.2协作治理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10
1.4研究方法13
1.4.1文献分析法13
1.4.2比较分析法13
1.4.3案例分析法13
1.4.4定量分析法14
1.5内容框架及主要创新点14
1.5.1内容框架14
1.5.2本文创新之处17
第2章政府协作治理的理论分析19
2.1政府协作治理相关概念19
2.1.1协作治理的概念剖析19
2.1.2协作治理兴起的理论分析20
2.1.3政府协作治理的内涵界定22
2.1.4政府协作治理的构成要素23
2.1.5政府协作治理对各参与主体的影响25
2.2政府协作治理理论基础26
2.2.1区域治理理论26
2.2.2府际关系理论27
2.2.3行政竞合理论28
2.2.4央地关系理论30
2.3中国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特殊环境31
2.3.1政府治理模式的时代要求与困境32
2.3.2非政府治理主体的“失灵”困局32
2.3.3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空间33
2.3.4政府协作治理的本土化选择34
2.4本章小结36
第3章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国内外实证分析及模式归纳37
3.1国外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实证典型37
3.1.1美国大都市区37
3.1.2欧盟地区40
3.1.3日本首都圈41
3.2中国区域政府协作治理实践42
3.2.1泛珠三角区域42
3.2.2长三角区域43
3.2.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4
3.3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归纳44
3.3.1权威型治理模式:具有强制色彩44
3.3.2联合型治理模式:具有联合行政主体45
3.3.3复合型治理模式:具有权威与联合双重特征46
3.3.4协议型治理模式:具有法制化保障46
3.4本章小结47
第4章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概况48
4.1京津冀区域范围界定48
4.2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发展历程50
4.2.1政府协作治理起步期50
4.2.2政府协作治理停滞期51
4.2.3政府协作治理复兴期51
4.2.4政府协作治理紧密期51
4.2.5政府协作治理新时期52
4.3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现状解析55
4.3.1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框架结构55
4.3.2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功能特征57
4.4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突出问题59
4.4.1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内容不完善60
4.4.2市场机制在政府协作治理中作用不明显61
4.4.3社会力量参与尚不充分62
4.4.4行政权力行使具有明显单向性63
4.4.5政治利益色彩较为强烈64
4.5本章小结64
第5章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65
5.1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现实需求65
5.1.1破解三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必由之路65
5.1.2实现三地产业合作、交通一体、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67
5.1.3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提供区域公共物品的客观需要70
5.1.4协调地方政府利益的重要措施71
5.1.5推进区域协同纵深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选择72
5.2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影响环境分析73
5.2.1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73
5.2.2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75
5.2.3网络媒体时代民主变革和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77
5.2.4区域协同发展中京津冀区域治理的深化与拓展78
5.3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构建的价值选择80
5.3.1尊重自主发展,形成错位竞争格局80
5.3.2坚持创新驱动,实现协同发展共赢81
5.3.3消除行政壁垒,实现要素自由流动82
5.3.4完善公共产品交易制度,健全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机制82
5.4本章小结87
……
第6章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现状测度模型88
第7章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优化选择103
第8章结论、不足与展望125
参考文献130
索引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5.2本文创新之处
首先,新的研究视点。本文研究的政府协作治理模式主要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需求,同时结合中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特点,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协作治理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把本文的关注视点聚焦于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探讨。政府在区域协作治理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为主导或引导。京津冀跨区域协作治理往往过度倚重中央政府而忽视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协作。通过分析在协作治理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地方政府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区域治理理论、府际关系理论、行政竞合理论、央地关系理论等方面进行重点探讨,系统阐释了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概念、内涵界定、构成要素等。本文的研究视角,适应了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行政框架、社会生态等现实的发展情况,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切实可行的分析角度,这也将构成中国在公共领域探索区域治理模式的有效路径选择之一。
其次,国内外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提炼。本文基于协作区域的经济政治地位差异,分析研究了中国区域中经济地位对等跨政体协作的泛珠三角区域模式、政治地位对等经济地位不对等的长三角区域模式、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均对等下的广西北部湾区域模式。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的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案例研究,基于模式对参与各方主体的激励与约束能力,将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总结为权威、联合、复合、协议四种模式。本文对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归纳总结视角独特,更符合现实的实践状况,针对京津冀区域的特殊情况,对探索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也为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建构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实践范式。
ISBN7513647194,9787513647199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白易彬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