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汉语文化》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一绪论: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汉语汉字文化
(一)文化和中华传统的“文”“化”“文化”
(二)从语言文化到汉语汉字文化
二汉语词汇学
(一)词的性质、类型
(二)词义和概念
(三)多义词的义项
(四)同义词和反义词勰
(五)成语
三汉语语法学
(一)汉语词类划分一百多年
(二)文法、语法、文气
(三)修辞、语法、修辞语法
四古代语文经典《尔雅》
(一)《尔雅》释“诂、言、训”
(二)《尔雅》释“亲”
(三)《尔雅》释“宫、器、乐”
(四)《尔雅》释“天、地、丘、山、水”
(五)《尔雅》释“草、木”
(六)《尔雅》释“虫、鱼、兽、畜”
五古代文字学经典《说文解字》
(一)《说文》中的经学
(二)《说文》中的哲学
(三)《说文》中的语言哲学
(四)《说文》中的汉字部首和“六书”
(五)《说文》中的文字孳乳和变易
(六)《说文》中的玉器
(七)《说文》中的乐器和音乐文化
(八)《说文》中的中医、中药
六汉语中的数字
(一)数字溯源、“河图”“洛书”、九宫格
(二)数目字的产生
(三)数字崇拜
(四)术数、方向、颜色与清代八旗
(五)数字“八”“四”“六”“七”和俗文化
七对联及其汉语汉字的妙用
(一)楹联、门联、对联
(二)对联的内容分类
(三)汉语字词在对联中的妙用
主要参考书目
插图目录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论衡·自然》:“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又说:“阳气自出,物自生长,阴气自起,物自冬藏。”“夫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烝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在王充看来,大地生长万物完全是天地间元气作用所致。《说文,土部》:“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也声”下段注:“坤道成女,玄牝之门,为天地根。”具体说明天地间在元气作用下大地(坤道)是如何生出万物的,是大地的“天地根”生出万物的。许慎的解释与汉章帝至汉和帝时期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关于人,《白虎通》在说法上沿袭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同类”的表述。如上所说,《白虎通》既然把“天”说成自然之天,有星星月亮之处,“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人也是自然的产物。《白虎通·姓名》:“姓,生也。人所禀天气所以生者也。”“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论衡·气寿》:“人之禀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太平之时,人民侗长(长大),百岁左右,气和之所生也。”不仅人的出生是气禀而为,连人的身高、寿命也禀于父母本源之气,也禀于社会的“气和”,故天下太平则人高大,寿命长。可见章帝、和帝年间已将自然人、社会人(姓、侗长、百岁)连带考虑以知人。《说文·人部》:“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是天地间最宝贵的。《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而赐姓。”上古的姓与出生地,与生母都有关。如姜姓是神农居姜水以为姓。“母感天而生子”,如《诗·商颂·玄鸟》载商代的始祖契,传说是有娥氏之女简狄吞下神燕(玄鸟)的卵而怀孕所生。契建都商(今河南商丘)。可见《说文》对人的认识,不仅达到与章帝、和帝时的哲学水准,且视人为“最贵”,加深了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已做到光前裕后。
《汉语文化》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一绪论: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汉语汉字文化
(一)文化和中华传统的“文”“化”“文化”
(二)从语言文化到汉语汉字文化
二汉语词汇学
(一)词的性质、类型
(二)词义和概念
(三)多义词的义项
(四)同义词和反义词勰
(五)成语
三汉语语法学
(一)汉语词类划分一百多年
(二)文法、语法、文气
(三)修辞、语法、修辞语法
四古代语文经典《尔雅》
(一)《尔雅》释“诂、言、训”
(二)《尔雅》释“亲”
(三)《尔雅》释“宫、器、乐”
(四)《尔雅》释“天、地、丘、山、水”
(五)《尔雅》释“草、木”
(六)《尔雅》释“虫、鱼、兽、畜”
五古代文字学经典《说文解字》
(一)《说文》中的经学
(二)《说文》中的哲学
(三)《说文》中的语言哲学
(四)《说文》中的汉字部首和“六书”
(五)《说文》中的文字孳乳和变易
(六)《说文》中的玉器
(七)《说文》中的乐器和音乐文化
(八)《说文》中的中医、中药
六汉语中的数字
(一)数字溯源、“河图”“洛书”、九宫格
(二)数目字的产生
(三)数字崇拜
(四)术数、方向、颜色与清代八旗
(五)数字“八”“四”“六”“七”和俗文化
七对联及其汉语汉字的妙用
(一)楹联、门联、对联
(二)对联的内容分类
(三)汉语字词在对联中的妙用
主要参考书目
插图目录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论衡·自然》:“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又说:“阳气自出,物自生长,阴气自起,物自冬藏。”“夫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烝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在王充看来,大地生长万物完全是天地间元气作用所致。《说文,土部》:“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也声”下段注:“坤道成女,玄牝之门,为天地根。”具体说明天地间在元气作用下大地(坤道)是如何生出万物的,是大地的“天地根”生出万物的。许慎的解释与汉章帝至汉和帝时期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关于人,《白虎通》在说法上沿袭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同类”的表述。如上所说,《白虎通》既然把“天”说成自然之天,有星星月亮之处,“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人也是自然的产物。《白虎通·姓名》:“姓,生也。人所禀天气所以生者也。”“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论衡·气寿》:“人之禀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太平之时,人民侗长(长大),百岁左右,气和之所生也。”不仅人的出生是气禀而为,连人的身高、寿命也禀于父母本源之气,也禀于社会的“气和”,故天下太平则人高大,寿命长。可见章帝、和帝年间已将自然人、社会人(姓、侗长、百岁)连带考虑以知人。《说文·人部》:“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是天地间最宝贵的。《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而赐姓。”上古的姓与出生地,与生母都有关。如姜姓是神农居姜水以为姓。“母感天而生子”,如《诗·商颂·玄鸟》载商代的始祖契,传说是有娥氏之女简狄吞下神燕(玄鸟)的卵而怀孕所生。契建都商(今河南商丘)。可见《说文》对人的认识,不仅达到与章帝、和帝时的哲学水准,且视人为“最贵”,加深了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已做到光前裕后。
ISBN | 7305184101,9787305184109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李开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