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和宫本武藏《五轮书》),被誉为“兵学盛典”。该书是中国古典汉族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在姚淦铭著的《孙子智慧》中,《孙子兵法》将结合现代管理,学习,人生加以解读,给人以新的启迪,为兵家思想做了深刻的阐述。
作者简介
姚淦铭,教育部直属“211大学”之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奖。多次出访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姚淦铭数十年来潜心从事学术研究,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其于古代文化、哲学、经学、文献学、语言学、文字学、书学、饮食文化等领域,均有论著出版。个人独立著作有22部:《孝经智慧》、《大学智慧》、《中庸智慧》、《论语智慧》、《老子智慧》、《孟子智慧》、《孙子智慧》、《孔子的智慧生活》、《读孔子》、《读老子》、《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老子与百姓生活》、《再说老子与百姓生活》、《老子百姓读本》、《老子讲义》(韩国出版)、《王国维文献学研究》、《汉字与书法文化》、《汉字心理学》、《汉字文化思维》、《礼记译注》(台湾出版)、《趣谈中国摩崖石刻》、《先秦饮食文化研究》(上)(下)等。另与他人合作论著10多部。姚淦铭个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论著多次获各级奖励。
姚淦铭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知名主讲人之一,先后作了《国学大师王国维》、《老子与百姓生活》等系列讲演。姚淦铭又是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的知名主讲人之一,作系列讲座《孔子》,并获“最具亲和力”奖。
目录
前言
篇一孙子智慧精蕴与价值
兵圣:孙武·战争·兵法·人生
丰碑镌刻:司马迁的《孙子列传》
孙子初战:金戈铁马的将领身影
孙子鏖战:破楚入郢之指挥谋略
孙子兵法:曹操·序注·流播·影响
《孙子兵法》:大智慧大谋略之奇书
摭谈:《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再启迪
孙子的世界·世界的孙子
篇二大战略智慧:国政·经济·外交·军事
孙子:大战略大视野的兵法智慧
战争妙算:庙算胜算·五事七计
伐谋:上兵伐谋的战略之智
伐交:孙子大战略的外交谋略
经济战略:战争·财政·民生·账本
从简书看孙子精湛的政治经济智慧
战略多元:军用保障·后勤供给
资治通鉴:话说十败十胜的深刻启迪
篇三兵法谋略:将略·战争·兵略·智谋
将略:国宝·司命·至任·安危之主
明鉴:君主与将领·三患与胜败
兵略:兵者诡道·兵以诈立
作战谋攻:贵胜与贵速·致人不致于人
兵形深智:示形要旨·形兵之极
兵势妙智:为势佐外·因势利导
兵法睿智:奇正精义·变幻奇正
用兵三昧:虚实综错·避实击虚
制胜贵因:高深莫测的因之智
要诀鸿宝:治法·治军·治将·治兵
篇四兵战智略:战法·机变·战术·妙境
战法:九变·权变·机变·变通
知天:天文·天时·天候·天利
识地:地形·地理·地道·地利
深详研究:战地之地形的精到梳理
相敌侦察:军情·敌情·兵情
孙子:兵法医学·百疾养生
火攻:孙子智慧及其历史的延伸
微哉微哉:用间·五间·间谍·妙境
卓尔不凡:先哲·用间·历史·范例
篇五参悟:战争·名著·军事家·政治家
美国越战与《孙子兵法》的启示
海湾战争与《孙子兵法》之点滴
反思:《孙子兵法》与伊拉克战争
流观:《孙子》与世界的军政要员们
孙子“用间”之智与世界视域
略说《孙子兵法》与《战争论》
谈片:利德尔·哈特与《孙子兵法》
基辛格论《孙子兵法》的战略智慧与艺术
三十六计:孙子计谋之另类衍展(上)
三十六计:孙子计谋之另类衍展(中)
三十六计:孙子计谋之另类衍展(下)
篇六孙子智慧:管理·企业·商战·竞争
经商鼻祖:《孙子》智谋与白圭经营秘诀
孙子兵法·战略之管理·管理之智库
散点透视:《孙子兵法》与现代生意经
管理学家谈《孙子兵法》与企业发展
孙子智慧:市场·情报·用间·信息
篇篇管用:《孙子》活用于经营管理
日本:《孙子》与企业管理实效
西方:《孙子》与企业管理借鉴
篇七孙子兵法:的心理学智慧
心战与兵战:孙子与军事心理学智慧
孙子:唯物·心理学·反迷信·意义
诡道十四:孙子心理学智慧解读
二夺与四治:再说孙子的作战心理智慧
孙子:战争生死存亡的辩证心理智慧
心理学智慧·精彩纷呈·熠熠辉映
篇八孙子兵法:军事艺术与审美智慧
形篇:高妙的战争艺术论
势篇:微妙的战争艺术论
虚实篇:精妙的战争艺术论
用兵审美境界:善·微·妙·圣·神
结缘与研究:毛泽东与《孙子兵法》
从《孙子》品赏毛泽东的军事艺术
四渡赤水:指挥得意之笔·默契孙子兵法
指挥艺术:刘伯承与《孙子兵法》之启迪
篇九孙子兵法:哲学与思辨的智慧
孙子的兵法模式建构智慧
思辨:孙子的层次分析智慧
《孙子》:逻辑·思维·智慧·逻辑史
孙子的系统思维智慧
孙子兵法的哲学智慧与境界
孙子兵法丰富的辩证法智慧
启迪:孙子哲学智慧的评论与思考
知与智:孙子辩证智慧再例析
利与害:孙子辩证智慧再例析
历史智慧:汲取吸纳与战史研究
数学思维:度量数称·算计校策·数理逻辑
篇十《孙子》:兵学与文学的智慧融铸
经典之评:文学·兵学·融铸·璧合
《孙子》美文:辞如珠玉·流韵古今
兵法与文学具象之缔结
孙子:意象·意象流·络绎联翩
孙子文法:修辞富赡·满目琳琅
击节心赏:孙子兵法与文法的绝妙片段
《孙子》成语与用语集萃
篇十一孙子的历史之谜
孙子生平事迹诸谜略说
论辩:《孙子兵法》真伪的诸多谜团
《孙子》十三篇以外著作与佚文之谜
《孙子兵法》文本诸谜
《孙子》宋代版本与诸注之谜
孙子与伍子胥交往之谜
孙子兵学智慧之渊源与熔铸之谜
略说孙子与老子之诸谜
孙武论:苏洵·苏轼·父子之评
聆听有益:从岳飞与《孙子》说起
孙武之缘:吴地·姑苏·穹窿山·虎丘
篇十二《孙子兵法》译介与汉简释文
《孙子兵法》全文译介
附录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释文
附录大通上孙家寨汉简释文
后记
序言
环视宇宙,生灭之间,往者已过,今者暂驻,来者将续,历史就这么一瞬不停地涌流着。然而,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文化精蕴层积下来,凝聚为文献的经典,必有智慧遗传后代,结晶为经典的智慧。这些文献的经典、经典的智慧就像大海里巍峨的灯塔、绵延的航标,为一代一代的泛海弄潮者屹立着,闪耀着,导引其驶向胜利的彼岸!
《孙子》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杰出经典,不仅是中国的,也早已属于世界的了。《孙子》之所以能走向世界,寰球衷心认可且推崇,此深缘其内存的道邃、法明、论卓、识睿、智富,且一出于精旨、美文、警句、名言、健笔。惟其如此,《孙子》才能逾越历史的鸿沟,超越国度的疆界,使一代代来者为之折腰敬钦,击节赞叹!
《孙子》,又称《孙子兵法》,虽仅为薄薄的一本六千字左右的著作,但堪称是古往今来世界最伟大的兵学经典之一。《孙子》很古老,却最深孚千载众心。《孙子》的智慧不仅是如此的精彩与深邃,且始终闪耀出很现代很前卫的智慧光辉!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兵法,不仅不朽地存活着,且照样骄傲地翱翔在当下智慧的九天,依然是当今面临复杂多变、尖锐挑战的炎黄子孙,乃至世界芸芸众生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孙子是兵家的圣人,而兵圣的《孙子》则被美誉为“兵学圣典”。
《孙子兵法》蕴藏富足的不朽智慧,既涵盖了军事、兵法之域,然而又旁通于人生、处世之维度,而且这些智慧的生命力特强,可为各领域里祈望奋斗而胜出者,提供最有益的佑助。戚继光曾赞叹《孙子》日:“兵法其武库乎!用兵其取诸库之器乎!兵法其药肆乎!用兵其取诸肆之材乎!”《孙子》是“武库”,又是“药肆”,不仅“用兵其取诸肆之材乎”,还有医治用兵之疾病,又可以取之为人生疗疾!确实,《孙子》智慧的蕴藏极其富足,不仅具有现世的出新价值,还具有永世的启迪心智的再生价值。
《孙子兵法》能赋予现代政界以政略,给予现代军界以战略,示予现代外交界以谋略。
《孙子兵法》又能赋予现代经济界以策略,给予现代企业界以韬略,示予现代商界以奇略,施予现代市场以要略。
《孙子兵法》再能赋予现代竞争以计略,给予各行各业以攻略,示予现代人生处世以经略。
统而言之,《孙子兵法》能予现代人各维度的奋斗以不竭的胜略。事实上,这里虽是分说条析,实可熔铸会通,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也罢、各行各业也罢都似上战场与战线,去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为生存,为发展,为未来而不息战斗。《孙子兵法》研究的是战争中的拼搏、兵家的胜败,内中既讲实力的比拼,更重智慧的较量。试看天下,纵观百行,拼搏之赢家在于智慧的运筹,竞争之胜出又在于智谋的高下;引而申之,《孙子兵法》即是一部高妙的智慧之书,能够给人生以智谋。当然,《孙子兵法》还将兵法与哲学与艺术相交汇,而人生的成功与幸福,亦然须具哲学,还当浸润艺术,这便是人生的哲学与生活的艺术。孙子的这些智慧也无不启迪着世人!
《孙子兵法》是整体的、联系的、系统的,又是动态的、多元的、开放的。其兵法就像网络一样显现,虽恢恢却清晰,虽网罗却敞开,虽文字有限却存储无穷,使得哲者识哲,明者知明,智者见智,慧者通慧。《孙子兵法》于兵法则穷其秘赜,为兵之圣者;于文章则唾其珠玉,为文之宗者;两者契合无迹,广博渊深,巍然屹立。《孙子》由知而至于识,有识而至于智,转知化识而使人们具智开慧,不仅煜耀世界之兵坛,且永远地启迪着后来者。
如果能再深层解得《孙子》的内在思维智慧、哲学智慧,就会愈加欣赏其兵法的深湛绵密,条贯熔铸,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孙子也正因其深层思维智慧的,故能于兵学殿堂若践其户庭,又犹披云而见日,还似登上兵学的巅峰,四览旁睨,俯瞰流观,无不卓识。这就像圣人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了。
战争是流血的、残酷的;交战的不仅是兵力、武器等,确实更是智谋的较量。《孙子兵法》就是将这种斗智斗谋的智谋结晶出来,且理深文精,一寓其间。人们若能涵泳沉潜于此,且汲取其内在的思维智慧,提高自身思维智慧的内质与水准,又能灵活化用,那么必定获益匪浅。鉴赏《孙子》内在的巨大思维智慧之网,纲纪明晰,网眼细密,细细寻觅,智慧纷呈。若既得此思维智慧之网,再撒网于现世的人生与事业的“海”中,那么所得必定甚优且裕了。
其实中华辉煌的巨典,如《老子》、《论语》、《孙子》、《孟子》、《大学》、《中庸》、《庄子》等,都是智慧的深井,清冽甘美,澄澈沁心。只要你愿意、虔诚、喜好,且能师其法而不泥其迹,得其智而不拘其言,那么都可以不尽地从中汲取灵泉的美妙智慧!
作者
后记
此书稿从2013年四月芳菲之春动笔,孜孜而作,然杂事丛脞,耗心分神颇多,历时经日既久,绵延至第二年深秋才告成。欣慰的是,自觉在国学智慧之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登高了一层。
在这套国学智慧系列里,论老子则谈到了哲学之父的兵法与智慧,叙孔子也谈到了儒家圣人的军事战争理念与智慧,述孟子同样说到了亚圣的军事战争智慧。他们虽均不是专门的军事家,但是这些杰出的思想家,无一不关心战争军事,无一不于此作出了高度智慧的阐述。孙子则是专门的兵家,且为兵学之圣者,于兵法极深研几,文理密察,思辨精审,充满辩证智慧的光辉。笔者在朝圣《孙子兵法》的路途中,不仅赞叹其兵法智慧之灿璀烂漫,且深感均可转化为人生之智,活用为谋事之慧。《孙子兵法》能给一切需要启智开慧的人,带来真正的智与谋,且是睿智与深谋,是明智与妙谋。
写完《孙子智慧》,心里洋溢着的是对国学经典的再一次深深的敬仰之情。一本薄薄的约六千字的《孙子》,竟然留下了如许博邃而高妙的珍贵智慧!国学经典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的基因了。倘再能深入殿堂,观其英华,窥其堂奥,涉其深海,又登其高山,就会不能不令人敬仰之至的!唐甄曾有日:“心,灵物也,不用则常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我想,如果“用”之前再加一“学”字,那意蕴当更丰沛。小学、小用之,则小成;大学、大用之,则大成;妙学、妙用之,则至神妙矣。
每当完成一本经典的智慧解读,一方面觉得自己又丰富了,若登高了一层,望远了一域,但是另一方面又更觉得自己的弱小、褊浅、不敏,从而又反过来再勖勉个我更当勤勉不辍,策顽磨钝,去我之愚,消己之钝,作驽马十驾,求致远之功。我脑海里又闪过一句话,明代都穆(1459—1525),这位南濠先生在《南濠诗话》说:“严沧浪(宋代严羽)谓论诗如论禅,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此最为的论。”其实不限于诗词之道,用兵之道、经商之道、管理之道、人生之道等等,无不“亦在妙悟”,“惟在妙悟”。人们在各种实践、各个维度的生活里就当妙悟。妙悟者,神悟也,是一种机灵聪颖的悟性,是出奇高超的领悟力。然而这里的“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亦可借鉴之。“正法眼”,也即“正法眼藏”,是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也即正法的。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不过“正法眼藏”也指事物的要诀或精义,学《孙子兵法》者也当先以识为主,这就是“正法眼”,须具此眼目,方可人道。面对国学高峻的千仞峰巅,还得狠狠鞭策自我,当用功不辍,舋舋于国学之经典,兢兢于智慧之撰作。希冀在不断的攀登中,献出绵薄之力,去解读介绍那些壮观、瑰丽、旖旎、深邃的中华智慧风光,奉献于世人。此又忆及本书最初撰写至2013年国庆节时,大洋彼岸传来孙女姚佳沅出世的喜讯,写《孙子》,得孙女,联翩而思。俟此书写成,她已经一周岁了,已不再是老子说的“婴儿之未孩”,而是会露牙而“孩”了,但还不会言说,才学走路。我看着遥远国度传来视频里的胖乎乎、实结结的婴儿,浮想着中华民族本土的子子孙孙、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孙孙子子,真应该多读读国学的经典,如《老子》、《论语》、《孟子》、《孙子》等等,其中的无穷智慧,是中华子孙永远的辉煌智库。
笔者在这里再一次感谢山东人民出版社的领导,感谢编辑常纪栋先生,他们又一次为这本新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劳与心力。同时,感激数十年来一直为我的教学、写作、研究、生活付出诸多辛劳,且时常启迪我灵感的相濡以沫的朱瑞芬研究员。又笔者参考的论著基本上已在书中标明,并致以感谢!
姚淦铭
江南千年银瑞樱斋
2014年国庆
文摘
五、伐交:外交·谈判·谋略
孙子的伐交智慧,触发了后人的灵感。日本学术界如福本义亮曾说:“盖孙子者,兵书而外交书也。”
在外交方面,毛泽东那种睿智也显示出与《孙子兵法》的某种联系。基辛格在《论中国》(中信出版社)里有说:“毛泽东制定外交策略常从中国经典古籍中,即他表面上鄙视的中国传统中汲取灵感。在制定外交政策举措时,他所参考的通常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中国的古典著作,例如四书五经、记叙历代王朝兴衰的《二十四史》、《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以及其他关于战争和策略的兵书,像《水浒传》这类反抗斗争的故事,还有《红楼梦》这部讲爱情与封建贵族内部争斗的小说。”这里基辛格提到了毛泽东制定外交策略时候,通常要参考“关于战争和策略的兵书”,而其中重要的一部兵书就是《孙子兵法》。
再看,周恩来的外交与兵法智慧。周恩来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外交家,长期的革命生涯,对三者的关系有深切的体悟。他特别注意到外交与军事实力之间的关系。他论述:“我们的外交工作是和平斗争,军事工作是武装斗争,这两种斗争是互相配合的。外交斗争需要有后盾,这主要是军事力量。没有这样一个后盾,日内瓦会议也好,万隆会议也好,我们就起不了那样的作用。”他又说:“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解放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这个力量丝毫不能懈怠,只有这样,敌人才不敢为所欲为。”“朝鲜停战,印度支那停战,不是敌人不想打下去,而是敌人不敢或不能打下去。所以说,力量是重要因素,只有我们的力量强大,不怕威胁,敌人才会知难而退”。(((周恩来选集·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政治素质》)——军事实力与外交是密不可分的,外交斗争是要依靠坚强的军事实力做后盾的。1964年,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这是国力的强大的显示,周恩来发出了致世界各国政府首脑的电报:“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的核威胁。”(《周恩来选集·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此也是具有了核武器的实力作后盾,才能免受核威胁。
周恩来还有这样的一段话:“军队在平时要练习打靶,假想作战,外交工作也一样,也要假想一些问题。不要冒昧,不要轻敌,不要趾高气扬,不要无纪律乱出马,否则就要打败仗。”(转见《时代先锋》杂志2009年8期)此又见在这位外交家与军事家那里,外交与作战以及练兵等都是可以沟通的,这是经验之谈,也是智慧之论。
基辛格在《论中国))里有关外交谈里说到“中美领导人谈判策略和风格的不同”,其中有一段比较:“中方谈判代表用外交手段把政治、军事和心理因素融人一个大的战略计划。对他们来说,外交就是制定战略原则。”然而,“美国外交官的态度则大不同。美国政界普遍认为,军事力量和外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军事行动有时能为谈判创造条件,但一旦谈判开始后,应该按谈判本身的逻辑来推动谈判的进程”。
有论者还认为孙子的“伐交”是其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了《孙子兵法》。这里又有三方面的内容与智慧值得体味,并可运用于现代的谈判中去:(1)从谈判的谋利原则看,孙子“知彼知己”的思想,也是谈判所要遵循的基础。因此必须了解对手的谈判实力,并由双方的实力对比,再制定谈判的策略与原则。(2)从谈判的效益看,孙子的“利而诱之”谋略,可以调解谈判需要,于对手可以激发谈判动机,削弱原定的立场态度,增强双方的合作意向。再如运用孙子的“以迂为直”的谋略思想,可使谈判阻力减少。运用孙子“势”的谋略思想,可以造“势”,扩大已方的影响力,增加劝导对手谈判态度的力量。(3)从调节谈判对抗心理的需要看,那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是战略性原则,要求谈判者从敌对的或争端的双方之全局上考虑谈判的方略,把争端的起因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对抗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作为谈判心理战战术性谋略原则,如示形原则,能引导对手注意,并逐步改变对手的立场态度;以迂为直原则,有利减少冲突;奇正原则,有利化解难题。(参见《孙子兵法辞典》)这些内容可供人们再思考。确实,现代的谈判活动也可以从孙子那里寻求谋略的法宝、深刻的理论依据与众多的智慧借鉴。
孙子虽不属英明的政治家,而是的军事家,但是极善于把军事与外交、政治等巧妙地融为一体,彼此借力借势,绝不会放弃巧借政治之势与外交之力来运作军事谋略。如此再反顾孙子的高论卓识,确然不愧为兵家之圣者!
P72-74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和宫本武藏《五轮书》),被誉为“兵学盛典”。该书是中国古典汉族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在姚淦铭著的《孙子智慧》中,《孙子兵法》将结合现代管理,学习,人生加以解读,给人以新的启迪,为兵家思想做了深刻的阐述。
作者简介
姚淦铭,教育部直属“211大学”之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奖。多次出访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姚淦铭数十年来潜心从事学术研究,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其于古代文化、哲学、经学、文献学、语言学、文字学、书学、饮食文化等领域,均有论著出版。个人独立著作有22部:《孝经智慧》、《大学智慧》、《中庸智慧》、《论语智慧》、《老子智慧》、《孟子智慧》、《孙子智慧》、《孔子的智慧生活》、《读孔子》、《读老子》、《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老子与百姓生活》、《再说老子与百姓生活》、《老子百姓读本》、《老子讲义》(韩国出版)、《王国维文献学研究》、《汉字与书法文化》、《汉字心理学》、《汉字文化思维》、《礼记译注》(台湾出版)、《趣谈中国摩崖石刻》、《先秦饮食文化研究》(上)(下)等。另与他人合作论著10多部。姚淦铭个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论著多次获各级奖励。
姚淦铭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知名主讲人之一,先后作了《国学大师王国维》、《老子与百姓生活》等系列讲演。姚淦铭又是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的知名主讲人之一,作系列讲座《孔子》,并获“最具亲和力”奖。
目录
前言
篇一孙子智慧精蕴与价值
兵圣:孙武·战争·兵法·人生
丰碑镌刻:司马迁的《孙子列传》
孙子初战:金戈铁马的将领身影
孙子鏖战:破楚入郢之指挥谋略
孙子兵法:曹操·序注·流播·影响
《孙子兵法》:大智慧大谋略之奇书
摭谈:《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再启迪
孙子的世界·世界的孙子
篇二大战略智慧:国政·经济·外交·军事
孙子:大战略大视野的兵法智慧
战争妙算:庙算胜算·五事七计
伐谋:上兵伐谋的战略之智
伐交:孙子大战略的外交谋略
经济战略:战争·财政·民生·账本
从简书看孙子精湛的政治经济智慧
战略多元:军用保障·后勤供给
资治通鉴:话说十败十胜的深刻启迪
篇三兵法谋略:将略·战争·兵略·智谋
将略:国宝·司命·至任·安危之主
明鉴:君主与将领·三患与胜败
兵略:兵者诡道·兵以诈立
作战谋攻:贵胜与贵速·致人不致于人
兵形深智:示形要旨·形兵之极
兵势妙智:为势佐外·因势利导
兵法睿智:奇正精义·变幻奇正
用兵三昧:虚实综错·避实击虚
制胜贵因:高深莫测的因之智
要诀鸿宝:治法·治军·治将·治兵
篇四兵战智略:战法·机变·战术·妙境
战法:九变·权变·机变·变通
知天:天文·天时·天候·天利
识地:地形·地理·地道·地利
深详研究:战地之地形的精到梳理
相敌侦察:军情·敌情·兵情
孙子:兵法医学·百疾养生
火攻:孙子智慧及其历史的延伸
微哉微哉:用间·五间·间谍·妙境
卓尔不凡:先哲·用间·历史·范例
篇五参悟:战争·名著·军事家·政治家
美国越战与《孙子兵法》的启示
海湾战争与《孙子兵法》之点滴
反思:《孙子兵法》与伊拉克战争
流观:《孙子》与世界的军政要员们
孙子“用间”之智与世界视域
略说《孙子兵法》与《战争论》
谈片:利德尔·哈特与《孙子兵法》
基辛格论《孙子兵法》的战略智慧与艺术
三十六计:孙子计谋之另类衍展(上)
三十六计:孙子计谋之另类衍展(中)
三十六计:孙子计谋之另类衍展(下)
篇六孙子智慧:管理·企业·商战·竞争
经商鼻祖:《孙子》智谋与白圭经营秘诀
孙子兵法·战略之管理·管理之智库
散点透视:《孙子兵法》与现代生意经
管理学家谈《孙子兵法》与企业发展
孙子智慧:市场·情报·用间·信息
篇篇管用:《孙子》活用于经营管理
日本:《孙子》与企业管理实效
西方:《孙子》与企业管理借鉴
篇七孙子兵法:的心理学智慧
心战与兵战:孙子与军事心理学智慧
孙子:唯物·心理学·反迷信·意义
诡道十四:孙子心理学智慧解读
二夺与四治:再说孙子的作战心理智慧
孙子:战争生死存亡的辩证心理智慧
心理学智慧·精彩纷呈·熠熠辉映
篇八孙子兵法:军事艺术与审美智慧
形篇:高妙的战争艺术论
势篇:微妙的战争艺术论
虚实篇:精妙的战争艺术论
用兵审美境界:善·微·妙·圣·神
结缘与研究:毛泽东与《孙子兵法》
从《孙子》品赏毛泽东的军事艺术
四渡赤水:指挥得意之笔·默契孙子兵法
指挥艺术:刘伯承与《孙子兵法》之启迪
篇九孙子兵法:哲学与思辨的智慧
孙子的兵法模式建构智慧
思辨:孙子的层次分析智慧
《孙子》:逻辑·思维·智慧·逻辑史
孙子的系统思维智慧
孙子兵法的哲学智慧与境界
孙子兵法丰富的辩证法智慧
启迪:孙子哲学智慧的评论与思考
知与智:孙子辩证智慧再例析
利与害:孙子辩证智慧再例析
历史智慧:汲取吸纳与战史研究
数学思维:度量数称·算计校策·数理逻辑
篇十《孙子》:兵学与文学的智慧融铸
经典之评:文学·兵学·融铸·璧合
《孙子》美文:辞如珠玉·流韵古今
兵法与文学具象之缔结
孙子:意象·意象流·络绎联翩
孙子文法:修辞富赡·满目琳琅
击节心赏:孙子兵法与文法的绝妙片段
《孙子》成语与用语集萃
篇十一孙子的历史之谜
孙子生平事迹诸谜略说
论辩:《孙子兵法》真伪的诸多谜团
《孙子》十三篇以外著作与佚文之谜
《孙子兵法》文本诸谜
《孙子》宋代版本与诸注之谜
孙子与伍子胥交往之谜
孙子兵学智慧之渊源与熔铸之谜
略说孙子与老子之诸谜
孙武论:苏洵·苏轼·父子之评
聆听有益:从岳飞与《孙子》说起
孙武之缘:吴地·姑苏·穹窿山·虎丘
篇十二《孙子兵法》译介与汉简释文
《孙子兵法》全文译介
附录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释文
附录大通上孙家寨汉简释文
后记
序言
环视宇宙,生灭之间,往者已过,今者暂驻,来者将续,历史就这么一瞬不停地涌流着。然而,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文化精蕴层积下来,凝聚为文献的经典,必有智慧遗传后代,结晶为经典的智慧。这些文献的经典、经典的智慧就像大海里巍峨的灯塔、绵延的航标,为一代一代的泛海弄潮者屹立着,闪耀着,导引其驶向胜利的彼岸!
《孙子》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杰出经典,不仅是中国的,也早已属于世界的了。《孙子》之所以能走向世界,寰球衷心认可且推崇,此深缘其内存的道邃、法明、论卓、识睿、智富,且一出于精旨、美文、警句、名言、健笔。惟其如此,《孙子》才能逾越历史的鸿沟,超越国度的疆界,使一代代来者为之折腰敬钦,击节赞叹!
《孙子》,又称《孙子兵法》,虽仅为薄薄的一本六千字左右的著作,但堪称是古往今来世界最伟大的兵学经典之一。《孙子》很古老,却最深孚千载众心。《孙子》的智慧不仅是如此的精彩与深邃,且始终闪耀出很现代很前卫的智慧光辉!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兵法,不仅不朽地存活着,且照样骄傲地翱翔在当下智慧的九天,依然是当今面临复杂多变、尖锐挑战的炎黄子孙,乃至世界芸芸众生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孙子是兵家的圣人,而兵圣的《孙子》则被美誉为“兵学圣典”。
《孙子兵法》蕴藏富足的不朽智慧,既涵盖了军事、兵法之域,然而又旁通于人生、处世之维度,而且这些智慧的生命力特强,可为各领域里祈望奋斗而胜出者,提供最有益的佑助。戚继光曾赞叹《孙子》日:“兵法其武库乎!用兵其取诸库之器乎!兵法其药肆乎!用兵其取诸肆之材乎!”《孙子》是“武库”,又是“药肆”,不仅“用兵其取诸肆之材乎”,还有医治用兵之疾病,又可以取之为人生疗疾!确实,《孙子》智慧的蕴藏极其富足,不仅具有现世的出新价值,还具有永世的启迪心智的再生价值。
《孙子兵法》能赋予现代政界以政略,给予现代军界以战略,示予现代外交界以谋略。
《孙子兵法》又能赋予现代经济界以策略,给予现代企业界以韬略,示予现代商界以奇略,施予现代市场以要略。
《孙子兵法》再能赋予现代竞争以计略,给予各行各业以攻略,示予现代人生处世以经略。
统而言之,《孙子兵法》能予现代人各维度的奋斗以不竭的胜略。事实上,这里虽是分说条析,实可熔铸会通,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也罢、各行各业也罢都似上战场与战线,去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为生存,为发展,为未来而不息战斗。《孙子兵法》研究的是战争中的拼搏、兵家的胜败,内中既讲实力的比拼,更重智慧的较量。试看天下,纵观百行,拼搏之赢家在于智慧的运筹,竞争之胜出又在于智谋的高下;引而申之,《孙子兵法》即是一部高妙的智慧之书,能够给人生以智谋。当然,《孙子兵法》还将兵法与哲学与艺术相交汇,而人生的成功与幸福,亦然须具哲学,还当浸润艺术,这便是人生的哲学与生活的艺术。孙子的这些智慧也无不启迪着世人!
《孙子兵法》是整体的、联系的、系统的,又是动态的、多元的、开放的。其兵法就像网络一样显现,虽恢恢却清晰,虽网罗却敞开,虽文字有限却存储无穷,使得哲者识哲,明者知明,智者见智,慧者通慧。《孙子兵法》于兵法则穷其秘赜,为兵之圣者;于文章则唾其珠玉,为文之宗者;两者契合无迹,广博渊深,巍然屹立。《孙子》由知而至于识,有识而至于智,转知化识而使人们具智开慧,不仅煜耀世界之兵坛,且永远地启迪着后来者。
如果能再深层解得《孙子》的内在思维智慧、哲学智慧,就会愈加欣赏其兵法的深湛绵密,条贯熔铸,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孙子也正因其深层思维智慧的,故能于兵学殿堂若践其户庭,又犹披云而见日,还似登上兵学的巅峰,四览旁睨,俯瞰流观,无不卓识。这就像圣人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了。
战争是流血的、残酷的;交战的不仅是兵力、武器等,确实更是智谋的较量。《孙子兵法》就是将这种斗智斗谋的智谋结晶出来,且理深文精,一寓其间。人们若能涵泳沉潜于此,且汲取其内在的思维智慧,提高自身思维智慧的内质与水准,又能灵活化用,那么必定获益匪浅。鉴赏《孙子》内在的巨大思维智慧之网,纲纪明晰,网眼细密,细细寻觅,智慧纷呈。若既得此思维智慧之网,再撒网于现世的人生与事业的“海”中,那么所得必定甚优且裕了。
其实中华辉煌的巨典,如《老子》、《论语》、《孙子》、《孟子》、《大学》、《中庸》、《庄子》等,都是智慧的深井,清冽甘美,澄澈沁心。只要你愿意、虔诚、喜好,且能师其法而不泥其迹,得其智而不拘其言,那么都可以不尽地从中汲取灵泉的美妙智慧!
作者
后记
此书稿从2013年四月芳菲之春动笔,孜孜而作,然杂事丛脞,耗心分神颇多,历时经日既久,绵延至第二年深秋才告成。欣慰的是,自觉在国学智慧之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登高了一层。
在这套国学智慧系列里,论老子则谈到了哲学之父的兵法与智慧,叙孔子也谈到了儒家圣人的军事战争理念与智慧,述孟子同样说到了亚圣的军事战争智慧。他们虽均不是专门的军事家,但是这些杰出的思想家,无一不关心战争军事,无一不于此作出了高度智慧的阐述。孙子则是专门的兵家,且为兵学之圣者,于兵法极深研几,文理密察,思辨精审,充满辩证智慧的光辉。笔者在朝圣《孙子兵法》的路途中,不仅赞叹其兵法智慧之灿璀烂漫,且深感均可转化为人生之智,活用为谋事之慧。《孙子兵法》能给一切需要启智开慧的人,带来真正的智与谋,且是睿智与深谋,是明智与妙谋。
写完《孙子智慧》,心里洋溢着的是对国学经典的再一次深深的敬仰之情。一本薄薄的约六千字的《孙子》,竟然留下了如许博邃而高妙的珍贵智慧!国学经典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的基因了。倘再能深入殿堂,观其英华,窥其堂奥,涉其深海,又登其高山,就会不能不令人敬仰之至的!唐甄曾有日:“心,灵物也,不用则常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我想,如果“用”之前再加一“学”字,那意蕴当更丰沛。小学、小用之,则小成;大学、大用之,则大成;妙学、妙用之,则至神妙矣。
每当完成一本经典的智慧解读,一方面觉得自己又丰富了,若登高了一层,望远了一域,但是另一方面又更觉得自己的弱小、褊浅、不敏,从而又反过来再勖勉个我更当勤勉不辍,策顽磨钝,去我之愚,消己之钝,作驽马十驾,求致远之功。我脑海里又闪过一句话,明代都穆(1459—1525),这位南濠先生在《南濠诗话》说:“严沧浪(宋代严羽)谓论诗如论禅,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此最为的论。”其实不限于诗词之道,用兵之道、经商之道、管理之道、人生之道等等,无不“亦在妙悟”,“惟在妙悟”。人们在各种实践、各个维度的生活里就当妙悟。妙悟者,神悟也,是一种机灵聪颖的悟性,是出奇高超的领悟力。然而这里的“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亦可借鉴之。“正法眼”,也即“正法眼藏”,是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也即正法的。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不过“正法眼藏”也指事物的要诀或精义,学《孙子兵法》者也当先以识为主,这就是“正法眼”,须具此眼目,方可人道。面对国学高峻的千仞峰巅,还得狠狠鞭策自我,当用功不辍,舋舋于国学之经典,兢兢于智慧之撰作。希冀在不断的攀登中,献出绵薄之力,去解读介绍那些壮观、瑰丽、旖旎、深邃的中华智慧风光,奉献于世人。此又忆及本书最初撰写至2013年国庆节时,大洋彼岸传来孙女姚佳沅出世的喜讯,写《孙子》,得孙女,联翩而思。俟此书写成,她已经一周岁了,已不再是老子说的“婴儿之未孩”,而是会露牙而“孩”了,但还不会言说,才学走路。我看着遥远国度传来视频里的胖乎乎、实结结的婴儿,浮想着中华民族本土的子子孙孙、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孙孙子子,真应该多读读国学的经典,如《老子》、《论语》、《孟子》、《孙子》等等,其中的无穷智慧,是中华子孙永远的辉煌智库。
笔者在这里再一次感谢山东人民出版社的领导,感谢编辑常纪栋先生,他们又一次为这本新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劳与心力。同时,感激数十年来一直为我的教学、写作、研究、生活付出诸多辛劳,且时常启迪我灵感的相濡以沫的朱瑞芬研究员。又笔者参考的论著基本上已在书中标明,并致以感谢!
姚淦铭
江南千年银瑞樱斋
2014年国庆
文摘
五、伐交:外交·谈判·谋略
孙子的伐交智慧,触发了后人的灵感。日本学术界如福本义亮曾说:“盖孙子者,兵书而外交书也。”
在外交方面,毛泽东那种睿智也显示出与《孙子兵法》的某种联系。基辛格在《论中国》(中信出版社)里有说:“毛泽东制定外交策略常从中国经典古籍中,即他表面上鄙视的中国传统中汲取灵感。在制定外交政策举措时,他所参考的通常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中国的古典著作,例如四书五经、记叙历代王朝兴衰的《二十四史》、《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以及其他关于战争和策略的兵书,像《水浒传》这类反抗斗争的故事,还有《红楼梦》这部讲爱情与封建贵族内部争斗的小说。”这里基辛格提到了毛泽东制定外交策略时候,通常要参考“关于战争和策略的兵书”,而其中重要的一部兵书就是《孙子兵法》。
再看,周恩来的外交与兵法智慧。周恩来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外交家,长期的革命生涯,对三者的关系有深切的体悟。他特别注意到外交与军事实力之间的关系。他论述:“我们的外交工作是和平斗争,军事工作是武装斗争,这两种斗争是互相配合的。外交斗争需要有后盾,这主要是军事力量。没有这样一个后盾,日内瓦会议也好,万隆会议也好,我们就起不了那样的作用。”他又说:“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解放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这个力量丝毫不能懈怠,只有这样,敌人才不敢为所欲为。”“朝鲜停战,印度支那停战,不是敌人不想打下去,而是敌人不敢或不能打下去。所以说,力量是重要因素,只有我们的力量强大,不怕威胁,敌人才会知难而退”。(((周恩来选集·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政治素质》)——军事实力与外交是密不可分的,外交斗争是要依靠坚强的军事实力做后盾的。1964年,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这是国力的强大的显示,周恩来发出了致世界各国政府首脑的电报:“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的核威胁。”(《周恩来选集·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此也是具有了核武器的实力作后盾,才能免受核威胁。
周恩来还有这样的一段话:“军队在平时要练习打靶,假想作战,外交工作也一样,也要假想一些问题。不要冒昧,不要轻敌,不要趾高气扬,不要无纪律乱出马,否则就要打败仗。”(转见《时代先锋》杂志2009年8期)此又见在这位外交家与军事家那里,外交与作战以及练兵等都是可以沟通的,这是经验之谈,也是智慧之论。
基辛格在《论中国))里有关外交谈里说到“中美领导人谈判策略和风格的不同”,其中有一段比较:“中方谈判代表用外交手段把政治、军事和心理因素融人一个大的战略计划。对他们来说,外交就是制定战略原则。”然而,“美国外交官的态度则大不同。美国政界普遍认为,军事力量和外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军事行动有时能为谈判创造条件,但一旦谈判开始后,应该按谈判本身的逻辑来推动谈判的进程”。
有论者还认为孙子的“伐交”是其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了《孙子兵法》。这里又有三方面的内容与智慧值得体味,并可运用于现代的谈判中去:(1)从谈判的谋利原则看,孙子“知彼知己”的思想,也是谈判所要遵循的基础。因此必须了解对手的谈判实力,并由双方的实力对比,再制定谈判的策略与原则。(2)从谈判的效益看,孙子的“利而诱之”谋略,可以调解谈判需要,于对手可以激发谈判动机,削弱原定的立场态度,增强双方的合作意向。再如运用孙子的“以迂为直”的谋略思想,可使谈判阻力减少。运用孙子“势”的谋略思想,可以造“势”,扩大已方的影响力,增加劝导对手谈判态度的力量。(3)从调节谈判对抗心理的需要看,那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是战略性原则,要求谈判者从敌对的或争端的双方之全局上考虑谈判的方略,把争端的起因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对抗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作为谈判心理战战术性谋略原则,如示形原则,能引导对手注意,并逐步改变对手的立场态度;以迂为直原则,有利减少冲突;奇正原则,有利化解难题。(参见《孙子兵法辞典》)这些内容可供人们再思考。确实,现代的谈判活动也可以从孙子那里寻求谋略的法宝、深刻的理论依据与众多的智慧借鉴。
孙子虽不属英明的政治家,而是的军事家,但是极善于把军事与外交、政治等巧妙地融为一体,彼此借力借势,绝不会放弃巧借政治之势与外交之力来运作军事谋略。如此再反顾孙子的高论卓识,确然不愧为兵家之圣者!
P72-74
ISBN | 9787209088381 |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姚淦铭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