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汇报工作, 还敢拼职场:非常省力的职场做事说话秘笈》 会沟通的鱼 7531691272,978753169127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不懂汇报工作,还敢拼职场》:非常省力的职场做事说话秘笈。
职场老手与普通员工的差别就在于:工作做得好,汇报得更好。抓住每一次机会,一封邮件、一个会议、一次发言,就能让上司关注到你,让你成为职场新星。
仅把工作做好还不够,还要学会向上司恰到好处地展示:
汇报可以让上级了解你的工作状况,保持信息适畅度。
汇报可以让上级有机会在过程中指导你、纠正你,加快个人进步速度。
汇报可以让上级发现你的想法和思考,提高个人职场能见度。
向下级和平级做汇报,有助于信息传播和分享,可以提高工作配台度。
汇报是一种主动淘通的行为,体现了对周围人的尊重和重视。
汇报是主动与他人社交的过程,有助于建立和维护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网络。
不栽跟头的职场智慧,脱颖而出的职场秘籍,懂得汇报工作,升职加薪就是这么简单。

目录

第1章职场上的聪明人,都懂汇报工作
汇报工作,是基本的职场沟通术/003
汇报错了,你的职场就只有艰难/004
不懂汇报,你的发展得不到提携/005
善于汇报,领导才有机会认可你/007
推销你自己,从汇报工作开始/010
第2章汇报中的“金字塔原理”
“奇妙的数字7”/015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017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019
用“金字塔原理”沟通的好处/020
第3章书面汇报的技术
书面汇报的优点/025
书面汇报的写作要点/026
撰写工作简报的技巧/029
书面汇报的通用技巧/033
怎样撰写述职报告/038
第4章口头汇报的技术
口头汇报的特点/043
口头汇报的注意事项/044
与领导交谈时要使用敬语/049
让自己的语言更动听/050
改掉不良的说话习惯/053
学会倾听,做领导的好听众/057
第5章脱稿汇报的技术
脱稿讲话前进行几次彩排/063
脱稿讲话前要理顺表达逻辑/066
脱稿讲话中的提纲/068
第6章非正式汇报的技术
与领导谈话的礼貌用语/073
与领导交谈时的正确措辞/075
容易招致误解的汇报语言/077
正确领会上级的弦外之音/078
第7章聪明人汇报工作的7个习惯
把汇报工作当成一种习惯/085
完成工作后,提交工作总结/087
汇报问题时,自己先做思考/089
绝不轻易越级汇报/091
向上司提建议时,尽量暗示/095
永远没有“意见”,只有“建议”/100
拒绝领导时,不伤领导自尊/105
第8章聪明人打拼职场的11句口头禅
“感谢领导的栽培”/111
“我立刻去办”/115
“我错了”/119
“荣誉是大家的”/123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126
“没什么,别放在心上”/130
“酒是粮食精,千万要小心”/132
“这事没你办不成啊”/137
“你说得太对了”/141
“我总结一下”/143
“您的观点确实有独特之处,但是……”/145
第9章聪明人把汇报工作当成展现的机会
如何让人感觉你精明能干/151
如何给人做事积极的感觉/172
如何增加与他人的亲密感/182
如何让人感觉你可以信赖/197
如何让人觉得你很成功/209

序言

在职场中,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被提拔重用?
对这个问题,美国管理学家卢森斯和他的副手研究了450多位职场人士,发现职场中的人可以分为三类:(1)高效能人士;(2)快速晋升的人;(3)效率和提拔速度居中的普通人。
效率最高的高效能人士,把44%的时间用于沟通,把26%的时间用于管人,把19%的时间用于决策、计划和控制,把11%的时间用于打造人际关系网络。
快速晋升的人,把48%的时间用于打造人际关系网络,把28%的时间用于沟通,把13%的时间用于决策、计划和控制,把11%的时间用于管人。
而效率和提拔速度居中的普通人,则倾向于平均分配时间。
卢森斯的研究发表后,引起了企业界的震惊和恐慌。因为长期以来,人们总是相信高薪和高位是属于高效能人士的。尤其是那些有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的企业,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评估程序是否早已失灵。
这个发现也让职场人士大跌眼镜,尤其是高效能人士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想知道,大家一样在办公室里工作,别人是如何把48%的时间用于打造人际关系的?
进一步的研究找到了答案一一汇报!
在一般人的理解里,只有拿着材料或是打开PPT做总结,才叫汇报。这是一个重大的误解。汇报可以分为:正式汇报与非正式汇报、书面汇报与口头汇报、一对一汇报和一对多汇报等。不懂汇报,你还敢拼职场?
汇报之所以能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是因为:
(1)汇报可以让上级了解你的工作状况,保持信息通畅度。
(2)汇报可以让上级有机会在过程中指导你、纠正你,加快个人进步速度。
(3)汇报可以让上级发现你的想法和思考,提高个人职场能见度。
(4)向下级和平级做汇报,有助于信息传播和分享,可以提高工作配合度。
(5)汇报是一种主动沟通的行为,体现了对周围人的尊重和重视。
(6)汇报是主动与他人社交的过程,有助于建立和维护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网络。
“我们都是在职场上渴望向上爬的人,我们不是为了被世界看见,而是为了看见整个世界。”这句话在朋友圈里不知激励了多少人,但是真正懂得怎样往上爬的又有几个呢?读了卢森斯的研究发现,你是不是明白了一些?
那还等什么呢?打开这本书,去寻找你想要的答案吧。
这是一本有关职场汇报的书,详细分析了职场汇报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分析了正式汇报与非正式汇报、书面汇报、口头汇报及脱稿汇报的区别和专项技术,教给你不栽跟头的职场智慧,传授你快速脱颖而出的经验秘籍,书中内容都是从血淋淋的事实中总结出来的教训,让你成为会说话、会做人、会做事的职场聪明人。

文摘

善于汇报,领导才有机会认可你

据调查显示,有近1/3的员工的成绩根本就没有引起老板的注意。在这1/3的员工中,有近一半人认为,只要自己努力,老板总有一天会明白。然而,在这些人等待老板赏识的过程中,老板的目光却一次又一次地盯向别的员工,这些员工仍旧坐着冷板凳,蹲在角落里顾影自怜。
罗莎是一家电器公司的销售员。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内向而腼腆的罗莎抱着“凡事都虚心、处处讲谦让”的做人原则,在公司里与老板低调相处。有时,老板在会上让大家汇报工作进度,其他的同事都把问题、对策和功劳摆得一件一件的,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罗莎觉得自己做的事都是职责范围之内,便谦虚地说:“我的工作,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和努力,感谢大家。”就这么一句简单的总结,并没有在老板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老板从外地出差回来,正巧碰上罗莎刚谈完一笔生意。罗莎便开心地告诉老板:“今天真是非常顺利,一上午就谈成了一笔大生意。”老板一听,非常高兴,详细询问了生意的内容和客户的要求,并提醒罗莎要注意哪些细节。
从这一次事情之后,罗莎开始意识到向老板汇报工作的重要性了。她隔三岔五地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和问题列成表格,交给老板“审阅”。老板看到罗莎的业务不断熟练,而且进步很快,也就对罗莎的工作指导得更频繁了,对她的评价也更高了。不久,老板认为罗莎的能力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交给了她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业务,从而让罗莎的业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上述事例中,罗莎因为不善于汇报工作,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阻力,被老板认为是平庸之辈,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罗莎意识到这一点后,在关键的时候改变了做法,不断向老板汇报业绩。老板看到罗莎的进步,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也就重用她了。
在管理规范的公司,会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和评分制度,每个员工的业绩都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样的公司,善于汇报工作仍然非常重要。
孙靓和袁小依都是一家私人企业的柜台销售员,主要负责电子产品的销售。袁小依是先来的公司,对业务比较熟悉,在笔记本电脑柜台。孙靓是新来的,没有柜台挑选,只好站在卖小电器的柜台前。她的小柜台中也有市面上热销的智能手环、U盘等。
老板对工资的分配是按照利润来提成的,所以销售都以业绩评分表的形式体现。业绩的评分值与她们的工资直接相关。评分表上明确地记录着每天销售的数量、销售价与原价的差额、可提成的奖金,一目了然,能力也摆在评分值上。
刚到柜台的时候,孙靓积极性特别高,不但嘴甜,而且还拉来自己的同学、亲戚和朋友一起来买。她感觉自己的销售数量不断增长,然而,过了近10天之后,她去查了一下评分排名,却发现自己远远落后于袁小依。这一下,孙靓的自尊心强烈地受创了。
“难道是我的业务做得不如她吗?还是我做得不够努力?”孙靓经过仔细分析,觉得并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努力,而是因为自己所做的工作难度比袁小依大。袁小依做的是笔记本生意,一宗生意谈下来,利润的上下浮动率很大,有时候一台就能把差价做到近一千元。而孙靓成交的都是小产品,这些产品本身的利润就不大,所以卖好几台,利润差价也只有几百元。这样下来,虽然孙靓的柜台天天卖得红红火火,袁小依的柜台三天两头才成交一次,但孙靓的评分值还是远远落后于袁小依。
处于这种劣势,孙靓想着要与老板沟通一下。她想,如果老板单看评分值来考核我的能力,肯定会觉得我的销售能力不强,所以要及时向老板汇报一下自己的成绩,不能就这样因为数字而错过了机会。
这一天,孙靓又卖了10件产品。老板正好进来问生意怎么样,孙靓便说:“我近推荐了很多朋友和同学来买,销量不错,今天就销售了10件。”老板一听销量好,就高兴地说:“不错,再接再厉。”孙靓看到老板对自己的销售量表示认同,就接着说:“只是这个产品的利润率比较低,所以评分总是赶不上去。”老板想了想,觉得孙靓的成绩不能单独看评分排名,就说:“嗯,评分标准只是评定能力的一部分,只要成绩突出,我心里还是有数的。”至此,孙靓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孙靓因为在工作中业绩评分跟不上同事而非常苦恼。经过分析之后,她先通过“数量上的多 ”打动老板,然后再婉转地指出自己达不到高评分的原因。孙靓在汇报成绩时强调了数量,巧妙地向老板说明了工作的难度,老板对她的努力也给予了肯定。

正确领会上级的弦外之音
沟通心理学家赫兹·里特说过:“谈话的艺术是听和被听的艺术。”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有时候出于某种需要,不把要说的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采用讽喻、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段,含蓄地把意思表达出来,让听话人自己去琢磨、品味。因此,我们在听话的时候,要善于从别人的谈话里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很多时候,领导和同事并不会把所有的事情都说透说破,他可能只是试探性地询问,或者巧妙暗示,如果你能及时地接收到对方的暗示信息,并能做出反应,会增加与对方交流的默契。
刘晓娟是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职员。有一次老板和她谈话,先是夸了她的业绩不错,认为她可以担当更重要的职位,然而又说近行业不景气,利润比去年下滑得厉害,后就问她如果她做主管的话会不会考虑裁员。
刘晓娟愣了一下,随口就说不会,因为很多同事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板脸色稍变。后来,刘晓娟的同事升了主管的职位。事后刘晓娟才想清楚,老板的意思就是想裁员。如果她不是从个人感情的角度去看问题,而是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那么升职的就会是她。
有了这个教训之后,刘晓娟遇事多了一些思量,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也学着听老板的话中话。
有一次老板要去欧洲出差,在此之前问刘晓娟:你的英语和外国人交流没问题吧?虽然刘晓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那么自信,但她听懂老板的潜台词:如果英语水平高,就可以一起去欧洲。刘晓娟当时就回答说没问题,然后就利用下班时间努力补习英语。果然,她获得了这次机会。
和老板一起在法国的时候,他们拜访一些老客户,老板对其中一位客户的产品很感兴趣,但又觉得对方的价格偏高。他用询问的口气问刘晓娟这个产品怎么样,刘晓娟给他的回答是: 很不错,值得购买。刘晓娟从老板的言行中感受到老板已经做好了买的决定,他问她只是希望也能得到她的赞同。果然,老板兴高采烈地和这家公司签了约。
后来,老板有事便经常与刘晓娟商量,俨然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信。这就是听懂“话外音”“潜台词”“暗示语”的重要性。
要正确领会对方的“话外音”“潜台词”“暗示语”,有以下几点建议。
(1)要做到“听话听音”,就要尊重对方,了解对方。只有善于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并能从言谈举止、表情和语气中感受对方心思的人才能很好地把握住这一点。如果你懂得理解对方的话外之音,并做出对方想要的回答,对方会感到你和他英雄所见略同,从而觉得如遇知己,对你充分信赖了。
(2)可以根据对方说话的语气来推测他的本意。例如你想请老板出席某个场合,他可能说:“我不必去了吧?”如果你没有领会到这是一种客气和假意的推托,接口说:“哦,这样呀,我知道了。”那就误解了老板的话外之音。如果老板不想去,他会说:“你去就行了。”或者“我不去。”老板的回答中的“不必”与“吧 ”两个词,带有很强的语气色彩,表明他是想半推半就,希望你再次恳求。
(3)根据对方的动作来捕捉他的真实意图。如果在你跟他说话的时候,他转而背过身去,言外之意就是:“我知道了,我要在不受你影响的情况下考虑这件事。”如果他在你进门后关上办公室的门,神色庄重,言外之意就是:“我跟你说的话很重要,你不要外传。”这时候,你要表情凝重,神情专注。如果他在你说话时心不在焉,眼睛不离开文件,只是微微点头,言外之意就是:“我手头有事正忙 。”这时候,你就要挑重点说,语言简洁,或者另找时间交流。
ISBN7531691272,9787531691273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会沟通的鱼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