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的直觉:由时间、价格、交易者、买卖盘的四度空间分析建立市场逻辑》 詹姆斯·达尔顿 (James F.Dalton), 艾里克·琼斯 (Eric T.Jones), 罗伯特·达尔顿 (Robert B.Dalton), 郑磊 9787111569503
配送至
编辑推荐
《投资的直觉:由时间、价格、交易者、买卖盘的四度空间分析建立市场逻辑》编辑推荐:高抛低吸以价值为中心,是对期货、股市的传统分析方法的一次革命。四度空间公式中的价值,从实战的角度来分析,有两重含义:投资理念的“价值”和投机理念的“价值”。
作者简介
詹姆斯·F·达尔顿一直是四度空间理论(又译市场轮廓理论)的研究者和推广者,这是一种独特的识别交易/投资机会的方法。他已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拥有四十多年的交易经验,曾创立两家对冲基金和多家交易公司。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美林和雷曼。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概述
第2章初学者
打好基础
日内交易结构概述
正常(均衡)交易日
均衡延伸交易日
标准趋势交易日
双头趋势交易日
无趋势交易日
中性交易日
交易日类型小结
第3章进阶者
市场全貌:市场结构、交易时机和交易逻辑
评估长线交易者的控制能力
长线交易者在价格形态图端点的控制能力
长线交易者在价格形态图躯干部分的控制能力
主动性与反应性
趋势市场和箱体市场
两大问题
第4章合格者
实战
第1节日内交易
日内交易的方向明确度
今日开盘与前一交易日走势之间的关系:
测每日波幅
在认可价值区间内开盘
在认可价值区间外但在价格波动区间内开盘
在前一日价格波动区间外开盘
1989年4月13日
日内竞价的波动
在竞价过程中估测长线控制力度
12月瑞士法郎合约(1987年10月12日)
竞价过程不流畅
对认可价值(POC)进行监控
日内交易的视觉化处理和形态识别
挡板
高低成交量区域
第2节长期交易
方向性意图:市场想朝哪个方向走
买卖混合日
方向性表现:市场在那个方向上走得好吗
长期竞价波动
转换:从箱体到趋势
转换:从趋势回到箱体
演进中市场的详细分析
长期空头回补和多头平仓
调整行为
长期价格形态图
特殊情况
尖锋
均衡区域突破
缺口
不可为的市场
消息
超越合格者
第5章专家
自我了解:成为成功的交易者
洞察自我
全脑交易者
交易策略
总结
第6章大师
第7章经验
把你的期望放在一边
用价格形态图理解市场
理解市场和理解自我
交易者的困境
第1版的重大遗漏
信息的层级
时间结构控制:谁在控制当前市场
市场是可视化的
我们是全天候交易者
附录A市场主成交价格区间的计算
附录BTPO与成交量形态图
推荐阅读
作者简介
序言
译者序本书的主旨是告诉投资者如何通过透视市场结构,理顺交易逻辑,抓住很好交易时机。从投资实战角度看,交易时机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正确把握交易时机,投资才能盈利。作者指出:交易逻辑创造动力,交易时机产生信号,市场结构提供确认。
译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证券交易市场的结构和价格运动与市场参与者的认知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从一个更微观的角度给出了观察市场结构和价格活动的方法论,读来觉得颇有新意和启发。
但是,译者仍坚持对具体的技术分析的一贯看法,即任何技术分析手段都有其适用范围。本书作者从期货交易角度提出价格形态图理论,因此这种方法本身的使用特征就十分明显。而在股票交易中,可以借鉴但无法全面照搬。具体地说,作者根据期货市场长线交易者和超短线中间商的本质交易特点,总结出的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规律,不能直接套用在股市中。在成熟的股票市场,长线交易者可能是主要参与方,此时的短线散户可能类似于书中所说的中间商,这只是一个近似类比。实际上,A股始终是炒短线的散户多过做中长线的机构投资者,因此不宜直接将此法用于中国股市。
但是,作者对于证券市场价格运动的规律性认识是具有共性的。特别是交易日形态和演变的规律,这些都值得股票投资者借鉴。只是由于研究的市场不同,如何将这种方法加以改造用于股市,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而我觉得其实并不一定要这样做。世界上的技术分析方法太多了,没有哪个方法是特别强大的。所以对于技术分析方法,重点还在于借鉴和吸取精华,而不在于套用。作者对价格形态的归纳和分析,体现了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只要理解到这一层面,其实就可以将这种思想借鉴到投资者自己使用的方法中。这就是本书的阅读价值所在。当然,也许读者本身就是一位期货市场交易者,那么可以从本书中借鉴到更多。译者是从研究市场价格运动和形态的角度看这本书的,也从中获得了不少启发。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一般词典中对“调整”这一词汇的定义是:反向作用。说某事物将调整,就是必须实施反向作用。如果你的思维局限在这种常规认可的定义中的话,你可能一提到调整,就想当然地认为是一种市场持续反弹后回落,从而导致价格下降的状况。或者,从更广的时间框架意义上说,你可能认为调整就是逐级遭遇卖压,从而导致连续几个交易日的价格下降的过程。问题的关键是,对“什么是上冲之后的调整”这一问题的“应激反应”往往仅指价格需要走低,但我们却把调整定义为“反向作用”。此时,你会认为调整活动可能以某种更为微妙,抑或更为猛烈的形式进行。
传统意义上,上冲之后的调整,指的就是卖出或获利回吐所导致的价格下降。事实并非总是如此。尽管在一波上冲之后,会有卖方平掉多头,但是价格未必一定下降。例如,某市场可能高开并全日遭受抛压,但结果却是价格上升、认可价值上升和收盘上升。在这种交易日中,同样可能发生着调整,尽管没有显示出价格下降。
当之前的买盘获利了结而新买盘正准备进场时,就会发生这种调整,即反应性卖盘(获利了结)遇到了进场开新仓的主动性买盘。如果这股主动性买盘足够强大,尽管旧的买盘平掉了原有头寸,价格仍可能保持在高位。但是请记住,当反应性卖盘能够对价格施加比主动性买盘更大的影响力时,则预示着整个上冲过程行将结束(参考第3章中“箱体市场”的有关内容)。
《投资的直觉:由时间、价格、交易者、买卖盘的四度空间分析建立市场逻辑》编辑推荐:高抛低吸以价值为中心,是对期货、股市的传统分析方法的一次革命。四度空间公式中的价值,从实战的角度来分析,有两重含义:投资理念的“价值”和投机理念的“价值”。
作者简介
詹姆斯·F·达尔顿一直是四度空间理论(又译市场轮廓理论)的研究者和推广者,这是一种独特的识别交易/投资机会的方法。他已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拥有四十多年的交易经验,曾创立两家对冲基金和多家交易公司。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美林和雷曼。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概述
第2章初学者
打好基础
日内交易结构概述
正常(均衡)交易日
均衡延伸交易日
标准趋势交易日
双头趋势交易日
无趋势交易日
中性交易日
交易日类型小结
第3章进阶者
市场全貌:市场结构、交易时机和交易逻辑
评估长线交易者的控制能力
长线交易者在价格形态图端点的控制能力
长线交易者在价格形态图躯干部分的控制能力
主动性与反应性
趋势市场和箱体市场
两大问题
第4章合格者
实战
第1节日内交易
日内交易的方向明确度
今日开盘与前一交易日走势之间的关系:
测每日波幅
在认可价值区间内开盘
在认可价值区间外但在价格波动区间内开盘
在前一日价格波动区间外开盘
1989年4月13日
日内竞价的波动
在竞价过程中估测长线控制力度
12月瑞士法郎合约(1987年10月12日)
竞价过程不流畅
对认可价值(POC)进行监控
日内交易的视觉化处理和形态识别
挡板
高低成交量区域
第2节长期交易
方向性意图:市场想朝哪个方向走
买卖混合日
方向性表现:市场在那个方向上走得好吗
长期竞价波动
转换:从箱体到趋势
转换:从趋势回到箱体
演进中市场的详细分析
长期空头回补和多头平仓
调整行为
长期价格形态图
特殊情况
尖锋
均衡区域突破
缺口
不可为的市场
消息
超越合格者
第5章专家
自我了解:成为成功的交易者
洞察自我
全脑交易者
交易策略
总结
第6章大师
第7章经验
把你的期望放在一边
用价格形态图理解市场
理解市场和理解自我
交易者的困境
第1版的重大遗漏
信息的层级
时间结构控制:谁在控制当前市场
市场是可视化的
我们是全天候交易者
附录A市场主成交价格区间的计算
附录BTPO与成交量形态图
推荐阅读
作者简介
序言
译者序本书的主旨是告诉投资者如何通过透视市场结构,理顺交易逻辑,抓住很好交易时机。从投资实战角度看,交易时机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正确把握交易时机,投资才能盈利。作者指出:交易逻辑创造动力,交易时机产生信号,市场结构提供确认。
译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证券交易市场的结构和价格运动与市场参与者的认知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从一个更微观的角度给出了观察市场结构和价格活动的方法论,读来觉得颇有新意和启发。
但是,译者仍坚持对具体的技术分析的一贯看法,即任何技术分析手段都有其适用范围。本书作者从期货交易角度提出价格形态图理论,因此这种方法本身的使用特征就十分明显。而在股票交易中,可以借鉴但无法全面照搬。具体地说,作者根据期货市场长线交易者和超短线中间商的本质交易特点,总结出的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规律,不能直接套用在股市中。在成熟的股票市场,长线交易者可能是主要参与方,此时的短线散户可能类似于书中所说的中间商,这只是一个近似类比。实际上,A股始终是炒短线的散户多过做中长线的机构投资者,因此不宜直接将此法用于中国股市。
但是,作者对于证券市场价格运动的规律性认识是具有共性的。特别是交易日形态和演变的规律,这些都值得股票投资者借鉴。只是由于研究的市场不同,如何将这种方法加以改造用于股市,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而我觉得其实并不一定要这样做。世界上的技术分析方法太多了,没有哪个方法是特别强大的。所以对于技术分析方法,重点还在于借鉴和吸取精华,而不在于套用。作者对价格形态的归纳和分析,体现了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只要理解到这一层面,其实就可以将这种思想借鉴到投资者自己使用的方法中。这就是本书的阅读价值所在。当然,也许读者本身就是一位期货市场交易者,那么可以从本书中借鉴到更多。译者是从研究市场价格运动和形态的角度看这本书的,也从中获得了不少启发。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一般词典中对“调整”这一词汇的定义是:反向作用。说某事物将调整,就是必须实施反向作用。如果你的思维局限在这种常规认可的定义中的话,你可能一提到调整,就想当然地认为是一种市场持续反弹后回落,从而导致价格下降的状况。或者,从更广的时间框架意义上说,你可能认为调整就是逐级遭遇卖压,从而导致连续几个交易日的价格下降的过程。问题的关键是,对“什么是上冲之后的调整”这一问题的“应激反应”往往仅指价格需要走低,但我们却把调整定义为“反向作用”。此时,你会认为调整活动可能以某种更为微妙,抑或更为猛烈的形式进行。
传统意义上,上冲之后的调整,指的就是卖出或获利回吐所导致的价格下降。事实并非总是如此。尽管在一波上冲之后,会有卖方平掉多头,但是价格未必一定下降。例如,某市场可能高开并全日遭受抛压,但结果却是价格上升、认可价值上升和收盘上升。在这种交易日中,同样可能发生着调整,尽管没有显示出价格下降。
当之前的买盘获利了结而新买盘正准备进场时,就会发生这种调整,即反应性卖盘(获利了结)遇到了进场开新仓的主动性买盘。如果这股主动性买盘足够强大,尽管旧的买盘平掉了原有头寸,价格仍可能保持在高位。但是请记住,当反应性卖盘能够对价格施加比主动性买盘更大的影响力时,则预示着整个上冲过程行将结束(参考第3章中“箱体市场”的有关内容)。
ISBN | 9787111569503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詹姆斯·达尔顿 (James F.Dalton)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