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黄鸣奋著的这本《位置叙事学(移动互联时代的艺术创意共3册)》从地图定位、无线电定位到GPs定位,人类定位技术取得巨大突破;从诉诸早期人工智能的生成艺术、基于人机交互的网络艺术到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的移动互联艺术,新兴数码艺术不断推陈出新;由国家、国际组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形态转变。新媒体从业人员成为创意阶层的重要生力军,位置叙事成为他们创业、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作者简介
黄鸣奋(1952-),福建南安入,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入文学院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古典文论、文艺心理学和数码艺术理论研究,已经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含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l2项,出版个人专著24部、教材1种,发表论文300多篇,合计1000多万字;独立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II项、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晶奖l项。代表作为《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六卷本,学林出版社,2011)、《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研究》(四卷本,学林出版社,2014)。
主编《民间吉言》(3种,鹭江出版社,1996)、《网络狂飙》(5种,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鼓浪学术书系》(8种,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2004)、《文艺与媒体》(8种,学林出版社,2008-2009)、《泛动画与文化软实力》(4种,厦门火学出版社,2010-2014)、《新媒体艺术研究博士论丛》(6种,学林出版社,2016)等丛书,《潮声:厦门大学入文讲演录》(黄山书社,2003)、《海外教育五十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新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福建文化产业年鉴》(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等文集。
著有长篇小说《当即宙·鹭岛放飞梦想(厦大科幻社传说)》(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学术散文《美丽厦门百景千联·滨海文化旅游札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等。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技术、艺术与社会的变革
(二)新媒体创意阶层的兴起
(三)叙事学的转向
二、研究基础
(一)位置的概念
(二)位置与需要
(三)位置与叙事
三、研究价值
(一)阐明艺术相对于位置叙事的含义
(二)开拓位置相对于叙事创意的潜能
(三)揭示位置叙事相对于媒体的关联
第一章创意与位置叙事主体
第一节维度:叙事主体的定位
一、创意的再现维度:从现实之人到所叙之人
(一)现实之人:工具与产品
(二)叙事之人:语言与意识
(三)所叙之人:规制与身体
二、创意的表现维度:从人格特征到自我意识
(一)人格特征在叙事中的表现
(二)社会身份在叙事中的表现
(三)自我意识在叙事中的表现
三、创意的创新维度:从真实作者到隐含作者
(一)作为创作者的叙事主体
1.在与接受者的交互中创新
2.在与其他创作者的交互中创新
3.在与叙述者的交互中创新
(二)作为叙述者的叙事主体
1.在与受叙者的交互中创新
2.在与其他叙述者的交互中创新
3.与所叙者的交互中创新
(三)作为隐含作者的叙事主体
1.在与隐含读者的交互中创新
2.在与其他隐含作者的交互中创新
3.在与人物的交互中创新
第二节位况:位置叙事的主体
一、创意的再现维度:叙事主体的位置构成
(一)社会层面:主动叙事、被动叙事与交互叙事
(二)产品层面:时间叙事、空间叙事与媒体叙事
(三)运作层面:内部叙事、外部叙事与目标叙事
二、创意的表现维度:叙事主体的位置意识
(一)叙事主体的自然位置意识
(二)叙事主体的心理位置意识
(三)叙事主体的社会位置意识
三、创意的创新维度:叙事主体的位置策略
(一)结合位置以叙事
……
第二章创意与位置叙事对象
第三章创意与位置叙事中介
第四章创意与位置叙事手段
第五章创意与位置叙事内容
第六章创意与位置叙事本体
第七章创意与位置叙事方式
第八章创意与位置叙事环境
第九章创意与位置叙事机制
余论:创意与艺术新观念
译名对照表
后记
黄鸣奋著的这本《位置叙事学(移动互联时代的艺术创意共3册)》从地图定位、无线电定位到GPs定位,人类定位技术取得巨大突破;从诉诸早期人工智能的生成艺术、基于人机交互的网络艺术到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的移动互联艺术,新兴数码艺术不断推陈出新;由国家、国际组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形态转变。新媒体从业人员成为创意阶层的重要生力军,位置叙事成为他们创业、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作者简介
黄鸣奋(1952-),福建南安入,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入文学院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古典文论、文艺心理学和数码艺术理论研究,已经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含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l2项,出版个人专著24部、教材1种,发表论文300多篇,合计1000多万字;独立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II项、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晶奖l项。代表作为《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六卷本,学林出版社,2011)、《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研究》(四卷本,学林出版社,2014)。
主编《民间吉言》(3种,鹭江出版社,1996)、《网络狂飙》(5种,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鼓浪学术书系》(8种,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2004)、《文艺与媒体》(8种,学林出版社,2008-2009)、《泛动画与文化软实力》(4种,厦门火学出版社,2010-2014)、《新媒体艺术研究博士论丛》(6种,学林出版社,2016)等丛书,《潮声:厦门大学入文讲演录》(黄山书社,2003)、《海外教育五十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新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福建文化产业年鉴》(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等文集。
著有长篇小说《当即宙·鹭岛放飞梦想(厦大科幻社传说)》(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学术散文《美丽厦门百景千联·滨海文化旅游札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等。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技术、艺术与社会的变革
(二)新媒体创意阶层的兴起
(三)叙事学的转向
二、研究基础
(一)位置的概念
(二)位置与需要
(三)位置与叙事
三、研究价值
(一)阐明艺术相对于位置叙事的含义
(二)开拓位置相对于叙事创意的潜能
(三)揭示位置叙事相对于媒体的关联
第一章创意与位置叙事主体
第一节维度:叙事主体的定位
一、创意的再现维度:从现实之人到所叙之人
(一)现实之人:工具与产品
(二)叙事之人:语言与意识
(三)所叙之人:规制与身体
二、创意的表现维度:从人格特征到自我意识
(一)人格特征在叙事中的表现
(二)社会身份在叙事中的表现
(三)自我意识在叙事中的表现
三、创意的创新维度:从真实作者到隐含作者
(一)作为创作者的叙事主体
1.在与接受者的交互中创新
2.在与其他创作者的交互中创新
3.在与叙述者的交互中创新
(二)作为叙述者的叙事主体
1.在与受叙者的交互中创新
2.在与其他叙述者的交互中创新
3.与所叙者的交互中创新
(三)作为隐含作者的叙事主体
1.在与隐含读者的交互中创新
2.在与其他隐含作者的交互中创新
3.在与人物的交互中创新
第二节位况:位置叙事的主体
一、创意的再现维度:叙事主体的位置构成
(一)社会层面:主动叙事、被动叙事与交互叙事
(二)产品层面:时间叙事、空间叙事与媒体叙事
(三)运作层面:内部叙事、外部叙事与目标叙事
二、创意的表现维度:叙事主体的位置意识
(一)叙事主体的自然位置意识
(二)叙事主体的心理位置意识
(三)叙事主体的社会位置意识
三、创意的创新维度:叙事主体的位置策略
(一)结合位置以叙事
……
第二章创意与位置叙事对象
第三章创意与位置叙事中介
第四章创意与位置叙事手段
第五章创意与位置叙事内容
第六章创意与位置叙事本体
第七章创意与位置叙事方式
第八章创意与位置叙事环境
第九章创意与位置叙事机制
余论:创意与艺术新观念
译名对照表
后记
ISBN | 9787519027407,7519027406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作者 | 黄鸣奋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