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李清照》 赵晓辉 9787508530178,750853017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848087 类别: 图书 文学 诗歌词曲
编辑推荐

李清照词于怨艾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一如作者的人品,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显得别开生面,风韵天然。本书解析深微,阅之可了解李清照的词作全貌。

作者简介

赵晓辉,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古典诗词研究和写作,也进行新诗批评与写作。已出版及发表论著、论文多部(篇)。

目录

李清照简介
如梦令(尝记溪亭日暮)
点绛唇(蹴罢秋千)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念奴娇(萧条庭院)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清平乐(年年雪里)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行香子(草际鸣蛩)
点绛唇(寂寞深闺)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永遇乐(落日熔金)

序言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宝。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作出了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此后每个历史年代,诗歌创作都结出丰硕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名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这套“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了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并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试图由此将古代中国人创造的最可珍贵的文化瑰宝介绍给当代海内外读者。
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对中国后世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诗歌至唐代而达到高峰,呈现出后人所称誉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而从李白、杜甫等诗人身上,从他们留下的诗歌中,不难看出“风”“骚”以来优秀传统的回响。他们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关注国家、社会、民生等问题;而这种主题,往往是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灵历程去感悟,通过描绘自然界山川万物、人间世事民情来体现的。在唐诗的辉煌之后发展起来的宋代诗歌,成就也相当高,但最能表现此年代文学特殊成就的是词。宋代优秀的词家把这种长短句诗体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那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凄清的词作,今天读来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神采的篇章。本书系介绍的诗人、词人,如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五代南唐的李煜,宋代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是中国诗歌史上耀眼的星座。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抒情、写景,善于表现友情、亲情、爱情、乡情,以及其他复杂细微的个人情感。这形成中国诗歌又一个强大的传统。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具有“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特点,情感的表达比较克制、内敛、含蓄,有别于西方的诗歌风格。与此同时,中国诗人们又强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想象空间。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之作往往写得深情宛转,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诵读这些诗词,可以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还善于表现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与诗词意境相呼应的优秀传统中国画。由此,本书系的每一本书不仅引导读者欣赏、涵泳中国古典诗歌佳作,同时也带着读者一起领略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通过欣赏这些诗、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品味其艺术之美。
除了“诗情画意”的特色外,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各分册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代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我们的本意,首先是帮助读者减少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继而是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个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人,可能会不断地接触和学习祖先的这些遗产。久而久之,这些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会积淀下来,构成每个人头脑中一道美丽的艺术长廊,不断给人以教益、激励和艺术享受。我们期望,本书系所介绍的诗词名篇能够成为这道艺术长廊的组成部分。
本书系所介绍的诗人、词人,都各有很多传世名篇,限于篇幅,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限于编辑水平,书中会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

文摘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在有的版本中题为《重阳》,或题作《九日》。李清照婚后不久,便与丈夫两地分居。时届重九,思念之情尤其强烈,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这首词通过重阳独处、黄昏把酒、对菊黯然等场景,抒写佳节怀人的情思。就题材而言,并无新的开掘,但情感真挚,意象生动,风格含蓄委婉,人谓之“无一字不秀雅”,“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据《琅嬛记》记载,李清照写好这首词后,把它寄给丈夫赵明诚,赵看了赞叹不已,也想写出几篇与之媲美,于是谢绝宾客,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三天后,共写了五十首。他将李清照的那首混入
其中,请朋友陆德夫品评。陆看了又看,最后说“只三句绝佳”,那便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则故事可能是好事者所编,不必当真,不过它说明这首词确实独具魅力,非大家
不能作。
ISBN9787508530178,7508530179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作者赵晓辉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