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李煜》 万希 978750853257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847650 类别: 图书 文学 诗歌词曲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细致深入的解读赏析,带人们进入“词中之帝”李煜的世界。一千多年过去了,作为词人的他仍被无数后人所铭记,他的词作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作者简介

檀作文,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古代文学博士学位,专攻先秦两汉文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治学方向以儒家经典与中国诗歌为主,出版过《论语解读》《朱熹诗经学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论辩》《网络诗词年选》等专著数种。万希,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某国学教育机构专职教学人员。

目录

李煜简介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一斛珠(晓妆初过)
喜迁莺(晓月坠)
长相思(云一緺)
捣练子令(深院静)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清平乐(别来春半)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望江梅(二首)
望江南(二首)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序言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宝。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作出了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此后每个历史年代,诗歌创作都结出丰硕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名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这套“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了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并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试图由此将古代中国人创造的最可珍贵的文化瑰宝介绍给当代海内外读者。
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对中国后世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诗歌至唐代而达到高峰,呈现出后人所称誉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而从李白、杜甫等诗人身上,从他们留下的诗歌中,不难看出“风”“骚”以来优秀传统的回响。他们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关注国家、社会、民生等问题;而这种主题,往往是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灵历程去感悟,通过描绘自然界山川万物、人间世事民情来体现的。在唐诗的辉煌之后发展起来的宋代诗歌,成就也相当高,但最能表现此年代文学特殊成就的是词。宋代优秀的词家把这种长短句诗体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那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凄清的词作,今天读来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神采的篇章。本书系介绍的诗人、词人,如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五代南唐的李煜,宋代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是中国诗歌史上耀眼的星座。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抒情、写景,善于表现友情、亲情、爱情、乡情,以及其他复杂细微的个人情感。这形成中国诗歌又一个强大的传统。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具有“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特点,情感的表达比较克制、内敛、含蓄,有别于西方的诗歌风格。与此同时,中国诗人们又强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想象空间。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之作往往写得深情宛转,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诵读这些诗词,可以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还善于表现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与诗词意境相呼应的优秀传统中国画。由此,本书系的每一本书不仅引导读者欣赏、涵泳中国古典诗歌佳作,同时也带着读者一起领略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通过欣赏这些诗、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品味其艺术之美。
除了“诗情画意”的特色外,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各分册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代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我们的本意,首先是帮助读者减少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继而是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个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人,可能会不断地接触和学习祖先的这些遗产。久而久之,这些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会积淀下来,构成每个人头脑中一道美丽的艺术长廊,不断给人以教益、激励和艺术享受。我们期望,本书系所介绍的诗词名篇能够成为这道艺术长廊的组成部分。
本书系所介绍的诗人、词人,都各有很多传世名篇,限于篇幅,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限于编辑水平,书中会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

文摘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题解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意味深长。词人以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景象,抒写了一种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无法追回的叹恨之情,极富感染
力,令人千载之下读之,仍难以为怀。

评解
李煜善写凄婉哀怨之词,在这方面,他可以说是中国词人中最出色的一个。清人陈廷焯评价说“后主词凄婉出飞卿之右”(《词则·大雅集》)。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首惜花词,实质则是李后主表达对人生命运看法的咏叹词。春花易逝,而人生苦短;春花受冷雨凄风的无情摧残,却无法逃避,而人一旦失去原有的地位、失去自由,也只能任人宰割,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花落难再开,人的好时光、青春年华也不可能重来。李煜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已深切地感受到,其实人的生命跟花一样脆弱,命运跟花一样无奈。 “人生长恨”即是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这首词在传统的伤春主题上再加发挥,另辟新意。春花匆匆凋零,并不是因为它的自然寿命原本短暂,而是冷雨狂风等外力摧残的结果。李后主由此朦胧地感悟到,人生命运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外在的力量带来的。当然,他还不可能真正省悟到他个人和国家悲剧的根本原因,也不可能深思他自己该负什么责任,然而比起苟且偷安的时代,他的思考确实已经深入得多。春花美丽,让人心醉,可它们终归会枯萎、消失;人生的辉煌、幸福的命运也同样会一去不复返,到头来只会留给人无穷无尽的“长恨”。在李煜看来,人生长恨就好像水长东流,这是一种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趋势。他为此而感到困惑迷茫。他已找不到人生的出路,不知路在何方。
ISBN9787508532578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作者万希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