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行为供应链博弈与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研究》可供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对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实践也有较大的启示和帮助。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篇行为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
第1章行为供应链博弈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1.1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前景理论
1.2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1.3经典博弈论与经典博弈模型
1.4行为博弈论及其相关模型
1.5供应链契约与供应链协调
第2章行为供应链博弈研究概述
2.1行为供应链研究中的几类常见的行为因素
2.2损失厌恶的生理学和心理学证据
2.3行为供应链博弈研究概述
2.4行为供应链博弈研究展望
2.5本章小结
第3章过度自信零售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3.1具有过度自信偏好的报童模型
3.2集中型供应链模型
3.3过度自信零售商的供应链静态博弈模型
3.4多个过度自信零售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3.5本章小结
第4章具有损失厌恶偏好零售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4.1具有损失厌恶偏好的报童模型
4.2不考虑缺货惩罚情形
4.3考虑缺货惩罚情形
4.4本章小结
第5章参照依赖零售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5.1参照依赖报童模型及其损失厌恶特性
5.2批发价契约模型
5.3回购契约模型
5.4本章小结
第6章具有公平偏好倾向零售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6.1绝对公平偏好倾向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及其损失厌恶特性
6.2绝对公平偏好倾向零售商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模型
6.3相对公平偏好倾向零售商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模型
6.4本章小结
第7章混合CVaR约束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7.1混合CVaR准则及其损失厌恶特性
7.2集中型供应链模型
7.3回购契约下混合CVaR约束且损失厌恶型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
7.4批发价契约下混合CVaR约束且损失厌恶型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
7.5批发价契约下混合CVaR约束且风险追求型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
7.6本章小结
第8章电子渠道供应链与传统渠道供应链模型的比较
8.1电子渠道的定义与特点
8.2模型假设与记号
8.3传统渠道供应链模型
8.4电子渠道供应链模型
8.5电子渠道供应链模型与传统渠道供应链模型的比较
8.6本章小结
第9章电子商务环境下过度自信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
9.1批发价契约模型
9.2回购契约模型
9.3本章小结
第10章电子商务环境下损失厌恶零售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10.1模型描述
10.2最优解与供应链协调契约
10.3损失厌恶和电子渠道对供应链系统的影响
10.4本章小结
第二篇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研究
第11章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
11.1利益相关者理论
11.2社会契约理论
11.3企业公民理论
11.4钻石模型与价值链模型
11.5本章小结
第12章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12.1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2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
12.3Adam Smith的《道德情操论》与企业社会责任
12.4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概述
12.5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概述
12.6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比较
12.7本章小结
第13章供应链社会责任及其风险管理
13.1供应链社会责任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3.2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13.3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的研究现状
13.4基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社会责任管理研究
13.5基于责任矩阵的供应链风险分析与评价
13.6本章小结
第14章食品行业供应链社会责任及其风险分析
14.1食品供应链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4.2食品供应链管理研究
14.3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研究
14.4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与食品安全分析
14.5国外食品安全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14.6本章小结
第15章案例分析
15.1三星集团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案例
15.2英特尔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案例
15.3沃尔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案例
15.4联想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案例
15.5王老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案例
15.6“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与企业社会责任
15.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Ⅰ:主要符号表
附录Ⅱ:主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Ⅲ:2014年世界《财富》500强(前20名)排名
附录Ⅳ:2013年度《财富》(中文版)企业社会责任排行榜
附录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3)》
附录Ⅵ:《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2014)》发布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其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赋予并支持企业承担生产性任务、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权力,同时也要求企业在法律框架内实现经济目标,因此,企业肩负着必要的法律责任;第三,虽然企业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中都隐含着一定的伦理规范,公众社会仍期望企业遵循那些尚未成为法律的社会公认的伦理规范;第四,社会通常还对企业寄予了一些没有或无法明确表达的期望,是否承担或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完全由个人或企业自行判断和选择,这是一类完全自愿的行为,例如,慈善捐赠、为吸毒者提供住房或提供日托中心等,Carroll将此称为企业自行裁量责任。从企业考虑的先后次序及重要性而言,Carroll认为这是金字塔形结构,经济责任是基础,也占最大比例,法律的、伦理的以及自行裁量的责任依次向上递减。
3.20世纪80~9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丰富和发展
如上所述,早期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重点是对概念的界定,其中包括对企业是否应该承担以及应该承担什么社会责任的讨论。由于大部分定义过于模糊和抽象,并且缺乏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研究者开始倾向于以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出发点,通过各种衍生概念、主题来丰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1)企业社会回应(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基于将企业视为整个社会环境中的一个角色,不仅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期望,而且应该考虑如何对不断变化和提升的社会期望作出回应,一些研究者提出用“社会回应”来代替社会责任。Frederick(1978)将此定义为“企业回应社会压力的能力”,并用CSR2来代替。同样,Ackerman和Bauer(1976)在批判早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中过于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而忽视其实施,他们建议企业采取三方面的行动对社会进行回应,即监控和评价外部环境条件,关心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设计一些计划和政策以回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由于这个概念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所以,社会回应管理一直是80、90年代研究的主题,并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践的重要方法之一。
(2)公共责任(public responsibility)。在《私人管理和公共政策:公共责任的原则》一书中,Preston和Post(1975)认为,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主要是关注企业经营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具有模糊而笼统的含义,与企业管理的内部活动或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缺乏联系,因此,他们选择用“公共责任”来代替“社会责任”,用来定义在公共生活的特定环境下组织管理的功能。
《行为供应链博弈与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研究》可供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对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实践也有较大的启示和帮助。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篇行为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
第1章行为供应链博弈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1.1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前景理论
1.2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1.3经典博弈论与经典博弈模型
1.4行为博弈论及其相关模型
1.5供应链契约与供应链协调
第2章行为供应链博弈研究概述
2.1行为供应链研究中的几类常见的行为因素
2.2损失厌恶的生理学和心理学证据
2.3行为供应链博弈研究概述
2.4行为供应链博弈研究展望
2.5本章小结
第3章过度自信零售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3.1具有过度自信偏好的报童模型
3.2集中型供应链模型
3.3过度自信零售商的供应链静态博弈模型
3.4多个过度自信零售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3.5本章小结
第4章具有损失厌恶偏好零售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4.1具有损失厌恶偏好的报童模型
4.2不考虑缺货惩罚情形
4.3考虑缺货惩罚情形
4.4本章小结
第5章参照依赖零售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5.1参照依赖报童模型及其损失厌恶特性
5.2批发价契约模型
5.3回购契约模型
5.4本章小结
第6章具有公平偏好倾向零售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6.1绝对公平偏好倾向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及其损失厌恶特性
6.2绝对公平偏好倾向零售商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模型
6.3相对公平偏好倾向零售商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模型
6.4本章小结
第7章混合CVaR约束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7.1混合CVaR准则及其损失厌恶特性
7.2集中型供应链模型
7.3回购契约下混合CVaR约束且损失厌恶型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
7.4批发价契约下混合CVaR约束且损失厌恶型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
7.5批发价契约下混合CVaR约束且风险追求型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
7.6本章小结
第8章电子渠道供应链与传统渠道供应链模型的比较
8.1电子渠道的定义与特点
8.2模型假设与记号
8.3传统渠道供应链模型
8.4电子渠道供应链模型
8.5电子渠道供应链模型与传统渠道供应链模型的比较
8.6本章小结
第9章电子商务环境下过度自信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
9.1批发价契约模型
9.2回购契约模型
9.3本章小结
第10章电子商务环境下损失厌恶零售商的供应链博弈模型
10.1模型描述
10.2最优解与供应链协调契约
10.3损失厌恶和电子渠道对供应链系统的影响
10.4本章小结
第二篇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研究
第11章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
11.1利益相关者理论
11.2社会契约理论
11.3企业公民理论
11.4钻石模型与价值链模型
11.5本章小结
第12章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12.1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2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
12.3Adam Smith的《道德情操论》与企业社会责任
12.4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概述
12.5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概述
12.6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比较
12.7本章小结
第13章供应链社会责任及其风险管理
13.1供应链社会责任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3.2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13.3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的研究现状
13.4基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社会责任管理研究
13.5基于责任矩阵的供应链风险分析与评价
13.6本章小结
第14章食品行业供应链社会责任及其风险分析
14.1食品供应链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4.2食品供应链管理研究
14.3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研究
14.4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与食品安全分析
14.5国外食品安全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14.6本章小结
第15章案例分析
15.1三星集团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案例
15.2英特尔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案例
15.3沃尔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案例
15.4联想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案例
15.5王老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案例
15.6“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与企业社会责任
15.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Ⅰ:主要符号表
附录Ⅱ:主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Ⅲ:2014年世界《财富》500强(前20名)排名
附录Ⅳ:2013年度《财富》(中文版)企业社会责任排行榜
附录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3)》
附录Ⅵ:《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2014)》发布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其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赋予并支持企业承担生产性任务、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权力,同时也要求企业在法律框架内实现经济目标,因此,企业肩负着必要的法律责任;第三,虽然企业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中都隐含着一定的伦理规范,公众社会仍期望企业遵循那些尚未成为法律的社会公认的伦理规范;第四,社会通常还对企业寄予了一些没有或无法明确表达的期望,是否承担或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完全由个人或企业自行判断和选择,这是一类完全自愿的行为,例如,慈善捐赠、为吸毒者提供住房或提供日托中心等,Carroll将此称为企业自行裁量责任。从企业考虑的先后次序及重要性而言,Carroll认为这是金字塔形结构,经济责任是基础,也占最大比例,法律的、伦理的以及自行裁量的责任依次向上递减。
3.20世纪80~9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丰富和发展
如上所述,早期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重点是对概念的界定,其中包括对企业是否应该承担以及应该承担什么社会责任的讨论。由于大部分定义过于模糊和抽象,并且缺乏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研究者开始倾向于以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出发点,通过各种衍生概念、主题来丰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1)企业社会回应(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基于将企业视为整个社会环境中的一个角色,不仅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期望,而且应该考虑如何对不断变化和提升的社会期望作出回应,一些研究者提出用“社会回应”来代替社会责任。Frederick(1978)将此定义为“企业回应社会压力的能力”,并用CSR2来代替。同样,Ackerman和Bauer(1976)在批判早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中过于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而忽视其实施,他们建议企业采取三方面的行动对社会进行回应,即监控和评价外部环境条件,关心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设计一些计划和政策以回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由于这个概念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所以,社会回应管理一直是80、90年代研究的主题,并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践的重要方法之一。
(2)公共责任(public responsibility)。在《私人管理和公共政策:公共责任的原则》一书中,Preston和Post(1975)认为,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主要是关注企业经营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具有模糊而笼统的含义,与企业管理的内部活动或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缺乏联系,因此,他们选择用“公共责任”来代替“社会责任”,用来定义在公共生活的特定环境下组织管理的功能。
ISBN | 9787030518965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禹海波 |
尺寸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