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设计:一个整合品牌、体验与价值的框架》 帕特里克·纽伯里 (Patrick Newbery), 柯文·法恩汉姆 (Kevin Farnham), 邹其昌, 全行 978712131929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体验设计:一个整合品牌、体验与价值的框架》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美)Patrick Newbery(帕特里克 纽伯里),Kevin Farnham(柯文 法恩汉姆) 译者:邹其昌
帕特里克·纽伯里是Method公司的首席战略官。他利用他的经验和战略、品牌、创新和设计发展了一套工具和框架,其公司利用这些工具和框架来塑造客户的维系关系。他生活在伯克利,大部分闲暇的时光都尽量与他的两个孩子一同度过。柯文·法恩汉姆是Method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负责公司战略、全球招聘和商业发展。他的热情在于通过设计帮助公司创造真正伟大的品牌、产品和服务。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他与很多公司的商业领导都有直接合作,比如苹果、BBC、微软、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耐克、谷歌,以及科技娱乐设计大会(TED Conferences)。
邹其昌,男,1963年12月生,湖北荆州人,文学硕士(湖南师大),哲学博士(武汉大学),设计学博士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设计学博导,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首席专家。中华美学学会理事,教育部、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程(“马工程”)重大课题《中国美学史》编写组核心专家,主要从事美学与设计学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重点探讨与研究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问题。完成或承担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多项,发表美学设计学研究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作3部,古籍整理3部,译著2部,同时还主编《设计学研究》(大型设计学理论研究丛刊,已出4部)、《上海设计文化发展报告》(年度系列)等。全行,女,1992年5月出生,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专业八级。

目录

导论
第一部分语境
第一章设计思考
第二章商业思考
第三章关于改变的思考
第四章体验设计思考
第二部分框架与工具
第五章品牌框架与工具
第六章产品/服务框架与工具
第七章客户旅程框架
第八章集中整合
第三部分进一步行动
第九章让商业来践行体验设计
第十章与供应商的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最后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因素就是,哪些信息或数据可以帮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理解和度量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情况,以及它最后可以满足哪些未来的需求。
如果你发现,这里的确有太多的依存关系,多到不能用一个简单的路线图来说明给定的客户案例,此时在两个相互关系之间创造另一个独立的信息则是相对容易的。这可以帮助我们探究那些产生于任务—地点—设备—数据—情感(task—location_device—data—emotion)的特殊结合之中的独特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想要找寻一些东西。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是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么多复杂的问题?有着重要需求的任务是否会变得复杂而着实难以解决?试图去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可能会折损解决方式的质量,因为这些解决方式原本是为了应对相对基础的价值主张。
所有这些工作还可以允许你再向前深入一步——将使用情境引入服务和设备的生态系统之中,这可以帮助我们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为客户传递真正价值。除此之外,这个步骤强调了最开始可能没有考虑到的机遇。通过制作路线图,你可以了解解决方式如何运作才能够最好地传递价值,并可以识别出将来能够为客户扩展价值的设备和服务。
图6.5是一个设备生态系统的框架。这个框架的目的是确保你很好地理解生态系统中每个设备需要扮演的角色。每个设备都是功能和价值的镜像吗?其中一些设备比其他设备更重要吗?虽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它们可以是或者应该是镜像,但是这些设备的天然局限,或者客户使用它们的方式,也许表明了它们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你可能需要考虑哪些服务是可用的。比如,虽然家庭计算机和工作计算机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它们能够得到的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ISBN9787121319297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帕特里克·纽伯里 (Patrick Newbery)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