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展示丹麦芭蕾学派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布农维尔和丹麦童话大师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横跨38年的来往书信,帮助读者了解两位艺术大师的个人生活和他们身边发生的有趣事件以及他们艺术创作中从未公开过的动人故事,对研究丹麦芭蕾学派和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十分可贵的历史价值和史料作用。
媒体推荐
本书展示了丹麦芭蕾学派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布农维尔和丹麦童话大师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横跨38年的来往书信,帮助读者了解两位艺术大师的个人生活和他们身边发生的有趣事件以及他们艺术创作中从未公开过的动人故事。本书出版对研究丹麦芭蕾学派和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十分可贵的历史价值和史料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丹)安徒生 作者:布农维尔 译者:艾晰
目录
目 录
第一封信 /1
第二封信 /3
第三封信 /5
第四封信 /8
第五封信 /13
第六封信 /20
第七封信 /25
第八封信 /32
第九封信 /39
第十封信 /42
第十一封信 /47
第十二封信 /51
第十三封信 /56
第十四封信 /59
第十五封信 /63
第十六封信 /65
第十七封信 /69
丹麦舞蹈书信集
——安徒生与布农维尔两位大师对话录
30
第十八封信 /71
第十九封信 /74
第二十封信 /77
第二十一封信 /81
第二十二封信 /85
序言
前 言 一我与当今丹麦芭蕾学派最具权威的研究和传播者之一——弗兰克·安徳森先生和夫人相识已有20年。1997年,时任丹麦皇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的安德森先生应邀观看中国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当时我主演剧中的琼花。演出之后,安德森先生提出了一个两团合作计划,内容包括中芭派出一位演员到丹麦芭蕾舞团交流学习一个月。我十分高兴地被选派参加了这个交流计划。这次交流学习是我第一次系统接触并开始了解丹麦芭蕾学派。这次学习中获得的最大收获,是当时作为演员的我在完成芭蕾的脚部打击动作和跳跃动作时更为轻巧和从容。
1998年我受聘担任美国安纳波利斯芭蕾舞剧院客座艺术家及后来担任马里兰芭蕾舞剧院首席主要演员时,安德森先生一直关心我的工作并经常直接给予帮助。2010年1月我担任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副主任及2011年开始主持芭蕾舞系工作后,安德森先生多次受邀为芭蕾舞系学生教授丹麦学派芭蕾剧目和教学法。2014年4月,丹麦女王访华。作为重大外事活动的一个内容,我们芭蕾舞系和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经2个月的联合排练,在国家领导人出席的钓鱼台晚会上演出中丹两国的芭蕾剧目。晚会中,丹麦女王亲自上台参加芭蕾演出,女王规范优雅的芭蕾动作令全场贵宾赞叹不已。2014年10月,我和安德森先生联合主编的《丹麦皇家芭蕾在中国》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第一本在中国出版的研究丹麦芭蕾学派的书籍。丹麦驻中国大使馆为此书的发行举办了庆祝仪式,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的同学和来自丹麦的芭蕾舞演员在活动之前联合排演并于当晚表演了不同内容的丹麦芭蕾剧目片段。2015年10月,我担任芭蕾舞系主任,此时我们已经同时开展了对多个芭蕾学派的深入研究。丹麦芭蕾学派的研究工作开展得也十分顺利。这个时期,安德森先生正式担任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客座教授。2016年7月,丹麦皇家芭蕾舞学校的学生访问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并进行教学交流。2017年1月,芭蕾舞系师生访问了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并一同参加了布农维尔学派排练课和芭蕾交流课。这些丰富的中丹芭蕾交流学习,使我们对丹麦芭蕾学派的认识和体验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丹麦芭蕾学派在世界芭蕾发展史上有着特别的地位。它起步于法国早期芭蕾技术特点和艺术风格。随着世事变迁,尤其是法国社会政治的剧烈动荡,法国芭蕾风格几经变化,唯有丹麦芭蕾学派在布农维尔的精心呵护和倾心打造下,不仅最完美地继承了法国经典芭蕾的纯正规范和高贵优雅,还由于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对布农维尔的长期影响,将早期法国芭蕾中的偏执和凄惨转化成更多的“童话趣味和添加奇幻韵味的布尔乔亚居家情景”(《阿波罗的天使》),再伴以大量的丹麦民族风情的融入,成为保留古典芭蕾风格最完整和持续时间最悠久的芭蕾学派之一。
安徒生艺术兴趣十分广泛,对芭蕾更是痴迷。年轻时曾希望成为一名专业芭蕾舞演员。可惜虽数年努力刻苦练习芭蕾,而且也有机会上台参加芭蕾演出,但确实因为身体条件一般,被包括布农维尔在内的老师委婉建议从事其他行业。
但安徒生对芭蕾的热爱程度毕生未减,评论家们认为,安徒生的童话始终与他对芭蕾的美好感觉相生相伴。他认为芭蕾就是人们对美好的向往,芭蕾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布农维尔与安徒生的书信集,有着大量讨论艺术和芭蕾的内容。两位大师对身边发生的各方面事情直抒胸臆,畅所欲言。安徒生常年在欧洲各地游走,经常远远地关注着布农维尔,他把所见所闻告诉布农维尔,也经常评论和鼓励布农维尔。而布农维尔则更多将无处可以诉说的情感苦恼、对周围人或事的看法等表露在给安徒生的信函里。
文摘
第 三 封 信
编注者信件内容简介:
1843年春天,在巴黎居住的安徒生写信给布农维尔,详细描述了他在巴黎
剧场界的见闻,以及他在这里遇到的活跃于芭蕾舞界、歌剧界、音乐剧界和文
坛的艺术家们。
信件原文:
H. C. 安徒生 写给奥古斯特.布农维尔
1843年4月13日 巴黎
亲爱的朋友!
在我离开巴黎之前你应该会收到我一封简短的信。现在,我又写信给你并
非因为我在催促回函,那会让我太过欣喜,我还不太习惯朋友们的来信带给我
的快乐。相反,丹麦报纸上对我的批评倒是一定会寄送给我!也罢!北欧本就
冷淡。我一到巴黎就把你夫人的信给尼森小姐送去了。我觉得她是一位谦逊、
友好的姑娘。她满怀温情地谈起你夫人和你可爱的小奥古斯特,并为奥古斯特
成功地崭露头角而高兴不已。我后来在《诺玛》中欣赏到了尼森的演唱。她在
丹麦舞蹈书信集
——安徒生与布农维尔两位大师对话录
6
舞台上优雅地移动,歌声甜美,深受观众喜爱。第二幕中,她和格里希精彩的
二重唱真应该再表演一遍。尼森已经回到了丹麦,这封信到达时也许她正在府
上做客。
大剧院状况很糟,几乎总是空空荡荡的,只有芭蕾舞团(译者注:巴黎歌
剧院芭蕾舞团)能引来观众。舞团里我最欣赏卡洛塔.格里希1和达柏斯2的表演,
而达柏斯最近刚在美丽又诗意的《吉赛尔》3中首次登台。
我经常去男爵夫人和伯爵夫人那里走动,也因此对巴黎的沙龙圈有些了解。
结识文艺界的著名人物是我目前持续的热情和渐长的兴趣。大仲马不仅将我介
绍给了雷切尔,还对我多加照顾。阿尔弗雷.德.维尼和维克多.雨果,以及我
经常见面的绅士们也没少关照我。另外,我在一些大型聚会里也结识了查尔斯.
雷诺、巴尔扎克、肖邦等人。
天气持续晴好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转入冬季,昨天降下的雪又厚又密实。
我讲了许多关于你的芭蕾舞剧的事,他们都盼望能亲眼观看。说起喜剧,比起
我们丹麦的,我更倾向于“法式”喜剧。最近,西班牙舞蹈演员多洛雷斯.塞拉
和坎布鲁比在综艺剧院里的舞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欣然前往观看。在他们
的演出中有一段芭蕾舞蹈小品,我觉得它最为精彩,名叫“萨拉戈萨夜曲,西
班牙幕间表演,独幕,混搭民族小调”。配乐类似小夜曲。
我在《贝林时报》上看到《拿波里》已在国内上演,真希望我当时在场,
它是我喜欢的芭蕾舞剧。我在《贝林时报》的讣告栏里寻找着霍尔斯特的名字。
在所有与我通信的人中,我给他写信最勤,然而他却再次连一个字也懒得回我。
1 卡洛塔.格里希(1819—1899),意大利芭蕾舞女演员,和朱尔斯.佩罗组成双人舞搭档,出演让.
克拉利专为格里希编导的《吉赛尔》。该剧于1841年首演。
2 朱莉.达柏斯(生卒年不详),芭蕾舞女演员,1843年4月12日,在巴黎歌剧院表演《吉赛尔》中的“农
夫双人舞”,正式出道。
3 让.克拉利编导的两幕芭蕾舞剧《吉赛尔》,于1841年6月28日在巴黎歌剧院首演。该剧是浪漫主
义芭蕾舞剧的代表作品之一。
本书通过展示丹麦芭蕾学派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布农维尔和丹麦童话大师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横跨38年的来往书信,帮助读者了解两位艺术大师的个人生活和他们身边发生的有趣事件以及他们艺术创作中从未公开过的动人故事,对研究丹麦芭蕾学派和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十分可贵的历史价值和史料作用。
媒体推荐
本书展示了丹麦芭蕾学派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布农维尔和丹麦童话大师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横跨38年的来往书信,帮助读者了解两位艺术大师的个人生活和他们身边发生的有趣事件以及他们艺术创作中从未公开过的动人故事。本书出版对研究丹麦芭蕾学派和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十分可贵的历史价值和史料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丹)安徒生 作者:布农维尔 译者:艾晰
目录
目 录
第一封信 /1
第二封信 /3
第三封信 /5
第四封信 /8
第五封信 /13
第六封信 /20
第七封信 /25
第八封信 /32
第九封信 /39
第十封信 /42
第十一封信 /47
第十二封信 /51
第十三封信 /56
第十四封信 /59
第十五封信 /63
第十六封信 /65
第十七封信 /69
丹麦舞蹈书信集
——安徒生与布农维尔两位大师对话录
30
第十八封信 /71
第十九封信 /74
第二十封信 /77
第二十一封信 /81
第二十二封信 /85
序言
前 言 一我与当今丹麦芭蕾学派最具权威的研究和传播者之一——弗兰克·安徳森先生和夫人相识已有20年。1997年,时任丹麦皇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的安德森先生应邀观看中国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当时我主演剧中的琼花。演出之后,安德森先生提出了一个两团合作计划,内容包括中芭派出一位演员到丹麦芭蕾舞团交流学习一个月。我十分高兴地被选派参加了这个交流计划。这次交流学习是我第一次系统接触并开始了解丹麦芭蕾学派。这次学习中获得的最大收获,是当时作为演员的我在完成芭蕾的脚部打击动作和跳跃动作时更为轻巧和从容。
1998年我受聘担任美国安纳波利斯芭蕾舞剧院客座艺术家及后来担任马里兰芭蕾舞剧院首席主要演员时,安德森先生一直关心我的工作并经常直接给予帮助。2010年1月我担任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副主任及2011年开始主持芭蕾舞系工作后,安德森先生多次受邀为芭蕾舞系学生教授丹麦学派芭蕾剧目和教学法。2014年4月,丹麦女王访华。作为重大外事活动的一个内容,我们芭蕾舞系和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经2个月的联合排练,在国家领导人出席的钓鱼台晚会上演出中丹两国的芭蕾剧目。晚会中,丹麦女王亲自上台参加芭蕾演出,女王规范优雅的芭蕾动作令全场贵宾赞叹不已。2014年10月,我和安德森先生联合主编的《丹麦皇家芭蕾在中国》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第一本在中国出版的研究丹麦芭蕾学派的书籍。丹麦驻中国大使馆为此书的发行举办了庆祝仪式,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的同学和来自丹麦的芭蕾舞演员在活动之前联合排演并于当晚表演了不同内容的丹麦芭蕾剧目片段。2015年10月,我担任芭蕾舞系主任,此时我们已经同时开展了对多个芭蕾学派的深入研究。丹麦芭蕾学派的研究工作开展得也十分顺利。这个时期,安德森先生正式担任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客座教授。2016年7月,丹麦皇家芭蕾舞学校的学生访问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并进行教学交流。2017年1月,芭蕾舞系师生访问了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并一同参加了布农维尔学派排练课和芭蕾交流课。这些丰富的中丹芭蕾交流学习,使我们对丹麦芭蕾学派的认识和体验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丹麦芭蕾学派在世界芭蕾发展史上有着特别的地位。它起步于法国早期芭蕾技术特点和艺术风格。随着世事变迁,尤其是法国社会政治的剧烈动荡,法国芭蕾风格几经变化,唯有丹麦芭蕾学派在布农维尔的精心呵护和倾心打造下,不仅最完美地继承了法国经典芭蕾的纯正规范和高贵优雅,还由于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对布农维尔的长期影响,将早期法国芭蕾中的偏执和凄惨转化成更多的“童话趣味和添加奇幻韵味的布尔乔亚居家情景”(《阿波罗的天使》),再伴以大量的丹麦民族风情的融入,成为保留古典芭蕾风格最完整和持续时间最悠久的芭蕾学派之一。
安徒生艺术兴趣十分广泛,对芭蕾更是痴迷。年轻时曾希望成为一名专业芭蕾舞演员。可惜虽数年努力刻苦练习芭蕾,而且也有机会上台参加芭蕾演出,但确实因为身体条件一般,被包括布农维尔在内的老师委婉建议从事其他行业。
但安徒生对芭蕾的热爱程度毕生未减,评论家们认为,安徒生的童话始终与他对芭蕾的美好感觉相生相伴。他认为芭蕾就是人们对美好的向往,芭蕾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布农维尔与安徒生的书信集,有着大量讨论艺术和芭蕾的内容。两位大师对身边发生的各方面事情直抒胸臆,畅所欲言。安徒生常年在欧洲各地游走,经常远远地关注着布农维尔,他把所见所闻告诉布农维尔,也经常评论和鼓励布农维尔。而布农维尔则更多将无处可以诉说的情感苦恼、对周围人或事的看法等表露在给安徒生的信函里。
文摘
第 三 封 信
编注者信件内容简介:
1843年春天,在巴黎居住的安徒生写信给布农维尔,详细描述了他在巴黎
剧场界的见闻,以及他在这里遇到的活跃于芭蕾舞界、歌剧界、音乐剧界和文
坛的艺术家们。
信件原文:
H. C. 安徒生 写给奥古斯特.布农维尔
1843年4月13日 巴黎
亲爱的朋友!
在我离开巴黎之前你应该会收到我一封简短的信。现在,我又写信给你并
非因为我在催促回函,那会让我太过欣喜,我还不太习惯朋友们的来信带给我
的快乐。相反,丹麦报纸上对我的批评倒是一定会寄送给我!也罢!北欧本就
冷淡。我一到巴黎就把你夫人的信给尼森小姐送去了。我觉得她是一位谦逊、
友好的姑娘。她满怀温情地谈起你夫人和你可爱的小奥古斯特,并为奥古斯特
成功地崭露头角而高兴不已。我后来在《诺玛》中欣赏到了尼森的演唱。她在
丹麦舞蹈书信集
——安徒生与布农维尔两位大师对话录
6
舞台上优雅地移动,歌声甜美,深受观众喜爱。第二幕中,她和格里希精彩的
二重唱真应该再表演一遍。尼森已经回到了丹麦,这封信到达时也许她正在府
上做客。
大剧院状况很糟,几乎总是空空荡荡的,只有芭蕾舞团(译者注:巴黎歌
剧院芭蕾舞团)能引来观众。舞团里我最欣赏卡洛塔.格里希1和达柏斯2的表演,
而达柏斯最近刚在美丽又诗意的《吉赛尔》3中首次登台。
我经常去男爵夫人和伯爵夫人那里走动,也因此对巴黎的沙龙圈有些了解。
结识文艺界的著名人物是我目前持续的热情和渐长的兴趣。大仲马不仅将我介
绍给了雷切尔,还对我多加照顾。阿尔弗雷.德.维尼和维克多.雨果,以及我
经常见面的绅士们也没少关照我。另外,我在一些大型聚会里也结识了查尔斯.
雷诺、巴尔扎克、肖邦等人。
天气持续晴好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转入冬季,昨天降下的雪又厚又密实。
我讲了许多关于你的芭蕾舞剧的事,他们都盼望能亲眼观看。说起喜剧,比起
我们丹麦的,我更倾向于“法式”喜剧。最近,西班牙舞蹈演员多洛雷斯.塞拉
和坎布鲁比在综艺剧院里的舞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欣然前往观看。在他们
的演出中有一段芭蕾舞蹈小品,我觉得它最为精彩,名叫“萨拉戈萨夜曲,西
班牙幕间表演,独幕,混搭民族小调”。配乐类似小夜曲。
我在《贝林时报》上看到《拿波里》已在国内上演,真希望我当时在场,
它是我喜欢的芭蕾舞剧。我在《贝林时报》的讣告栏里寻找着霍尔斯特的名字。
在所有与我通信的人中,我给他写信最勤,然而他却再次连一个字也懒得回我。
1 卡洛塔.格里希(1819—1899),意大利芭蕾舞女演员,和朱尔斯.佩罗组成双人舞搭档,出演让.
克拉利专为格里希编导的《吉赛尔》。该剧于1841年首演。
2 朱莉.达柏斯(生卒年不详),芭蕾舞女演员,1843年4月12日,在巴黎歌剧院表演《吉赛尔》中的“农
夫双人舞”,正式出道。
3 让.克拉利编导的两幕芭蕾舞剧《吉赛尔》,于1841年6月28日在巴黎歌剧院首演。该剧是浪漫主
义芭蕾舞剧的代表作品之一。
ISBN | 9787302470427,7302470421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安徒生 布农维尔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