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王国军著的《我国生育政策转变与城乡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在综述我国生育政策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分一般计生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阐述了我国城乡家庭生活保障制度,构建了城乡家庭生活保障的制度框架、组织架构以及建立与完善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实现路径。对于我国社会保障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国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保险法与相互保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课题多项。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和北京市第八届、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出版著作33部,在《经济研究》《战略与管理》《经济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引言:一个时代的变迁
——计划生育:从政府计划到家庭计划
1.调节生育的政策目标
2.调节生育的政策措施
3.我国调节生育政策手段的选择
4.利用社会保障制度调节人口生育行为
第1章计划生育制度的变迁:限制与鼓励的循环
1.1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
1.2我国计划生育制度的变迁
1.3我国计划生育家庭的整体状况
1.4我国生育政策的执行成本
第2章养育孩子的成本收益分析及计生家庭的特殊风险
2.1养育孩子的成本、收益与风险
2.2计生家庭的特殊风险
2.2.1子女成长中的风险
2.2.2子女成才的风险
2.2.3父母的老年风险
第3章生育政策转变与城乡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
3.1城乡计生政策转变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
3.1.1未富先老背景下的老龄化和少子化
3.1.2城乡总和生育率失常背景下的人口逆淘汰
3.1.3男孩偏好背景下的性别比严重失衡
3.1.4法治化背景下计生政策执行和行政手段推动之间的深层矛盾
3.2生育政策转变中的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及社会保障安排
3.2.1构建针对城乡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3.2.2计划生育家庭所享受的一般社会保障:进展与现况
3.3利用社会保障制度调节人口生育行为的国际经验
3.4生育政策、社会保障与生育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3.4.1变量选取说明、数据来源
3.4.2面板模型分析步骤
3.4.3模型构建
3.4.4结果分析
第4章针对一般计生家庭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政策效果评价
4.1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4.2少生快富工程
4.2.1少生快富工程的肇始及其内在逻辑
4.2.2少生快富工程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基于云南省试点县的实证分析
4.2.3少生快富工程的价值与展望
4.3关爱女孩行动
4.4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商业保险
4.5一般计生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评价
4.5.1保障范围窄
4.5.2保障水平低
4.5.3政府财政负担畸轻畸重
4.5.4制度的稳定性和统一性较差
第5章社会极痛之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社会保障
5.1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总体状况
5.2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社会保障安排
5.2.1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
5.2.2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5.2.3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社会保障顶层设计的研究探索
5.2.4利用商业保险机制应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风险的地方试点
5.3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社会保障安排的评价
第6章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的制度框架:嵌入、构建与整合
6.1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思路
6.2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多维”构架
6.2.1时间维度
6.2.2空间维度
6.2.3资源配置维度
6.2.4层次维度
第7章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组织构架
7.1组建专业性的计划生育保险公司的必要性:优势分析
7.1.1发挥专业公司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优势
7.1.2可以有效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7.1.3可以发挥计划生育保险公司专业化优势
7.1.4充分发挥政策性保险业务的PPP优势
7.2计划生育保险公司的组建及运行框架
7.2.1拟组建的中国计划生育保险公司的性质
7.2.2中国计划生育保险公司的运行方式
第8章建立与完善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条件和实现路径
8.1建立与完善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条件
8.1.1法律政策条件
8.1.2社会经济条件
8.1.3科学技术条件
8.2建立与完善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实现路径
8.2.1第一阶段:2016~2018年
8.2.2第二阶段:2019—2025年
8.2.3第三阶段:2026—2030年
参考文献
王国军著的《我国生育政策转变与城乡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在综述我国生育政策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分一般计生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阐述了我国城乡家庭生活保障制度,构建了城乡家庭生活保障的制度框架、组织架构以及建立与完善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实现路径。对于我国社会保障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国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保险法与相互保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课题多项。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和北京市第八届、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出版著作33部,在《经济研究》《战略与管理》《经济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引言:一个时代的变迁
——计划生育:从政府计划到家庭计划
1.调节生育的政策目标
2.调节生育的政策措施
3.我国调节生育政策手段的选择
4.利用社会保障制度调节人口生育行为
第1章计划生育制度的变迁:限制与鼓励的循环
1.1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
1.2我国计划生育制度的变迁
1.3我国计划生育家庭的整体状况
1.4我国生育政策的执行成本
第2章养育孩子的成本收益分析及计生家庭的特殊风险
2.1养育孩子的成本、收益与风险
2.2计生家庭的特殊风险
2.2.1子女成长中的风险
2.2.2子女成才的风险
2.2.3父母的老年风险
第3章生育政策转变与城乡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
3.1城乡计生政策转变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
3.1.1未富先老背景下的老龄化和少子化
3.1.2城乡总和生育率失常背景下的人口逆淘汰
3.1.3男孩偏好背景下的性别比严重失衡
3.1.4法治化背景下计生政策执行和行政手段推动之间的深层矛盾
3.2生育政策转变中的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及社会保障安排
3.2.1构建针对城乡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3.2.2计划生育家庭所享受的一般社会保障:进展与现况
3.3利用社会保障制度调节人口生育行为的国际经验
3.4生育政策、社会保障与生育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3.4.1变量选取说明、数据来源
3.4.2面板模型分析步骤
3.4.3模型构建
3.4.4结果分析
第4章针对一般计生家庭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政策效果评价
4.1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4.2少生快富工程
4.2.1少生快富工程的肇始及其内在逻辑
4.2.2少生快富工程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基于云南省试点县的实证分析
4.2.3少生快富工程的价值与展望
4.3关爱女孩行动
4.4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商业保险
4.5一般计生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评价
4.5.1保障范围窄
4.5.2保障水平低
4.5.3政府财政负担畸轻畸重
4.5.4制度的稳定性和统一性较差
第5章社会极痛之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社会保障
5.1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总体状况
5.2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社会保障安排
5.2.1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
5.2.2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5.2.3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社会保障顶层设计的研究探索
5.2.4利用商业保险机制应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风险的地方试点
5.3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社会保障安排的评价
第6章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的制度框架:嵌入、构建与整合
6.1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思路
6.2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多维”构架
6.2.1时间维度
6.2.2空间维度
6.2.3资源配置维度
6.2.4层次维度
第7章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组织构架
7.1组建专业性的计划生育保险公司的必要性:优势分析
7.1.1发挥专业公司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优势
7.1.2可以有效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7.1.3可以发挥计划生育保险公司专业化优势
7.1.4充分发挥政策性保险业务的PPP优势
7.2计划生育保险公司的组建及运行框架
7.2.1拟组建的中国计划生育保险公司的性质
7.2.2中国计划生育保险公司的运行方式
第8章建立与完善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条件和实现路径
8.1建立与完善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条件
8.1.1法律政策条件
8.1.2社会经济条件
8.1.3科学技术条件
8.2建立与完善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实现路径
8.2.1第一阶段:2016~2018年
8.2.2第二阶段:2019—2025年
8.2.3第三阶段:2026—2030年
参考文献
ISBN | 9787514179248,7514179240 |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国军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