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00幅经典摄影作品19-21世纪人类历史见证
一幅影像就是一段历史,其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罗伯特·卡帕、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尤金·史密斯、艾略特·厄威特、约瑟夫·寇德卡、马克·吕布、多萝西娅·兰格、史蒂夫·麦凯瑞等摄影大师的代表作品。
百幅触动人心的影像,见证着人类永不屈服、不断进步的时代瞬间:
人类的诸多发明探索在这里凝固: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第一部电影、第一张X片、第一次踏向太空、第一次征服珠穆朗玛峰、第一张手机照片……;
影响历史进程的伟大面孔于此处定格:圣雄·甘地、伊丽莎白二世、尼克松、爱因斯坦、加加林、切·格瓦拉、马丁·路德·金、约翰·列侬……
人类追求和平的脚步从未停息: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战火中的女孩……
记录历史的经典摄影之作,充满传奇的大师故事,独具匠心的装帧设计——一部值得珍藏的世界历史摄影集!
作者简介
[意]玛格丽塔?贾科萨(Margherita Giacosa)
玛格丽塔?贾科萨是一名自由编辑,获米兰艺术史学位。她曾与多家出版社合作,目前正在协调皮尔森的电子教科书项目。在白星出版社,她负责编辑了意大利和法国的多本著作。
[意]罗贝托?莫塔德里(Roberto Mottadelli)
艺术史学家,Iceigeo编辑服务公司总编辑。作为一位摄影策展人,他在多个艺术画廊和文化机构工作。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发表了很多论文,出版了很多旅行指南书籍。他为白星公司编辑多本图书,包括最近的《数码摄影手册》。
[意]贾尼?莫雷利(Gianni Morelli)
贾尼?莫雷利主要为意大利的一些主要出版社撰写历史、地理和旅行方面的文章。近年来,他的作品主要涉及欺骗和欺诈等内容,并出版了《诈骗大师》(白星出版社)一书。
目录
序
窗外: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诞生010
横贯美洲大陆铁路的开通:拉开美国西部开发的序幕012
苏伊士运河开通:连通印度洋和大西洋016
埃菲尔铁塔和世博会:曾经的世界中心018
火车进站:人类第一部电影诞生020
威廉·伦琴女士的手:第一张X 片022
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报:现代电子通信的始祖024
莱特兄弟的试飞:人类踏向天空的第一个脚印026
争取女性投票权:为两性平等而战028
首次跨越海峡的飞行:人类首飞后的巨大发展030
北极的罗伯特·皮里:极地探索先驱032
到达南极点:南极地图不再空旷034
“泰坦尼克报童”:人类最刻骨铭心的海难036
第一条装配流水线:开启汽车工业化大生产的新时代03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毒气战:防毒面具诞生040
发掘图坦卡蒙陵墓:世界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044
首次单人横跨大西洋飞行:用勇气点燃民间飞行事业046
大萧条:经济危机席卷全世界048
甘地与“食盐进军”: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050
圣拉扎尔车站背后 :小场景,大作品052
摩天楼顶上的午餐时光:关注城市背后的群体054
移民母亲:大萧条时代的象征056
阵亡的一瞬间:用影像反抗战争058
纳粹集会:独裁的幻象060
兴登堡号空难:飞艇竞赛的休止符062
南京大屠杀: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历史064
国会废墟中的丘吉尔:向希特勒复仇的发端066
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068
华沙犹太区的毁灭:审判纳粹的最佳罪证070
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072
雅尔塔会议: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074
硫磺岛战役:“太平洋绞肉机”中的苦战076
布痕瓦尔德犹太人幸存者:纳粹屠杀暴行的见证078
长崎原子弹爆炸:加速并锁定了日本战败的结局080
时代广场胜利之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象征082
从殖民到独立:印度转型的开端084
联合国号轮船抵达巴勒斯坦:犹太人复国的奋斗见证086
柏林空运事件:美德糖果外交打破苏联封锁088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世界从此走向多极090
DNA 双螺旋模型:现代生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092
珠穆朗玛峰顶的希拉里和丹增:人类首次征服世界之巅094
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古老君主制与现代生活和谐并存的代表性开端096
罗莎·帕克斯与公民抵制运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斗争098
菲德尔·卡斯特罗进入哈瓦那:掌舵古巴半个世纪的硬汉传奇100
厨房辩论:尼克松竞选的宣传照102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物理学界的跨越104
太空第一人:世界航天史的一座里程碑106
柏林墙:冷战的标志108198
我有一个梦想:美国种族融合的基石110
约翰·肯尼迪总统的葬礼:20 世纪头号犯罪事件112
18 周的胎儿:生命孕育的神奇114
披头士乐队在白金汉宫:英国员佐勋章首次授予音乐团体116
伸手:彩色战地摄影先驱的代表作118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以色列最关键的一场胜利120
切·格瓦拉之死:一个全球性符号的诞生122
持花的女孩:美国民众反越战的象征124
马丁·路德·金的葬礼: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陨落126
五月风暴:开启法国文化新时代128
入侵布拉格:“布拉格之春”改革中断130
奥林匹克的“黑色力量”:黑人民权运动走上奥运颁奖台132
人类登月:人类的“一大步”134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摇滚史上最成功的一场音乐节136
尼克松访华:改变世界的一周138
战火中的女孩:一张照片结束一场战争140
慕尼黑惨案:奥运史上的第一次恐怖事件142
霍梅尼返回伊朗:政教合一的伊朗诞生144
约翰·列侬被杀:公众名誉的代价146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我们看到了开头,无法面对结尾148
谋杀教皇若望·保禄二世:一次没有结果的暗杀行为150
史蒂夫·乔布斯和麦金塔 128k 型计算机:苹果时代的发端152
日内瓦峰会上的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冷战走向尾声154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小缺陷引发的大灾难156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158
阿拉斯加港湾漏油事件:唤醒人类审视环境破坏160
柏林墙倒塌: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的象征162
“飞人”乔丹:篮球运动成就的商业传奇164
释放纳尔逊·曼德拉:非洲反种族隔离运动的象征166
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巴以冲突爆发的见证168
“大眼睛”:世界的希望工程170
蒂姆·伯纳斯_李与互联网的发明:开启信息革命的大门172
阿尔巴尼亚难民登陆巴里:东欧剧变引发难民潮174
饥饿的苏丹:非洲大陆遭受灾难的象征176
《奥斯陆协议》:奠定了巴勒斯坦建国的基础178
创生之柱:老鹰星云的奇观180
艾滋病纪念被: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项集体艺术182
第一张手机照片:充满父爱的发明184
香港回归中国:中国“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186
马苏德和他的军官一起祈祷:动荡阿富汗祈盼和平的象征190
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难民营:被塔利班束缚的自由之心192
归零地:开启新的“反恐时代”194
伊拉克囚犯和他的儿子:人性与战争的较量196
拆毁萨达姆·侯赛因雕像:第二次海湾战争结束198
刚果共和国的大猩猩:遭受杀戮的“贵族”200
华尔街股灾:全球经济的波澜200
贝拉克·奥巴马:美国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204
选举方济各教皇: 一位简朴的罗马教皇206
马拉拉·尤萨夫扎伊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女性也要发声208
好奇号在火星上的自拍: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探测车210
袁隆平在稻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210
难民登陆莱斯沃斯岛:留在汪洋另一端的噩梦214
序言
序
20 世纪尚未开始,人类却早已蓄势待发,准备用相机迎接它、探究它,让它成为永恒。尽管影像设备在那时还不够成熟,然而却遍及各处,影响深远,将永远改变我们体验与记录历史的方式——既包括个人的历史,即每个社会背景下,可以留给后世子孙存在证明的个人与家族历史,也包括大写的人类历史“H”,也就是那些必然会出现的少数伟大人物的标志性事件。
史书上记载的摄影历史始于1839 年。当时,多才多艺的路易·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法,并得到了颇具威望的法国科学院和法兰西艺术院的认可。不过,实际上,摄影技术的非官方历史至少在那之前12 年就出现了——那时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1765—1833)制作出了第一张“用光提取”的不稳定影像。之后,他才开始和达盖尔密切合作。就像经常发生在重大发明故事中的那样,摄影技术的发明也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颠覆历史的情况。例如,这对法国尼埃普斯-达盖尔组合就经常受到两位英国科学家托马斯·韦奇伍德和威廉·亨利·塔尔博特的攻讦。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项新技术起源于19 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和英国,此后便迅速传播到了各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可以发现,摄影术在广泛的传播中,存在两座时间上的分水岭。第一个时间点是1867 年,当时爱克发·吉华集团(后以AGFA 著称)在柏林创立,并以制造摄影器材为主——此时的摄影主要作为富人的消遣而存在。第二个时间点是在1888 年,那时刚刚成立的柯达公司向市场投放了一种价格相对低廉且使用极为简单的小型盒式相机01 号——此时的摄影需要专业技巧和训练。从这一刻起,永远都会有镜头随时准备着,以记录那些光辉的瞬间,以及那些身上有光环的重要人物,或至少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场景。
摄影术作为19 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激动人心的技术,迅速成为一股势不可当的洪流。在19 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有人定格了苏伊士运河的开通、美洲大陆铁路的贯通,以及埃菲尔铁塔从巴黎土地上拔地而起——这些画面充满着乐观主义和美好时代的优雅格调,并使得日后的这场革新完全超乎人们的预料。这似乎表明,我们这颗星球的命运,只能是在科学和工程的推动下,闪耀着光辉不断向前。与千百年来都占据着事件视觉记录领域独特地位的绘画和美术相比,摄影技术是如此先进又唾手可得,更加符合世纪末的时代精神。照片因具有忠于现实的特性,看起来也更加诚实而真挚——“这是真的!相机不会说谎。”但我们很快就发现,这条真理脆弱不堪——摄影也可以说谎。当我们意识到20 世纪至少有两张不同的面孔时,事情就显得更加令人失望了:它不仅是一个由惊天发明和科学发现(从欧美间的电报沟通到万维网)及社会进步(从女性投票权斗争到争取黑人与白人的权利平等,再到马拉拉·尤萨夫扎伊的勇气)所构成的不断上升的时代,还是一个挑战万年冰封的极地和迈向宇宙的征服时代——从莱特兄弟踉跄的飞行开始,到兴登堡号飞艇失事,人类只为越飞越高,并一直飞到火星红色的土壤之上(NASA 已经将探测车送到那里,用于和地球的交流及照片拍摄)。
文摘
插图:
100幅经典摄影作品19-21世纪人类历史见证
一幅影像就是一段历史,其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罗伯特·卡帕、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尤金·史密斯、艾略特·厄威特、约瑟夫·寇德卡、马克·吕布、多萝西娅·兰格、史蒂夫·麦凯瑞等摄影大师的代表作品。
百幅触动人心的影像,见证着人类永不屈服、不断进步的时代瞬间:
人类的诸多发明探索在这里凝固: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第一部电影、第一张X片、第一次踏向太空、第一次征服珠穆朗玛峰、第一张手机照片……;
影响历史进程的伟大面孔于此处定格:圣雄·甘地、伊丽莎白二世、尼克松、爱因斯坦、加加林、切·格瓦拉、马丁·路德·金、约翰·列侬……
人类追求和平的脚步从未停息: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战火中的女孩……
记录历史的经典摄影之作,充满传奇的大师故事,独具匠心的装帧设计——一部值得珍藏的世界历史摄影集!
作者简介
[意]玛格丽塔?贾科萨(Margherita Giacosa)
玛格丽塔?贾科萨是一名自由编辑,获米兰艺术史学位。她曾与多家出版社合作,目前正在协调皮尔森的电子教科书项目。在白星出版社,她负责编辑了意大利和法国的多本著作。
[意]罗贝托?莫塔德里(Roberto Mottadelli)
艺术史学家,Iceigeo编辑服务公司总编辑。作为一位摄影策展人,他在多个艺术画廊和文化机构工作。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发表了很多论文,出版了很多旅行指南书籍。他为白星公司编辑多本图书,包括最近的《数码摄影手册》。
[意]贾尼?莫雷利(Gianni Morelli)
贾尼?莫雷利主要为意大利的一些主要出版社撰写历史、地理和旅行方面的文章。近年来,他的作品主要涉及欺骗和欺诈等内容,并出版了《诈骗大师》(白星出版社)一书。
目录
序
窗外: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诞生010
横贯美洲大陆铁路的开通:拉开美国西部开发的序幕012
苏伊士运河开通:连通印度洋和大西洋016
埃菲尔铁塔和世博会:曾经的世界中心018
火车进站:人类第一部电影诞生020
威廉·伦琴女士的手:第一张X 片022
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报:现代电子通信的始祖024
莱特兄弟的试飞:人类踏向天空的第一个脚印026
争取女性投票权:为两性平等而战028
首次跨越海峡的飞行:人类首飞后的巨大发展030
北极的罗伯特·皮里:极地探索先驱032
到达南极点:南极地图不再空旷034
“泰坦尼克报童”:人类最刻骨铭心的海难036
第一条装配流水线:开启汽车工业化大生产的新时代03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毒气战:防毒面具诞生040
发掘图坦卡蒙陵墓:世界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044
首次单人横跨大西洋飞行:用勇气点燃民间飞行事业046
大萧条:经济危机席卷全世界048
甘地与“食盐进军”: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050
圣拉扎尔车站背后 :小场景,大作品052
摩天楼顶上的午餐时光:关注城市背后的群体054
移民母亲:大萧条时代的象征056
阵亡的一瞬间:用影像反抗战争058
纳粹集会:独裁的幻象060
兴登堡号空难:飞艇竞赛的休止符062
南京大屠杀: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历史064
国会废墟中的丘吉尔:向希特勒复仇的发端066
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068
华沙犹太区的毁灭:审判纳粹的最佳罪证070
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072
雅尔塔会议: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074
硫磺岛战役:“太平洋绞肉机”中的苦战076
布痕瓦尔德犹太人幸存者:纳粹屠杀暴行的见证078
长崎原子弹爆炸:加速并锁定了日本战败的结局080
时代广场胜利之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象征082
从殖民到独立:印度转型的开端084
联合国号轮船抵达巴勒斯坦:犹太人复国的奋斗见证086
柏林空运事件:美德糖果外交打破苏联封锁088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世界从此走向多极090
DNA 双螺旋模型:现代生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092
珠穆朗玛峰顶的希拉里和丹增:人类首次征服世界之巅094
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古老君主制与现代生活和谐并存的代表性开端096
罗莎·帕克斯与公民抵制运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斗争098
菲德尔·卡斯特罗进入哈瓦那:掌舵古巴半个世纪的硬汉传奇100
厨房辩论:尼克松竞选的宣传照102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物理学界的跨越104
太空第一人:世界航天史的一座里程碑106
柏林墙:冷战的标志108198
我有一个梦想:美国种族融合的基石110
约翰·肯尼迪总统的葬礼:20 世纪头号犯罪事件112
18 周的胎儿:生命孕育的神奇114
披头士乐队在白金汉宫:英国员佐勋章首次授予音乐团体116
伸手:彩色战地摄影先驱的代表作118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以色列最关键的一场胜利120
切·格瓦拉之死:一个全球性符号的诞生122
持花的女孩:美国民众反越战的象征124
马丁·路德·金的葬礼: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陨落126
五月风暴:开启法国文化新时代128
入侵布拉格:“布拉格之春”改革中断130
奥林匹克的“黑色力量”:黑人民权运动走上奥运颁奖台132
人类登月:人类的“一大步”134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摇滚史上最成功的一场音乐节136
尼克松访华:改变世界的一周138
战火中的女孩:一张照片结束一场战争140
慕尼黑惨案:奥运史上的第一次恐怖事件142
霍梅尼返回伊朗:政教合一的伊朗诞生144
约翰·列侬被杀:公众名誉的代价146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我们看到了开头,无法面对结尾148
谋杀教皇若望·保禄二世:一次没有结果的暗杀行为150
史蒂夫·乔布斯和麦金塔 128k 型计算机:苹果时代的发端152
日内瓦峰会上的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冷战走向尾声154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小缺陷引发的大灾难156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158
阿拉斯加港湾漏油事件:唤醒人类审视环境破坏160
柏林墙倒塌: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的象征162
“飞人”乔丹:篮球运动成就的商业传奇164
释放纳尔逊·曼德拉:非洲反种族隔离运动的象征166
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巴以冲突爆发的见证168
“大眼睛”:世界的希望工程170
蒂姆·伯纳斯_李与互联网的发明:开启信息革命的大门172
阿尔巴尼亚难民登陆巴里:东欧剧变引发难民潮174
饥饿的苏丹:非洲大陆遭受灾难的象征176
《奥斯陆协议》:奠定了巴勒斯坦建国的基础178
创生之柱:老鹰星云的奇观180
艾滋病纪念被: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项集体艺术182
第一张手机照片:充满父爱的发明184
香港回归中国:中国“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186
马苏德和他的军官一起祈祷:动荡阿富汗祈盼和平的象征190
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难民营:被塔利班束缚的自由之心192
归零地:开启新的“反恐时代”194
伊拉克囚犯和他的儿子:人性与战争的较量196
拆毁萨达姆·侯赛因雕像:第二次海湾战争结束198
刚果共和国的大猩猩:遭受杀戮的“贵族”200
华尔街股灾:全球经济的波澜200
贝拉克·奥巴马:美国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204
选举方济各教皇: 一位简朴的罗马教皇206
马拉拉·尤萨夫扎伊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女性也要发声208
好奇号在火星上的自拍: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探测车210
袁隆平在稻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210
难民登陆莱斯沃斯岛:留在汪洋另一端的噩梦214
序言
序
20 世纪尚未开始,人类却早已蓄势待发,准备用相机迎接它、探究它,让它成为永恒。尽管影像设备在那时还不够成熟,然而却遍及各处,影响深远,将永远改变我们体验与记录历史的方式——既包括个人的历史,即每个社会背景下,可以留给后世子孙存在证明的个人与家族历史,也包括大写的人类历史“H”,也就是那些必然会出现的少数伟大人物的标志性事件。
史书上记载的摄影历史始于1839 年。当时,多才多艺的路易·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法,并得到了颇具威望的法国科学院和法兰西艺术院的认可。不过,实际上,摄影技术的非官方历史至少在那之前12 年就出现了——那时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1765—1833)制作出了第一张“用光提取”的不稳定影像。之后,他才开始和达盖尔密切合作。就像经常发生在重大发明故事中的那样,摄影技术的发明也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颠覆历史的情况。例如,这对法国尼埃普斯-达盖尔组合就经常受到两位英国科学家托马斯·韦奇伍德和威廉·亨利·塔尔博特的攻讦。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项新技术起源于19 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和英国,此后便迅速传播到了各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可以发现,摄影术在广泛的传播中,存在两座时间上的分水岭。第一个时间点是1867 年,当时爱克发·吉华集团(后以AGFA 著称)在柏林创立,并以制造摄影器材为主——此时的摄影主要作为富人的消遣而存在。第二个时间点是在1888 年,那时刚刚成立的柯达公司向市场投放了一种价格相对低廉且使用极为简单的小型盒式相机01 号——此时的摄影需要专业技巧和训练。从这一刻起,永远都会有镜头随时准备着,以记录那些光辉的瞬间,以及那些身上有光环的重要人物,或至少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场景。
摄影术作为19 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激动人心的技术,迅速成为一股势不可当的洪流。在19 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有人定格了苏伊士运河的开通、美洲大陆铁路的贯通,以及埃菲尔铁塔从巴黎土地上拔地而起——这些画面充满着乐观主义和美好时代的优雅格调,并使得日后的这场革新完全超乎人们的预料。这似乎表明,我们这颗星球的命运,只能是在科学和工程的推动下,闪耀着光辉不断向前。与千百年来都占据着事件视觉记录领域独特地位的绘画和美术相比,摄影技术是如此先进又唾手可得,更加符合世纪末的时代精神。照片因具有忠于现实的特性,看起来也更加诚实而真挚——“这是真的!相机不会说谎。”但我们很快就发现,这条真理脆弱不堪——摄影也可以说谎。当我们意识到20 世纪至少有两张不同的面孔时,事情就显得更加令人失望了:它不仅是一个由惊天发明和科学发现(从欧美间的电报沟通到万维网)及社会进步(从女性投票权斗争到争取黑人与白人的权利平等,再到马拉拉·尤萨夫扎伊的勇气)所构成的不断上升的时代,还是一个挑战万年冰封的极地和迈向宇宙的征服时代——从莱特兄弟踉跄的飞行开始,到兴登堡号飞艇失事,人类只为越飞越高,并一直飞到火星红色的土壤之上(NASA 已经将探测车送到那里,用于和地球的交流及照片拍摄)。
文摘
插图:
ISBN | 9787508677859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 玛格丽塔·贾科萨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