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点分析》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篇点位布设和采样制样/1
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要点分析/3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要点分析/22
土壤环境样品制备流转与保存技术要点分析/42
第二篇理化性质测定/53
pH测定《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1121.2—2006)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55
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LY/T1243—1999)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62
有机质测定《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6—2006)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72
干物质和水分测定《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HJ613—2011)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80
第三篇无机元素含量测定/87
第一部分火焰原子吸收法/89
镍的测定《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9—1997)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89
铜、锌的测定《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1997)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00
总铬的测定《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491—2009)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08
第二部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117
铅、镉的测定《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17
第三部分原子荧光法/127
总汞的测定《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22105.1—2008)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27
总砷的测定《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22105.2—2008)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37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680—2013)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44
第四篇右击项目测定/161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测定的气相色谱法》(GB/T14550—2003)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63
多环芳烃的测定《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805—2016)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75
多环芳烃的测定《土壤和沉秋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784—2016)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209
附录参加本书编写的单位及人员/231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风干是将采集到的新鲜土壤样品置于阴凉干燥处,使土壤中的水分自然挥发的过程。从野外采集的土壤样品运到实验室后,为避免受微生物的作用引起发霉变质,应立即将全部样品倒在铺垫有垫纸(如牛皮纸)的风干盘中进行风干,并将样品标签附于风干盘中或粘贴在垫纸上。
将土壤样品摊成2~3cm的薄层,除去土壤中混杂的砖瓦石块、石灰结核和根茎动植物残体等。一般自然风十时间在10~15天。风十过程中要经常翻拌土壤样品,间断地将大块土壤样晶压碎,并将样品里面的树枝和杂草等捡除。在翻拌土壤样品的过程中应注意小心翻动,防止样品间交叉污染,必要时将风干盘转移至桌面上进行翻拌。对于黏性土壤,在上壤样品半干时,须将大块土捏碎或用木(竹)铲切碎,以免完全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点分析》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篇点位布设和采样制样/1
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要点分析/3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要点分析/22
土壤环境样品制备流转与保存技术要点分析/42
第二篇理化性质测定/53
pH测定《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1121.2—2006)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55
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LY/T1243—1999)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62
有机质测定《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6—2006)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72
干物质和水分测定《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HJ613—2011)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80
第三篇无机元素含量测定/87
第一部分火焰原子吸收法/89
镍的测定《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9—1997)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89
铜、锌的测定《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1997)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00
总铬的测定《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491—2009)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08
第二部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117
铅、镉的测定《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17
第三部分原子荧光法/127
总汞的测定《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22105.1—2008)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27
总砷的测定《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22105.2—2008)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37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680—2013)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44
第四篇右击项目测定/161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测定的气相色谱法》(GB/T14550—2003)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63
多环芳烃的测定《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805—2016)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175
多环芳烃的测定《土壤和沉秋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784—2016)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209
附录参加本书编写的单位及人员/231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风干是将采集到的新鲜土壤样品置于阴凉干燥处,使土壤中的水分自然挥发的过程。从野外采集的土壤样品运到实验室后,为避免受微生物的作用引起发霉变质,应立即将全部样品倒在铺垫有垫纸(如牛皮纸)的风干盘中进行风干,并将样品标签附于风干盘中或粘贴在垫纸上。
将土壤样品摊成2~3cm的薄层,除去土壤中混杂的砖瓦石块、石灰结核和根茎动植物残体等。一般自然风十时间在10~15天。风十过程中要经常翻拌土壤样品,间断地将大块土壤样晶压碎,并将样品里面的树枝和杂草等捡除。在翻拌土壤样品的过程中应注意小心翻动,防止样品间交叉污染,必要时将风干盘转移至桌面上进行翻拌。对于黏性土壤,在上壤样品半干时,须将大块土捏碎或用木(竹)铲切碎,以免完全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
ISBN | 9787511131621 |
---|---|
出版社 | 中国环境出版社 |
作者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