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适合普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类各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孙雨耕,1958年毕业于北京四中,其后进入天津大学发电专业学习,1963年毕业留校任教。相继担任过系主任、院长,电力电子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电路、信号与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前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学会副主任、图论与系统优化分委员会主任。曾担任教育部本科教学、基地验收、教学成果、精品课程等评审工作的专家,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以及学科评审专家等工作。“电路基础”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国际杂志(美)《Journal of Circuits,systems,and computers》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国家公派赴日研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优秀教师、教学楷模、天津市劳动模范等多项奖励。参与或编、译著作四部。从事电路理论、图论与系统优化、通信网络理论、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主持完成基金类、军工类以及企业合作类科研课题15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人,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第一章电路元件和电路基本定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件中的电流、电压和电功率
1—3电路元件
1—4基尔霍夫定律
1—5等效和等效变换
1—6小结
习题
第二章线性直流电路的系统分析方法
2—1电路方程的独立性和2b法方程
2—2支路电流法
2—3回路电流法
2—4节点电压法
25小结
习题
第三章电路定理
3—1齐次性原理和叠加定理
3—2替代定理
3—3戴维南定理
3—4诺顿定理
3—5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3—6特勒根定理
3—7互易定理
3—8对偶原理
3—9小结
习题
第四章含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
4—1运算放大器及其电路模型
4—2典型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4—3含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的系统分析法
4—4小结
习题
第五章正弦交流稳态电路
5—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5—2电阻、电感和电容中的正弦电流
5—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5—4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
5—5正弦电路中的功率
5—6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
5—7谐振电路
5—8互感耦合电路
5—9理想变压器
5—10小结
习题
第六章三相电路
6—1三相电源和三相电路
6—2对称三相电路
6—3三相电路的功率
6—4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6—5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6—6三相电路中的功率测量
6—7小结
习题
第七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7—1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7—2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7—3非止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7—4电路的频率特性与滤波
*7—5对称三相电路中的谐波
*7—6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7—7小结
习题
第八章线性动态电路的暂态时域分析
8—1动态电路及其初始条件
8—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8—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8—5一阶电路在正弦激励下的响应
8—6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
8—7利用卷积求电路对任意激励的零状态响应
8—8二阶电路的响应
8—9小结
习题
第九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9—1拉普拉斯变换
9—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9—3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求原函数
9—4复频域形式的电路定律和电路模型
9—5用复频域分析法分析电路
9—6网络函数
9—7小结
习题
第十章电路图论和网络方程
10—1网络的图
10—2图的矩阵表示
10—3标准支路及其方程的矩阵形式
10—4节点分析法
10—5回路分析法
10—6割集分析法
*10—7含受控源电路的节点分析法
10—8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
10—9小结
习题
第十一章二端口网络
11—1三端口网络方程与参数
11—2三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1—3有载二端口网络
11—4复合二端口网络
11—5二端口器件
11—6小结
习题
第十二章均匀传输线
12—1电路参数的分布性与电磁传输
12—2均匀传输线方程
12—3均匀传输线的止弦稳态响应
12—4均匀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及负载工作状态
12—5均匀无损线的正弦稳态解
12—6均匀传输线的集总参数等效电路
12—7无损线终端接电阻时的阶跃响应
12—8无损线渡过程的一般求解方法
12—9小结
习题
第十三章非线性电阻电路
13—1非线性电阻
13—2图解分析法
13—3分段线性分析法
13—4数值分析法
13—5小信号分析法
13—6小结
习题
附录A状态方程的解
附录B磁路
B—1磁路及其基本定律
B—2铁磁材料的磁性能
B—3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
B—4交变磁通磁路
附录C应用OrCAD进行电路仿真
C—1绘制电路原理图
C—2设置分析类型和参数
C—3查看仿真结果
C—4常用元器件及其参数设置
C—5仿真实例
附录D应用MATLAB进行电路分析
D—1MATLAB基本操作
D—2MATLAB语言要点
D—3MATLAB二维绘图
D—4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定义了电路理论要讨论的基本变量——电流和电压,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功率。
3.定义了电路的基本电路元件,并分析了元件特性。
4.详细讲述了分析集总参数电路的基本约束条件:
(1)由元件性质和参数决定的VCR方程;
(2)由电路模型中支路和节点的连接关系所决定的KCL、KVL方程。
5.阐述电路分析的一类重要思想与方法——等效与等效变换。
电路模型是对实际物理电路的近似、简化后抽象成的相对理想化的模型,或者可被看作是实际物理电路理想化后的数学模型的图形化表达。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通常特别关注的物理量是电压和电流。
在电压和电流的定义中要特别留意的是这两个量都是有方向的。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定义了参考方向,以后的讨论通常都在预先设定了电压、电流变量的参考方向的前提下展开。
功率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进行计算,本章给出了功率的基本定义。为了从不同角度对电路进行能量方面的分析,后面还会进一步给出反映不同物理意义的其他功率定义。功率从某种意义上也可认为是有方向的,而这种方向就用吸收或供出来表达,名义上的吸收或供出与功率计算公式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规定有关系。
本书适合普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类各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孙雨耕,1958年毕业于北京四中,其后进入天津大学发电专业学习,1963年毕业留校任教。相继担任过系主任、院长,电力电子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电路、信号与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前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学会副主任、图论与系统优化分委员会主任。曾担任教育部本科教学、基地验收、教学成果、精品课程等评审工作的专家,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以及学科评审专家等工作。“电路基础”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国际杂志(美)《Journal of Circuits,systems,and computers》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国家公派赴日研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优秀教师、教学楷模、天津市劳动模范等多项奖励。参与或编、译著作四部。从事电路理论、图论与系统优化、通信网络理论、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主持完成基金类、军工类以及企业合作类科研课题15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人,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第一章电路元件和电路基本定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件中的电流、电压和电功率
1—3电路元件
1—4基尔霍夫定律
1—5等效和等效变换
1—6小结
习题
第二章线性直流电路的系统分析方法
2—1电路方程的独立性和2b法方程
2—2支路电流法
2—3回路电流法
2—4节点电压法
25小结
习题
第三章电路定理
3—1齐次性原理和叠加定理
3—2替代定理
3—3戴维南定理
3—4诺顿定理
3—5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3—6特勒根定理
3—7互易定理
3—8对偶原理
3—9小结
习题
第四章含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
4—1运算放大器及其电路模型
4—2典型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4—3含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的系统分析法
4—4小结
习题
第五章正弦交流稳态电路
5—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5—2电阻、电感和电容中的正弦电流
5—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5—4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
5—5正弦电路中的功率
5—6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
5—7谐振电路
5—8互感耦合电路
5—9理想变压器
5—10小结
习题
第六章三相电路
6—1三相电源和三相电路
6—2对称三相电路
6—3三相电路的功率
6—4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6—5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6—6三相电路中的功率测量
6—7小结
习题
第七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7—1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7—2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7—3非止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7—4电路的频率特性与滤波
*7—5对称三相电路中的谐波
*7—6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7—7小结
习题
第八章线性动态电路的暂态时域分析
8—1动态电路及其初始条件
8—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8—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8—5一阶电路在正弦激励下的响应
8—6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
8—7利用卷积求电路对任意激励的零状态响应
8—8二阶电路的响应
8—9小结
习题
第九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9—1拉普拉斯变换
9—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9—3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求原函数
9—4复频域形式的电路定律和电路模型
9—5用复频域分析法分析电路
9—6网络函数
9—7小结
习题
第十章电路图论和网络方程
10—1网络的图
10—2图的矩阵表示
10—3标准支路及其方程的矩阵形式
10—4节点分析法
10—5回路分析法
10—6割集分析法
*10—7含受控源电路的节点分析法
10—8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
10—9小结
习题
第十一章二端口网络
11—1三端口网络方程与参数
11—2三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1—3有载二端口网络
11—4复合二端口网络
11—5二端口器件
11—6小结
习题
第十二章均匀传输线
12—1电路参数的分布性与电磁传输
12—2均匀传输线方程
12—3均匀传输线的止弦稳态响应
12—4均匀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及负载工作状态
12—5均匀无损线的正弦稳态解
12—6均匀传输线的集总参数等效电路
12—7无损线终端接电阻时的阶跃响应
12—8无损线渡过程的一般求解方法
12—9小结
习题
第十三章非线性电阻电路
13—1非线性电阻
13—2图解分析法
13—3分段线性分析法
13—4数值分析法
13—5小信号分析法
13—6小结
习题
附录A状态方程的解
附录B磁路
B—1磁路及其基本定律
B—2铁磁材料的磁性能
B—3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
B—4交变磁通磁路
附录C应用OrCAD进行电路仿真
C—1绘制电路原理图
C—2设置分析类型和参数
C—3查看仿真结果
C—4常用元器件及其参数设置
C—5仿真实例
附录D应用MATLAB进行电路分析
D—1MATLAB基本操作
D—2MATLAB语言要点
D—3MATLAB二维绘图
D—4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定义了电路理论要讨论的基本变量——电流和电压,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功率。
3.定义了电路的基本电路元件,并分析了元件特性。
4.详细讲述了分析集总参数电路的基本约束条件:
(1)由元件性质和参数决定的VCR方程;
(2)由电路模型中支路和节点的连接关系所决定的KCL、KVL方程。
5.阐述电路分析的一类重要思想与方法——等效与等效变换。
电路模型是对实际物理电路的近似、简化后抽象成的相对理想化的模型,或者可被看作是实际物理电路理想化后的数学模型的图形化表达。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通常特别关注的物理量是电压和电流。
在电压和电流的定义中要特别留意的是这两个量都是有方向的。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定义了参考方向,以后的讨论通常都在预先设定了电压、电流变量的参考方向的前提下展开。
功率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进行计算,本章给出了功率的基本定义。为了从不同角度对电路进行能量方面的分析,后面还会进一步给出反映不同物理意义的其他功率定义。功率从某种意义上也可认为是有方向的,而这种方向就用吸收或供出来表达,名义上的吸收或供出与功率计算公式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规定有关系。
ISBN | 9787040473445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 孙雨耕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