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新型生态科学系列:生态工程与规划 钟晓青 7030527267,978703052726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新型生态科学系列:生态工程与规划》可作为高等院校生态学专业的教材,作为文、理、工、农、医、经、管、法等交叉学科的参考读物,也可以作为生物学、地理学、环境学、规划(设计)学、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物理学、化学、农学、哲学、医疗、卫生、养生、保健、文化、艺术、法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绪论
0.1“生态”工程的“物态”起源
0.2生态工程的高效和谐原则
0.3生态工程的“开放式闭合循环”原理
0.4生态工程的结构基础及功能表达
0.5生态工程与规划的类型与层次
复习思考题
第一篇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
第1章生态工程与规划的关键术语
1.1生态学关键术语
1.2工程学关键术语
1.3规划学关键术语
1.4生态工程与规划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2章生态工程与规划的核心概念
2.1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r—K对策
2.2化解资源约束的“魔咒”
2.3生存资源的重新分配
2.4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5低碳经济的转型方式
2.6绿色GDP:地球三大类“生产”的测度
2.7边缘化、边缘优劣势理论
2.8“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陷阱
2.9企业排废的“有限责任”模式
2.10区域排污权交易机制
2.11生态足迹的均衡尺度
2.12区域生态容量分配模式
复习思考题
第3章生态工程与物态工程的区别及联系
3.1物理系统及物理思维
3.2生态系统及生态思维
3.3物理工程及物理安全
3.4生态工程及生态安全
3.5物理工程与生态工程的本质区别及联系
复习思考题
第4章生态工程与规划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手法
4.1规划的综合理念
4.2规划的基本手法
4.3规划的风险及安全防范
4.4规划的组合方案与备选
复习思考题
第5章生态工程与规划的步骤、过程及目标
5.1规划设计的步骤
5.2规划的分析过程
5.3规划的目标确定
5.4规划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方案
复习思考题
第二篇微观生态工程与规划
第6章基因生态工程与规划
6.1基因工程的历史、现状及应用领域
6.2人类基因工程的发展阶段
6.3“物态”基因工程的方法及过程
6.4基因工程的规划要点及框架方案
复习思考题
第7章发酵生态工程与规划
7.1发酵工程的类型、现状及分析
7.2“发酵”或“发霉”过程的要素及应用
7.3发酵生态工程规划的手法及科学历程
7.4发酵生态工程规划的理念、方法及途径
复习思考题
第8章繁育生态工程与规划
8.1繁育工程的目的、手段及策略
8.2动植物繁育工程的方式、方法及途径
8.3动植物繁育工程的生态理念、原则及途径
8.4繁育生态工程的规划要点
复习思考题
第9章养生生态工程与规划
9.1养生生态工程的目的、手段及策略
9.2养生工程的方式、方法及途径
9.3养生工程的生态理念、原则
9.4养生生态工程的规划要点及框架方案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医疗生态工程与规划
10.1医疗生态工程目的、手段及策略
10.2医疗生态工程的方式、方法及途径
10.3医疗生态工程的生态理念、原则及策略
10.4医疗生态工程的规划要点及框架方案
复习思考题
第三篇宏观生态工程与规划
第11章水资源生态工程与规划
11.1水资源生态工程目的、手段及构想
11.2水资源生态工程的方式、方法及途径
11.3水资源工程的生态理念、原则及策略
11.4水资源生态工程的规划要点及框架方案
复习思考题
第12章森林生态工程与规划
12.1森林(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手段及构想
12.2森林(林业)生态工程的方式、方法及途径
12.3森林生态(碳中和)工程的生态理念、原则及策略
12.4森林生态(碳中和)工程的规划要点及框架方案
复习思考题
第13章农业生态工程与规划
13.1传统农业基本特征
13.2现代农业(工程)的基本特征、土地利用模式及技术构成
13.3生态农业(工程)的生态理念、原则及策略
13.4农业生态工程的规划要点及框架方案
复习思考题
第14章工业生态工程与规划
14.1工业(工程)类型、聚集效应及五次技术革命
14.2现代工业(工程)的基本类型、“物态”工艺模式及生产力布局
14.3现代工业(工程)的生态理念、无废工艺及循环经济策略
14.4工业生态工程的规划要点及框架方案
复习思考题
第15章城市生态工程与规划
15.1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5.2从田园城市、园林城市(海绵城市)到低碳城市
15.3城市生态工程的生态理念、原则及策略
15.4城市生态工程的规划要点及框架方案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结构基因组学中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
人类是一个具有多态性的群体。不同群体和个体在生物学性状及在对疾病的易感性与抗性上的差别,反映了进化过程中基因组与内、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开展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系统研究,无论对于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还是对于生物医学均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1)对人类DNA的再测序:可以预测,在完成第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后,必然会出现对各人种、群体进行再测序和精细基因分型的热潮。这些资料与生物学、人类学、生态学、语言学、行为学的资料相结合,将有可能建立一个全人类的数据库资源,从而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历史和自身特征。另外,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将成为疾病基因组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群体遗传学将日益成为生物医药研究中的主流工具。需要对各种常见多因素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分裂症等)的相关基因及癌症相关基因在基因组水平进行大规模的再测序,以识别其变异序列。
ISBN7030527267,978703052726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钟晓青
尺寸16