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模型与案例分析》 姚成胜,李政通 978703053373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发展经济学模型与案例分析》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人士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篇发展经济学学科属性与内容框架
第一章发展经济学的学科属性
第一节经济发展与发展经济学的概念与本质
第二节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和演变
第三节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第二章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节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人口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第五节金融与经济发展
第六节农业与经济发展
第七节工业化、城镇化与经济发展
第八节对外贸易、投资与经济发展
第二篇发展经济学的主要模型与案例分析
第三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模型和案例分析
第一节资本形成问题
第二节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模型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四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模型和案例分析
第一节人力资本问题
第二节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模型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五章科学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模型和案例分析
第一节科学技术创新问题
第二节科学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模型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六章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模型和案例分析
第一节资源环境问题
第二节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模型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七章金融与经济发展模型和案例分析
第一节金融发展问题
第二节金融与经济发展模型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八章农业与经济发展模型和案例分析
第一节农业发展问题
第二节农业与经济发展模型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九章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模型和案例分析
第一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问题
第二节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模型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十章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模型和案例分析
第一节对外贸易问题
第二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模型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三篇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模型发展与展望
第十一章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模型应用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模型应用问题
第二节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模型的未来展望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直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问题,还只是从总量的变动,即从经济增长方面加以考察的。哈罗德一多马经济模型和索洛模型探讨的正是这样的总量变动的因素和机制问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是统一的,只受国家疆界的限制。在国内市场上,每种生产要素只有一个价格,这个价格传递着生产要素的供求信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根据市场价格做出生产决策。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然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经济转型中,市场刚刚发育,零碎而相互分割,现代企业凤毛麟角。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与新古典经济学所赖以维持的基本假设大相径庭,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城乡二元社会分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端差异,即使在一国疆域之内市场仍然是相互分割的,不同地区之间缺乏统一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价格机制也就难以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功能。在这种极端情形下,传统经济学理论的适用范围似乎是穷途末路了。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刘易斯针对发展中国家贫困及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内在原因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模型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二)模型假设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三个基本假定如下。
(1)发展中国家经济仅由两个部门组成。
一个是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经济部门,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传统部门的技术比较落后,生产规模小,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用于部门内部的消费。从长期来看,传统经济部门的人均居民收入维持在生存水平上,只能保证人口的再生产。但与此同时,传统部门的人口却过度膨胀,导致大量的失业人口存在。
另一个是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化部门,主要集中于城市之中。现代部门生产和管理技术比较先进,生产规模大,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并且资本家将他们获得的大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扩大再生产。现代部门存在持续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力迅速提高。
ISBN978703053373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姚成胜,李政通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