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可供环境保护、生态、水利、农业、林业、规划、国土资源及相关部门的环境管理与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生物学、生态学、系统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和流域规划与管理等专业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读者借鉴和参考。同时,对松花江流域内政府环境主管部门进行流域管理、制定政策和水生态目标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目录
前言
第1章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理论与内涵
1.1生态功能区划的发展历程
1.2水生态功能区划的发展历程
1.3水生态功能分区目的和分区方法
1.4水生态功能分区案例
第2章松花江流域基本概况
2.1松花江流域概况
2.2自然环境特征
2.3社会经济现状
2.4土地利用特征
2.5水资源及其利用
2.6污染源及污染排放特征
第3章松花江流域自然环境因子空间异质性分析
3.1水生态功能的自然环境影响因子
3.2地貌因子空间异质性
3.3气候因子空间异质性
3.4水文因子空间异质性
3.5土壤因子空间异质性
3.6植被因子空间异质性
3.7土地利用因子空间异质性
3.8水质因子空间异质性
第4章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因子空间异质性分析
4.1流域水生态现状调查
4.2水生态因子与水生态功能的关系
4.3水质因子空间异质性
4.4浮游及着生藻类空间异质性
4.5底栖动物空间异质性分析
4.6鱼类空间异质性分析
4.7水生高等植物空间异质性
4.8河流生境空间异质性
4.9底泥空间异质性
第5章流域现有分区方案及其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关系
5.1水环境功能区划
5.2水功能区划
5.3生态功能区划
5.4水资源分区
5.5生态水文区划
5.6水文区划
5.7主体功能区划
5.8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要求
第6章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体系
6.1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内涵
6.2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体系
第7章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
7.1一级、二级分区理论基础
7.2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指标体系
7.3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过程
7.4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方案
第8章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
8.1三级分区理论基础
8.2三级分区技术方法
8.3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指标体系
8.4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过程
8.5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方案
第9章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
9.1四级分区理论基础
9.2四级分区技术方法
9.3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的指标体系
9.4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过程
9.5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方案
第10章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总结与展望
10.1分区总结
10.2研究展望
10.3实施保障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松花江流域水系还有一大特点是湖泊沼泡较多,大小湖泊共有600多个。这些湖泊大部分在第二松花江下游、嫩江下游,以及嫩江支流乌裕尔河、双阳河、洮儿河和霍林河下游的松嫩平原的低洼地带及松花江下游地区,有的湖沼在江道上或江道旁侧,并与江道连通,如镜泊湖、月亮泡、向海泡和连环湖等,这些湖泊对调节和滞蓄洪水,可以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1)嫩江
松花江的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正源名南瓮河(义名南北河),河源海拔为1030m。嫩江自河源流向东南,在十二站林场南约lkm处,与二根河会合,转向南流,始称嫩江。干流全长为1370km,流域面积为29.7万km2。嫩江右岸多支流,左岸支流较少,左右岸支流均发源于大、小兴安岭支脉,顺着大、小兴安岭的斜坡面向东南或向西南入干流。嫩江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由于上游有80%以上面积为茂密的森林覆盖,河流的含沙量较小,富拉尔基断面以上多年平均输沙率为4.5kg/s,多年年均输沙量为140万t,年平均最大含沙量为24.5g/m3,年平均最小含沙量为1.8g/m3。嫩江干流落差为442m,水力资源主要在干流的上游和右侧支流,干流可开发装机容量大于1万kW的水电站有卧都河、古里河、固固河、拉抛、库漠屯、尼尔基、大里湾和大安8座。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可供环境保护、生态、水利、农业、林业、规划、国土资源及相关部门的环境管理与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生物学、生态学、系统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和流域规划与管理等专业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读者借鉴和参考。同时,对松花江流域内政府环境主管部门进行流域管理、制定政策和水生态目标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目录
前言
第1章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理论与内涵
1.1生态功能区划的发展历程
1.2水生态功能区划的发展历程
1.3水生态功能分区目的和分区方法
1.4水生态功能分区案例
第2章松花江流域基本概况
2.1松花江流域概况
2.2自然环境特征
2.3社会经济现状
2.4土地利用特征
2.5水资源及其利用
2.6污染源及污染排放特征
第3章松花江流域自然环境因子空间异质性分析
3.1水生态功能的自然环境影响因子
3.2地貌因子空间异质性
3.3气候因子空间异质性
3.4水文因子空间异质性
3.5土壤因子空间异质性
3.6植被因子空间异质性
3.7土地利用因子空间异质性
3.8水质因子空间异质性
第4章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因子空间异质性分析
4.1流域水生态现状调查
4.2水生态因子与水生态功能的关系
4.3水质因子空间异质性
4.4浮游及着生藻类空间异质性
4.5底栖动物空间异质性分析
4.6鱼类空间异质性分析
4.7水生高等植物空间异质性
4.8河流生境空间异质性
4.9底泥空间异质性
第5章流域现有分区方案及其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关系
5.1水环境功能区划
5.2水功能区划
5.3生态功能区划
5.4水资源分区
5.5生态水文区划
5.6水文区划
5.7主体功能区划
5.8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要求
第6章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体系
6.1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内涵
6.2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体系
第7章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
7.1一级、二级分区理论基础
7.2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指标体系
7.3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过程
7.4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方案
第8章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
8.1三级分区理论基础
8.2三级分区技术方法
8.3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指标体系
8.4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过程
8.5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方案
第9章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
9.1四级分区理论基础
9.2四级分区技术方法
9.3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的指标体系
9.4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过程
9.5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方案
第10章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总结与展望
10.1分区总结
10.2研究展望
10.3实施保障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松花江流域水系还有一大特点是湖泊沼泡较多,大小湖泊共有600多个。这些湖泊大部分在第二松花江下游、嫩江下游,以及嫩江支流乌裕尔河、双阳河、洮儿河和霍林河下游的松嫩平原的低洼地带及松花江下游地区,有的湖沼在江道上或江道旁侧,并与江道连通,如镜泊湖、月亮泡、向海泡和连环湖等,这些湖泊对调节和滞蓄洪水,可以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1)嫩江
松花江的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正源名南瓮河(义名南北河),河源海拔为1030m。嫩江自河源流向东南,在十二站林场南约lkm处,与二根河会合,转向南流,始称嫩江。干流全长为1370km,流域面积为29.7万km2。嫩江右岸多支流,左岸支流较少,左右岸支流均发源于大、小兴安岭支脉,顺着大、小兴安岭的斜坡面向东南或向西南入干流。嫩江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由于上游有80%以上面积为茂密的森林覆盖,河流的含沙量较小,富拉尔基断面以上多年平均输沙率为4.5kg/s,多年年均输沙量为140万t,年平均最大含沙量为24.5g/m3,年平均最小含沙量为1.8g/m3。嫩江干流落差为442m,水力资源主要在干流的上游和右侧支流,干流可开发装机容量大于1万kW的水电站有卧都河、古里河、固固河、拉抛、库漠屯、尼尔基、大里湾和大安8座。
ISBN | 9787030504029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于宏兵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