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实训(第三版)》是根据高职高专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的配套实训指导教材,也可作为独立设课的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作者简介
张惠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教授工程师,主编张惠敏同志在郑州铁路局电务器材厂从事铁路通信信号产品的研发和试制工作,对电子技术及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989年评聘为通信工程师;从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工作23年,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主编主审教育部和省级规划教材十余部,主持完成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课题4项,主持河南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项;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曾多次荣获教学标兵、郑州铁路局骨干教师、名教师,省文明教师,学院教学团队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等。目前担任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铁道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等社会兼职。获得国家高级家电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多次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装配调试竞赛拟题与评委专家。
目录
第一章模拟电路实训基本知识与技能1_x000D_
第一节电子测量与测量误差1_x000D_
第二节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与使用6_x000D_
第三节常用电子元器件及检测26_x000D_
第四节电子电路的焊装与调试41_x000D_
第五节电子技术实训的组织与要求50_x000D_
第二章模拟电路基础实训52_x000D_
实训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52_x000D_
实训二常用电子器件识别与检测55_x000D_
实训三单管共射放大电路调整与测试60_x000D_
实训四共射共集两级放大电路调整与测试65_x000D_
实训五差动放大电路调整与测试68_x000D_
实训六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调试71_x000D_
实训七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的调试74_x000D_
实训八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78_x000D_
实训九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测量电路调试81_x000D_
实训十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测试84_x000D_
实训十一直流稳压电源调整与测试87_x000D_
实训十二单相可控整流电路调整与测试91_x000D_
第三章数字电路实训基本知识与技能94_x000D_
第一节数字集成电路器件的选用与检测94_x000D_
第二节数字逻辑电路的测试99_x000D_
第三节数字电路的故障检测101_x000D_
第四节数字电路的干扰与抑制105_x000D_
第四章数字电路基础实训110_x000D_
实训十三TTL与非门的测试及功能转换110_x000D_
实训十四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114_x000D_
实训十五集成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的应用116_x000D_
实训十六四组智力竞赛抢答器121_x000D_
实训十七计数器逻辑功能测试及应用125_x000D_
实训十八移位寄存器的功能测试及应用128_x000D_
实训十九计数、译码、显示综合应用133_x000D_
实训二十555时基电路典型应用138_x000D_
实训二十一555时基电路构成的警笛电路141_x000D_
实训二十二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仿真实训144_x000D_
第五章电子技术综合实训150_x000D_
实训二十三输出电压可调的稳压电源150_x000D_
实训二十四红外线双向对讲机152_x000D_
实训二十五可编程音乐发生器155_x000D_
实训二十六双音门铃的制作160_x000D_
实训二十七可编程电脑彩灯控制器162_x000D_
实训二十八带有校时功能的数字闹钟166_x000D_
实训二十九收音机组装与调试171_x000D_
附录196_x000D_
附录1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196_x000D_
附录2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196_x000D_
附录3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型号命名法197_x000D_
参考文献199
序言
前言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与教材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和优化。《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定位目标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对职业教育提出“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的要求。本教材兼顾电子电气大类和信息通信大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的公共服务特性,按照突出能力体系、兼顾课程知识体系的原则编写。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本版进一步优化体系结构,以应用为导向实现知识的简约重组,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
本教材注重突出以下特点。
1.教材案例选取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贯彻国家与行业的技术标准、职业标准及岗位规范,使学生掌握企业先进技术工艺和操作规程,培养严格执行产业技术标准的人才。
2.构建了新颖的实践教学一体化教材结构体系,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3.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动态发展实际。新版教材以先进的数字仪器仪表取代原有的模拟仪器仪表,贴紧技术进步。以Multisim替代了原有EWB进行的电路仿真实训,体现了应用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模拟电路实训基本知识与技能、模拟电路基础实训、数字电路实训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字电路基础实训、电子技术综合实训。
本教材推荐学时80小时左右,可作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训教材,也可作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材独立使用;适用于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等用书。其中技能训练内容可根据各校具体情况自行增减。
与本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与教学资源请登录http://bb.zzrvtc.edu.cn/webapps/login/
本书具体编写分工如下:朱立宏编写第一章的第一节至第三节;冯笑编写第一章的第四节;陈志红编写第一章的第五节和第五章的实训二十五、实训二十六和实训二十九;刘海燕编写第二章的实训三、四、五、七、八和实训九;赵新颖编写第二章的实训一、二和实训六;马蕾编写第二章的实训十和实训十二;刘素芳编写第二章的实训十一;张惠敏编写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实训十三至实训十九和实训二十二;黄根岭编写第四章的实训二十和实训二十一;韦成杰编写第五章的实训二十三至二十四;吴昕编写第五章的实训二十七至二十八。
本书由张惠敏任主编,负责全书的规划与统稿;陈志红任副主编,郑州铁路局信息技术处高级工程师薛波任主审。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及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各参编单位的领导和同行们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鼓励,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6.2
第一版前言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的配套实训教材,也可作为独立设课的实训教材。
根据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要求,本书着重于对学生进行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基本实训技能以及应用电路的组装测试等方面的训练,在传统实训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内容扩充,大部分实训项目要求学生自己搭接电路,培养器件识别、检测能力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电子技术实训》实践教学为60~70学时,内容编排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1)技能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内容齐全。涵盖了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内容,既有基本实训项目,也有扩展实训和综合应用。
(3)适用面宽。本教材作为高职高专电子技术课程的配套技能训练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以及中专及成人大、中专教育。
(4)突出应用性,强化集成器件的检测及应用。
(5)通用性强。本教材采用多功能模拟和数学实验系统完成,系统配有常用元器件和常用实验电路,可采用学生自己搭接电路或选用已有电路进行训练,方式灵活,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学生。
本教材的实训一、十二和附录由朱小娟编写;实训二~五、七~九、二十六、二十八、二十九由孙建设编写;实训六、十和十三由王瑞琴编写;实训十一由刘素芳编写;数字电路实训指导和实训十五~二十一、二十四由张惠敏编写;实训二十二、二十三由马蕾编写;实训二十五由王桂馨编写;实训十四、二十七、三十、三十一由朱彤编写;全书由张惠敏负责统稿,担任主编;孙建设,朱小娟担任副主编;王学力担任主审。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1.12
第二版前言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领导和支持下,《电子技术实训》教材在2001年作为第一批“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几年来,本书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全国各兄弟院校及同行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编者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与教材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和优化,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驱动、项目教学,已经成为共识。为此教材编写组全体成员根据现阶段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及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重新组织修订了电子技术实训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删减了部分验证性实验的内容、整合了部分单元实训内容;增加了模拟电路实训基本知识和技能、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的综合实训项目,力求适应现代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逐步向工艺和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上靠近,探究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凸显高职教育的内涵。
本教材突出电子技术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着重以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实用电路的组装、调试以及故障处理为主线,全部采用实例案例,内容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实训项目,并辅以电子产品制作的综合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教材推荐学时80左右,可作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训教材,也可作为《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等用书。其中技能训练内容可根据各校具体情况自行增减。
参编人员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朱立宏编写第一章的第一节至第三节;马丽娟编写第一章的第四节;陈志红编写第一章的第五节和第五章的实训二十五、实训二十六与实训二十九;刘海燕编写第二章的实训三、四、五、七、八和实训九;赵新颖编写第二章的实训一、二和实训六;马蕾编写第二章的实训十和实训十二;刘素芳编写第二章的实训十一;张惠敏编写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实训十三至实训十九和实训二十二;黄根岭编写第四章的实训二十和实训二十一;韦成杰编写第五章的实训二十三至二十四;吴昕编写第五章的实训二十七至二十八。
本书由张惠敏任主编,负责全书的规划与统稿;陈志红任副主编,王学力任主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工艺水平、集成度以及器件功能不断完善和提高,电子技术应用也更为广泛,教材内容的更新势在必行,教材编写组全体成员诚恳希望社会各界多提改进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共同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使用者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领导及化学工业出版社领导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各参编学院的领导和同行们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鼓励,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
2009.6
文摘
版权页:_x000D_
_x000D_
_x000D_
插图:_x000D_
_x000D_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实训(第三版)》是根据高职高专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的配套实训指导教材,也可作为独立设课的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作者简介
张惠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教授工程师,主编张惠敏同志在郑州铁路局电务器材厂从事铁路通信信号产品的研发和试制工作,对电子技术及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989年评聘为通信工程师;从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工作23年,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主编主审教育部和省级规划教材十余部,主持完成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课题4项,主持河南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项;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曾多次荣获教学标兵、郑州铁路局骨干教师、名教师,省文明教师,学院教学团队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等。目前担任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铁道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等社会兼职。获得国家高级家电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多次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装配调试竞赛拟题与评委专家。
目录
第一章模拟电路实训基本知识与技能1_x000D_
第一节电子测量与测量误差1_x000D_
第二节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与使用6_x000D_
第三节常用电子元器件及检测26_x000D_
第四节电子电路的焊装与调试41_x000D_
第五节电子技术实训的组织与要求50_x000D_
第二章模拟电路基础实训52_x000D_
实训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52_x000D_
实训二常用电子器件识别与检测55_x000D_
实训三单管共射放大电路调整与测试60_x000D_
实训四共射共集两级放大电路调整与测试65_x000D_
实训五差动放大电路调整与测试68_x000D_
实训六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调试71_x000D_
实训七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的调试74_x000D_
实训八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78_x000D_
实训九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测量电路调试81_x000D_
实训十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测试84_x000D_
实训十一直流稳压电源调整与测试87_x000D_
实训十二单相可控整流电路调整与测试91_x000D_
第三章数字电路实训基本知识与技能94_x000D_
第一节数字集成电路器件的选用与检测94_x000D_
第二节数字逻辑电路的测试99_x000D_
第三节数字电路的故障检测101_x000D_
第四节数字电路的干扰与抑制105_x000D_
第四章数字电路基础实训110_x000D_
实训十三TTL与非门的测试及功能转换110_x000D_
实训十四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114_x000D_
实训十五集成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的应用116_x000D_
实训十六四组智力竞赛抢答器121_x000D_
实训十七计数器逻辑功能测试及应用125_x000D_
实训十八移位寄存器的功能测试及应用128_x000D_
实训十九计数、译码、显示综合应用133_x000D_
实训二十555时基电路典型应用138_x000D_
实训二十一555时基电路构成的警笛电路141_x000D_
实训二十二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仿真实训144_x000D_
第五章电子技术综合实训150_x000D_
实训二十三输出电压可调的稳压电源150_x000D_
实训二十四红外线双向对讲机152_x000D_
实训二十五可编程音乐发生器155_x000D_
实训二十六双音门铃的制作160_x000D_
实训二十七可编程电脑彩灯控制器162_x000D_
实训二十八带有校时功能的数字闹钟166_x000D_
实训二十九收音机组装与调试171_x000D_
附录196_x000D_
附录1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196_x000D_
附录2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196_x000D_
附录3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型号命名法197_x000D_
参考文献199
序言
前言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与教材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和优化。《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定位目标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对职业教育提出“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的要求。本教材兼顾电子电气大类和信息通信大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的公共服务特性,按照突出能力体系、兼顾课程知识体系的原则编写。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本版进一步优化体系结构,以应用为导向实现知识的简约重组,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
本教材注重突出以下特点。
1.教材案例选取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贯彻国家与行业的技术标准、职业标准及岗位规范,使学生掌握企业先进技术工艺和操作规程,培养严格执行产业技术标准的人才。
2.构建了新颖的实践教学一体化教材结构体系,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3.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动态发展实际。新版教材以先进的数字仪器仪表取代原有的模拟仪器仪表,贴紧技术进步。以Multisim替代了原有EWB进行的电路仿真实训,体现了应用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模拟电路实训基本知识与技能、模拟电路基础实训、数字电路实训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字电路基础实训、电子技术综合实训。
本教材推荐学时80小时左右,可作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训教材,也可作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材独立使用;适用于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等用书。其中技能训练内容可根据各校具体情况自行增减。
与本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与教学资源请登录http://bb.zzrvtc.edu.cn/webapps/login/
本书具体编写分工如下:朱立宏编写第一章的第一节至第三节;冯笑编写第一章的第四节;陈志红编写第一章的第五节和第五章的实训二十五、实训二十六和实训二十九;刘海燕编写第二章的实训三、四、五、七、八和实训九;赵新颖编写第二章的实训一、二和实训六;马蕾编写第二章的实训十和实训十二;刘素芳编写第二章的实训十一;张惠敏编写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实训十三至实训十九和实训二十二;黄根岭编写第四章的实训二十和实训二十一;韦成杰编写第五章的实训二十三至二十四;吴昕编写第五章的实训二十七至二十八。
本书由张惠敏任主编,负责全书的规划与统稿;陈志红任副主编,郑州铁路局信息技术处高级工程师薛波任主审。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及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各参编单位的领导和同行们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鼓励,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6.2
第一版前言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的配套实训教材,也可作为独立设课的实训教材。
根据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要求,本书着重于对学生进行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基本实训技能以及应用电路的组装测试等方面的训练,在传统实训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内容扩充,大部分实训项目要求学生自己搭接电路,培养器件识别、检测能力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电子技术实训》实践教学为60~70学时,内容编排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1)技能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内容齐全。涵盖了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内容,既有基本实训项目,也有扩展实训和综合应用。
(3)适用面宽。本教材作为高职高专电子技术课程的配套技能训练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以及中专及成人大、中专教育。
(4)突出应用性,强化集成器件的检测及应用。
(5)通用性强。本教材采用多功能模拟和数学实验系统完成,系统配有常用元器件和常用实验电路,可采用学生自己搭接电路或选用已有电路进行训练,方式灵活,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学生。
本教材的实训一、十二和附录由朱小娟编写;实训二~五、七~九、二十六、二十八、二十九由孙建设编写;实训六、十和十三由王瑞琴编写;实训十一由刘素芳编写;数字电路实训指导和实训十五~二十一、二十四由张惠敏编写;实训二十二、二十三由马蕾编写;实训二十五由王桂馨编写;实训十四、二十七、三十、三十一由朱彤编写;全书由张惠敏负责统稿,担任主编;孙建设,朱小娟担任副主编;王学力担任主审。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1.12
第二版前言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领导和支持下,《电子技术实训》教材在2001年作为第一批“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几年来,本书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全国各兄弟院校及同行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编者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与教材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和优化,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驱动、项目教学,已经成为共识。为此教材编写组全体成员根据现阶段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及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重新组织修订了电子技术实训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删减了部分验证性实验的内容、整合了部分单元实训内容;增加了模拟电路实训基本知识和技能、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的综合实训项目,力求适应现代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逐步向工艺和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上靠近,探究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凸显高职教育的内涵。
本教材突出电子技术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着重以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实用电路的组装、调试以及故障处理为主线,全部采用实例案例,内容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实训项目,并辅以电子产品制作的综合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教材推荐学时80左右,可作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训教材,也可作为《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等用书。其中技能训练内容可根据各校具体情况自行增减。
参编人员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朱立宏编写第一章的第一节至第三节;马丽娟编写第一章的第四节;陈志红编写第一章的第五节和第五章的实训二十五、实训二十六与实训二十九;刘海燕编写第二章的实训三、四、五、七、八和实训九;赵新颖编写第二章的实训一、二和实训六;马蕾编写第二章的实训十和实训十二;刘素芳编写第二章的实训十一;张惠敏编写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实训十三至实训十九和实训二十二;黄根岭编写第四章的实训二十和实训二十一;韦成杰编写第五章的实训二十三至二十四;吴昕编写第五章的实训二十七至二十八。
本书由张惠敏任主编,负责全书的规划与统稿;陈志红任副主编,王学力任主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工艺水平、集成度以及器件功能不断完善和提高,电子技术应用也更为广泛,教材内容的更新势在必行,教材编写组全体成员诚恳希望社会各界多提改进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共同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使用者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领导及化学工业出版社领导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各参编学院的领导和同行们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鼓励,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
2009.6
文摘
版权页:_x000D_
_x000D_
_x000D_
插图:_x000D_
_x000D_
ISBN | 9787122269065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张惠敏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