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谭:"新绎杯"中国民族管弦乐获奖作品评析》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7103045739,978710304573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857900 类别: 图书 艺术与摄影 音乐 器乐
编辑推荐

《乐谭:"新绎杯"中国民族管弦乐获奖作品评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目录

秦·兵马俑
我所知道的幻想曲《秦·兵马俑》
地下军团复活,千年烽烟再起——幻想曲《秦·兵马俑》及其他
长城随想曲
关于民族管弦乐《长城随想曲》的创作
从大爱到大美——刘文金音乐的人文简释
达勃河随想曲
个人风格与区域风格
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表情——重读何训田《达勃河随想曲》
西北组曲
我的《西北组曲》与民族乐队的未来
为国乐创作打开另一扇窗——谭盾和他的《西北组曲》
塔克拉玛干掠影
我写民族交响音画《塔克拉玛干掠影》
生命与沙漠:双重性的震憾——聆听大型民族管弦乐《塔克拉玛干掠影》
靺鞨组曲
继承民族音乐遗产探索特色音乐风格——《靺鞨组曲》创作体会
推陈出新,雅俗共赏——刘锡津《靺鞨组曲》评析
维吾尔音诗
谈谈《维吾尔音诗》的创作过程与民乐创作
刘谖的《维吾尔音诗》何以成为经典——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分析随记
滇西土风三首
关于中国民族器乐合奏艺术的思考
对郭文景《滇西土风三首》的评论
后土
提纯音乐境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关于《后土》创作的思考与启迪
从远古走来,向未来走去——唐建平的民族管弦乐《后土》浅谈
抒情变奏曲
提升民族管弦乐的艺术性和严肃性——民族管弦乐组曲《抒情变奏曲》的几个特点
民族管弦乐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变奏——刘长远民族管弦乐《抒情变奏曲》评析
古槐寻根
继承与创新
风调雨顺,根深叶茂——赵季平《古槐寻根》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
岁寒三友——松·竹·梅
《岁寒三友——松·竹·梅》的创作及感言
传统文化之集萃情怀品格之写照——顾冠仁《岁寒三友——松·竹·梅》解读
历史的演进与发展
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与20世纪中国音乐史
三千年和三十年——论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和现状
附录
首届“华乐论坛”感言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在闭幕式上的讲话

文摘

版权页:



这场音乐会不寻常的意义在于,它突破了第一次中西文化交汇中“西方古典作曲技法民族化”这个长期以来大家唯一遵循的准则,大胆地将古老的中国音乐传统直接与西方现代音乐的观念和技法相互碰撞与对接,并把交汇的着重点从“外来形式的民族化”的交响乐、芭蕾舞等引向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自身这个更深入更本质的层次。还因为音乐会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和刚刚打开国门不久人们充满了对改革开放的热情与期待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上举行,使这次具有探索精神的音乐会变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文化事件,并对中国国乐的创作以至整个中国音乐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在这场音乐会举办的同年,谭盾还接受香港舞蹈团的委约创作舞剧《黄土地》的音乐,从中精选出来的几段乐曲的组合就是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民族管弦乐《西北组曲》。虽说舞剧是一种更通俗、更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但是作曲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观念,改用以往观众更容易接受的写法和风格,而是采用“中国器乐作品专场音乐会”的创作理念,同样坚持将古老的中国音乐传统和西方现代音乐的观念与技法相结合,可想而知,这样做会遇到比那场音乐会更大的挑战。
ISBN7103045739,9787103045732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