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许嘉璐 978710112613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849393 类别: 图书 社会科学 文化 文化史
编辑推荐

《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由中华书局出版。

目录

前言:世界格局巨变与中华文化担当
第一讲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一、我不得不去思考文化问题
二、什么是文化,什么不是文化
三、要把握文化,首先要将它条理化
四、文化三个层级间的关系
五、文化的层级和系统间相互纠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六、文化发展的五大规律
七、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
八、几点对策
第二讲中华文化源流(上)
引子
一、自然人群一文化
二、家庭家族国家
三、宗教一礼制习俗
四、封建一郡县;帝王政府
第三讲中华文化源流(下)
五、庶士世族士臣
六、百家儒家;道学理学
七、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比较
八、中华文化衰败的原因
余说
第四讲文化的多元和中华文化特质
一、文化的本质是多元的
二、文化是各个民族的文化,有本质不同的交往方式
三、文化的多元性受到空前重视
四、多元文化对话的核心是信仰和宗教
五、中华文化的特质
六、中华文化的哲学特质在己身内部的表现
第五讲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一、什么是中华文化
二、如何把握、观察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底蕴
四、中西文化的同异
五、中外文化交际的原则
第六讲认识一下儒家经典
一、儒家与世界著名宗教
二、概说《十三经》
三、儒家的终极问题
四、破除神秘感
第七讲训诂学与经学、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二、训诂学与经学
三、训诂学与文化
四、训诂学与诠释学
五、训诂学的工具、范围、目的与目标
六、现状与展望
第八讲关于儒学若干问题的辨识
一、关于儒家是否保守的问题
二、关于儒学能否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问题
三、关于儒家对利和义、法和德关系的认识
第九讲禅宗——中外文化相融之范例
一、佛教要义
二、佛教传入中国之过程
三、佛教与中华文化之相融
四、禅宗之一统
五、范例之启示
第十讲中华文化重任在肩
第十一讲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文化的层次和类别
二、中华文化形成的环境和条件
三、中华文化的成长和细密化过程
四、历史趋势的逆转
五、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
第十二讲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一、文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层级
二、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定型
三、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
四、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第十三讲漫谈“文化强国”战略
一、制定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既是中国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来的需要
二、思考文化战略必须遵循文化发生、发展、壮大以及由兴而衰、由衰而兴的规律
三、一旦中华文化能够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着中华文化之身已经强健了
第十四讲对于中华文化和新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当前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文摘

版权页:

因此,在和现实碰撞的时候,他们也感到迷茫。但是,我们还不能乐观。亨廷顿和福山每出一本书,都能成为学术领域最为风行、全世界销量最大的书,说明他们有着广泛的群众、思想和学术基础。配合着这些理论,视中国为敌的势力相互勾结,通过明的、暗的、物质的、精神的手段,把西方的价值观向中国大举渗透。举一个例子,某些外国势力制订了一个计划,要在中国每一个县的每一个乡建一所教堂,现在已经建了1000多所了。难道他们真是上帝派来的天使,要把上帝无私的爱带给“受苦受难”的中国人?其实,这些都不奇怪,这是由他们的本性决定的。但是,值得我们忧虑的是,国人在这些方面还懵懵懂懂,甚至把毒药当糖果吃,眼看着孩子们和父母之间所谓的代沟越来越深,眼看着孩子们盲目地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我们却束手无策,一个个家长只能惊呼和哀叹。
这两个方面的刺激逼迫我去思考:人类文化的规律是什么?中国的文化怎么啦?该怎么办?
ISBN9787101126136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许嘉璐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