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童素娟,女,汉族,1981年冬至出生,浙江龙游人,就职于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先后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导师郑也夫对其的评价是“不是最聪明的,但是最努力的,做事下得了力气”。
目录
目录
一、科学探究
第1题 怎样正确进行科学探究
二、奇妙的声
第2题 怎样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3题 怎样区分声音的三个特性
第4题 怎样控制噪声
第5题 怎样利用回声解答相关问题
三 多彩的光
第6题 怎样识别各种光现象
第7题 怎样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第8题 怎样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第9题 怎样区分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第10题 怎样应用光的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第11题 怎样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12题 怎样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第13题 怎样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14题 怎样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第15题 怎样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焦距范围
第16题 怎样识别与矫正近视眼、远视眼
四、物态变化
第17题 怎样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第18题 怎样识别六种物态变化
第19题 怎样分析熔化与凝固图象问题
第20题 怎样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第21题 怎样探究液体沸腾的特点
第22题 怎样判断白气的成因
五、内能与热量
第23题 怎样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相关现象
第24题 怎样理解内能及其改变
第25题 怎样应用比热容解释相关现象
第26题 怎样应用比热容和热值进行简单计算
第27题 怎样掌握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及能量转化
六、机械运动
第28题 怎样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第29题 怎样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第30题 怎样测量平均速度
第31题 怎样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第32题 怎样解决有关速度的图象问题
七、质量与密度
第33题 怎样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第34题 怎样测量固体的密度
第35题 怎样测量液体的密度
第36题 怎样在缺少量筒时测量密度
第37题 怎样计算等容问题
第38题 怎样计算空心问题
第39题 怎样计算混合问题
八、力与运动
第40题 怎样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与相互性
第41题 怎样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第42题 怎样探究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第43题 怎样认识重力的方向
第44题 怎样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
第45题 怎样分析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第46题 怎样根据惯性现象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第47题 怎样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第48题 怎样应用平衡力解决实际问题
第49题 怎样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第50题 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
九、压强与浮力
第51题 怎样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第52题 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第53题 怎样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第54题 怎样利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第55题 怎样理解p= FS和p=ρgh的特殊应用
第56题 怎样理解托里拆利实验
第57题 怎样估测大气压
第58题 怎样理解伯努利原理的实际应用
第59题 怎样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第60题 怎样利用浮力计算密度
第61题 怎样判断物体的沉浮
第62题 怎样根据物体的沉浮分析问题
第63题 怎样用整体法解决连体问题
十、功与简单机械
第64题 怎样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第65题 怎样计算功和功率
第66题 怎样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第67题 怎样判断杠杆的种类
第68题 怎样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的力
第69题 怎样理解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
第70题 怎样解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问题
第71题 怎样计算与斜面有关的问题
第72题 怎样判断机械能的转化
十一、电流、电压和电阻
第73题 怎样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
第74题 怎样区分串联和并联电路
第75题 怎样进行电路图与实物图的相互转化
第76题 怎样设计实用电路
第77题 怎样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问题
第78题 怎样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问题
第79题 怎样理解电阻的影响因素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十二、欧姆定律与电功率
第80题 怎样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81题 怎样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第82题 怎样解答与电能表有关的问题
第83题 怎样应用P= U2R 和P=I2R判断灯泡明暗
第84题 怎样应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和电功率
第85题 怎样在缺少电流表时测量电阻和电功率
第86题 怎样在缺少电压表时测量电阻和电功率
第87题 怎样应用等效法测量电阻和电功率
第88题 怎样比较电热器的发热功率
第89题 怎样分析电动机的发热功率和效率问题
第90题 怎样分析开关通断类动态电路问题
第91题 怎样分析滑片移动类动态电路问题
第92题 怎样识别形形色色的滑动变阻器
第93题 怎样解决电路故障问题
第94题 怎样解决电学图象问题
第95题 怎样解决电路比例问题
第96题 怎样解决电路限制问题
第97题 怎样解决电功率变化量问题
十三、安全用电
第98题 怎样连接家庭电路
第99题 怎样做到安全用电
第100题 怎样分析家庭电路中的故障原因
十四、电磁现象
第101题 怎样应用安培定则分析实际问题
第102题 怎样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第103题 怎样认识电磁继电器的实际应用
第104题 怎样认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第105题 怎样认识电动机及其原理
十五、信息与能源
第106题 怎样认识电磁波的应用
第107题 怎样区分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第108题 怎样利用新能源
序言
自序
在生活和网络上,有很多学生向我求助:“我上课都听懂了,看书也明白,可是为什么考试总是考不好呢?”
显然,这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例,而是一类典型现象。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白知识的掌握要经历的三个阶段:领会、巩固和应用。
领会,就是对所学的知识明白,比如“听课懂了,看书都会”。
巩固,就是记住了所学的内容,比如“概念、公式都能背过,老师讲过的题都会做”。
应用,就是独立地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明白了,这些同学的苦恼在于不能“应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熟练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除了将物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外,一定量的习题练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习题练习是一种简单并且有效的训练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方法,所以往往被老师和学生奉为提高成绩的“圭臬”,进而将其演变为“题海战术”并发扬广大,导致大量重复的练习枯燥的习题几乎占据了学习生活的全部。由此带来的弊端早已有人指出:“我们主张要做题,但并不赞成搞题海战。因为题海战盲目追求解题的数量,不重视解题的质量,使学生根本来不及对习题以及与习题有关的问题进行思考。”
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赵凯华先生也说过:“我们反对‘题海战术’,反对针对某类考试或题库的应试教育。但是做题毕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主动的环节,学习物理,不做习题是不行的。但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如何才能做到精而不多呢?经过精心构思,我从初中物理主要内容中提炼出了108个问题,每个问题配一道典型例题,力求通过例题解决问题。这108个问题包括了声、光、热、力、电、能源等各个知识版块的主要知识点,属于中考必考内容。为了更大地发挥“习题”的效力,每一题都设定了如下三个栏目。
1、点将台――过关必会
何为将?能统一军之人。本书中每一题所选之“将”――例题,都与本题要解决的问题息息相关。通过对这个典例的分析与点拨,可以初步熟悉本问题涉及的考点、难点、易错点。所选典例绝大多数取自近年来的中考真题,对少量典例也进行了必要的改编,以求更加贴近所承载的问题。
2、粮草库――过关必备
前方打仗要有底气,粮草充足也是一个必要条件。对于同学们来说,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拓展链接、方法技巧等等都是顺利解题必需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知识储备,解题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查漏补缺,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有无缺陷。
3、练兵场――过关必练
练兵的目的是为了上战场时有底气,不当炮灰。同样,为了不在考场中失利,除了要熟练掌握典例题外,还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在本书中,每个例题搭配了大约5道习题。这些习题并不是例题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例题的拓展延伸和补充。通过练习题可以更加全面了解本问题涉及的考查内容、考查方式等等。
如果把每个例题比做一个“点”,那么这个“点”与辐射出的练习题形成了一个“面”,108道题就是108个“面”,而这108个“面”组合在一起,又构成了初中物理这个“完整的体”。
――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这108题可以走进初中物理。
最后,如果你学习本书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加入“直达高中名校”图书交流QQ群:386534977,我会在线与你交流!
张虎岗
童素娟,女,汉族,1981年冬至出生,浙江龙游人,就职于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先后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导师郑也夫对其的评价是“不是最聪明的,但是最努力的,做事下得了力气”。
目录
目录
一、科学探究
第1题 怎样正确进行科学探究
二、奇妙的声
第2题 怎样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3题 怎样区分声音的三个特性
第4题 怎样控制噪声
第5题 怎样利用回声解答相关问题
三 多彩的光
第6题 怎样识别各种光现象
第7题 怎样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第8题 怎样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第9题 怎样区分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第10题 怎样应用光的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第11题 怎样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12题 怎样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第13题 怎样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14题 怎样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第15题 怎样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焦距范围
第16题 怎样识别与矫正近视眼、远视眼
四、物态变化
第17题 怎样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第18题 怎样识别六种物态变化
第19题 怎样分析熔化与凝固图象问题
第20题 怎样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第21题 怎样探究液体沸腾的特点
第22题 怎样判断白气的成因
五、内能与热量
第23题 怎样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相关现象
第24题 怎样理解内能及其改变
第25题 怎样应用比热容解释相关现象
第26题 怎样应用比热容和热值进行简单计算
第27题 怎样掌握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及能量转化
六、机械运动
第28题 怎样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第29题 怎样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第30题 怎样测量平均速度
第31题 怎样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第32题 怎样解决有关速度的图象问题
七、质量与密度
第33题 怎样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第34题 怎样测量固体的密度
第35题 怎样测量液体的密度
第36题 怎样在缺少量筒时测量密度
第37题 怎样计算等容问题
第38题 怎样计算空心问题
第39题 怎样计算混合问题
八、力与运动
第40题 怎样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与相互性
第41题 怎样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第42题 怎样探究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第43题 怎样认识重力的方向
第44题 怎样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
第45题 怎样分析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第46题 怎样根据惯性现象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第47题 怎样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第48题 怎样应用平衡力解决实际问题
第49题 怎样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第50题 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
九、压强与浮力
第51题 怎样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第52题 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第53题 怎样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第54题 怎样利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第55题 怎样理解p= FS和p=ρgh的特殊应用
第56题 怎样理解托里拆利实验
第57题 怎样估测大气压
第58题 怎样理解伯努利原理的实际应用
第59题 怎样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第60题 怎样利用浮力计算密度
第61题 怎样判断物体的沉浮
第62题 怎样根据物体的沉浮分析问题
第63题 怎样用整体法解决连体问题
十、功与简单机械
第64题 怎样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第65题 怎样计算功和功率
第66题 怎样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第67题 怎样判断杠杆的种类
第68题 怎样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的力
第69题 怎样理解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
第70题 怎样解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问题
第71题 怎样计算与斜面有关的问题
第72题 怎样判断机械能的转化
十一、电流、电压和电阻
第73题 怎样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
第74题 怎样区分串联和并联电路
第75题 怎样进行电路图与实物图的相互转化
第76题 怎样设计实用电路
第77题 怎样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问题
第78题 怎样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问题
第79题 怎样理解电阻的影响因素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十二、欧姆定律与电功率
第80题 怎样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81题 怎样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第82题 怎样解答与电能表有关的问题
第83题 怎样应用P= U2R 和P=I2R判断灯泡明暗
第84题 怎样应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和电功率
第85题 怎样在缺少电流表时测量电阻和电功率
第86题 怎样在缺少电压表时测量电阻和电功率
第87题 怎样应用等效法测量电阻和电功率
第88题 怎样比较电热器的发热功率
第89题 怎样分析电动机的发热功率和效率问题
第90题 怎样分析开关通断类动态电路问题
第91题 怎样分析滑片移动类动态电路问题
第92题 怎样识别形形色色的滑动变阻器
第93题 怎样解决电路故障问题
第94题 怎样解决电学图象问题
第95题 怎样解决电路比例问题
第96题 怎样解决电路限制问题
第97题 怎样解决电功率变化量问题
十三、安全用电
第98题 怎样连接家庭电路
第99题 怎样做到安全用电
第100题 怎样分析家庭电路中的故障原因
十四、电磁现象
第101题 怎样应用安培定则分析实际问题
第102题 怎样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第103题 怎样认识电磁继电器的实际应用
第104题 怎样认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第105题 怎样认识电动机及其原理
十五、信息与能源
第106题 怎样认识电磁波的应用
第107题 怎样区分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第108题 怎样利用新能源
序言
自序
在生活和网络上,有很多学生向我求助:“我上课都听懂了,看书也明白,可是为什么考试总是考不好呢?”
显然,这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例,而是一类典型现象。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白知识的掌握要经历的三个阶段:领会、巩固和应用。
领会,就是对所学的知识明白,比如“听课懂了,看书都会”。
巩固,就是记住了所学的内容,比如“概念、公式都能背过,老师讲过的题都会做”。
应用,就是独立地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明白了,这些同学的苦恼在于不能“应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熟练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除了将物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外,一定量的习题练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习题练习是一种简单并且有效的训练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方法,所以往往被老师和学生奉为提高成绩的“圭臬”,进而将其演变为“题海战术”并发扬广大,导致大量重复的练习枯燥的习题几乎占据了学习生活的全部。由此带来的弊端早已有人指出:“我们主张要做题,但并不赞成搞题海战。因为题海战盲目追求解题的数量,不重视解题的质量,使学生根本来不及对习题以及与习题有关的问题进行思考。”
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赵凯华先生也说过:“我们反对‘题海战术’,反对针对某类考试或题库的应试教育。但是做题毕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主动的环节,学习物理,不做习题是不行的。但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如何才能做到精而不多呢?经过精心构思,我从初中物理主要内容中提炼出了108个问题,每个问题配一道典型例题,力求通过例题解决问题。这108个问题包括了声、光、热、力、电、能源等各个知识版块的主要知识点,属于中考必考内容。为了更大地发挥“习题”的效力,每一题都设定了如下三个栏目。
1、点将台――过关必会
何为将?能统一军之人。本书中每一题所选之“将”――例题,都与本题要解决的问题息息相关。通过对这个典例的分析与点拨,可以初步熟悉本问题涉及的考点、难点、易错点。所选典例绝大多数取自近年来的中考真题,对少量典例也进行了必要的改编,以求更加贴近所承载的问题。
2、粮草库――过关必备
前方打仗要有底气,粮草充足也是一个必要条件。对于同学们来说,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拓展链接、方法技巧等等都是顺利解题必需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知识储备,解题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查漏补缺,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有无缺陷。
3、练兵场――过关必练
练兵的目的是为了上战场时有底气,不当炮灰。同样,为了不在考场中失利,除了要熟练掌握典例题外,还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在本书中,每个例题搭配了大约5道习题。这些习题并不是例题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例题的拓展延伸和补充。通过练习题可以更加全面了解本问题涉及的考查内容、考查方式等等。
如果把每个例题比做一个“点”,那么这个“点”与辐射出的练习题形成了一个“面”,108道题就是108个“面”,而这108个“面”组合在一起,又构成了初中物理这个“完整的体”。
――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这108题可以走进初中物理。
最后,如果你学习本书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加入“直达高中名校”图书交流QQ群:386534977,我会在线与你交流!
张虎岗
ISBN | 7308151573,9787308151573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童素娟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