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区域经济学(第四版)》 孙久文 978756382664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区域经济学(第四版)》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孙久文,男,1956年12月生,北京市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经济学。近年来,出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2》《区域经济学学科前沿研究报告》《城市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规划》《区域经济学教程》和《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等专著及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报纸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211”工程研究项目、国家和地区发改委五年规划研究项目、北京市城市发展研究项目等在内的各项课题50多项。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04),北京市精品教材奖(2004),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2、2013年)等奖项。

目录

1导论
1.1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基础
1.2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1.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1.4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2区位与发展条件
2.1区域空间与区位
2.2古典、近代和现代区位理论
2.3区域发展条件
3区域经济发展
3.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2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
3.3区域人力资本
4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
4.1区域发展阶段与模式
4.2产业与产业结构
4.3主导产业与结构优化
4.4投入产出分析
5区域产业布局
5.1产业布局指向与地域合理规模
5.2产业集群
5.3产业集聚与产业集聚区
5.4新产业区布局
6城市与区域发展
6.1区域中心城市
6.2城市化与区域经济
6.3统筹城乡发展
7总部经济
7.1总部经济的提出
7.2总部经济理论的形成机理
7.3总部经济的区域效应
7.4发展总部经济的一般性条件
8区域竞争力
8.1区域竞争力的概念
8.2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方法
8.3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途径
9区域创新
9.1创新和区域创新理论
9.2区域创新与区域发展
9.3区域创新政策
10区域贸易与区域合作
10.1生产要素流动
10.2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流动
10.3区域贸易
10.4区域合作
11区域空间结构
11.1区域空间组织
11.2区域差距与产业空间转移
11.3区域空间一体化
11.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2区域规划
12.1区域规划概述
12.2区域规划的主要类型
12.3区域规划的系统设计
13区域政策
13.1区域政策概述
13.2区域政策目标
13.3区域政策的主要内容
14区域可持续发展
14.1区域可持续发展概述
14.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14.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14.4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5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15.1区域经济分析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15.2区域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系
15.3区域经济分析的常用方法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相比较,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些稀缺的资源,即使分布均匀,由于区位效应的作用,也会向某些地区集聚。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的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这些资源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
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假如生产要素分布是均衡的,或者即使不均衡但却在空间上可以自由流动,各要素自然会向条件好的地区集中。但由于存在空间上不能移动的生产要素,所以人们要探讨资源替代和利用级差地租开发土地资源的可能性,以期形成经济在空间上的集聚,达到理想的分布状态。
因此,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经济学的灵魂与活力所在,是区域经济分异的前提,也是区域经济多样性、互补性和区域分工的基础。
1.1.3.2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性
企业的生产过程可以按照操作技术划分为若干彼此相连的工序,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考虑,各个工序在空间上应当集中在同一个地点。一个产业部门和一个产业群是由众多企业组成的,众多企业集中到一起,是生产联系、信息共享、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管理方便的必然要求,企业集中在一起之后,其成本一般会明显下降,这种结果又加大了聚集的力度。
经济活动的聚集性表现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它是由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而导致的。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要素的流向总是趋向于使其增值或提高效率的方向。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在一定限度内增大,一般可收到节省单位产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好处,这就是企业的规模经济。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这就是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使得各生产要素和经济单位集结在一定空间上,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ISBN9787563826643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久文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