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流传300多年的做人准则与处世方法
300条御人之道与出人头地之术
影响叔本华和尼采哲学的经典智慧
世人必读的修身之道与处世之术
作者简介
作者:巴尔塔莎·格拉西安(Baltasar Gracián,1601—1658)
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深邃判断力的西班牙耶稣会教士。其经典之作《智慧书》《处世的艺术》经久不衰,对历史上一些著名哲学家如叔本华、尼采、拉罗什福科等产生过重要影响。
译者:晏可佳
1988年复旦大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现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1995年作为访问学者游学哈佛大学。2003年,参与了《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修订工作作者。翻译有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宗教思想史》等。
目录
中译本序
1.万物皆已达到圆满的境界,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则是一切圆满中最大的
2.性格和智力
3.既不显山,又不露水
4.知识和勇气俱在,方可成就伟业
5.要使众人有赖于你
6.臻于圆满
7.不要让你的顶头上司相形见绌
8.不要听凭欲望的摆布:这是一切精神素质中最高的
9.避免国民性中的不足之处
10.名声与运气
11.要与可师之人交往
12.自然与人为,物质与劳作
13.要洞彻人们秘而不宣的更高的目标,而后发制人
14.既要坦诚相见,又要注意礼节
15.身边要有聪明人相助
16.学富五车而心存善良
17.要不断变换你的行事风格
18.勤奋与能力
19.不管做任何事情,一开始都不要使别人期望过高
20.生当逢时
21.成功之道
22.要见多识广
23.不足之处,不可留存一样
24.想象力要适可而止
25.要懂得领会他人的暗示
26.找到每一个人的“把柄”,亦即他的软肋
27.精耕细作胜过广种薄收
28.凡事不可溺于流俗
29.恪守公义
30.不要沉湎于有失体面的事情
31.要结识走运的人,好与之为友;也要识得背运的人,好及时规避
32.要让众人知道,你令人愉快
33.要懂得何时应当有所不为
34.要了解你的最好的品质
35.要审时度势
36.要揣度你的运气
37.要懂得什么是含蓄的讥评,还要懂得如何善加利用
38.冲突在前的时候要及时抽身而返
39.要知道事物何时达到顶点,何时成熟,而且要知道如何利用它们
40.宽厚以待人
41.永远不要言过其实
42.要有经天纬地之气
43.分享情感的人要少,一起说话的人要多
44.要与高尚的人感同身受
45.要利用,但不要滥用隐秘的意图
46.要缓解你的厌恶之心
47.不要投身于冒险事业
48.既要坦诚相见,也要保持深度
49.要做一个观察细致、判断准确的人
50.永远不要丧失自尊
51.要懂得如何选择
52,永远不要有失冷静
53.要勤勉兼有天分
54.行动要大胆而谨慎
55.要懂得如何等待
56.要处事果断
57.考虑周全的人比较安全
58.要适应你周围的人
59.善终为要
60.要有健全的判断力
61.向至善处追求
……
序言
《处世的艺术》,作者巴尔塔萨·格拉西安(Baltasar Gracin, 1601年1月8日—1658年12月6日),出生于西班牙的贝尔蒙特(Belmonte)。他父亲是当地一个专门处理乡邻家族房产的律师,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格拉西安是最小的一个。因家境贫寒,除二哥夭亡之外,格拉西安的长兄都入了天主教修会。格拉西安从小寄养在托累多(Toledo)的叔父家里,26岁晋铎,32岁发愿入耶稣会。当时耶稣会在欧洲方兴未艾,他得以在托累多和萨拉戈萨接受严格的神学与文学教育,以后历任随军神父、告解神父、官员,并且担任过塔拉戈纳(Tarragona)等地的数所耶稣会学院院长和副院长。格拉西安与众不同的经历使他有许多机会同西班牙的王室成员、达官贵人、宗教界和知识界的各类人物打交道,体验、观察人生百态,为他的包括《处世的艺术》在内的文学作品积累了丰富的题材和灵感。他曾经做过贵族弗兰西斯科,马利亚·卡拉法(Francesco Maria Carafa)的告解神父,多次随同入朝;早先格拉西安即与萨拉戈萨的首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拉司塔诺萨(Vicencio Juan Lastanosa)结为莫逆之交。拉司塔诺萨在自己的家乡萨拉戈萨东北的古城维斯卡(Heusca)设有沙龙和图书馆,除大量的书籍和手稿外,还收藏有如提香、丢勒、丁托雷替、里贝拉等的画作、钱币、纹章、甲胄和其他古董,他的私家动植物园也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去处。格拉西安在萨拉戈萨的耶稣会学院工作的一段时间,成为拉司塔诺萨家的座上客。以后两人多有信函往来,这些信函表明,格拉西安经常往来于马德里、萨拉戈萨和塔拉戈纳等地,亦常出现在国王腓力三世的餐桌上。
格拉西安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不少是受命于耶稣会、教会和政府等的应景之作。当时西班牙文学界流行的文风是内容夸张,遣词怪诞,长篇大论,主要受到安东尼亚·格瓦拉(Antonia Guevara)和诗人贡戈拉(Gongora, 1561—1627)的影响。这一风格也在格拉西安的创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1637年格拉西安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英雄》,描写了他心目中的具有人文精神的领导者;在1630年代陆续出版了《政治家费尔南多》《智慧与道路》等书,1650年代则出版了三卷本寓言体哲理小说《批评家》,书中提出了作者对人类灵魂的教育和熏陶的看法。
格拉西安的作品之所以大受读者欢迎,除创作手法上的因素之外,恐怕就是其中所浸润着的当时弥漫于欧洲知识界的人文主义精神。这在他的《处世的艺术》一书中表露得尤为明显。格拉西安始终对人生抱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在格言的第一条他便高度赞美人类生存世界的尽善尽美以及人类道德的圆满对于这个世界的重要意义:“万物皆已达到圆满的境界,而成为一个真正有人格的人,则是一切圆满中最大的。”在终生献身耶稣会士的格拉西安,在其所著的300条格言里,强调以人自身的禀赋,如智慧、友情、审慎、自制、勤奋、求知、锐意进取和自知之明等达到道德圆满。
当然,他并没有流于空泛的道德说教,而是坚信在人们追求道德圆满需要辅以诸般具体的手段,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人间的幸福。有些格言是关于个人品性的修养,如既“要与可师之人交往(11)”、“要坦诚相见,又要注意礼节(14)”;有关于行动的教诲:当人们实现某一目标的生活,要发挥“性格和智力(2)”的双重作用,即所谓情商、智商两者兼而有之。但是在具体操作的层面,又要做到“既不显山又不露水,出奇制胜方可赢得赞誉。过分暴露既无裨益又少品味(3),”有些目标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实现,因此“身边要有聪明人相助(15),”方能成为强者。有些格言似乎是有感而发,“避免国民性中的不足之处……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哪怕再优雅的国家能够避免这样或者那样的固有的内在瑕疵(9)”;有的对时光如梭不无感慨:“20岁时,你是一只孔雀;30岁是只狮子;40岁是头骆驼;50岁是条蛇;60岁是狗;70岁是猴;80岁就什么也不是了(276),”但人生各有其时,踩准节奏、把握提升才是上上之道。有些生活的经验之谈似乎也是千年不败、万年不倒——“不要让你的顶头上司相形见绌(7)”、“要随大流,但不可有失体面(275)”,而今的职场青年很快也运用自如了吧。
或许正是由于其作品中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格拉西安与耶稣会关系一直非常紧张。1637年他受到耶稣会的谴责,理由之一就是他假其兄之名出版书籍。格拉西安在生命的最后10年里,遭到一系列的警告,最终被耶稣会撤销在学院教书的资格,受到监视,并禁止出版作品。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格拉西安300年来受到欧洲读者的普遍欢迎。他的许多作品几乎是在出版以后数年之内就被翻译成为其他欧洲国家文字。
有趣的是,1829年,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得到此书,即将其译为德文,且盛赞此书独一,它“教导的是人人乐于奉行的技巧,尘世之人自当人手一册,尤其是有志搏击于此尘世的青年,更无例外……此书只读一遍还不够,尚需时时参考,以备急需……总之,本书值得终生与其为伴”。不知何故,出版商拒绝出版叔本华的译稿,译稿在他死后才问世(1862年);不过,在之后多年的著述中,叔本华在《劝诫与格言》(收入《叔本华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78页)、《悲观论集》(《叔本华论说文集》第453页、457页)等篇,亦引用这位耶稣会士的格言。叔本华在多大程度受到格拉西安的影响,尚有待研究,但是此二人虽跨越了将近200年,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将人类道德自性的养成和人生智慧的增长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因此,作为中文译者,我相信,这样一本字字珠玑、充满智慧和幽默的小书会让许多读者开心之余有所启迪的。
本译本最初在老同学严国珍鼓励下,于199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行,以后曾多次重印,读者甚夥,此次承蒙霍覃编辑的联系得以重版,在此一并感谢。为不辜负社里的美意,更是对广大读者负责,译者在原有译本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翻译,纠正了一些误译,文字也作了一些润色,限于篇幅恕就不在此一一指出了。
文摘
23. 不足之处,不可留存一样
人生在世,很少没有一些道德上的瑕疵或者性格上的缺点,本来是可以克服的,但他们却任其滋长。其他精明的人哀叹地看到,多少才艺非凡、天分极高的奇才受到瑕疵的威胁:一小片云彩能使太阳暗淡无光。瑕疵乃是名声脸上的斑点,恶意则善于发现它们。需要至高的技巧才能将它们转变成为美人痣。恺撒用月桂掩盖自己的缺点①。
① 据说恺撒是个秃子,用月桂的王冠加以掩饰。
24. 想象力要适可而止
有时你要扯紧想象力的缰绳;有时又要任其自由驰骋。一切幸福皆有赖于想象力:要让健全的理智来驾驭想象力。有时它的行为好像暴君。它不满足于沉思默想,而是转化为行动,接管你的生活,使之愉悦或者丧气,使我们不幸或者过于自满自足。对一些人而言,想象力只是徒增悲哀:因为它只不过是愚人的一个笨手笨脚的仆从。对于其他人而言,它许诺幸福和冒险,狂欢和轻佻。只要它不受谨慎和常识的约束,就会任意胡来。
25. 要懂得领会他人的暗示
懂得如何推理曾是至高的处世之道。现在看来还不够。一个人必须还是一个占卜家,尤其是在你容易受骗上当的事情上。除非懂得领会暗示,你永远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的人是人心的占卜家,一眼便可洞悉他人的意图。至关紧要的真理总是只说出一半,只有审慎之人才能充分理解。事情看似可爱,万勿轻信。看似可恨,则要扬鞭策马。
26. 找到每一个人的“把柄”,亦即他的软肋
动摇人的意志,其中的技巧胜过动摇人的决心。你必须懂得怎样进入别人的内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别欣赏之事;因各人品味不同,它们千差万别。人各有崇拜的偶像。有的人想让人尽说他的好话;有的人唯利是图,而大多数人则耽于安逸。诀窍就在于找出那些耸动人心的偶像。就像取得开启他人欲望的钥匙。努力去寻找那个“第一推动力”吧,它并不总是某种崇高、重要的东西。而通常是低级趣味的东西,因为世上不守规矩的人总是多过循规蹈矩者。首先抓住某个人的性格,而后摸到他的软肋。以他特有的乐趣诱惑他,你将打垮他的意志。
27. 精耕细作胜过广种薄收
精耕细作胜过广种薄收,完美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上善之事总是小而稀奇;多则生疑。甚至在众人中间,巨人常常是矮个子。有的人看到书籍的尺寸就赞不绝口,好像它们写出来是为了操练他的臂力,而不是增广他的智慧。仅有广泛的学识至多是个庸才,而一个想样样在行的人常常是无一在行。精通一业的人终能出类拔萃——极重要的是声名远播。
28. 凡事不可溺于流俗凡事不可溺于流俗,在趣味上尤其如此。不炫耀自己而取悦众人的人,该有多么聪明啊!言行谨慎的人不以俗人的叫好为餍足。有的人就是喜欢大众仰慕的自负的蜥蜴①,他们爱闻众人的鼻息胜过阿波罗的温和气息。在知识上也应如此。不要看到许多奇迹就手舞足蹈:它们不过是骗人的鬼话。众人只知道赞美大众的愚蠢,却不在乎逆耳忠言。
① 蜥蜴是虚妄的象征,人们以为它是靠空气生活的。
29. 恪守公义
要坚定不移地和理性站在一道,就是俗人的情欲和专制的暴虐也不能使你动摇。但是我们在什么地方才能找到公义的凤凰呢?极少有人恪守公义。人们赞美它的多,拜访它的少。有的人追随它,一遇到危险就放弃了。一旦身处险境,虚伪的人就声明与它毫无关系,而狡猾的政客则躲避它。当人们宣布与它无关时,它却无所畏惧地把友谊、权力甚至自己的利益委诸一旁,只是恪守公义。聪明的人编织一些精巧的理由,奢谈他们值得称赞的“高尚的动机”和“安全的理由”,但是真正诚实的人却认为,说谎意味着背叛,为坚定不移而不是耍小聪明感到骄傲,总是看见他站在真理的一边。如果他特立独行,不是因为他善变,而是其他人已经放弃了真理。
30. 不要沉湎于有失体面的事情
不要沉湎于有失体面的事情,也不要沉湎于任何不切实际的事情,它们只会带来耻辱而不是名誉。奇思怪想花样繁多,精神健全的人当避之唯恐不及。有些人胃口出奇的大,聪明人弃绝的事他们统统抓过来。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古怪的事情为乐;尽管这使他们名声远扬,但人们嘲笑他们胜过称赞他们。精明的人即使追求智慧,也应当避免弄虚作假,避免出风头,尤其要避免会使他们变得滑稽的事情。无需一一列举这些可笑的追求,只要指出这一点就可以了:众人的嘲笑已经给出了答案。
31. 要结识走运的人,好与之为友;也要识得背运的人,好及时规避要结识走好运的人,好与之为友;也要识得背运的人,好及时规避。厄运通常因愚蠢而不招自来,被遗弃者最能传染。切勿敞开大门,容忍哪怕一丁点邪恶登堂入室,因为许多其他更大的邪恶潜伏在门外。诀窍在于懂得出牌的办法。赢家手中的牌再少,也比刚下注的输家手中的好牌重要。心中犹疑之际,最好与聪明谨慎者为伍。他们迟早会带来好运。
32. 要让众人知道,你令人愉快
要让众人知道,你令人愉快,尤其是在你治理他们的时候。这有助于使君主赢得众人的拥戴。治人者有一利:你能行的善事比任何人都多。朋友就是那些行为友善的人。有些人有意不使人愉快,不是因为他做不到,只是脾气坏。在每一件事上,他们都和神圣的交际能力背道而驰。
33. 要懂得何时应当有所不为
人生的一大功课在于懂得如何拒绝,更重要的在于懂得如何拒绝插手自己的以及他人的俗务。某些无关紧要的事乃是时间的蛀虫——为一些琐事操劳,还不如什么都不做。一个审慎的人,不给别人添乱还不够:还不可让别人给自己添乱。不要过分从属于人,免得自己都不属于自己了。不可随意指使你的朋友或者向他们索取,超出他们愿意主动给你的。过犹不及,与人相交,更是如此。以此审慎的温文尔雅之道,你将获得人们的拥戴,保有他们的尊重;更不至于失礼,这一点尤为宝贵。要保持你的自由,以便努力精进,追求至善,永远不要忤逆自己良好的品位。
34. 要了解你的最好的品质
要了解你的最好的品质,以及你的过人的天分。在这方面要精耕细作,并且培养其余。所有的人原本都能够在某些事上出人头地,可惜他们不知道他们在什么事上略胜一筹。要识别你最好的特性,用双倍的力量去使用它。有的人善于判断,有的人富于勇气。大多数人殚心竭虑,却一事无成。他们自己热情盲目,还自命不凡,直到时间指出他们的虚妄,但为时晚矣。
35. 要审时度势
要审时度势,要花最大的气力揣度最紧要的事。愚人不知思量,因而损失惨重。他们的思考甚至从来就是半途而废,他们既不琢磨他们的有利之处,也不琢磨他们受到的伤害,他们不知勤勉为何物。一些人只是回顾既往,斤斤计较于琐屑之事,对重大的事情反而置若罔闻。许多人从来不丧失头脑,所以什么都不丧失。有些事我们应当仔细思考,让它们在我们的心里扎下根来。聪明人知道审时度势:他们钻研那些特别深奥、特别可疑的事物,有时还认为仍然有什么他们没有想到的事物。他们的反思能力走在了一般人的理解力的前面。
36. 要揣度你的运气
要揣度你的运气,以便有所为而不逾矩。这比了解你的性情,你的身体构造要紧得多。人若到了40岁还向希波克拉底①讨教健康常识,或向塞涅卡②求问智慧,乃是愚蠢的。把握运气是一门大学问,或者耐心等待它(因为它有时行色匆匆),或者利用它(因为它有时心慈手软),不过你永远不能完全理解它前后不一致的行为。如果它对你恩宠有加,那就大胆行事,因为它常常喜爱勇敢的人,并且像艳丽的妇人一样喜爱年轻的人。如果你背运的话,就要行无为之事。急流勇退,以求自保,免得两次失败。如果你能驾驭它,就可以大踏步向前迈进了。
①希波克拉底,公元前5世纪人,希腊医生,公推为欧洲医学之父。
②塞涅卡(前4—65),罗马政治家,斯多亚主义者,所著哲学作品,文笔华丽。
37. 要懂得什么是含蓄的讥评,还要懂得如何善加利用
要懂得什么是含蓄的讥评,还要懂得如何善加利用,与人交往,这是最微妙的一点。它可以用来检验他人的智慧,巧妙地窥探他人的内心。有的含蓄的讥评是不怀好意的、漫不经心的、带有嫉妒意味、被愤怒的毒药所玷污:这是一道看不见的闪电,能把你的荣誉和名声统统击倒。有的人就是因为一句有害的讥评话而一蹶不振。那些能够化解毒舌力量的人,面对众人的怨言和由恶毒所构成的全套阴谋毫不畏惧。其他含蓄的讥评——好意的——的效果则不同,它会增进我们的名声。但是当恶意的投枪向我们掷来的时候,我们应当熟练地截住它们:小心拦截,谨慎守候。良好的防卫需要深谋远虑。有备而无后患。
38. 冲突在前的时候要及时抽身而返
冲突在前的时候要及时抽身而返,所有老练的赌徒都是这样做的。漂亮的撤退与出色的进攻同样重要。在你已经赢的够多的时候——甚至所获甚多的时候,就要结账歇业。好运长久,终究可疑。好运逆转,背运来袭,反而更加安全,更会带来苦中有乐的享受。好运不断反倒可能跌到,把一切都砸个稀烂。有时幸运女神会补偿我们,让你时来运转,而非好运不断。背上一直背个人会使她感到疲倦的。39. 要知道事物何时达到顶点,何时成熟,而且要知道如何利用它们要知道事物何时达到顶点,何时成熟,而且要知道如何利用它们,大自然的一切作品都可达到至善至美的地步。在此之前,它们获取;在此之后,它们衰退。至于艺术作品,它们绝少不能有所砥砺,有所精进的。有品位的人懂得如何欣赏一切臻于完美的事物。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也不是每一个能够做到的人都知其所以然。就是理解力的果子也能够达到成熟。但是你必须懂得这点,而后利用这
流传300多年的做人准则与处世方法
300条御人之道与出人头地之术
影响叔本华和尼采哲学的经典智慧
世人必读的修身之道与处世之术
作者简介
作者:巴尔塔莎·格拉西安(Baltasar Gracián,1601—1658)
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深邃判断力的西班牙耶稣会教士。其经典之作《智慧书》《处世的艺术》经久不衰,对历史上一些著名哲学家如叔本华、尼采、拉罗什福科等产生过重要影响。
译者:晏可佳
1988年复旦大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现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1995年作为访问学者游学哈佛大学。2003年,参与了《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修订工作作者。翻译有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宗教思想史》等。
目录
中译本序
1.万物皆已达到圆满的境界,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则是一切圆满中最大的
2.性格和智力
3.既不显山,又不露水
4.知识和勇气俱在,方可成就伟业
5.要使众人有赖于你
6.臻于圆满
7.不要让你的顶头上司相形见绌
8.不要听凭欲望的摆布:这是一切精神素质中最高的
9.避免国民性中的不足之处
10.名声与运气
11.要与可师之人交往
12.自然与人为,物质与劳作
13.要洞彻人们秘而不宣的更高的目标,而后发制人
14.既要坦诚相见,又要注意礼节
15.身边要有聪明人相助
16.学富五车而心存善良
17.要不断变换你的行事风格
18.勤奋与能力
19.不管做任何事情,一开始都不要使别人期望过高
20.生当逢时
21.成功之道
22.要见多识广
23.不足之处,不可留存一样
24.想象力要适可而止
25.要懂得领会他人的暗示
26.找到每一个人的“把柄”,亦即他的软肋
27.精耕细作胜过广种薄收
28.凡事不可溺于流俗
29.恪守公义
30.不要沉湎于有失体面的事情
31.要结识走运的人,好与之为友;也要识得背运的人,好及时规避
32.要让众人知道,你令人愉快
33.要懂得何时应当有所不为
34.要了解你的最好的品质
35.要审时度势
36.要揣度你的运气
37.要懂得什么是含蓄的讥评,还要懂得如何善加利用
38.冲突在前的时候要及时抽身而返
39.要知道事物何时达到顶点,何时成熟,而且要知道如何利用它们
40.宽厚以待人
41.永远不要言过其实
42.要有经天纬地之气
43.分享情感的人要少,一起说话的人要多
44.要与高尚的人感同身受
45.要利用,但不要滥用隐秘的意图
46.要缓解你的厌恶之心
47.不要投身于冒险事业
48.既要坦诚相见,也要保持深度
49.要做一个观察细致、判断准确的人
50.永远不要丧失自尊
51.要懂得如何选择
52,永远不要有失冷静
53.要勤勉兼有天分
54.行动要大胆而谨慎
55.要懂得如何等待
56.要处事果断
57.考虑周全的人比较安全
58.要适应你周围的人
59.善终为要
60.要有健全的判断力
61.向至善处追求
……
序言
《处世的艺术》,作者巴尔塔萨·格拉西安(Baltasar Gracin, 1601年1月8日—1658年12月6日),出生于西班牙的贝尔蒙特(Belmonte)。他父亲是当地一个专门处理乡邻家族房产的律师,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格拉西安是最小的一个。因家境贫寒,除二哥夭亡之外,格拉西安的长兄都入了天主教修会。格拉西安从小寄养在托累多(Toledo)的叔父家里,26岁晋铎,32岁发愿入耶稣会。当时耶稣会在欧洲方兴未艾,他得以在托累多和萨拉戈萨接受严格的神学与文学教育,以后历任随军神父、告解神父、官员,并且担任过塔拉戈纳(Tarragona)等地的数所耶稣会学院院长和副院长。格拉西安与众不同的经历使他有许多机会同西班牙的王室成员、达官贵人、宗教界和知识界的各类人物打交道,体验、观察人生百态,为他的包括《处世的艺术》在内的文学作品积累了丰富的题材和灵感。他曾经做过贵族弗兰西斯科,马利亚·卡拉法(Francesco Maria Carafa)的告解神父,多次随同入朝;早先格拉西安即与萨拉戈萨的首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拉司塔诺萨(Vicencio Juan Lastanosa)结为莫逆之交。拉司塔诺萨在自己的家乡萨拉戈萨东北的古城维斯卡(Heusca)设有沙龙和图书馆,除大量的书籍和手稿外,还收藏有如提香、丢勒、丁托雷替、里贝拉等的画作、钱币、纹章、甲胄和其他古董,他的私家动植物园也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去处。格拉西安在萨拉戈萨的耶稣会学院工作的一段时间,成为拉司塔诺萨家的座上客。以后两人多有信函往来,这些信函表明,格拉西安经常往来于马德里、萨拉戈萨和塔拉戈纳等地,亦常出现在国王腓力三世的餐桌上。
格拉西安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不少是受命于耶稣会、教会和政府等的应景之作。当时西班牙文学界流行的文风是内容夸张,遣词怪诞,长篇大论,主要受到安东尼亚·格瓦拉(Antonia Guevara)和诗人贡戈拉(Gongora, 1561—1627)的影响。这一风格也在格拉西安的创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1637年格拉西安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英雄》,描写了他心目中的具有人文精神的领导者;在1630年代陆续出版了《政治家费尔南多》《智慧与道路》等书,1650年代则出版了三卷本寓言体哲理小说《批评家》,书中提出了作者对人类灵魂的教育和熏陶的看法。
格拉西安的作品之所以大受读者欢迎,除创作手法上的因素之外,恐怕就是其中所浸润着的当时弥漫于欧洲知识界的人文主义精神。这在他的《处世的艺术》一书中表露得尤为明显。格拉西安始终对人生抱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在格言的第一条他便高度赞美人类生存世界的尽善尽美以及人类道德的圆满对于这个世界的重要意义:“万物皆已达到圆满的境界,而成为一个真正有人格的人,则是一切圆满中最大的。”在终生献身耶稣会士的格拉西安,在其所著的300条格言里,强调以人自身的禀赋,如智慧、友情、审慎、自制、勤奋、求知、锐意进取和自知之明等达到道德圆满。
当然,他并没有流于空泛的道德说教,而是坚信在人们追求道德圆满需要辅以诸般具体的手段,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人间的幸福。有些格言是关于个人品性的修养,如既“要与可师之人交往(11)”、“要坦诚相见,又要注意礼节(14)”;有关于行动的教诲:当人们实现某一目标的生活,要发挥“性格和智力(2)”的双重作用,即所谓情商、智商两者兼而有之。但是在具体操作的层面,又要做到“既不显山又不露水,出奇制胜方可赢得赞誉。过分暴露既无裨益又少品味(3),”有些目标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实现,因此“身边要有聪明人相助(15),”方能成为强者。有些格言似乎是有感而发,“避免国民性中的不足之处……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哪怕再优雅的国家能够避免这样或者那样的固有的内在瑕疵(9)”;有的对时光如梭不无感慨:“20岁时,你是一只孔雀;30岁是只狮子;40岁是头骆驼;50岁是条蛇;60岁是狗;70岁是猴;80岁就什么也不是了(276),”但人生各有其时,踩准节奏、把握提升才是上上之道。有些生活的经验之谈似乎也是千年不败、万年不倒——“不要让你的顶头上司相形见绌(7)”、“要随大流,但不可有失体面(275)”,而今的职场青年很快也运用自如了吧。
或许正是由于其作品中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格拉西安与耶稣会关系一直非常紧张。1637年他受到耶稣会的谴责,理由之一就是他假其兄之名出版书籍。格拉西安在生命的最后10年里,遭到一系列的警告,最终被耶稣会撤销在学院教书的资格,受到监视,并禁止出版作品。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格拉西安300年来受到欧洲读者的普遍欢迎。他的许多作品几乎是在出版以后数年之内就被翻译成为其他欧洲国家文字。
有趣的是,1829年,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得到此书,即将其译为德文,且盛赞此书独一,它“教导的是人人乐于奉行的技巧,尘世之人自当人手一册,尤其是有志搏击于此尘世的青年,更无例外……此书只读一遍还不够,尚需时时参考,以备急需……总之,本书值得终生与其为伴”。不知何故,出版商拒绝出版叔本华的译稿,译稿在他死后才问世(1862年);不过,在之后多年的著述中,叔本华在《劝诫与格言》(收入《叔本华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78页)、《悲观论集》(《叔本华论说文集》第453页、457页)等篇,亦引用这位耶稣会士的格言。叔本华在多大程度受到格拉西安的影响,尚有待研究,但是此二人虽跨越了将近200年,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将人类道德自性的养成和人生智慧的增长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因此,作为中文译者,我相信,这样一本字字珠玑、充满智慧和幽默的小书会让许多读者开心之余有所启迪的。
本译本最初在老同学严国珍鼓励下,于199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行,以后曾多次重印,读者甚夥,此次承蒙霍覃编辑的联系得以重版,在此一并感谢。为不辜负社里的美意,更是对广大读者负责,译者在原有译本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翻译,纠正了一些误译,文字也作了一些润色,限于篇幅恕就不在此一一指出了。
文摘
23. 不足之处,不可留存一样
人生在世,很少没有一些道德上的瑕疵或者性格上的缺点,本来是可以克服的,但他们却任其滋长。其他精明的人哀叹地看到,多少才艺非凡、天分极高的奇才受到瑕疵的威胁:一小片云彩能使太阳暗淡无光。瑕疵乃是名声脸上的斑点,恶意则善于发现它们。需要至高的技巧才能将它们转变成为美人痣。恺撒用月桂掩盖自己的缺点①。
① 据说恺撒是个秃子,用月桂的王冠加以掩饰。
24. 想象力要适可而止
有时你要扯紧想象力的缰绳;有时又要任其自由驰骋。一切幸福皆有赖于想象力:要让健全的理智来驾驭想象力。有时它的行为好像暴君。它不满足于沉思默想,而是转化为行动,接管你的生活,使之愉悦或者丧气,使我们不幸或者过于自满自足。对一些人而言,想象力只是徒增悲哀:因为它只不过是愚人的一个笨手笨脚的仆从。对于其他人而言,它许诺幸福和冒险,狂欢和轻佻。只要它不受谨慎和常识的约束,就会任意胡来。
25. 要懂得领会他人的暗示
懂得如何推理曾是至高的处世之道。现在看来还不够。一个人必须还是一个占卜家,尤其是在你容易受骗上当的事情上。除非懂得领会暗示,你永远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的人是人心的占卜家,一眼便可洞悉他人的意图。至关紧要的真理总是只说出一半,只有审慎之人才能充分理解。事情看似可爱,万勿轻信。看似可恨,则要扬鞭策马。
26. 找到每一个人的“把柄”,亦即他的软肋
动摇人的意志,其中的技巧胜过动摇人的决心。你必须懂得怎样进入别人的内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别欣赏之事;因各人品味不同,它们千差万别。人各有崇拜的偶像。有的人想让人尽说他的好话;有的人唯利是图,而大多数人则耽于安逸。诀窍就在于找出那些耸动人心的偶像。就像取得开启他人欲望的钥匙。努力去寻找那个“第一推动力”吧,它并不总是某种崇高、重要的东西。而通常是低级趣味的东西,因为世上不守规矩的人总是多过循规蹈矩者。首先抓住某个人的性格,而后摸到他的软肋。以他特有的乐趣诱惑他,你将打垮他的意志。
27. 精耕细作胜过广种薄收
精耕细作胜过广种薄收,完美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上善之事总是小而稀奇;多则生疑。甚至在众人中间,巨人常常是矮个子。有的人看到书籍的尺寸就赞不绝口,好像它们写出来是为了操练他的臂力,而不是增广他的智慧。仅有广泛的学识至多是个庸才,而一个想样样在行的人常常是无一在行。精通一业的人终能出类拔萃——极重要的是声名远播。
28. 凡事不可溺于流俗凡事不可溺于流俗,在趣味上尤其如此。不炫耀自己而取悦众人的人,该有多么聪明啊!言行谨慎的人不以俗人的叫好为餍足。有的人就是喜欢大众仰慕的自负的蜥蜴①,他们爱闻众人的鼻息胜过阿波罗的温和气息。在知识上也应如此。不要看到许多奇迹就手舞足蹈:它们不过是骗人的鬼话。众人只知道赞美大众的愚蠢,却不在乎逆耳忠言。
① 蜥蜴是虚妄的象征,人们以为它是靠空气生活的。
29. 恪守公义
要坚定不移地和理性站在一道,就是俗人的情欲和专制的暴虐也不能使你动摇。但是我们在什么地方才能找到公义的凤凰呢?极少有人恪守公义。人们赞美它的多,拜访它的少。有的人追随它,一遇到危险就放弃了。一旦身处险境,虚伪的人就声明与它毫无关系,而狡猾的政客则躲避它。当人们宣布与它无关时,它却无所畏惧地把友谊、权力甚至自己的利益委诸一旁,只是恪守公义。聪明的人编织一些精巧的理由,奢谈他们值得称赞的“高尚的动机”和“安全的理由”,但是真正诚实的人却认为,说谎意味着背叛,为坚定不移而不是耍小聪明感到骄傲,总是看见他站在真理的一边。如果他特立独行,不是因为他善变,而是其他人已经放弃了真理。
30. 不要沉湎于有失体面的事情
不要沉湎于有失体面的事情,也不要沉湎于任何不切实际的事情,它们只会带来耻辱而不是名誉。奇思怪想花样繁多,精神健全的人当避之唯恐不及。有些人胃口出奇的大,聪明人弃绝的事他们统统抓过来。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古怪的事情为乐;尽管这使他们名声远扬,但人们嘲笑他们胜过称赞他们。精明的人即使追求智慧,也应当避免弄虚作假,避免出风头,尤其要避免会使他们变得滑稽的事情。无需一一列举这些可笑的追求,只要指出这一点就可以了:众人的嘲笑已经给出了答案。
31. 要结识走运的人,好与之为友;也要识得背运的人,好及时规避要结识走好运的人,好与之为友;也要识得背运的人,好及时规避。厄运通常因愚蠢而不招自来,被遗弃者最能传染。切勿敞开大门,容忍哪怕一丁点邪恶登堂入室,因为许多其他更大的邪恶潜伏在门外。诀窍在于懂得出牌的办法。赢家手中的牌再少,也比刚下注的输家手中的好牌重要。心中犹疑之际,最好与聪明谨慎者为伍。他们迟早会带来好运。
32. 要让众人知道,你令人愉快
要让众人知道,你令人愉快,尤其是在你治理他们的时候。这有助于使君主赢得众人的拥戴。治人者有一利:你能行的善事比任何人都多。朋友就是那些行为友善的人。有些人有意不使人愉快,不是因为他做不到,只是脾气坏。在每一件事上,他们都和神圣的交际能力背道而驰。
33. 要懂得何时应当有所不为
人生的一大功课在于懂得如何拒绝,更重要的在于懂得如何拒绝插手自己的以及他人的俗务。某些无关紧要的事乃是时间的蛀虫——为一些琐事操劳,还不如什么都不做。一个审慎的人,不给别人添乱还不够:还不可让别人给自己添乱。不要过分从属于人,免得自己都不属于自己了。不可随意指使你的朋友或者向他们索取,超出他们愿意主动给你的。过犹不及,与人相交,更是如此。以此审慎的温文尔雅之道,你将获得人们的拥戴,保有他们的尊重;更不至于失礼,这一点尤为宝贵。要保持你的自由,以便努力精进,追求至善,永远不要忤逆自己良好的品位。
34. 要了解你的最好的品质
要了解你的最好的品质,以及你的过人的天分。在这方面要精耕细作,并且培养其余。所有的人原本都能够在某些事上出人头地,可惜他们不知道他们在什么事上略胜一筹。要识别你最好的特性,用双倍的力量去使用它。有的人善于判断,有的人富于勇气。大多数人殚心竭虑,却一事无成。他们自己热情盲目,还自命不凡,直到时间指出他们的虚妄,但为时晚矣。
35. 要审时度势
要审时度势,要花最大的气力揣度最紧要的事。愚人不知思量,因而损失惨重。他们的思考甚至从来就是半途而废,他们既不琢磨他们的有利之处,也不琢磨他们受到的伤害,他们不知勤勉为何物。一些人只是回顾既往,斤斤计较于琐屑之事,对重大的事情反而置若罔闻。许多人从来不丧失头脑,所以什么都不丧失。有些事我们应当仔细思考,让它们在我们的心里扎下根来。聪明人知道审时度势:他们钻研那些特别深奥、特别可疑的事物,有时还认为仍然有什么他们没有想到的事物。他们的反思能力走在了一般人的理解力的前面。
36. 要揣度你的运气
要揣度你的运气,以便有所为而不逾矩。这比了解你的性情,你的身体构造要紧得多。人若到了40岁还向希波克拉底①讨教健康常识,或向塞涅卡②求问智慧,乃是愚蠢的。把握运气是一门大学问,或者耐心等待它(因为它有时行色匆匆),或者利用它(因为它有时心慈手软),不过你永远不能完全理解它前后不一致的行为。如果它对你恩宠有加,那就大胆行事,因为它常常喜爱勇敢的人,并且像艳丽的妇人一样喜爱年轻的人。如果你背运的话,就要行无为之事。急流勇退,以求自保,免得两次失败。如果你能驾驭它,就可以大踏步向前迈进了。
①希波克拉底,公元前5世纪人,希腊医生,公推为欧洲医学之父。
②塞涅卡(前4—65),罗马政治家,斯多亚主义者,所著哲学作品,文笔华丽。
37. 要懂得什么是含蓄的讥评,还要懂得如何善加利用
要懂得什么是含蓄的讥评,还要懂得如何善加利用,与人交往,这是最微妙的一点。它可以用来检验他人的智慧,巧妙地窥探他人的内心。有的含蓄的讥评是不怀好意的、漫不经心的、带有嫉妒意味、被愤怒的毒药所玷污:这是一道看不见的闪电,能把你的荣誉和名声统统击倒。有的人就是因为一句有害的讥评话而一蹶不振。那些能够化解毒舌力量的人,面对众人的怨言和由恶毒所构成的全套阴谋毫不畏惧。其他含蓄的讥评——好意的——的效果则不同,它会增进我们的名声。但是当恶意的投枪向我们掷来的时候,我们应当熟练地截住它们:小心拦截,谨慎守候。良好的防卫需要深谋远虑。有备而无后患。
38. 冲突在前的时候要及时抽身而返
冲突在前的时候要及时抽身而返,所有老练的赌徒都是这样做的。漂亮的撤退与出色的进攻同样重要。在你已经赢的够多的时候——甚至所获甚多的时候,就要结账歇业。好运长久,终究可疑。好运逆转,背运来袭,反而更加安全,更会带来苦中有乐的享受。好运不断反倒可能跌到,把一切都砸个稀烂。有时幸运女神会补偿我们,让你时来运转,而非好运不断。背上一直背个人会使她感到疲倦的。39. 要知道事物何时达到顶点,何时成熟,而且要知道如何利用它们要知道事物何时达到顶点,何时成熟,而且要知道如何利用它们,大自然的一切作品都可达到至善至美的地步。在此之前,它们获取;在此之后,它们衰退。至于艺术作品,它们绝少不能有所砥砺,有所精进的。有品位的人懂得如何欣赏一切臻于完美的事物。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也不是每一个能够做到的人都知其所以然。就是理解力的果子也能够达到成熟。但是你必须懂得这点,而后利用这
ISBN | 9787552019834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 巴尔塔萨·格拉西安 (Baltasar Gracian)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