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在世界文明史的研究上,中印文化互动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典型范例:两个具有原生形态的文明,独立地产生出来,历目前却密切往来,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推动,一直发展到今天,仍然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其间许多内容,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王邦维 编者:(法)金丝燕 编者:董晓萍
王邦维,四川大学历史系77级肄业,198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7年在北京大学东语系获博士学位。1987年任北京大学副教授,1992年迄今任北京大学教授,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东方系、北京大学东方研究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自1985年起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德国、法国、印度、日本、瑞典、爱沙尼亚、荷兰、尼泊尔出版或发表有多种学术著作和论文,内容涉及佛教语言、文献、文学,印度和中国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节“洛州无影”与“天下之中”
第二节佛教的“中心观”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优越感
第三节譬喻师与佛典中譬喻的运用
第四节神话怎样与历史纠结:三个地名引出的故事
第五节“西化”还是“中国化”:从佛教的历史看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在世界文明史的研究上,中印文化互动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典型范例:两个具有原生形态的文明,独立地产生出来,历目前却密切往来,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推动,一直发展到今天,仍然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其间许多内容,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王邦维 编者:(法)金丝燕 编者:董晓萍
王邦维,四川大学历史系77级肄业,198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7年在北京大学东语系获博士学位。1987年任北京大学副教授,1992年迄今任北京大学教授,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东方系、北京大学东方研究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自1985年起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德国、法国、印度、日本、瑞典、爱沙尼亚、荷兰、尼泊尔出版或发表有多种学术著作和论文,内容涉及佛教语言、文献、文学,印度和中国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节“洛州无影”与“天下之中”
第二节佛教的“中心观”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优越感
第三节譬喻师与佛典中譬喻的运用
第四节神话怎样与历史纠结:三个地名引出的故事
第五节“西化”还是“中国化”:从佛教的历史看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ISBN | 9787520200820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作者 | 王邦维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