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三)》 万行 978750605317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向上的能量,东华禅寺的方丈万行法师用自身修行的感悟,与弟子居士的对答,来我我们开悟。智者的感悟能给我们的灵魂带来化雨春风

作者简介

万行法师1971年出生于湖北襄樊,18岁出家于福建厦门南普陀寺,22岁毕业于闽南佛学院,23岁至30岁闭关潜修,30岁复建东华禅寺。现任东华禅寺住持,广东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韶关市人大代表。
万行法师自2000年以来,白天建寺安僧,晚间讲课笔耕,十余年间,讲课过万堂,著述数百万言,已有多部著作正式出版:《心中月》《降伏其心》《善用其心》《其心无住》《微言大义》

目录

自我修理(二)
自我修理(三)
寺院与公司管理的比较
德不配位
普度众生先加强内功修炼
团伙与团队的区别
只有参与才能成长
业务即道
正念即道
君子有三畏
用功的是谁
当下即是道
打七的意义
如何成为高僧
作品就是人品
外表的举止就是内心的显现
道路多了反而走不通
如何静心
如何做父母
过程也是心的显现
谈情说爱
下棋高手
师与徒

文摘

如何静心
春节期间,好多信徒和居士问我打坐的姿势问题,今天晚上我再重复讲一遍打坐的“三调”。
你们是否注意过一种现象:一些高僧大德即便过了百岁,也是耳聪目明。而一般世俗的人过了七八十岁就耳聋眼花,思维迟钝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要了解这个道理,首先要了解我们生理的结构及其运行规律。
有一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人体大约有四公斤血,腰部以下就占了大约五分之三。我们工作的时候,腰部以上的部位用得最多,可是血却供应得最少。因为血下行容易,上行难。血下行之后靠什么力量反弹上来呢?靠心脏泵的力量。
为什么我们一跑步就气喘吁吁,心怦怦跳呢?因为心脏加速跳动就会不断地泵血,血的流速加快就会产生氧气。我们身体的氧气是因血流动而产生的,血流快了,产生的氧气就多,血流慢了,产生的氧气就少。而运动需要大量氧气,就需要加快血的流速,所以我们的心脏就会加速跳动。
懂得调呼吸的人,当他的心脏加速跳动,气喘吁吁的时候,就会使劲往外呼气。呼气的时候,肚子一定要呼瘪。肚子瘪就相当于把气从里面往外推,肚子越瘪,推的力量越大,推得越干净。当吸气的时候,也就吸得越多,沉得越深。丹田里的气多了,而且沉得深,就会透过尾闾穴往后背的督脉反弹。
我们身体的能量是前面降,后面升,也就是从任脉下降,从督脉上升。因为身体的气血是循环的,只有前面沉得多,后面上升得才多,头脑的供氧才足。头脑的氧气足了,视觉、听觉才会好,思维才会敏捷,不至于一过七十岁就耳聋眼花,思维迟钝。
在调呼吸之前,调姿势尤为重要。因为姿势坐得是否端正,决定了呼吸是否顺畅。如果你不会盘腿,就随意地坐着,让身体放松也可以。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盘腿静坐。是单盘还是双盘,是右腿放在上面,还是左腿放在上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腿盘好之后,身体要往前倾,让臀部悬空,也就是尾巴骨要悬空。
如果直挺挺地坐着,重量就落到了尾巴骨上。身体的重量长期落在尾巴骨上,前面的气血就降不下去。就算降下去了,也没办法通过尾巴骨往上升。身体往前倾,肚子自然就往里收,当气往下一沉,就从尾巴骨转到后背的督脉去了。而且由于身体往前倾,身体的重量就落在膝盖上,而不是臀部。
人体有几条主要的经脉:任脉和督脉、左脉和右脉。当腿盘好了,就把肩膀有意识地往下沉,让脖子稍稍往上伸,臀部微微往后翘。为什么在禅堂里静坐,每坐完一支香都要跑香呢?跑香的时候,两条胳膊前后非常轻松地甩动,就把肩膀甩开了,肩膀就会塌下去。只有肩膀塌下去了,中脉里的气才会往上走。肩膀一抬,中气就下陷。肩膀一塌,中气就上升,你说话就很有底气,说话的声音就在头顶上“嗡嗡”地响。
一般人说话,声音都从嘴巴或者喉腔或者丹田里发出来。但是一个修行好的人,他的声音是从头顶上发出来的。就像一个喇叭一样,喇叭口朝天,声音就往上走;喇叭口对着地,声音就往下走。有一定禅定功夫的人,他的中脉通了,一用力说话,因为他的“喇叭口”是朝上的,声音就在头顶上响。
现在人的家里都摆着沙发,人往沙发上一坐一靠,力量就落在了尾巴骨上。刚开始半坐半躺的感觉很舒服,坐上一二十分钟后,人就发困了。为什么越坐越困呢?尾巴骨压住了,气血不往脑袋上升了,脑袋就缺氧,人就昏沉了。你就会纳闷:怎么躺在床上睡不着,往沙发上一坐就睡着了呢?因为你躺在床上,臀部没有压力,尾闾穴没有受阻,气血就供应到头部,头脑就清醒,你就睡不着了。
古人强调“正襟危坐”,也就是端端正正地坐着,臀部微微往后翘, 前面的气自然就往下沉,后面的气自然就往上升。七步莲花功里的第三个动作——河住江翻,就是前面的能量往下降,后面的能量往上升,供应给大脑,大脑就不会缺氧。
当身体的姿势调好以后,有一个检测的标准,就是脖子挨着衣领, 视线落在前面一米五左右的地方。远了,头就昂起来了;近了,头又低下去了。我们脖子两边的大动脉是往上供血的,如果大动脉出问题,头部的血管就会淤滞堵塞。如果静坐的时候,脖子仰起来,两条动脉的血液运行速度就会加快,脑供血足了,脑细胞就活跃了,头脑就会兴奋。
有一个方法治颈椎病,就是仰着脖子数星星。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得颈椎病呢?因为大家都是低着头干活,看电脑,看书,敲键盘。头低多了、久了,脑供血就慢了,不足了。有专家跟踪过,我们每天的活动,低头的时间是仰头的二十三倍。所以要保护颈椎,就要经常仰着头数星星。
姿势调好之后,舌头要怎么放呢?有的人说要舌顶上腭,有的人说不要。其实法无定法,每一种法都是为了对治一种现象,当这种现象消失了,这个法也就不需要了。每一个法就相当于一味药,病治好了,药也就不需要了。年轻人静坐的时候,不需要也不允许舌顶上腭。因为年轻人的生理机能非常旺盛,再舌顶上腭,脑上腺就会分泌,生理的欲望就会产生。
舌顶上腭是针对过了更年期的人。这时候舌顶上腭,脑上腺就会分泌,脑细胞就会活跃、兴奋,人就会变得年轻。所以更年期之前的人, 打坐不需要舌顶上腭。所谓的舌顶上腭是有诀窍的,舌头要往后卷,用舌背顶着上腭,这是为下一步开顶打基础。
ISBN9787506053174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万行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