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与创新:当代职业体育的新经济学分析》 李伟 9787563826483,756382648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垄断与创新:当代职业体育的新经济学分析》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李伟,1977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教育学博士,任教于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2008年荣获“重庆市千人计划”称号,历任重庆市巴南区体育局长,魔星咨询CEO,全国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及大赛执行主任等职务。研究领域涉及新经济学、文化产业、互联网战略管理等。

目录

1导论
1.1“新经济”背景下职业体育的发展特征
1.2新经济理论的革命
1.3问题的提出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1.5本书内容与意义
1.6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1.7职业体育和职业体育联盟概述
2职业体育的注意力经济属性
2.1注意力经济释义
2.2职业体育的注意力经济属性
2.3职业体育注意力经济中的明星体制
2.4职业体育注意力经济增长的本质——财富的转移
3职业体育注意力经济的产品分析
3.1体育产品的理论回顾
3.2职业体育注意力经济模式中的产品分析
4职业体育注意力经济的市场结构
4.1市场结构定义与度量
4.2美国职业体育市场集中的过程
4.3职业体育市场结构的复杂性
4.4职业体育注意力经济的市场结构特征
4.5反垄断法
5职业体育注意力经济中“赢家通吃”现象成因分析
5.1对职业体育联盟垄断的经济解释“共生性”的反思
5.2职业体育注意力经济市场上的“赢家通吃”现象
5.3“赢家通吃”现象——模仿的悖论
6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6.1结论
6.2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体育服务产品理论不能诠释体育产品的全部内涵,职业体育的产品可以以服务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知识和信息的形式存在。“体育产品就是体育服务”的论断基于这样一个逻辑:体育属于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主线是服务产品的运动,所以体育产品就是服务产品。但是,我国产业分类中第三产业的内涵已经扩大,服务产品理论不能概括当前第三产业的全部产品形式。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中没有考虑信息形式的产品。因此,职业体育定位于第三产业不能推论出体育产品就是体育服务产品。职业体育注意力经济的基本产品形式是信息产品和注意力产品,服务产品理论不能解释职业体育注意力经济的运动规律。
在注意力经济模式中,职业体育的信息产品同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其价格不是由客观价值量——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的主观效用决定的;职业体育的信息产品和一般信息产品一样具有共享性、可贮存、可处理、可转换、可传递性以及时效性和风险性等;从供给来看,其供给的边际成本为零,从需求来看,其需求具有消费群体网络效应,即职业体育信息产品的消费会随着观看人数的增多,消费者个体的效用随之增高;还具有边际效用递增的趋势,即随着职业体育比赛观看的次数的增多,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会增加。
ISBN9787563826483,7563826483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伟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