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云谭》 肖云儒 7539293268,978753929326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854481 类别: 图书 社会科学 文化 文化史
编辑推荐

2014年肖云儒74岁时参与“丝路万里行。追寻张骞”活动,坐汽车跑15000公里由西安到达罗马,并出版《丝路云履》《西部向西》两书。两年之后的2016年,他又以76岁的高龄再一次参与“丝路万里行。追寻玄奘”活动,坐汽车跑17000公里,由西安经中亚中东到达印度当年玄奘修佛的那烂陀寺。《丝路云谭》即为肖先生第二次西行丝路的文字结晶。全书20万字,40多篇文化散文,100多幅现场照片,作者通过脚步来丈量万里丝路,通过亲历来感受漫漫丝路,通过思考来阐述伟大丝路,真切而有深度地纪录了丝路沿途的见闻和历史文化的纵深探索。

作者简介

肖云儒,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曾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宣部文艺评论中心组成员、文化部国家舞台精品工程评委、陕西文联副主席、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世纪60年代,他提出散文写作要“形散神不散”的观点收编进大学教材和辅导资料,影响文坛半个多世纪。90年代关于中国西部文化的系列论著,被誉为西部文化理论体系的开创性研究成果。

著作有19部。获得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等国家级奖项七次。获得“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陕西文艺大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目录

中国与世界的拥抱(代序
“丝路精神”及其中国文化底蕴
追寻张骞和玄奘的脚步
在第二次丝路万里行出发式上的讲话
散步未央宫
兰州听河
祁连山的叩问
好一脉莽昆仑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原”
“我是鹰,云中有志”
伊宁:中国第一次西部文学盛会
追赶部队
酬对帕米尔
玄奘从丝路带回来什么
西安的四三二一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四张牌
波斯之心与波斯之力——谈诗人萨迪
飞车疾驰,聊发太极之思
“皮实”的印度人
华人杜环流徒丝路十?
古丝路上的“飞去来”器
第一个走过陆、海丝路的高僧
播弄历史还是被历史播弄
小议三进印度的唐使王玄策
恒河之叹
从大菩提寺到竹林精舍
那烂陀的佛光
泰戈尔与中国
一生寻找——中国老兵王琪流落印度50年
“不走出中国难体会中国的好”

序言

我30年前开始研究中国西部文化,所谓中国西部,其实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国段。几十年中我跑遍了中国西部的丝路,也多次去土耳其、希腊、意大利、俄罗斯、荷兰等欧洲丝路段。2014年夏天,又参加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凤凰卫视等中国多家媒体团组织的“丝绸之路万里行.追寻张骞之路”活动,坐记者们自驾的汽车,60天连续跑了15000公里,经八个国家由西安到达意大利罗马。2016年秋天,再度参与丝路卫视联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家卫视组织陕西卫视承办的“丝绸之路万里行。重走玄奘之路”活动,再一次坐记者们自驾的汽车,70天连续跑了18000公里,经七个国家由西安到达印度加尔各答。这两趟西行共达六万里,跨越亚欧两大洲,途经了我从未到过的中亚、中东各国,勉可算是大致走完了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些主要国家。
2014年走张骞之路,路上每曰发一文,每篇文章1500字上下,在报纸杂志连载,回来后共得65篇,结集为《丝路云履》一书出版;2016年走玄奘之路,路上两二天写一文,每文两三千字,在多家报刊杂志连載,回来后共得40余篇,结集为《丝路云谭》一书出皈。此乃此书写作之缘起。起《丝路云谭》这个书名,不仅是为了与上次的《丝路云履》在书名上匹配,形成系列,也不仅是为了暗示我名字中的那个“云”字一一主要是因了这两次丝路行有好几家新媒体参与,而回来之后,又蒙陕西卫视不弃,专门为我打造了网络视频专栏《丝路云谭》,每周五次连续录播,讲述丝路见闻和体验,“云履”“云谭”者,乃云数字也,云时代也,云端也。此为本书写作之缘起。
丝绸之路是沿途各国人民由于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需要,自古以来分时、分段开辟的。从中国来看,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前500年就有人在这条路上活动。最早的记载是西周周穆王的西行,他一直跑到了中亚一个叫禺知的地方(大约在今天的阿富汗一带)。那以后,四川等地有人到达中东,陕西等地有人到了中亚进行布匹、马匹交易。秦末徐福东渡朝鲜半岛、日本群岛,首开东北亚海上丝路。西汉武帝时,国家正式派遣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出发的地点就在当时的首都汉长安未央宫。东汉的班超更远行至安息(伊朗),他的部将甚至到了东罗马帝国版图中的土耳其。当时东罗马帝国首席执行宫安东尼曾派人沿班超西行的路线回溯东行,直达东汉的首都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其后,晋代的法显和尚由阿富汗入天竺(印度)取经,又经狮子国(斯里兰卡)、印尼爪哇,从海路回到中国大陆,第一次走完了陆上、海上丝路。到了唐代,丝路各国的人大量来长安,大唐西市成为欧亚商贸一个标态性的集散地。唐代的玄奘去印度那烂陀寺取经,研习因明学、唯识宗,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生根开花。他回国后一直在陕西的大雁塔与玉华宫译经布道。再后来,便有了郑和下西洋,明代的国家船队远赴太平洋、印度洋,也有了马可。波罗和欧洲其他航海家的中国之行(也有人认为马可。波罗自己并没有来东方,只是根据各种资料、听闻记录整理,介绍了中国)。
……
切不能忘的是,这种传承是在对抗与合作两个轨道上进行的。如果说战国时代属于一种对抗性的合纵连横,近代八国联军也是一种联合,那是侵略性联盟。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战的协约国、同盟国,二战的轴心国、反法西斯同盟也是一种是对抗性的联合。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则完全相反,是在合纵、连横双坐标上的和平合作。唯其如此,国家和世界的安全、安宁,发展、进步才可能双保险,地球才可能营造一个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是一种出自人类意识、全球意识的大格局、大智慧。
当然,要将这个良好的愿望转化为当今世界的现实,还需要漫长的过程,还会遭遇很多风险。仅拿“一带一路”的实施来说,我们在金融投资、实业建设和人才、科技合作中,就不能不注意政治安全、金融安全、法律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并且防范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文化差异造成的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风险。
第三个主题词:“合抱”一一“一带一路”战略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合抱天下的太极理念,在变易中实现动态平衡的理念。
阴阳合抱的太极图以阴阳双鱼将世界一分为二,同时首尾合抱,合二为一,在不同中大同,在不同中大和。太乃极致,极为极限,太极有至于极限而无有相匹之意。南宋朱熹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总天地万物之理”也就是客观世界至高性、总体性的道理。
太极图式说,是庄子“太极思想”在儒、道两家结出的硕果。道家的太极图与外宇宙即乾坤同构;儒家的“中华神圣图”与内宇宙即心灵全息。太极思维是一种超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之上的全息辩证思维,太与极两极之间包容无数层次和系统,却又浑然一体。太极图可以说是个全息图。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战略便体现了这样一种总体性、全息性思维。它提倡在不断的运动和变易中认识并把握事物。我们如若将太极图稍稍作一点调整,一是双鱼由顺时针调整为逆时针方向,二是左右、东西方位调整为上下、南北方位,当下中国“一带一路”图式的雏形便以太极阴阳两仪的形态显现出来。
“一带”一一陆上丝路在北,是太极图中的阳鱼。东方亚洲的起点集中于黄河中游的长安至洛阳一线;西方欧洲的终点则撒播于北欧、中欧、南欧各国,如鹿特丹、罗马、威尼斯、雅典、伊斯坦布尔,形成辐射性的鱼形图像。“一路”一一海上丝路在南,是太极图中的阴鱼。海上丝路,中国的出发点很多,成扇面在东方和南方沿海的丹东、烟台、青岛、上海、杭州、泉州、厦门、汕头、广州、合浦呈弧形展开。但航向相对集中,大都驶向中国南海,通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入红海,贯连亚洲各国,如鱼尾收束,直指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北非各国,在欧洲各大海港与陆上丝路连接。
这样便在空间上、气势上形成一种太极合抱之势。注意,合抱不是合围,而是要打破合围,让中国与世界在一个新的维度上和一个新的深度上,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相互进入,联手共进。这是中国与世界的合抱。是中国与世界一次旷古罕有的,有实质又有温度的和平拥抱。
可以说,这便是我在多次行走中对丝路形成的一个宏观的、轮廓的体察与思考,也是我大致的“丝路观”。放在书前,权作代序。

后记

70余天的“玄奘之旅”终于结束,回到国内,记者问此行感受,我脱口而出:“不走出中国难体会中国的好,不走向世界哪晓得世界的小,走进了丝路才知道丝路千年情未了!”
“一带一路”,这是我们向当下世界提供的最新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读本”,这是我们向当下世界提供的最大的“好”!
2016年9月28曰,由30多名学者、专家教授、记者和医师组成的“丝绸之路万里行”队伍,从西安出发,途经七个国家、历时两个多月,行驶180000公里,最终到达目的地印度加尔各答,中文化学者、陕西卫视等丝路联盟卫视成员共同组成的团队,穿越了30多个丝路名城。
我是这次重走丝路队伍中的年龄最长者,再次踏上古丝绸之路,我用自己的脚步和视角沿着玄奘之路,探索“一带一路”战略下丝路各国文化经贸全景,以一个文化学者的丝路情怀思考着古丝绸之路上的人文精神。
沿“玄奘之路”走“丝路”
此次丝路万里行定位为大型文化经贸交流全媒体活动。不同的是,这次足以“重走玄奘之路”为基本走向,从古城西安出发经甘、青、新由南疆吐尔尕特口岸出境,穿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最终抵达目的地玄奘取经的那烂陀寺,再由印度加尔各答返回西安。除了以媒体行动响应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之外,在过去的两个多月的行程中,这支学者媒体团还用新闻资讯、访谈节目、互动直播等多样态的传播手法沿途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并分别在伊朗德黑兰、西安友好城市——伊斯法罕,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市、阿塞拜疆巴库市、印度加尔各答市和释迦牟尼讲经的竹林精舍等多处成功举办文化经贸论坛。以实际行动传递“丝路精神”内核,多角度聚焦“一带一路”建设。
勇士域外勇闯危险地带
丝路是一条和平之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丝路上就没有危险与苦难。谈起这次重走丝路最难忘的经历,我想起最多的就是“丝绸之路万里行”在行走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件让人动容的事情。
在伊朗由德黑兰一伊斯法罕一设拉子一路南行的七八天中,下一站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一直牵动着大家的神经。因为当地局势不稳定,使馆负责人几次建议他们不要走原定路线,那里是冲突多发地段。但改变路线难度又很大,人与车全体坐船去卡拉奇需十多天,时间太长,会影响万里行活动下一步在印度的安排。全体飞往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吧,但有10名记者由于行驶证上登记着他们的名字,人车不能分离,否则车队无法进入口岸。这难为住了大家。
11月4日,丝绸之路万里行第39天。晚餐后在设拉子宾馆餐厅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经过反复研究,多方判断,为了大家的安全,决定兵分两路向巴基斯坦进发,媒体团主体结束伊朗行程,一天之内乘车跋涉1000多公里返回德黑兰,再乘机飞抵伊斯兰堡。另外十名有车辆登记证的勇士驾驶采访车行驶700公里,抵达伊朗古城巴姆。随后将继续行进到伊巴边境的扎黑丹,随同车辆出境,穿越危险区域。方案公布后,鉴于此次任务的危险性较大所以十名穿越司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表态去留。但是十个同志没有一人表示退缩,都说:“走,就这样走。”
几十天的朝夕相处、风餐露宿,早已将大家凝聚成了一家人一条心。分离时不少人难过地流下了眼泪,大家知道这十名勇士将面临怎样的危险境地,但他们没有退缩,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克服危险,去迎接挑战。
我们中国人,一个个看起来很平凡,但是合成一个群体力量就会很强大。我们中国人,居家过日子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在一个特殊的时刻,就会闪出耀眼的光彩。这就是我们,一个由平平凡凡的人组成的群体,在域外用自己点滴的行为展示出自己和自己祖国的高大。”
古丝路.仁的千年情未了
这次再度踏上丝绸之路,我最大的感受是不走出中国不知道中国的好,因为只有当你走出了中国才能理解我们祖国的富强。不走向世界不知道世界的小,因为在丝路上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地方都能看到我们中国人、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中国曾经深深影响了丝路,现在依然深深影响着丝路。不走进丝路不知道丝路上的千年情未了,因为只有当你真正走近丝路,自己才能亲身感知到由它联结起来的各国千年不渝的友情。在伊朗,你能看到中国明代的瓷器;在吉尔吉斯斯坦,有玄奘留下的足迹和记转文字;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也就是唐代的碎叶城,这里是李白的出生地,那里的人们至今仍然在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这一路,沿途到处都能看到丝路历史的中国回音,而所到之地,不管是国家通讯社、普通民众,都表现出对我们中国人的热情,在巴基斯坦,当地政府更是要派出部队来保护我们的安全。丝路上的朋友说:“中国人对我们意味着诚实、亲和与负责。”这句话让我非常感动。
这些亲历的感受让我们对“一带一路”战略产生了很强的信心。“新丝路的经济战略作用,既能够让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成本人降,速度大提;同时也能够把中国西部更好地推向世界。”从文化角度来看,丝绸之路既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密集带,世界古文明交汇的动力带,同时也是当代文明交汇的闪光带。丝绸之路有利于提升沿线各国的经济实力,目前中国倡导的重振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将促使丝绸之路在新时期成为一条经济共赢之路。

文摘

西安有非常浓郁的丝路气氛,最近尤甚。三四个相关“一带一路”的文化、经济国际高峰论坛在这里举行,“丝绸之路艺术节”的舞台展示了丝路沿线国内外艺术团体的几十台节目,“丝绸之路电影节”也马上开锣.上百部丝路各国的精彩电影将在西安展映。丝路各国的政府官员、企业家、艺术家和学者,群聚西安,俯下身子了解文化中国、经济中国,文化西安、经济西安。西安作为新丝路的新起点,真是名不虚传,过去,丝路曾是古代西安的一个符号,今天,丝路使现代西安气象一新,又成为现代西安的一个符号。许多人都有了一种感觉,那就是丝路可以使西安通向世界,也可以使世界来到西安。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去走丝路,真是饶有新意,饶有深意!
为了走好玄奘之路,我又专程去拜谒了西安的大雁塔、大慈恩寺,在佛陀和玄奘的气场中获得心力。大雁塔这个名字,就是玄奘当年将印度一座纪念大雁舍身成仁的“大雁塔’’带回中国,用于长安的。而大慈恩寺则是玄奘回国之后青灯黄卷译经、做学问的地方。昨天,我在玄奘的塑像前流连许久,我问自己,这位行者为何伟大?这位伟大的行者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
玄奘之路首先是理想之路。他走的是一条追求自己理想目标的路径。真经对他来说就是真理,就是真理的文字符号表述,为了追求那些记载在真经中的真理,他走了16年,六万五千里!
玄奘之路也是一条意志之路,一条让自己的意志每日每时经受考验的漫漫长路。他走过近干里的茫茫大沙漠,世界屋脊的风雪葱岭(帕米尔高原),饥饿和干渴交迫,酷热和严寒相袭。他无数次遭遇了风险,被人抓捕、关押、追杀、刁难,受尽各种艰难。但是他给自己立下了这样的誓言:不求到真经,不东归一步。有次在眩晕状态下,朝回程行了数里路,一旦发觉马上自责,立即回头朝着既定目标前行。
玄奘之路还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一条连接东亚、中亚、西亚、南亚的文化通道、文化纽带。玄奘不仅将印度佛教的几百部经典、1500多卷经文带回丁东土大唐,而且在大慈恩寺、玉华宫青灯黄卷20年,将它们翻译成汉文,在翻译过程中揉进了很多中国词汇、中国概念、中国表述,使得佛教得以在中国生根开花。他还口授了12卷《大唐西域记》,将自己亲历100多个邦国的闻见,这些地方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都记录下来,使得一些国家如印度,自己民族的历史都缺少记录的一些东西得以保存下来,丰富、补救了这些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料。印度的青少年都知道玄奘,因为他们的教科书里选用了玄奘记载的一些资料。
玄奘之路更是一条精神之路、境界之路。玄奘许多论述和见解的哲学深度,他从世界文化格局中看待地域文化的博大境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他去西天取经的初衷,就是想向戒贤大师学习,在佛教各派学说中找到一条融会贯通之路。他在那烂陀寺学习了因明学、唯识宗,回国后成为这一流派的初创者。他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三大翻译家,译出佛典75部1335卷,以如此巨大的文化交流成果,造福于中华文明。
P12-13
ISBN7539293268,9787539293264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肖云儒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