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生态系统方式下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研究》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篇环境管理体制:理论与方法
第1章绪论
1.1立项背景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3研究进展
1.4核心概念界定
第2章国内外环境管理体制演变的过程与经验
2.1国际环境管理战略发展演变趋势
2.2国外环境管理组织体系变革的趋势与经验借鉴
2.3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2.4中国历次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
第3章环境管理行政体制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
3.1环境保护的政府职能定位
3.2环境保护政府部门的事权配置
3.3环境保护政府组织机构优化和职能整合
第二篇中国环境管理体制:问题诊断
第4章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的综合评估
4.1体制评估的范围界定
4.2管理体制有效性评估的国际经验
4.3环境管理体制评估的理论基础
4.4环境管理体制有效性综合评估的分析框架
4.5环境管理体制有效性评估方法及数据采集
4.6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4.7主要体制评估指标分析
4.8中国环境治理结构的综合评估结论
第5章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
5.1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
5.2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职能调整建议方案
第三篇若干专题研究
附录1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研究进展
1.1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方式的研究进展
1.2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综述
1.3生态系统方式
1.4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1.5复合生态系统管理
1.6关于几个相似概念比较的初步结论
附录2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研究进展
2.1关于职能定位
2.2关于环境管理的授权
2.3关于部门协作
2.4跨行政区域环境管理
2.5关于垂直管理
2.6关于环境大部制改革
2.7关于国际经验借鉴
2.8关于以往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反思
2.9关于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附录3大部制改革研究进展
3.1关于大部制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3.2关于大部制改革的目的与作用
3.3关于大部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3.4关于大部制的理论基础
3.5关于大部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3.6关于大部制改革中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
3.7关于大部制改革中综合管理与专业化管理的关系问题
3.8关于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3.9关于大部制的监督权问题
3.10关于大部门的限度和适用领域
3.11关于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方法及步骤
3.12关于大部制改革的前提条件和配套制度问题
3.13大部制改革的重难点
附录4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自然资源监管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关系
4.1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4.2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4.3生态环保管理体制
4.4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自然资源监管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的关系与改革建议
附录5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体制的专题研究
5.1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概念和理论
5.2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制现状
5.3大气污染防治体制评估
5.4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体制国际经验
5.5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改革方案
附录6农村乡镇环境管理机构的专题研究
6.1农村环境保护的形势与任务
6.2农村环境管理现状
6.3关于农村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6.4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任景明(2013)分析了美国、欧盟、德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经济体的环境管理体制,总结了若干值得中国借鉴的国际经验。①除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以外,其他6个经济体的环境管理部门既包括了污染管理也包括了自然生态管理的职能。从自然生态管理的角度,各国的管理力度不同,欧盟、德国和日本主要从宏观政策及国家层面进行协调管理,印度和俄罗斯在自然生态管理方面与其他部门对分工清晰度不够且自身就有较强的开发利用倾向。②从环保管理部门与同级部门对协调合作关系看,各国都倾向于设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咨询协调机构,例如,美国的环境质量委员会、德国的环境咨询委员会、印度的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日本的中央环境审议会等。这些咨询机构都是环境部长的智囊,有些还是国家领导人在环境领域的智囊。③从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分配看,中央层面负责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和计划制订,地方具体实施。为了加强中央与地方联系沟通,以及监督地方,美国、日本、印度都设立的区域办公室。印度在中央与地方的环境管理权责分配上还磨合得不够。④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都比较充分。⑤在强力环境执法方面,这些国家司法独立,对环境执法发挥的作用很大,印度法院在环境案件上的作用不如发达国家。此外,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有联邦环境警察、俄罗斯各地有生态警察。⑥推动环境管理与金融系统的合作。
《生态系统方式下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研究》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篇环境管理体制:理论与方法
第1章绪论
1.1立项背景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3研究进展
1.4核心概念界定
第2章国内外环境管理体制演变的过程与经验
2.1国际环境管理战略发展演变趋势
2.2国外环境管理组织体系变革的趋势与经验借鉴
2.3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2.4中国历次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
第3章环境管理行政体制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
3.1环境保护的政府职能定位
3.2环境保护政府部门的事权配置
3.3环境保护政府组织机构优化和职能整合
第二篇中国环境管理体制:问题诊断
第4章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的综合评估
4.1体制评估的范围界定
4.2管理体制有效性评估的国际经验
4.3环境管理体制评估的理论基础
4.4环境管理体制有效性综合评估的分析框架
4.5环境管理体制有效性评估方法及数据采集
4.6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4.7主要体制评估指标分析
4.8中国环境治理结构的综合评估结论
第5章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
5.1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
5.2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职能调整建议方案
第三篇若干专题研究
附录1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研究进展
1.1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方式的研究进展
1.2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综述
1.3生态系统方式
1.4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1.5复合生态系统管理
1.6关于几个相似概念比较的初步结论
附录2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研究进展
2.1关于职能定位
2.2关于环境管理的授权
2.3关于部门协作
2.4跨行政区域环境管理
2.5关于垂直管理
2.6关于环境大部制改革
2.7关于国际经验借鉴
2.8关于以往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反思
2.9关于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附录3大部制改革研究进展
3.1关于大部制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3.2关于大部制改革的目的与作用
3.3关于大部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3.4关于大部制的理论基础
3.5关于大部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3.6关于大部制改革中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
3.7关于大部制改革中综合管理与专业化管理的关系问题
3.8关于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3.9关于大部制的监督权问题
3.10关于大部门的限度和适用领域
3.11关于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方法及步骤
3.12关于大部制改革的前提条件和配套制度问题
3.13大部制改革的重难点
附录4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自然资源监管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关系
4.1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4.2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4.3生态环保管理体制
4.4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自然资源监管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的关系与改革建议
附录5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体制的专题研究
5.1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概念和理论
5.2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制现状
5.3大气污染防治体制评估
5.4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体制国际经验
5.5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改革方案
附录6农村乡镇环境管理机构的专题研究
6.1农村环境保护的形势与任务
6.2农村环境管理现状
6.3关于农村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6.4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任景明(2013)分析了美国、欧盟、德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经济体的环境管理体制,总结了若干值得中国借鉴的国际经验。①除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以外,其他6个经济体的环境管理部门既包括了污染管理也包括了自然生态管理的职能。从自然生态管理的角度,各国的管理力度不同,欧盟、德国和日本主要从宏观政策及国家层面进行协调管理,印度和俄罗斯在自然生态管理方面与其他部门对分工清晰度不够且自身就有较强的开发利用倾向。②从环保管理部门与同级部门对协调合作关系看,各国都倾向于设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咨询协调机构,例如,美国的环境质量委员会、德国的环境咨询委员会、印度的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日本的中央环境审议会等。这些咨询机构都是环境部长的智囊,有些还是国家领导人在环境领域的智囊。③从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分配看,中央层面负责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和计划制订,地方具体实施。为了加强中央与地方联系沟通,以及监督地方,美国、日本、印度都设立的区域办公室。印度在中央与地方的环境管理权责分配上还磨合得不够。④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都比较充分。⑤在强力环境执法方面,这些国家司法独立,对环境执法发挥的作用很大,印度法院在环境案件上的作用不如发达国家。此外,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有联邦环境警察、俄罗斯各地有生态警察。⑥推动环境管理与金融系统的合作。
ISBN | 9787511131218 |
---|---|
出版社 | 中国环境出版社 |
作者 | 殷培红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