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属性理论中国化进程的历史考察》 潘坤 7561475403,978756147540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资本属性理论中国化进程的历史考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资本属性理论的基本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原著中的资本属性理论的基本内涵、当代马克思主义资本属性理论的分类研究、先声与前奏:从新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资本属性认识等等。

目录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理论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资本属性理论的基本认识
一、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原著中的资本属性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资本属性理论的分类研究
第二章先声与前奏:从新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资本属性认识
一、孙中山与新三民主义中的资本属性思想
二、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中的资本属性思想
三、毛泽东与孙中山关于资本属性思想的比较
第三章曲折与探索:从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到“文化大革命”后期的资本属性认识
一、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时期的资本属性认识
二、从人民公社时期到“文化大革命”后期的资本属性认识
第四章发展与创新:中国经济改革背景下的资本属性嬗变
一、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与资本属性理论嬗变的基本背景
二、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本属性的嬗变
三、所有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下私有资本的地位
四、分配制度改革与资本收入的合法化
第五章当代资本属性理论的重要论争及其启示
一、当代资本属性理论的重要论争
二、当代资本属性理论争论的启示
结语:马克思主义资本属性理论中国化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一、理论与现实的统一:现代性与现代化
二、马克思主义资本属性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
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资本属性理论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一

文摘

版权页:



第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一阶段,刘少奇对国家资本主义的阐述并不详细,对其可能产生的作用也并不确定。首先,他认为这一概念不够通俗,不便于宣传和传播,但暂时难以找到更为合适的词汇来代替。其次,可以开始组织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他估计:“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有可能在颇大的范围内采用,也很需要。其形式是租让、加工、定货等。”
第三,合作社经济。刘少奇认为合作社经济也是一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因此,可以积极引导合作社经济与国营经济进行联合。同时,个体经济也可以较为容易地向合作社经济转变。这意味着合作社具有逐步将私人经济转换为国营经济的桥梁作用。
第四,私人经济。刘少奇把私人经济又称为“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他认为当时的私人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广的经济形式。其经济主体又可以分为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资本家和一般小生产者。私人经济可以通过合作社经济等形式过渡到国营经济。
第五,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这主要是指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在很基础的层面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交换,还不能完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私人经济。刘少奇认为这一成分并不十分重要,需要通过技术进步或其他生产方式的改进来促进其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仍要向合作经济或国营经济转换。
ISBN7561475403,9787561475409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潘坤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