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一位用心的好妈妈如何将一个普通孩子培养成出类拔萃的常春藤毕业生和适应社会的优秀职场人才,为家长展示在孩子从小到大成长的每个重要节点为孩子的精心规划。书中母女精彩的交流互动内容值得每位母亲学习参考。本书由著名中文卡内基训练之父黑幼龙、美国卡内基训练山东区董事长夏明杰、燕定美中教育董事长高燕定、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倾情写序。本书文字流畅,思想奇妙,闪现出家庭教育的智慧和灵动精彩的精神。
名人推荐
心理学家荣格说,性格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做父母的能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帮助与培养孩子的好性格。这种性格会让他们终生受用。谷永青老师的女儿孩子陈彧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中文卡内基之父 黑幼龙
孩子成长三部曲:小学毕业前,父母做孩子的玩伴;高中毕业前,父母做孩子的朋友;高中毕业后,孩子已经成人了,父母只能做孩子的顾问。这是中文卡内基训练之父黑幼龙先生的育儿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学会彼此尊重。这三点,谷永青老师都做到了。——美国卡内基训练山东区董事长 夏明杰
这是一对有文化、重修养的文艺母女在文化教养方面的对话,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完整的母女互勉、共同进步的画面。——燕定美中教育CRO 高燕定
我认为一本好的家庭教育书籍,应当具备这样的特点:真诚地尊重孩子;充分信任孩子并鼓励其尝试,为其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带动孩子,以自身的品质来影响孩子。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谷永青老师专业的素养和严谨的教育探索。——青岛二中校长 孙先亮
媒体推荐
心理学家荣格说,性格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做父母的能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帮助与培养孩子的好性格。这种性格会让他们终生受用。谷永青老师的女儿孩子陈彧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中文卡内基之父 黑幼龙
孩子成长三部曲:小学毕业前,父母做孩子的玩伴;高中毕业前,父母做孩子的朋友;高中毕业后,孩子已经成人了,父母只能做孩子的顾问。这是中文卡内基训练之父黑幼龙先生的育儿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学会彼此尊重。这三点,谷永青老师都做到了。
——美国卡内基训练山东区董事长 夏明杰
这是一对有文化、重修养的文艺母女在文化教养方面的对话,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完整的母女互勉、共同进步的画面。
——燕定美中教育CRO 高燕定
我认为一本好的家庭教育书籍,应当具备这样的特点:真诚地尊重孩子;充分信任孩子并鼓励其尝试,为其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带动孩子,以自身的品质来影响孩子。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谷永青老师专业的素养和严谨的教育探索。
——青岛二中校长 孙先亮
作者简介
谷永青,中国联通青岛市分公司高级经理,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常有散文见诸报端。作为一名母亲,谷永青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培养,她用卡内基沟通理念把性格内向的女儿培养成自信开朗、品学兼优的常春藤名校精英。
陈彧,谷永青的女儿,2012年从青岛二中毕业,考入美国常春藤盟校——康奈尔大学工程学院,2016年加入美国德勤公司,从事战略咨询工作。
目录
序言
好性格让孩子受用终生/003
学会建立沟通的家庭文化/005
尊重?带动?激励/008
文化与修养/012
写在前面的话/017
上篇妈妈篇
第一章童年篇
“懒”妈妈/026
从小贝夫妇亲自带孩子说起/029
陪伴孩子,在质不在量/033
不替孩子选择朋友圈/036
纠正孩子的错误要有耐心/040
女儿的防灾包/043
会做饭的孩子饿不死/046
亲子拍照不仅仅是为了娱乐/050
勿以爱的名义“监控”孩子/053
幸运猫/056
第二章少年篇
学习好不是一件难事/060
内向女孩变身御姐/064
演讲,让女儿变自信/069
腹有诗书气自华/073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077
当志愿者爱上帆船/080
礼貌如香气/083
路遇乞丐/086
有心栽花与无意插柳/088
她在天堂会后悔吗/091
与其逃避,不如共舞/093
挣到去联合国的资格/098
帮助孩子找到成功之门/103
成人礼/106
第三章留学篇
被耶鲁拒了以后/112
怎样在康奈尔大学成为有影响力的人/115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118
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121
别拿自己太当回事/124
妈妈,请慢一点挂电话/127
后喻文化时代/129
牵猴儿/132
别了,我的哈佛情结/135
在纽约实习/139
感恩卡的故事/143
从记账开始学理财/146
游历,增加生命的底蕴/150
由马航飞机失联想到的/153
珍惜与女儿在一起的分分秒秒/156
父母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尽早分离/159
燕子妈妈的启示/161
伊萨卡游记/163
我相信你终将绽放/170
五十岁以后为自己活/174
下篇女儿篇
致高一的学弟学妹们/180
我要做这样的人/183
生日感想/186
逃避孤独/189
需要多少温暖,才能抵御孤单/190
从复健马中体会人文关怀/193
活出自己的人生是最好的言传身教/195
敬业的妈妈/198
聚光灯下/201
平实的幸福/204
路远就早一点出门/207
万年老二/210
信息是财富/213
独操命运的小船/215
天鹅何以优雅/218
重要的是加速度/222
后记/225
序言
我是一个十分重视孩子教育的妈妈,由于职业生涯中多半时间与文字打交道,渐渐地养成了爱思考、爱记录的习惯。在抚养孩子的十几年中,我陆陆续续地写下了一些育儿笔记,很不系统,现在保留的笔记主要是我在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写的,之前的记录搬家时弄丢了。孩子出国留学后,我整理书橱,翻出这些笔记,感慨良多, 决定整理一下将来留给女儿看。
一次与女儿的高中校长孙先亮先生交流,他说我把女儿培养得这么好,应该写本书,让更多的家长学习成为孩子的好老师;我的家人也鼓励我,让我写出来给亲人们看看,让我们家的后代都能像陈彧这样;卡内基的夏明杰老师更是多次鼓励和支持我,他说我这样做能帮助更多的人,是件大好事。在这么多至爱亲朋的鼓励下, 我最终下定决心将自己的育儿笔记正式出版。
由我这个非教育专业人士来写本教育孩子的书,说实话,我的理论功底是不够的,写作过程中几次打退堂鼓,但真要放弃时,心中还是有些不舍。天下的女人都有可能当妈妈,绝大多数女人是不懂教育理论的,生孩子后要出于本能地养育他、教育他,而不是有了教育理论后才当妈妈来教育孩子,大都是先实践(先当妈),再学理论(遇到问题学习),再回到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教育家的孩子未必都是成功的,非教育专业人士的孩子成功的比比皆是。从这个角度想问题,我释然了。
当今社会正处于分享经济的时代,分享不仅仅是转发别人的东西,也是把自己的经验贡献给大家。我把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想法、做法分享给大家,不是为了指导别人,不是为了教育别的家长,因为我没这个资格,有很多更优秀的妈妈,她们做得比我好, 她们的孩子比我的孩子更优秀,只是她们没有写出来罢了。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寿命不过百年,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古往今来,数不清的生命像流星雨一样划过了星空,无声无息,无踪无影。我们如今生活的社会之所以让我们热爱、留恋, 是因为无数的前人为了人类的进步和文明贡献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虽然我是一个渺小的人,但我也想为这个社会贡献一点光和热,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点有价值的东西。
我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出生的人,保尔?柯察金是我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偶像之一。我斗胆借用一下保尔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我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我临死的时候(但愿我那时还能思考),我能够说,我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本书,贡献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正能量,也许给需要的人一点帮助。
我怀女儿的时候看过一本小说,小说的主角叫南彧,我不认识“彧”字,查字典知道是有文采的意思,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文采,于是给女儿取名“彧”。 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作家梦(详见书中《五十岁以后为自己活》),出一本书是我的一个梦想。虽然之前出过一本《情传万家 万家传情》,但那完全是出于工作目的, 是为了宣传公司的服务品牌而写。当下是一个互联网媒体时代,出书不再是权威人士的专利,像我这样的草根一族终于也有机会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出来,也算是圆自己的一个“作家梦”吧。
圆自己的“作家梦”花费的时间广义上讲是十八年,狭义上讲是五年,五年中除了自己艰苦写作外,还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在此我要表达我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的是本书作者之一,我的女儿陈彧。感谢她同意我把她性格中的软弱、胆怯、自卑公之于众,让人们看到她的另一面, 就像优雅的天鹅那双在水下使劲划拉的不太优雅的脚蹼。感谢她为了配合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挑灯夜战赶写书稿,她的文章为本书增光添彩。我不得不承认,她的文章比我的有文采,这也是我期望的结果,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感谢为本书作序的黑幼龙、夏明杰、高燕定、孙先亮先生,他们不仅是我和陈彧共同尊敬的师长,而且在陈彧几个人生关键时期、不同方面给予了陈彧重要的帮助。在接到我请他们作序的电话后, 他们没有推辞,百忙中写出热情洋溢、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尤其是夏明杰先生,他不但是我和陈彧的良师益友,而且在我写书的五年中,始终支持我、鼓励我,给我极大的信心。
感谢我的朋友宋星先生,他在我出书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我, 帮助我,让我有勇气重新拾起笔从头再来。我还要感谢青岛出版集团的孟鸣飞董事长,他是我的伯乐。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尹红侠女士,为本书锦上添花。
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我要再次声明,本书是一位母亲养育女儿的心得体会,并非专业的教育理论书籍,书中的一些观点是针对自身情况,难免偏颇,期待与广大家长共同探讨培养孩子的方法,让我们的后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谷永青
2016 年12 月
后记
这本书最终能够完成和出版,我真心为我妈妈自豪。
从我有记忆开始,她就是一名文艺女青年。文字不仅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爱好。中秋佳节,兴致上来,她会挥挥洒洒地写下1000 字,并且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的年代打印出来,在大家庭内部传阅。十几年下来,厚厚的文件夹里装满了她的文章,专门用来收集她在报纸上发表的小豆腐块文章。有一本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书面世,是这位文艺女青年的终极梦想。
她不仅是一名文艺女青年,还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我的倔强也大多来源于此。当我妈第一次跟我说要写一本书,并且也要我写些文章时,我其实有些不以为然。一个出版社给一个无名作者出书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所以我觉得她只是说说而已。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我妈在大事上何时只是说说。
她想去西藏,就组织了一次卡内基之友西藏行,回来后还自费出版了一本游记;她要在书法上精进,就真的拜师学艺,参加展览。而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她在我上高一那年,替我推开了赴美留学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现在,这本书终于要丑媳妇见公婆,接受大家的检阅了。我从当时的旁观者变成了今日战战兢兢的作者。书里的文字记载着我的学生时光,是一部分的我,不论是那些好的事,还是那些内心挣扎的、难以启齿的事,都是真实的,所以自然希望大家能够认可。
我在去年本科毕业,入职已近一年,完成了从留学生到职场新人的华丽转身。与各式人生轨迹交叉,我最大的变化就是真正开始关注我要什么。如果说大学期间,我还非常介意自己怎么和周围人看齐、怎样成为羊群里最好的,现在的我开始意识到人和人如此不同,与其和周围人横向比较,不如以自己为坐标,和以前的自己纵向比较。
在德勤咨询公司竞争最激烈的纽约总部和录用最严格的管理咨询部门,我作为100 多个新人里独一的一名中国员工,每天都能发现身边同事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但这些已经不再使我沮丧, 因为一旦我不再横向比较,而是专注于自身,差距就不再是懊恼的源泉,而是进步的催化剂。我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价值,发掘自己的天赋,学习要收进百宝箱的技能,然后像海绵吸水一样从周围吸收养分。
记得最近有一篇关于闫妮的采访,她提到一位曾经很有志向的同学,现在每天专注于研究土豆丝的各种炒法,乐此不疲。闫妮觉得那盘土豆丝很好吃,但对她来说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一种东西”。我读到以后深以为然。当大家终于完成了大学的教育,有了可以做出自己选择的自由,有人选择生活,有人选择青春,有人选择爱好,而我选择一种理想。既然我仰慕高山,为什么不自己试一试,看看能蹦多高?
在人生最有可能的阶段探索自己的极限,又何尝不是一种刺激的自由?人有退路,有依靠,胆气就足。所有的刻苦和努力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证明。也许这种自由的代价就是更多的迷茫和痛苦,是一个又一个不眠夜,但是收获的一点点的进步都意味着激动、喜悦,还有锻造过后的自信。
然而这本书最让我期待的,还是看它能不能带给学弟学妹启发。也许你已经发现了,我在求学和求职的过程中有迷茫,有摸着石头过河并且蹚过去的喜悦,还有没蹚过去的挫败。如果你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选择的压力,如果你也觉得长路漫漫看不到头,那么希望你能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个同路人。这将是我最高兴的事。
陈 彧
2017 年5 月8 日于纽约
文摘
学习好不是一件难事
女儿不到两岁的时候,有一天,她爬上家里的皮椅,抓起爸爸放在写字台上的眼镜,架在自己的鼻子上,拿起一本书,学着爸爸的样子“看”书。其实她哪里是在看书,她连书的正反都分不清。我觉得挺有意思,便用相机拍了下来。这张珍贵的照片是女儿最早的“读书”照。女儿长大以后看到这张照片,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得意扬扬地说:“怪不得我学习好,原来我从小就爱读书呀。”我揶揄她说:“是啊,你从小就能倒背如流。”
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兴趣
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兴趣,孩子上学后学习好的概率很大,就像早早给孩子植入了爱学习的电脑程序,这个程序随着孩子成长而自动运行, 不断升级。家长怎么引导,孩子就怎么生长。一个人总会对某些事情感兴趣, 这是人类的本性,但对什么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偶然。虽说偶然,但并非不可控,家长可以精心谋划,让孩子爱上某件事。
假如在孩子小时候,家里到处是书,父母没事就捧着书看,孩子就会对读书感兴趣;假如家里人整天打麻将,孩子在牌桌上长大,孩子便会对打麻将感兴趣。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和老公都爱读书,家里藏书很多。怀孕以后,我开始读优生优育的书,掌握了一些育儿方法,有意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培养女儿读书的兴趣。结果证明,我们的引导是成功的, 孩子在书香环境中生活,自然而然地对读书感兴趣。
学习也是一门技术活
在女儿上小学五年级那年,朋友推荐了陈克正写的《玩学习》一书,书中讲的是对三个博士姐妹的家庭教育。我被书中讲的“学习技术概念”深深地吸引了。陈克正自谦地说三个女儿天资一般,他把“读得快、写得快、记得快、算得快”的学习技术运用到女儿身上,把枯燥的学习变成玩学习。他的三个女儿都是博士毕业,他的这套理论核心是提高学习效率。我如获至宝, 按照书上的方法与女儿一起玩学习。为此,我专门买了一只带秒表和计时功能的电子手表。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孩子一做完作业,我们全家人就一起玩算数游戏,互相计时,并在小黑板上记下各自的成绩。
在玩的过程中我耍了个小心眼,我故意让我和她爸爸的成绩落后于女儿, 让女儿很有成就感。她为了保持领先,学得很起劲,就怕我们超过她,这正中我的下怀。以后几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再找出这本书,陪女儿一起玩学习。我看书有在书上画重点和写批注的习惯,结果在这本书里留下了我不同时期、不同墨水的批注。
女儿自从掌握了这套“学习技术”,学习效率逐步提高,尤其上了初中后,随着科目增加,学习难度和作业量加大,学习效率高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别的同学用一个小时做完作业,女儿通常用半小时做完。女儿的一天相当于二十五个小时。女儿学习效率高加上会抓紧时间,通常在学校里就把作业都写完了,晚上回来做教辅材料的习题,再进行复习和预习。
培养女儿的应考能力
作为学生,考试一直伴随着孩子的学习生涯。只要当学生,就躲不开考试,应考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女儿也曾经出现过考前紧张。初二期中考试前夜,已是晚上11 点30 分了,女儿还在复习,我催促再三,她才不情愿地收拾书包,然后抱着我问:“妈妈,你说我明天能考好吗?”
我说:“能,一定能,我女儿这么用功,一定会考好的。”
她说:“那你说三遍。”
我只好连说了三遍,说着说着我们都笑了,这是她不够自信的表现。越是这个时候,家长越应该鼓励孩子,给孩子信心。千万不能说“现在知道怕了, 早干什么了”之类的话,因为这样只能给孩子增加压力,打击孩子原本就脆弱的信心。
女儿是个低调的孩子,每次考完试,都不敢高估成绩,每次成绩都比她预想得好。慢慢地,我摸出了规律,她说考得还行,那结果可能是满分,全班第一;她说考得不好,那结果可能是班里的前几名。就像有的运动员是比赛型的,一比赛就兴奋,比赛成绩总是好于训练成绩。在经历了无数次考试后, 女儿渐渐地成了“会考试”的学生,平时学习不是最努力的,但与最努力的同学相比,考试成绩往往比他们好。我也不清楚她是怎么练就这个本事的, 也许是在长期大量的考试中总结出了经验,摸透了老师的出题套路、考试重点,这也算是天道酬勤吧。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每个孩子都应该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陈彧也不例外。她上课会“听课”,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废话吗,只要不是聋子,谁都会听课。且慢, 此“会听”不是彼“会听”。因为陈彧提前做了预习,她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了。上课时,对于她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她并没有全程聚精会神,甚至会打一小会儿盹,走一下神,当老师讲到她不懂的问题时,她会很专注地听,脑子高速运转,还弄不明白时,她下课问老师。
教过女儿的老师都说陈彧是个很会问问题的学生。有一次,她发现教辅材料上的一个答案不对,起初她以为自己错了,用不同的方法做了几遍还是觉得书上的答案错了,于是她向老师请教。老师也同意陈彧的意见,最后证实是书上的答案错了。
上课会听课,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无须上补习班。高中三年,陈彧的一些同学下了课后急急忙忙去校外上补习班,陈彧则没有上过一天补习班, 没请过家教,也不需要我们家长辅导。说实话,到了高中阶段,我们也辅导不了了。同学的家长戏称:“你家宝贝的学费交得可真值。”
孩子尝到学习的乐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学习这件事,总体上说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经历过中考和高考的孩子, 每个学生都很辛苦。家长如果能帮助孩子减轻压力,让孩子尝到学习的乐趣, 孩子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女儿的动力一部分来自每次的家长会。她喜欢家长会了,因为在家长会上有各科老师对陈彧的各种表扬,有周围家长的羡慕眼光。身为陈彧的家长,我有一种自豪感。每次开完会回家,我的脸上是放光的,心情是愉快的,我觉得这是陈彧能给我的最好的回报。
要想学习好,不仅要靠勤奋,还要靠方法。因为学习也是一种竞争,学习上的竞争虽说不同于体育竞赛,成败全在于技术,但是,学习好不好与是否掌握一套科学的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有了勤奋学习的精神,再加上事半功倍的方法,学习好就不是一件难事。
本书讲述一位用心的好妈妈如何将一个普通孩子培养成出类拔萃的常春藤毕业生和适应社会的优秀职场人才,为家长展示在孩子从小到大成长的每个重要节点为孩子的精心规划。书中母女精彩的交流互动内容值得每位母亲学习参考。本书由著名中文卡内基训练之父黑幼龙、美国卡内基训练山东区董事长夏明杰、燕定美中教育董事长高燕定、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倾情写序。本书文字流畅,思想奇妙,闪现出家庭教育的智慧和灵动精彩的精神。
名人推荐
心理学家荣格说,性格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做父母的能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帮助与培养孩子的好性格。这种性格会让他们终生受用。谷永青老师的女儿孩子陈彧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中文卡内基之父 黑幼龙
孩子成长三部曲:小学毕业前,父母做孩子的玩伴;高中毕业前,父母做孩子的朋友;高中毕业后,孩子已经成人了,父母只能做孩子的顾问。这是中文卡内基训练之父黑幼龙先生的育儿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学会彼此尊重。这三点,谷永青老师都做到了。——美国卡内基训练山东区董事长 夏明杰
这是一对有文化、重修养的文艺母女在文化教养方面的对话,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完整的母女互勉、共同进步的画面。——燕定美中教育CRO 高燕定
我认为一本好的家庭教育书籍,应当具备这样的特点:真诚地尊重孩子;充分信任孩子并鼓励其尝试,为其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带动孩子,以自身的品质来影响孩子。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谷永青老师专业的素养和严谨的教育探索。——青岛二中校长 孙先亮
媒体推荐
心理学家荣格说,性格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做父母的能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帮助与培养孩子的好性格。这种性格会让他们终生受用。谷永青老师的女儿孩子陈彧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中文卡内基之父 黑幼龙
孩子成长三部曲:小学毕业前,父母做孩子的玩伴;高中毕业前,父母做孩子的朋友;高中毕业后,孩子已经成人了,父母只能做孩子的顾问。这是中文卡内基训练之父黑幼龙先生的育儿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学会彼此尊重。这三点,谷永青老师都做到了。
——美国卡内基训练山东区董事长 夏明杰
这是一对有文化、重修养的文艺母女在文化教养方面的对话,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完整的母女互勉、共同进步的画面。
——燕定美中教育CRO 高燕定
我认为一本好的家庭教育书籍,应当具备这样的特点:真诚地尊重孩子;充分信任孩子并鼓励其尝试,为其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带动孩子,以自身的品质来影响孩子。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谷永青老师专业的素养和严谨的教育探索。
——青岛二中校长 孙先亮
作者简介
谷永青,中国联通青岛市分公司高级经理,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常有散文见诸报端。作为一名母亲,谷永青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培养,她用卡内基沟通理念把性格内向的女儿培养成自信开朗、品学兼优的常春藤名校精英。
陈彧,谷永青的女儿,2012年从青岛二中毕业,考入美国常春藤盟校——康奈尔大学工程学院,2016年加入美国德勤公司,从事战略咨询工作。
目录
序言
好性格让孩子受用终生/003
学会建立沟通的家庭文化/005
尊重?带动?激励/008
文化与修养/012
写在前面的话/017
上篇妈妈篇
第一章童年篇
“懒”妈妈/026
从小贝夫妇亲自带孩子说起/029
陪伴孩子,在质不在量/033
不替孩子选择朋友圈/036
纠正孩子的错误要有耐心/040
女儿的防灾包/043
会做饭的孩子饿不死/046
亲子拍照不仅仅是为了娱乐/050
勿以爱的名义“监控”孩子/053
幸运猫/056
第二章少年篇
学习好不是一件难事/060
内向女孩变身御姐/064
演讲,让女儿变自信/069
腹有诗书气自华/073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077
当志愿者爱上帆船/080
礼貌如香气/083
路遇乞丐/086
有心栽花与无意插柳/088
她在天堂会后悔吗/091
与其逃避,不如共舞/093
挣到去联合国的资格/098
帮助孩子找到成功之门/103
成人礼/106
第三章留学篇
被耶鲁拒了以后/112
怎样在康奈尔大学成为有影响力的人/115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118
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121
别拿自己太当回事/124
妈妈,请慢一点挂电话/127
后喻文化时代/129
牵猴儿/132
别了,我的哈佛情结/135
在纽约实习/139
感恩卡的故事/143
从记账开始学理财/146
游历,增加生命的底蕴/150
由马航飞机失联想到的/153
珍惜与女儿在一起的分分秒秒/156
父母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尽早分离/159
燕子妈妈的启示/161
伊萨卡游记/163
我相信你终将绽放/170
五十岁以后为自己活/174
下篇女儿篇
致高一的学弟学妹们/180
我要做这样的人/183
生日感想/186
逃避孤独/189
需要多少温暖,才能抵御孤单/190
从复健马中体会人文关怀/193
活出自己的人生是最好的言传身教/195
敬业的妈妈/198
聚光灯下/201
平实的幸福/204
路远就早一点出门/207
万年老二/210
信息是财富/213
独操命运的小船/215
天鹅何以优雅/218
重要的是加速度/222
后记/225
序言
我是一个十分重视孩子教育的妈妈,由于职业生涯中多半时间与文字打交道,渐渐地养成了爱思考、爱记录的习惯。在抚养孩子的十几年中,我陆陆续续地写下了一些育儿笔记,很不系统,现在保留的笔记主要是我在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写的,之前的记录搬家时弄丢了。孩子出国留学后,我整理书橱,翻出这些笔记,感慨良多, 决定整理一下将来留给女儿看。
一次与女儿的高中校长孙先亮先生交流,他说我把女儿培养得这么好,应该写本书,让更多的家长学习成为孩子的好老师;我的家人也鼓励我,让我写出来给亲人们看看,让我们家的后代都能像陈彧这样;卡内基的夏明杰老师更是多次鼓励和支持我,他说我这样做能帮助更多的人,是件大好事。在这么多至爱亲朋的鼓励下, 我最终下定决心将自己的育儿笔记正式出版。
由我这个非教育专业人士来写本教育孩子的书,说实话,我的理论功底是不够的,写作过程中几次打退堂鼓,但真要放弃时,心中还是有些不舍。天下的女人都有可能当妈妈,绝大多数女人是不懂教育理论的,生孩子后要出于本能地养育他、教育他,而不是有了教育理论后才当妈妈来教育孩子,大都是先实践(先当妈),再学理论(遇到问题学习),再回到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教育家的孩子未必都是成功的,非教育专业人士的孩子成功的比比皆是。从这个角度想问题,我释然了。
当今社会正处于分享经济的时代,分享不仅仅是转发别人的东西,也是把自己的经验贡献给大家。我把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想法、做法分享给大家,不是为了指导别人,不是为了教育别的家长,因为我没这个资格,有很多更优秀的妈妈,她们做得比我好, 她们的孩子比我的孩子更优秀,只是她们没有写出来罢了。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寿命不过百年,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古往今来,数不清的生命像流星雨一样划过了星空,无声无息,无踪无影。我们如今生活的社会之所以让我们热爱、留恋, 是因为无数的前人为了人类的进步和文明贡献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虽然我是一个渺小的人,但我也想为这个社会贡献一点光和热,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点有价值的东西。
我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出生的人,保尔?柯察金是我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偶像之一。我斗胆借用一下保尔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我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我临死的时候(但愿我那时还能思考),我能够说,我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本书,贡献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正能量,也许给需要的人一点帮助。
我怀女儿的时候看过一本小说,小说的主角叫南彧,我不认识“彧”字,查字典知道是有文采的意思,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文采,于是给女儿取名“彧”。 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作家梦(详见书中《五十岁以后为自己活》),出一本书是我的一个梦想。虽然之前出过一本《情传万家 万家传情》,但那完全是出于工作目的, 是为了宣传公司的服务品牌而写。当下是一个互联网媒体时代,出书不再是权威人士的专利,像我这样的草根一族终于也有机会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出来,也算是圆自己的一个“作家梦”吧。
圆自己的“作家梦”花费的时间广义上讲是十八年,狭义上讲是五年,五年中除了自己艰苦写作外,还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在此我要表达我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的是本书作者之一,我的女儿陈彧。感谢她同意我把她性格中的软弱、胆怯、自卑公之于众,让人们看到她的另一面, 就像优雅的天鹅那双在水下使劲划拉的不太优雅的脚蹼。感谢她为了配合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挑灯夜战赶写书稿,她的文章为本书增光添彩。我不得不承认,她的文章比我的有文采,这也是我期望的结果,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感谢为本书作序的黑幼龙、夏明杰、高燕定、孙先亮先生,他们不仅是我和陈彧共同尊敬的师长,而且在陈彧几个人生关键时期、不同方面给予了陈彧重要的帮助。在接到我请他们作序的电话后, 他们没有推辞,百忙中写出热情洋溢、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尤其是夏明杰先生,他不但是我和陈彧的良师益友,而且在我写书的五年中,始终支持我、鼓励我,给我极大的信心。
感谢我的朋友宋星先生,他在我出书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我, 帮助我,让我有勇气重新拾起笔从头再来。我还要感谢青岛出版集团的孟鸣飞董事长,他是我的伯乐。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尹红侠女士,为本书锦上添花。
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我要再次声明,本书是一位母亲养育女儿的心得体会,并非专业的教育理论书籍,书中的一些观点是针对自身情况,难免偏颇,期待与广大家长共同探讨培养孩子的方法,让我们的后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谷永青
2016 年12 月
后记
这本书最终能够完成和出版,我真心为我妈妈自豪。
从我有记忆开始,她就是一名文艺女青年。文字不仅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爱好。中秋佳节,兴致上来,她会挥挥洒洒地写下1000 字,并且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的年代打印出来,在大家庭内部传阅。十几年下来,厚厚的文件夹里装满了她的文章,专门用来收集她在报纸上发表的小豆腐块文章。有一本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书面世,是这位文艺女青年的终极梦想。
她不仅是一名文艺女青年,还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我的倔强也大多来源于此。当我妈第一次跟我说要写一本书,并且也要我写些文章时,我其实有些不以为然。一个出版社给一个无名作者出书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所以我觉得她只是说说而已。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我妈在大事上何时只是说说。
她想去西藏,就组织了一次卡内基之友西藏行,回来后还自费出版了一本游记;她要在书法上精进,就真的拜师学艺,参加展览。而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她在我上高一那年,替我推开了赴美留学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现在,这本书终于要丑媳妇见公婆,接受大家的检阅了。我从当时的旁观者变成了今日战战兢兢的作者。书里的文字记载着我的学生时光,是一部分的我,不论是那些好的事,还是那些内心挣扎的、难以启齿的事,都是真实的,所以自然希望大家能够认可。
我在去年本科毕业,入职已近一年,完成了从留学生到职场新人的华丽转身。与各式人生轨迹交叉,我最大的变化就是真正开始关注我要什么。如果说大学期间,我还非常介意自己怎么和周围人看齐、怎样成为羊群里最好的,现在的我开始意识到人和人如此不同,与其和周围人横向比较,不如以自己为坐标,和以前的自己纵向比较。
在德勤咨询公司竞争最激烈的纽约总部和录用最严格的管理咨询部门,我作为100 多个新人里独一的一名中国员工,每天都能发现身边同事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但这些已经不再使我沮丧, 因为一旦我不再横向比较,而是专注于自身,差距就不再是懊恼的源泉,而是进步的催化剂。我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价值,发掘自己的天赋,学习要收进百宝箱的技能,然后像海绵吸水一样从周围吸收养分。
记得最近有一篇关于闫妮的采访,她提到一位曾经很有志向的同学,现在每天专注于研究土豆丝的各种炒法,乐此不疲。闫妮觉得那盘土豆丝很好吃,但对她来说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一种东西”。我读到以后深以为然。当大家终于完成了大学的教育,有了可以做出自己选择的自由,有人选择生活,有人选择青春,有人选择爱好,而我选择一种理想。既然我仰慕高山,为什么不自己试一试,看看能蹦多高?
在人生最有可能的阶段探索自己的极限,又何尝不是一种刺激的自由?人有退路,有依靠,胆气就足。所有的刻苦和努力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证明。也许这种自由的代价就是更多的迷茫和痛苦,是一个又一个不眠夜,但是收获的一点点的进步都意味着激动、喜悦,还有锻造过后的自信。
然而这本书最让我期待的,还是看它能不能带给学弟学妹启发。也许你已经发现了,我在求学和求职的过程中有迷茫,有摸着石头过河并且蹚过去的喜悦,还有没蹚过去的挫败。如果你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选择的压力,如果你也觉得长路漫漫看不到头,那么希望你能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个同路人。这将是我最高兴的事。
陈 彧
2017 年5 月8 日于纽约
文摘
学习好不是一件难事
女儿不到两岁的时候,有一天,她爬上家里的皮椅,抓起爸爸放在写字台上的眼镜,架在自己的鼻子上,拿起一本书,学着爸爸的样子“看”书。其实她哪里是在看书,她连书的正反都分不清。我觉得挺有意思,便用相机拍了下来。这张珍贵的照片是女儿最早的“读书”照。女儿长大以后看到这张照片,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得意扬扬地说:“怪不得我学习好,原来我从小就爱读书呀。”我揶揄她说:“是啊,你从小就能倒背如流。”
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兴趣
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兴趣,孩子上学后学习好的概率很大,就像早早给孩子植入了爱学习的电脑程序,这个程序随着孩子成长而自动运行, 不断升级。家长怎么引导,孩子就怎么生长。一个人总会对某些事情感兴趣, 这是人类的本性,但对什么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偶然。虽说偶然,但并非不可控,家长可以精心谋划,让孩子爱上某件事。
假如在孩子小时候,家里到处是书,父母没事就捧着书看,孩子就会对读书感兴趣;假如家里人整天打麻将,孩子在牌桌上长大,孩子便会对打麻将感兴趣。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和老公都爱读书,家里藏书很多。怀孕以后,我开始读优生优育的书,掌握了一些育儿方法,有意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培养女儿读书的兴趣。结果证明,我们的引导是成功的, 孩子在书香环境中生活,自然而然地对读书感兴趣。
学习也是一门技术活
在女儿上小学五年级那年,朋友推荐了陈克正写的《玩学习》一书,书中讲的是对三个博士姐妹的家庭教育。我被书中讲的“学习技术概念”深深地吸引了。陈克正自谦地说三个女儿天资一般,他把“读得快、写得快、记得快、算得快”的学习技术运用到女儿身上,把枯燥的学习变成玩学习。他的三个女儿都是博士毕业,他的这套理论核心是提高学习效率。我如获至宝, 按照书上的方法与女儿一起玩学习。为此,我专门买了一只带秒表和计时功能的电子手表。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孩子一做完作业,我们全家人就一起玩算数游戏,互相计时,并在小黑板上记下各自的成绩。
在玩的过程中我耍了个小心眼,我故意让我和她爸爸的成绩落后于女儿, 让女儿很有成就感。她为了保持领先,学得很起劲,就怕我们超过她,这正中我的下怀。以后几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再找出这本书,陪女儿一起玩学习。我看书有在书上画重点和写批注的习惯,结果在这本书里留下了我不同时期、不同墨水的批注。
女儿自从掌握了这套“学习技术”,学习效率逐步提高,尤其上了初中后,随着科目增加,学习难度和作业量加大,学习效率高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别的同学用一个小时做完作业,女儿通常用半小时做完。女儿的一天相当于二十五个小时。女儿学习效率高加上会抓紧时间,通常在学校里就把作业都写完了,晚上回来做教辅材料的习题,再进行复习和预习。
培养女儿的应考能力
作为学生,考试一直伴随着孩子的学习生涯。只要当学生,就躲不开考试,应考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女儿也曾经出现过考前紧张。初二期中考试前夜,已是晚上11 点30 分了,女儿还在复习,我催促再三,她才不情愿地收拾书包,然后抱着我问:“妈妈,你说我明天能考好吗?”
我说:“能,一定能,我女儿这么用功,一定会考好的。”
她说:“那你说三遍。”
我只好连说了三遍,说着说着我们都笑了,这是她不够自信的表现。越是这个时候,家长越应该鼓励孩子,给孩子信心。千万不能说“现在知道怕了, 早干什么了”之类的话,因为这样只能给孩子增加压力,打击孩子原本就脆弱的信心。
女儿是个低调的孩子,每次考完试,都不敢高估成绩,每次成绩都比她预想得好。慢慢地,我摸出了规律,她说考得还行,那结果可能是满分,全班第一;她说考得不好,那结果可能是班里的前几名。就像有的运动员是比赛型的,一比赛就兴奋,比赛成绩总是好于训练成绩。在经历了无数次考试后, 女儿渐渐地成了“会考试”的学生,平时学习不是最努力的,但与最努力的同学相比,考试成绩往往比他们好。我也不清楚她是怎么练就这个本事的, 也许是在长期大量的考试中总结出了经验,摸透了老师的出题套路、考试重点,这也算是天道酬勤吧。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每个孩子都应该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陈彧也不例外。她上课会“听课”,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废话吗,只要不是聋子,谁都会听课。且慢, 此“会听”不是彼“会听”。因为陈彧提前做了预习,她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了。上课时,对于她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她并没有全程聚精会神,甚至会打一小会儿盹,走一下神,当老师讲到她不懂的问题时,她会很专注地听,脑子高速运转,还弄不明白时,她下课问老师。
教过女儿的老师都说陈彧是个很会问问题的学生。有一次,她发现教辅材料上的一个答案不对,起初她以为自己错了,用不同的方法做了几遍还是觉得书上的答案错了,于是她向老师请教。老师也同意陈彧的意见,最后证实是书上的答案错了。
上课会听课,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无须上补习班。高中三年,陈彧的一些同学下了课后急急忙忙去校外上补习班,陈彧则没有上过一天补习班, 没请过家教,也不需要我们家长辅导。说实话,到了高中阶段,我们也辅导不了了。同学的家长戏称:“你家宝贝的学费交得可真值。”
孩子尝到学习的乐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学习这件事,总体上说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经历过中考和高考的孩子, 每个学生都很辛苦。家长如果能帮助孩子减轻压力,让孩子尝到学习的乐趣, 孩子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女儿的动力一部分来自每次的家长会。她喜欢家长会了,因为在家长会上有各科老师对陈彧的各种表扬,有周围家长的羡慕眼光。身为陈彧的家长,我有一种自豪感。每次开完会回家,我的脸上是放光的,心情是愉快的,我觉得这是陈彧能给我的最好的回报。
要想学习好,不仅要靠勤奋,还要靠方法。因为学习也是一种竞争,学习上的竞争虽说不同于体育竞赛,成败全在于技术,但是,学习好不好与是否掌握一套科学的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有了勤奋学习的精神,再加上事半功倍的方法,学习好就不是一件难事。
ISBN | 9787555255482 |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作者 | 谷永青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