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华西甘孜藏族自治州模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我国医疗资源分布及医疗服务现状
第二章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医疗卫生基本情况
第三章华西医院发展的战略思考
第四章我国分级医疗的现状与挑战
第五章医联体模式促进分级医疗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第六章信息化支撑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第七章华西甘孜藏族自治州模式
第八章康巴高原的回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医疗服务能力和质效有了新提升。医疗规模适度扩大,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门、急诊人次从217.4万增加到530万;出院人次从9.5万增加到22.3万;手术台次从5.0万增加到14.4万;平均住院日从11.22天下降到9.83天。大力开展门诊与住院医疗服务模式创新;门诊在全国率先建立综合预约服务体系,创新开展通科、多科门诊,成立疑难会诊、伤口治疗、日间手术等中心;住院医疗服务大力推行医生跟着患者走、多学科联合诊疗小组、专业化中央运输服务、优质护理、医护一体化等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医疗质量与效率。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在合理用药、合理用血、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等工作中获得上级主管部门高度肯定,成为大陆唯独一家获“亚太手卫生杰出奖”医院。
教学建设和教育成果取得新成绩。医(学)院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新增国家教学团队2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新增国家课程建设15门、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主编出版“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30本,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9项;获评首批国家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生中289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
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8年来医(学)院累计获批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高水平课题139项;SCI论文收录总数连续6年获全国医疗机构第1,国际论文被引用医院排名连续11年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表现不俗论文数连续6年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逐步建成开放实验室29个;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获评国家和省部级奖项57项。“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获准和国家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申请的获批,为我院未来医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华西甘孜藏族自治州模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我国医疗资源分布及医疗服务现状
第二章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医疗卫生基本情况
第三章华西医院发展的战略思考
第四章我国分级医疗的现状与挑战
第五章医联体模式促进分级医疗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第六章信息化支撑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第七章华西甘孜藏族自治州模式
第八章康巴高原的回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医疗服务能力和质效有了新提升。医疗规模适度扩大,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门、急诊人次从217.4万增加到530万;出院人次从9.5万增加到22.3万;手术台次从5.0万增加到14.4万;平均住院日从11.22天下降到9.83天。大力开展门诊与住院医疗服务模式创新;门诊在全国率先建立综合预约服务体系,创新开展通科、多科门诊,成立疑难会诊、伤口治疗、日间手术等中心;住院医疗服务大力推行医生跟着患者走、多学科联合诊疗小组、专业化中央运输服务、优质护理、医护一体化等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医疗质量与效率。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在合理用药、合理用血、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等工作中获得上级主管部门高度肯定,成为大陆唯独一家获“亚太手卫生杰出奖”医院。
教学建设和教育成果取得新成绩。医(学)院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新增国家教学团队2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新增国家课程建设15门、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主编出版“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30本,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9项;获评首批国家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生中289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
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8年来医(学)院累计获批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高水平课题139项;SCI论文收录总数连续6年获全国医疗机构第1,国际论文被引用医院排名连续11年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表现不俗论文数连续6年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逐步建成开放实验室29个;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获评国家和省部级奖项57项。“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获准和国家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申请的获批,为我院未来医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ISBN | 7117242515,9787117242516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作者 | 李为民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