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楷书名家名帖》由红旗出版社出版。
目录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楷书
始平公造像记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石门铭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张猛龙碑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张黑女墓志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嵩高灵庙碑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临习提示
瘗鹤铭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元略墓志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郑文公碑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龙藏寺碑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钟繇
书家简介
《贺捷表》赏析
《宣示表》赏析
《荐季直表》赏析
《墓田丙舍帖》赏析
王羲之
书家简介
《乐毅论》赏析
《黄庭经》赏析
《东方朔画像赞》赏析
王献之
书家简介
《洛神赋》赏析
虞世南
书家简介
《孔子庙堂碑》赏析
欧阳询
书家简介
书家轶事
《九成宫醴泉铭碑》赏析
《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赏析
《虞恭公温彦博碑》赏析
《皇甫诞碑》赏析
《兰亭记》赏析
褚遂良
书家简介
《雁塔圣教序》赏析
《大字阴符经》赏析
《孟法师碑》赏析
《伊阙佛龛碑》赏析
《倪宽赞》赏析
欧阳通
书家简介
《道因法师碑》赏析
李邕
书家简介
《端州石室记》赏析
徐浩
书家简介
《不空法师碑》赏析
《陈尚仙墓志》赏析
《李岘墓志》赏析
《独孤峻墓志》赏析
颜真卿
书家简介
《颜勤礼碑》赏析
《颜勤礼碑》临习提示
《颜氏家庙碑》赏析
《麻姑仙坛记》赏析
《多宝塔碑》赏析
《东方朔画赞》赏析
《李玄靖碑》赏析
《大唐中兴颂》赏析
《自书告身帖》赏析
柳公权
书家简介
书家轶事
《玄秘塔碑》赏析
《神策军碑》赏析
《金刚经》赏析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赏析
柳公权楷书临习提示
苏轼
书家简介
《前赤壁赋》赏析
黄庭坚
书家简介
《送四十九蛭诗》赏析
《王纯中墓志铭》赏析
赵佶
赵孟頫
文徵明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嵩高灵庙碑》作为北碑名品,属于古拙一路。很多人不敢学它,因为很难学好。林散之生前对《嵩高灵庙碑》极为推崇,从中得益良多。下面谈一些粗浅的临习体会:
1.求古拙,求大巧。大巧若拙,并非小巧。《嵩高灵庙碑》以隶法人正书,隶正相杂,碑中各字大小欹侧有自然之趣,且字形各部分错落有致而不失平衡,临习时应处理好拙与巧的关系,不可一味求拙,应在拙中寓巧、巧拙相生。该碑风格奇崛,碑中结体变幻莫测,临摹时切忌描摹画形,失之要旨,以致步人俗书境地。因为平正庸常为俗,怪异骇俗亦为俗,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临习《嵩高灵庙碑》对初学者不宜。初学者zui好遵从由楷书或隶书人手的法则,先从规矩一路人手。如果一上手便涉猎此碑,必定无法体会其中精妙之处。此碑章法较为特殊,疏而不散,字与字间距离几乎相等,因而不能用唐代笔法临习此碑,否则便会失其神韵。此碑用笔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汉隶《张迁碑》的方笔特点,如果先对汉隶中的《张迁碑》《西峡颂》及“二爨”等下一番工夫,谙熟一些基本的用笔方法之后再临摹,可以避免走弯路,并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临摹北碑一路作品,重在取其意,不能像临习法度森严的唐楷一样,即便是颜、柳之间也要泾渭分明。然而即便如此,仍然要坚持一个“度”,尤其是该碑剥落严重,临习时不可依样画葫芦,要注意揣摩,准确把握原碑风神。《嵩高灵庙碑》结字奇崛、古拙、流美,可医线条浮华之弊。倘若与“二王”书风结合,不失为一条佳径。但此法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只有设身处地领会其中真意,才能进入临摹与创作的zui佳状态。
《楷书名家名帖》由红旗出版社出版。
目录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楷书
始平公造像记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石门铭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张猛龙碑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张黑女墓志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嵩高灵庙碑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临习提示
瘗鹤铭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元略墓志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郑文公碑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龙藏寺碑
作品简介
法帖赏析
钟繇
书家简介
《贺捷表》赏析
《宣示表》赏析
《荐季直表》赏析
《墓田丙舍帖》赏析
王羲之
书家简介
《乐毅论》赏析
《黄庭经》赏析
《东方朔画像赞》赏析
王献之
书家简介
《洛神赋》赏析
虞世南
书家简介
《孔子庙堂碑》赏析
欧阳询
书家简介
书家轶事
《九成宫醴泉铭碑》赏析
《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赏析
《虞恭公温彦博碑》赏析
《皇甫诞碑》赏析
《兰亭记》赏析
褚遂良
书家简介
《雁塔圣教序》赏析
《大字阴符经》赏析
《孟法师碑》赏析
《伊阙佛龛碑》赏析
《倪宽赞》赏析
欧阳通
书家简介
《道因法师碑》赏析
李邕
书家简介
《端州石室记》赏析
徐浩
书家简介
《不空法师碑》赏析
《陈尚仙墓志》赏析
《李岘墓志》赏析
《独孤峻墓志》赏析
颜真卿
书家简介
《颜勤礼碑》赏析
《颜勤礼碑》临习提示
《颜氏家庙碑》赏析
《麻姑仙坛记》赏析
《多宝塔碑》赏析
《东方朔画赞》赏析
《李玄靖碑》赏析
《大唐中兴颂》赏析
《自书告身帖》赏析
柳公权
书家简介
书家轶事
《玄秘塔碑》赏析
《神策军碑》赏析
《金刚经》赏析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赏析
柳公权楷书临习提示
苏轼
书家简介
《前赤壁赋》赏析
黄庭坚
书家简介
《送四十九蛭诗》赏析
《王纯中墓志铭》赏析
赵佶
赵孟頫
文徵明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嵩高灵庙碑》作为北碑名品,属于古拙一路。很多人不敢学它,因为很难学好。林散之生前对《嵩高灵庙碑》极为推崇,从中得益良多。下面谈一些粗浅的临习体会:
1.求古拙,求大巧。大巧若拙,并非小巧。《嵩高灵庙碑》以隶法人正书,隶正相杂,碑中各字大小欹侧有自然之趣,且字形各部分错落有致而不失平衡,临习时应处理好拙与巧的关系,不可一味求拙,应在拙中寓巧、巧拙相生。该碑风格奇崛,碑中结体变幻莫测,临摹时切忌描摹画形,失之要旨,以致步人俗书境地。因为平正庸常为俗,怪异骇俗亦为俗,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临习《嵩高灵庙碑》对初学者不宜。初学者zui好遵从由楷书或隶书人手的法则,先从规矩一路人手。如果一上手便涉猎此碑,必定无法体会其中精妙之处。此碑章法较为特殊,疏而不散,字与字间距离几乎相等,因而不能用唐代笔法临习此碑,否则便会失其神韵。此碑用笔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汉隶《张迁碑》的方笔特点,如果先对汉隶中的《张迁碑》《西峡颂》及“二爨”等下一番工夫,谙熟一些基本的用笔方法之后再临摹,可以避免走弯路,并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临摹北碑一路作品,重在取其意,不能像临习法度森严的唐楷一样,即便是颜、柳之间也要泾渭分明。然而即便如此,仍然要坚持一个“度”,尤其是该碑剥落严重,临习时不可依样画葫芦,要注意揣摩,准确把握原碑风神。《嵩高灵庙碑》结字奇崛、古拙、流美,可医线条浮华之弊。倘若与“二王”书风结合,不失为一条佳径。但此法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只有设身处地领会其中真意,才能进入临摹与创作的zui佳状态。
ISBN | 9787505139169 |
---|---|
出版社 | 红旗出版社 |
作者 | 于立文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