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程师规范化培训(医学装备维修技术分册)》 种银保, 李毅 978703052691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临床工程师规范化培训(医学装备维修技术分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适用于临床工程师、新人职临床助理工程师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种银保,男,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医疗器械管理、技术保障、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医学工程科主任、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工程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院前急救与战场救护医学装备、医学计量与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医疗设备故障诊断与系统维护等研究。

学术任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医学工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疗器械学会理事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届军事医学计量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与《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编委等。

工作成绩:获全军“十一五”药材工作先进个人、全军医学计量工作先进个人;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专著1部;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军队重点、重庆市攻关等9项课题项目资助。李毅,男,高级工程师,现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药品器材处工作,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分会委员,全军医学计量科学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医院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管理以及医学计量和质量控制技术监管工作,先后组织拟制了《军队医疗设备管理规定》、《军队医用耗材管理规定》、《军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办法》等多部军队医疗器械管理法规,建立完善了军队医学计量三级技术监督体系,组织开展了临床高风险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大型医疗设备远程质量控制检测工作,参与编写了《军队医学计量保障树图》、《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丛书》等多部医学计量管理与技术类著作。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目录

临床工程师职业定位与培养篇
第1章概论
第一节临床工程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临床工程的现状
三、临床工程的地位与作用
四、临床工程面临的问题
五、临床工程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职业特点与评价机制
一、临床工程师的职业特点
二、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
第2章临床工程师的培养
第一节国内外临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一、国外临床医学工程专业人员的培养
二、国内临床医学工程专业人员的培养
第二节临床工程师规范化培训
一、培训大纲与培训细则
二、培训目的及意义
三、培训方法
四、培训内容与标准
五、培训考核
六、培训师资
七、培训基地管理与建设
临床工程师的维修技术基础篇
第3章医疗设备维修理论、技术与方法
第一节医疗设备维修概述
一、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医疗设备维修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现代维修理论及在医疗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一、可靠性维修理论
二、故障树分析理论
三、神经网络理论
四、模糊数学理论
五、灰色理论
六、专家系统理论
第三节医疗设备维修原则与方法
一、医疗设备维修十项原则
二、医学仪器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与法则
第四节医疗设备维修工程师的技能要求
一、模拟电路的知识
二、数字电路的知识
三、微处理器的原理设计及其操作
四、传感器及其应用
五、临床医学实践经验
六、识图基本功
七、英语阅读能力
第五节医疗仪器设备维修注意事项
一、人员安全性
二、设备的安全保护
第4章常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第一节万用表
一、指针式万用表
二、数字式万用表
第二节数字示波器
一、示波器的面板结构
二、示波器的基本操作和使用实例
三、使用示波器的注意事项和常见故障诊断排除
第三节函数信号发生器
一、AFG3000系列任意波形/函数发生器的结构
二、AFG3000系列任意波形/函数发生器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实例
三、使用任意波形/函数发生器的注意事项和常见故障诊断排除
第四节直流稳压电源
一、IT6300系列直流稳压电源的结构和技术指标
二、IT6300系列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实例
三、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的注意事项和常见故障诊断排除
第五节电子焊接工具
一、电烙铁
二、吸锡器
三、热风焊台/热风枪
四、其他的电子焊接工具
第六节在线维修测试仪
一、在线维修测试仪简介
二、ZD9610在线维修测试仪的结构原理
三、在线维修测试仪维修的原则与方法
四、元器件在线功能测试与VI曲线测试
五、功能故障和参数故障测试实例
第5章常见医用传感器技术
第一节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无创测量法)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二节无创血压测量传感器(振荡法)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三节无创血压测量传感器(柯氏音法)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四节无创血压测量传感器(脉搏波法)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五节有创血压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六节温度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七节心电导联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八节脑电导联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九节阻抗式呼吸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十节呼气末二氧化碳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十一节透析液流量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十二节透析液压力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十三节气体流量传感器(热丝式)
一、测量原理与结构
二、应用
三、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十四节压差式气体流量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十五节心排血量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十六节相控阵超声换能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十七节X射线探测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十八节γ射线探测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十九节CCD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二十节MR信号接收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二十一节光电管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二十二节离子选择性电极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二十三节库尔特阻抗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二十四节流式细胞检测传感器(激光散射法)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二十五节基因芯片检测传感器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
三、应用
四、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二十六节气泡检测传感器(超声透射法)
一、测量原理
二、传感器结构特征与应用
三、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6章临床工程师必须掌握的50个电路
第一节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第二节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第三节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第四节倍压整流电路
第五节电容滤波电路
第六节电感滤波电路
第七节π型滤波电路
第八节二极管稳压电路
第九节串联型稳压电路
第十节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第十一节开关型稳压电路
第十二节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第十三节典型开关电源电路
第十四节晶体管放大电路
第十五节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第十六节小信号选频放大电路
第十七节差分放大器
第十八节比例运算电路
第十九节加减运算电路
第二十节电压比较器
第二十一节积分与微分电路
第二十二节对数与指数电路
第二十三节PID电路
第二十四节变压器耦合甲类功率放大器
第二十五节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
第二十六节OTL功率放大电路
第二十七节OCL功率放大电路
第二十八节几种常用集成功放电路
第二十九节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三十节变压器耦合振荡器
第三十一节光电耦合器
第三十二节逻辑门电路
第三十三节SR锁存器
第三十四节D触发器
第三十五节施密特触发器
第三十六节单稳态电路
第三十七节多谐振荡器
第三十八节555时基电路的典型应用
第三十九节数/模转换电路
第四十节模/数转换电路
第四十一节编码器与译码器
第四十二节寄存器与计数器
第四十三节存储器
第四十四节IO接口电路
第四十五节单片机及外围电路
第四十六节按键电路
第四十七节七段数码管电路
第四十八节调幅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电路
一、调幅信号的调制电路
二、调幅信号的解调电路
第四十九节调频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电路
一、调频信号的调制电路
二、调频信号的解调电路
第五十节锁相环
第五十一节Wi—Fi技术
第五十二节电动机控制电路
……
实训篇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一、检修方法
1.根据故障现象判断大致方向 处理故障之前,应该了解仪器发生故障的现象和环境,避免盲目排查。通常,监护仪的故障可分为三个大的方面:附件故障、机器内部故障和操作设置不当,其中第三种最容易被忽略。如对可设置三导联和五导联的监护仪,当使用导联数量与设置值不符时,心电信号就无法正常输出,此时并非设备内部电路或附件问题。所以,当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先检查相关“设置”或“操作”等软故障。
2.附件故障 排除上述软故障之后,就可做进一步检查。根据设备对应功能参数和“由附件到主机”的维修方法,确认各种传感器或附件是否连接完好,规格、参数、连接方式和使用方法是否正确,以排除外围附件带来的问题。如每个公司的有创压传感器各不相同,不可交叉换用,而且使用前必须校准,否则无法获取数据;在无创血压的整个气路中出现局部针孔漏气,容易造成充放气流程完成后无数据或数据误差大的故障;心电导联多个针脚插入不完全或部分接触不良,会与干燥的皮肤阻抗一起形成较大的叠加干扰。这些故障都属于电路硬故障之外的因素,所以在检测机器内部故障之前,可以先进行附属附件的排查。
ISBN978703052691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种银保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